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钻孔ZKMX15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南端,岩性以泥岩夹粉砂岩为主,富含孢粉化石。通过对大庆长垣南端铀矿区钻孔ZKMX15岩芯孢粉分析,可以确定采样段岩心的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Campanian期;根据沉积特征和孢粉植物群面貌,对古植被和古气候进行了讨论,认为本区晚白垩世嫩江组上部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针叶林、草丛,属于半干旱、半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2.
豫西栾川潭头盆地是一个晚白垩世—古近纪陆相沉积盆地,沉积了一套以红色碎屑岩为主的晚白垩世-古新世地层。本文以孢粉分析为主,综合区内古生物学、岩石学、沉积学等古气候标志,认为研究区高峪沟组下段沉积时期属半干旱的热带气候;上段下部沉积时期为半干旱半湿润的亚热带-热带气候;上段上部沉积时期为半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大章组底部沉积时期属半湿润的暖温带气候。根据区内古气候特征及化石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K/E界线位于高峪沟组上段的上部与下部之间。  相似文献   

3.
研究白垩纪植物演替与气候变化对认识现今生态环境形成过程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开鲁盆地义县组孢粉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该地区早白垩世孢粉学资料,也为该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开鲁盆地东北部钱家店凹陷钻孔QIV-65-136底部泥岩样品分析,获得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并建立了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Protoconiferus组合。根据典型分子时代分布、重要种属含量上的变化及横向组合对比,确定其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层位相当于义县组。孢粉植物群反映的植被景观为在湖盆的周围山地生长着松科高大乔木,伴有罗汉松科、杉科及少量苏铁科、南美杉科、掌鳞杉科等植物,林下、湖岸地区生长着桫椤科、紫萁科及莎草蕨科等蕨类植物。整体面貌以针叶植物为主,所处的气候环境为湿润的暖温带-亚热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南部ZK004钻孔21.47~38.26 m段地层进行孢粉分析研究,并结合氧化物样品定量分析结果,将这段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两个孢粉组合带,其中:ZK004-Ⅰ组合以Classopollis-Cedripites-Schizaeoisporites-Callistopollenites-Borealipollis为主,反映的是半湿润热带—亚热带气候向湿润亚热带气候过渡的特征;ZK004-Ⅱ组合以Cedripites-Rugubivesiculites-Schizaeoisporites-Deltoidospora-Cyathidites-Borealipollis为主,反映的是湿润亚热带气候向半湿润亚热带气候过渡的特征。其总体显示了半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为该地区上白垩统嫩江组二段古气候及古植被的恢复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为恢复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早—中侏罗世古气候,重建古环境,对宁东2井进行孢粉分析和黏土矿物测试,建立孢粉组合、孢粉谱。延安组下部为Inaperturopollenites- Psophosphaera- Protopinus组合,地质年代为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晚期;延安组上部为Cyathidites- Deltoidospora- Cycadopites组合,地质年代为中侏罗世早期,下/中侏罗统界线位于钻孔2144. 5~2153. 0 m之间。据孢粉谱建立的古气候和古植被得出,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晚期为暖温带半湿润型气候,植被类型为针叶林,中侏罗世早期总体为亚热带湿润型,植被面貌有早期的针阔叶混交林- 草丛型向晚期的针叶林- 稀草型转变。两组合总体上反映的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晚期至中侏罗世早期湿度由半湿润向湿润转变,温度由低向高转变,孢粉谱所指示的气候变化趋势与黏土矿物指标所反映的气候变化趋势一致。气候的转变对该地区聚煤作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块东北缘红庙子盆地鹰嘴砬子组孢粉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成龙  刘雪松  张梅生 《地质通报》2019,38(7):1089-1094
报道华北地块东北缘地区红庙子盆地鹰嘴砬子组的孢粉化石,建立了Cicatricosisporites-Abietineaepollenites-Piceites组合,该组合的主要特征为:以裸子类双气囊花粉和海金沙科孢子为主,含一定量裸子类无气囊花粉,未见被子类花粉,孢粉组合特征可与松辽盆地沙河子组对比。一些具有早白垩世时代意义的孢粉化石,如Cicatricosisporites sp.,Cicatricosisporites undula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 implexus的出现,表明鹰嘴砬子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根据孢粉化石资料,推测华北地块东北缘地区在鹰嘴砬子组沉积时期古植被面貌以松科和杉科组成的松柏类针叶林为主,林下生长着真蕨类。古气候相当于湿润-半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7.
