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邸志民 《地图》2005,(4):96-97
在我收藏的地图中有两幅日本印制的地图,可以作为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掠夺成性的历史罪证。其中一张名为《事变参考·支那物产地图》,是由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训导斋藤英夫编制,1938年3月印制发行的,是当时日本教育当局为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形势教育的教材用图。这张图最明显表现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性和掠夺性的地方有两处。一是用飞机、炸弹和日本国旗表示日军轰炸和已经占领的中国地方;二是用图画和符号表明中国各地的物产。另一张图名为《支那现状资源分布图》,由日本“东洋协会调查部”编制,1938年11月印制发行。该图除标明日军已经…  相似文献   

2.
《地图》1988,(3)
苏联最近绘制成一幅比例尺为1/25000的特大详细地图,上面标有苏联领土上的各个角落。这幅地图将于1989年出版。测绘这幅地图共用了25年的时间。可以借助这幅地图找到全国所有地方的全部有关资料,其中包括每条河流的长度和宽  相似文献   

3.
《地图》2005,(3):88-91
我收藏有一套民国元年(1912年)胡晋接先生编著的《中华民国地理新图》。这套图是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的,全图彩色印刷.共21幅.起首两幅就是“前清乾嘉以前中华领域图”和“前清乾嘉以后中华领域损失图”。后面有植物、动物、物产、铁路、民族.甚至全世界华侨分布的一系列专项地图!  相似文献   

4.
《地图》1993,(4)
中国地图测绘,自晋代裴秀以后多沿袭旧法,直至清初康熙年间,才吸收了西方的测绘技术,绘制出第一幅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皇舆全览图》是在清康熙帝玄烨主持下测绘的全国地图。康熙十二年至三十六  相似文献   

5.
李奇 《中国测绘》2006,(6):13-13
中外老地图精品展9月16日至10周16日在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观音堂画廊一条街3号都美画廊举行。此次展出的老地图数量有数十幅之多.均为珍贵的藏品,包括:《大清国全图》(1889年).《最新北京内外城产善全图》(清代).《实测北京内外城地图》(1913年).《袖珍上海地图》(1919年)、《宜昌商埠详细全图》(1921年)、《黄浦江总图》(1923年)、《满洲地质及矿产分布图》(1938年)、《世界新形势大地图》(1947年)、《新中国经济建设及物产象形挂图》(1953年)、《北京颐和园万寿山鸟瞰图》(1954年)和《台湾形势图》(1962年)等.  相似文献   

6.
《地图》1992,(3)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地图,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图,它证明我国先秦时期的地图学居世界领先地位。放马滩出土地图共7幅,分别绘制在4块大小相等的木板上。据专家论证,它的绘制时间为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战国后期,比我国经实测保存至今的最早传世地图——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  相似文献   

7.
《地图》2003,(2):5-5
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于2003年1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全国600多家出版社齐聚北京,纷纷 展示自己的形象和最新图书。地图出版对全国出版行业来说,还只能算一个比较小的门类,但每年公开出版的地图达2000多种,3亿册(幅)。中国地图出版社是地图出版界的龙头,今年的展位设计也是独具匠心,其主体造型为一艘航船,刘  相似文献   

8.
《地图》2002,(5)
中国地图出版社是中国出版地图品种数量多、读者覆盖面大的中央级专门地图出版社,近50年来累计出版各类地图及书刊8000多种,发行量超过30亿册(幅),在全国公开出版地图市场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版的大中型  相似文献   

9.
孙果清  右舷 《地图》2005,(4):58-59
中国传统地图的绘制和发展富有自己的特色,古籍中的地图学史料亦十分丰富.然而,得以流传下来的古代地图数量却极其有限.为保存古文物,传播古文化,使幸存下来的珍贵古地图汇集成编,早在1983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即邀集有关庋藏研究单位,组成了<中国古代地图集>编委会.在全国各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支持协作下,经过对我国现存古代地图的普查和缜密的遴选整理,<中国古代地图集>已于20世纪末公开出版发行了3卷.其中,第一卷选收战国至元代绘制的地图60种205幅,第二卷选收明代绘制的地图68种248幅,第三卷选收清代绘制的地图84种212幅,分别于1990年、1995年、1997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吴承园 《地图》1990,(1):45-48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地图,为研究秦末汉初的测绘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现根据有关史料,对出土的帛地图的测绘时间考证如下。由于学识所限,疏漏之处一定不少,望批评指正。一、帛地图的有关情况1973年12月,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地图共有三幅,一幅是地形图,一幅是驻军  相似文献   

