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常固定增益的放大器在兼顾大的动态范围和较高的小信号精度的情况下很难满足预期的要求。本文针对增益为 2 0~ 2 3倍的可编程阶码放大器 AD5 2 6集成片 ,摆脱传统的设计方法 ,提出一种反馈式程控放大电路。该电路能够在瞬时调整信号的放大增益 ,具有很高的精度和较大的动态范围 ,能够在模数转换前端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实际的地震观测应用中,尤其对于一体化井下地震仪,有时需要完成远距离信号传输,而现有数据收发方案传输距离较短。本文设计了一种扩展地震仪数据收发距离的方案,该方案先对数据接口进行转换,然后将电信号转为光信号,利用光纤信号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延长了数据传输距离。同时,该方案使用单芯光纤传输,减轻了数据线缆重量,为地震仪的安装使用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3.
光突发交换是光通信领域中的前沿和热点技术,以光突发交换的产生揭示了其演进历史,详细介绍了光突发交换的主要思想,并对光突发交换和光电路、分组交换进行了比较,最后简略介绍了当前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使用热偶信号调理专用芯片AD595及Profibus总线用于从站的智能通信芯片SPC3,设计智能温度采集模块的方法,该温度采集模块不再需要调零、冷端补偿、电压放大和线性化等繁琐的工作,并可以直接测量热电偶输出的mv级电压信号.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油田井下设备通信系统难以满足油田井下工况恶劣、电磁干扰强、通信距离长等特殊使用环境要求,通信不可靠.基于新型通信技术——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建立油田井下设备电力线模型并分析特性,选择合适载波频率确定通信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利用软硬件结合方式进行抗干扰设计,研制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井下设备通信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通信距离达到3km,准确率为100%,可以满足油田井下及其他恶劣工况环境下设备使用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科技     
<正>我国“威海一号”激光通信终端将开展星间、星地融合技术试验近期,“威海一号”激光通信终端将在完成星地通信技术试验验证基础上,开展星间、星地融合技术试验,实现海洋遥感数据、渔船监测数据实时回传。“威海一号”激光通信终端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研制,于2月3日成功发射入轨。它依托高精度瞄准捕获跟踪、海洋大气湍流修正等技术优势,创造性地架起星间、  相似文献   

7.
日本采用“多重光波长”新技术,实现一根光导纤维每秒传输400亿比特信号,提高光纤通信容量25倍;该容量相当于60万条电话线,而且传送距离可达40公里。 “多重光波长”光纤通信技术主要是指采用4种不同波长的光传输光信息,而现在通用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一种基于BICMOS工艺的高速十位A/D转换器,这种转换器采用二步分区式结构,包含了二个5位的全平行(闪烁型)ADC。在BiCMOS工艺基础上,根据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出比较器电路,残差放大器。最后对设计的比较器和残差放大器电路进行仿真,得出比较器瞬态响应突变时间为600ns,残差放大器建立时间为1.5μs、放大增益约为2dB,其性能指标超出了同类器件。  相似文献   

