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召开这次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今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和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省“十一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2011年地灾防治工作。刚才,我们表彰了全国优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2.
《山东地质》2008,(6):F0002-F0002
2008年6月17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暨信访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形势,安排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梅、台汛期,是我省地质灾害的多发时段和重点防范期。为有效地防范全省汛期的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到多部门协调行动,共同防灾抗灾,我省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于4月27日召开第一次会议。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楼小东主持会议;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潘圣明在会上介绍了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会议方案、汛期地质灾害工作大检查工作等情况;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出席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山东地质》2010,(6):F0002-F0002
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于6月23日在济南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防汛抗旱电视会、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和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5.
李杰 《河南地质》2011,(6):F0003-F0003
5月26日,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安排部署2011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士海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浙江地质》2010,(7):14-14
为全面贯彻落实部、省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做好2010年的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水利厅、住房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教育厅等厅局领导带队的六个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组于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对全省10个市、18个重点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充分运用听取汇报、查阅文件资料、现场实地抽查、与基层干部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了各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7.
4月下旬,随着我省梅雨、台风季节即将来,临,省厅防患于未然,及时组织召开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此次“5.12”汶川大地震,在抗击自然灾害方面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本刊特编辑这组稿件,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2014年5月6日)一、2013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29起,其中滑坡2起,地面塌陷25起,泥石流1起,地裂缝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23.7万元。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地质环境状况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徐志文 《地质与勘探》2006,42(4):97-102
四川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多的省份之一,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的特点.通过对5770个已知地质灾害点的综合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四川省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和特征,建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评判模型,并对全省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提出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框架体系及措施,为全省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时入5月,汛期将至,雨水增多,我省进入了地质灾害多发时期。显而易见,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成为摆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应该看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蒙讯 《辽宁地质》2010,(1):61-61
近日,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发出通知,对今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通知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强化措施,切实做好汛期地灾防治工作,在3月底前编制完成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及避让场所、避险路线的安全性评估,适时组织居民进行转移避让演练。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质学报》2008,28(2):F0003-F0003
走过46载风雨历程的总站。于2000年正式划归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成为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编制和实施全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规划、计划,参与编制地质灾害、地下水、地质遗迹等地质环境资源规划。承担重大地质灾害的监测、调查研究、评价和防治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建立和完善全省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速报制度,推进和建立全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体系。组织地下水、地质遗迹、矿山地质环境等地质环境资源的动态监测预报工作,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与污染,为全省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论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四川省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及不合理开发资源所导致产生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现状: 全省近年来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民作的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效。根据我省地质灾害日益频敏少地质环境恶化日益加剧的现实,提出了今后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贵州省近几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①建立机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②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③重视基础调查,编制防治规划,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进行;④构建政府领导,村组监测,专业技术队伍指导,主管部门督促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预报体系;⑤完善防灾管理方式,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工作责任制,遏制人为导致地质灾害;⑥筹措资金,建立专项经费,开展地质灾害治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⑦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使用大检查,推动项目业主主动防范地质灾害的意识,从源头上遏制地质灾害的发生;⑧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开展矿山地质灾害治理责任鉴定,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⑨广泛开展地质灾害知识科普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省民众防灾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①政府规章不能满足防灾工作的需要;②地质灾害治理经费投入不足带来的危机;③地质灾害防灾工作与矿业经济发展矛盾突出;④矿山环境容量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8月2日下午,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紧急视频会议.传达学习温家宝总理在我省考察黄河防汛工作时的重要指示和郭庚茂省长在省政府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并就做好当前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6.
陆美兰 《地质学刊》2004,28(2):95-95
20 0 4年5月2 8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和江苏省气象局正式签订了《关于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协议》,这标志着我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它将有效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全社会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为全社会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信息服务,推动各级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江苏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将从2 0 0 4年6月1日开始,根据降雨量情况,通过江苏省电视台向全省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由省地调院承担实施。签字仪式由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刘聪主持。江苏省…  相似文献   

17.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是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与防治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科学防治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脆弱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恢复力)等入手,选取评价指标,构建省级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全省地质灾害进行风险区划。该模型在吉林省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中应用表明,评价结果合理,与野外调查情况吻合,可以为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省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特别是2009年以来,省厅在全省部署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和基层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建设工作后,各地严格按照省厅要求,把创建地质灾害“十有县”和“五到位”国土资源所作为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抓手,找差距、查问题,以创建促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10年5月19日)一、充分肯定2009年的工作2009年,全省认真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严格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有效地减轻了汛期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年我省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9起,其中:滑坡3起、地面塌陷16起,直接经济损失186.62万元,及时避让转移人员132人,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十分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如何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问题上想办法,出新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乡政长(街道主任)谈地质灾害防治"活动。该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潘圣明副厅长批示"宁波市国土局开展的‘乡镇长谈地质灾害防治’活动很有意义,对强化防灾意识,增强防灾责任,提高防灾效果将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梅、台汛期即将来临,本刊选登部分乡镇长的文章,以供借鉴、学习,进一步做好今年全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