11.
王自强 《地图》2003,(2):77-77
中国古地图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就唐宋时代而言,当时定制,全国各府州每3年或5年都要绘制一次本州地图上报尚书省,唐宋两代600年、300州,平均每4年造送一次计,即有州图共45000幅,再加上其他官绘或私人制作的各种地图,数量更多。  相似文献   

12.
此图是康熙《皇舆全览图》的重要版本,也是中国第一部实测全国地图。原图山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主持,中西方测绘人员通力合作,引进并采用西方先进的天文、三角测绘技术,还利用了官府所藏舆图文件及实地调绘采访,经十年努力,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成图,五十八年(1719年)制成铜版,共41块。如此大规模的全国范围的地图实测工作,在中国和世界测绘史上都是空前的盛举。民国十年(1921年)在沈阳故宫发现这些铜版,后据此印行,合订成册,由金梁题名为《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41幅地图可拼合为一整幅中国全图。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4,(3)
我国出版地图18亿册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出版分类地图2000多种,18亿册幅。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图出版部门已为全国120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提供用图,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了解,目前1:5万和1:10万,以及1:25万、1:...  相似文献   

14.
《地图》1991,(1)
1986年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地图,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形图,它证明我国先秦时期的地图学居世界领先地位。放马滩出土的地图共七幅。分别绘在四块大小相等的木板上。据曹婉如、张修桂、朱玲玲等专家论证,它的绘制时间为公元前三百年左右的战国后期,比我国经实测保存至今的最早传世地图——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和《禹迹图》早一千三百多年,比1973年湖南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图约早三百年。该地图包括今甘肃天水伯阳镇西北的渭水流域和一部分放马滩周围水系。地图中有关地  相似文献   

15.
孙果清 《地图》2006,(2):51-51
《金陵新志》十五卷,系元代张铉编纂,原书现存台湾,北京国家图书馆存有胶卷。该书雕版墨印,初刻印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共有地图二十一幅,其中有六幅地图为宋《景定建康志》中的地图,十五幅为元人所绘。今选三幅有代表性的地图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1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通常采用标准分幅的方式进行统一编号和管理。对于我国7种基本比例尺分幅下的庞大图幅量而言,如何解决大数据量情况下图名和图幅号的高效存储,是制图和地图管理中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思想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空间数据库框架结构,为地图的存储、检索、管理和应用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并探讨了该方案的优越性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诗意与铜臭     
《地图》2005,(4):102-102
这真是一段地图中的奇文!我们没有见过哪一幅上海地图中说到巴金;哪一幅北京中关村的地图中说到冰心;包括王蒙在新疆、刘海粟在黄山、叶盛兰在八大处、贺敬之在宝塔山的行迹。但是,厦门人、鼓浪屿人给了他们的诗人在地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地图数据中坐标系的选择、多幅地图管理及DEM处理等问题 ,介绍了一种在GIS应用中管理海量地图数据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图幅接边、DEM处理等问题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19.
单之蔷 《地图》2019,(4):24-25
如果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浮现一幅中国的版图,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到。这幅图在我们的心中,随时可以唤起,让其涌现。为什么我们心中会有这样一幅意象的中国版图呢?这不是因为我们沿着中国的边境线走过,了解中国边境;也不是因为我们能像卫星一样能在空中鸟瞰……而是因为有了地图,有了标示出中国主权范围的地图,我们看到了中国地图,然后我们就把关于这幅中国地图的视觉经验记忆在头脑中,于是在我们心中形成了一幅意象地图。所谓意象地图,是说这个地图是在意识中的地图,二是说有指向的。  相似文献   

20.
正朋友到俄罗斯旅游,在彼得堡的旧货市场上一美元买了一幅老地图,卖图的白发老人说是二战时期用过的军用图。接过地图后,我先谢了朋友而后打开。地图拼贴后的长宽比为130×80 (图1),是1931年到1937年修图的苏军总参谋部制图,八幅连缀,而且图上确有使用中标图的符号(图2)。我认为这符号应该是粗略标示的火炮地域,苏军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