9.
扼要地介绍了病态元件的定义,结合实例导出了深度负反馈放大器中有源器件的病态模型,用病态模型分析了几种比较特殊的强负反馈放大电路。  相似文献   

10.
以动力学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工作频率为0.1THz的圆柱回旋自谐振脉塞(CARM)放大器,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分析,同时采用粒子模拟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及参数的优化设计,设计出增益达到26.1dB的放大器。还将粒子模拟结果与动力学理论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发现粒子模拟和理论分析结果基本相吻合,且描述的规律一致,从而从两个方面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将ICA(Independence Component Analysis)消噪原理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抗噪声干扰技术中,用噪声信号和受到干扰的SAR回波数据作为扩展的虚拟观测信号,对扩展的多维加噪观测信号进行分离, 得到源雷达回波信号, 从而实现噪声的有效消除.通过对条带式SAR点目标成像进行仿真试验, 结果表明这种消噪方法在消除SAR噪声干扰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现代通信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智能手机的出现与普及,ARCGIS Mobile技术的进步,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为在测绘行业中建立移动CIS测绘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将智能手机作为系统载体,充分结合无线通信技术与ARCGIS Mobile技术,进行移动GIS的测绘系统设计与实现。实践证明,移动GIS测绘系统,在外业地理测绘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功率微波发射技术在气象雷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态放大器推动速调管两级放大方式,使放大链线路最简化,同时调制器选用全固态方案,提高了可靠性.发射机中速调管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应慎重选择.供电电源的设计中使用直流灯丝电源;速调管聚焦线包使用半桥零电流开关准谐振变换模式磁场电源;高压电源采用回扫充电技术对调制器进行充电,整个充电过程分为充电变压器储能和脉冲形成网络充电两个部分,因而调制器具有很强的承受正失配的能力;同我们成功地将可控硅运用在大电流、窄脉冲工作条件下,实现了大功率、窄脉冲调制器的全固态化和开关组件的国产化.在设计发射机的本机监控系统时,以一台抗干扰能力很强的工业可编程控制器(PLC)为中心,来完成整个发射系统的开关机控制操作、状态指示、故障指示和遥控通讯等功能.使其具有国际20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据日本《日刊工业新闻》报道,日本基础技术研究促进中心决定为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研究的大型科研项目高度声控翻译通信技术进行投资。其研究目标主要是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说任何语言,均能通过声控笔译和口译成任何国家的语言。这种技术对讲话人没有特殊要求,甚至所说的话主、谓语颠倒都无妨。如果这种“梦幻般的技术”得以实现,那么人们就可越过语言障碍,独自、自由地打国际电话了。此项研究计划从1993年3月开始到2000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弹簧的被动式隔振系统通过等效换算可以简化为悬挂式弹簧振子模型,根据动力学方程求得传递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给所建立模型输入典型信号——阶跃信号、脉冲信号、正弦信号,进行系统仿真,在系统固有频率两端频段均有隔振效果,随着系统固有频率的降低,系统在高频段的隔振性能有所提高,但是对低频段干扰信号有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精度光电测距仪中,超高频脉冲调制信号占空比仅1/250,通过光电转换技术可以提高接收信噪比,保证同步测相的灵敏度。其主要特点是通过特殊电路提高信号的幅度和占空比,同时抑制日光干扰。本文对采用脉冲光源和连续激光源两种仪器设计,提出分别用光电同步检测和光电延迟检测两种方法。对其原理作了系统阐述,推导了完整的计算公式,为高精度激光测距仪光电接收放大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凌振宝  黄越  李肃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3,37(3):105-111,129,130
针对心电监护仪监测运动状态时易出现心电信号饱和现象,改进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一种基于自动增益放大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选择合适前置放大及右腿驱动电路放大源信号,利用高通和低通滤波电路过滤信号噪声;加入以AD603芯片为核心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通过调整放大倍数,自动调节采集心电信号幅值,避免出现饱和现象.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自动识别运动中的心电信号,并且失真度较小,能够为监测早期冠心病等心脏系统疾病提供准确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最近日本研制成功一种既有光通信快速性、又有无线通信简便性的光无线通信装置,并在3.2公里长距离数字通信实验中获得成功。 这种新型的光无线通信装置不需要使用光导纤维,而是使用了功率为30毫瓦的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波长为0.8微米的近红外线。所以同电波一样,不受频率分割的限制;它不受电磁波干扰,无杂音。光传输能力高达每秒140兆比特。它可以传输话音和数据信号以及可视图象。  相似文献   

19.
从忽略光纤非线性效应的光脉冲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在光纤正色散区,利用傅立叶变换和反傅立叶变换模拟了不同初始啁啾的二阶与四阶超高斯光脉冲波形随距离的三维演化.分析讨论了脉冲沿锐度以及脉冲预啁啾对脉冲波形演化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不论脉冲有无预啁啾,光脉冲波形最终都将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而展宽.但是负预啁啾将使脉冲波形在脉冲传输的初始阶段发生严重的畸变,即脉冲会分裂成尖峰结构,并且尖峰的数目和能量分布随距离而变.而当预啁啾为正或零时,脉冲前期的畸变很弱.随着脉冲沿锐度的增大,脉冲畸变会加强.此外,在脉冲的前后边缘会出现矮小的峰.整个脉冲波形都是中心对称的.  相似文献   

20.
在通信系统仿真中,随机信号的生成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了通信系统中各类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通过Matlab的rand函数仿真,给出了各种分布随机信号产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