为了厘清二连盆地川井坳陷准噶顺地区钻井所揭示的砂岩型铀矿含矿地层的时代,本次对钻孔内煤层及深灰色泥岩样品开展孢粉学研究工作。含矿层孢粉具有Cicatricosisporites-Cyathidites-Abietineaepollenites-Pinuspollenites-Classopollis组合特征,指示地层时代为早白垩世阿普第期—阿尔比期。结合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分析,认为沉积时期主要物质来源于东南部巴音杭盖凸起的古元古界宝音图岩群,小部分来源于北侧索伦山隆起的蛇绿构造混杂岩组分。对孢粉植被类型、气候带类型、干湿度类型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古植被以针叶为主,其次为常绿阔叶林,灌木和草本也有一定数量。松科、紫萁科、卷柏科等孢子和花粉与掌鳞杉科、桫椤科、里百科等热带—亚热带植物孢子和花粉混合,显示古气候为湿润的亚热带气候。虽然,白彦花组向上湿生植物有所增加,但是Classopollis和Jugella等旱生植物数量显著增加、针叶及常绿阔叶林有所减少,表明气候有向半干旱方向发展的趋势。下白垩统白彦花组沉积的泥-砂-泥地层结构稳定,砂体透水性好,含有较高还原组分,为含铀流体的还原沉淀提...  相似文献   

8.
晚中生代一系列的构造运动使中国东部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格局。关于白垩纪中国东部是否存在高原或山脉仍存在争议,故对高原或山脉的演化过程、古高程以及其延伸范围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笔者收集了白垩纪中国各地的双气囊花粉和喜干植物花粉的孢粉数据,通过它们百分含量的变化来分析中国东部的古植被演替和古气候演变,为白垩纪中国东部地形地貌的解读提供证据。孢粉分析表明,白垩纪中国大致分为3个气候区:东北地区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暖温带气候区;北方地区为半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过渡区;南方和西藏、新疆地区为炎热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在古气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孢粉数据对白垩纪中国东部地貌进行解读,结果显示:早白垩世早期中国东北地区存在1个高海拔地貌区;早白垩世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存在1个较高海拔的山脉,范围大致在闽浙地区;晚白垩世早期,中国东部海岸山脉范围达到最大;晚白垩世最晚期至古新世最早期,中国东部山脉逐步垮塌。推测至古新世早期,中国东部山脉基本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9.
通过甘肃疏勒河冲积扇九道沟下游剖面(JDG)沉积物系统的孢粉分析,探讨了这一极干旱区全新世植被和气候环境演化.约4.3 m厚沉积剖面的孢粉组合特征清楚地反映了研究区全新世植被经历了6个发展演替阶段,从老而新依次为:针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原;灌丛草原;疏林灌木草原;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原;草原植被;针叶林-灌木草原.与植被发展演替相对应的气候环境经历了凉较湿→温干→暖湿→温较湿→温干→凉较湿的变化.这些结果对于了解该地区全新世气候演化以及中国西北干旱区未来环境预测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羌塘盆地托纳木地区雪山组产出丰富的Clasopollis和Dicheiaropollis花粉研究,该组孢粉可建立为CD组合,时代属早白垩世早期。分析认为托纳木地区早白垩世早期的古植被群落以Clasopollis和Dicheiaropollis有亲缘关系(或母体植物)耐干热的掌鳞杉科植物为优势类群,林间或林下还生长着少量桫椤科、里白孢属等植物。本孢粉植物群反映的气候特征是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本研究丰富了北羌塘盆地早白垩世孢粉地质学及其古植被和古气候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白垩纪陆相古气候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地球环境系统研究的重要参考,对银额盆地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进行系统取样,通过岩性观察和孢粉鉴定分析,系统研究了研究区下白垩统古气候演化及有机质富集条件。研究区共鉴定孢粉58属173种,包括裸子植物37属141种,被子植物6属11种,蕨类植物15属21种。孢粉组合中裸子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均在90%以上。植被类型主要为针叶林,其次为针阔叶混交林,属于暖温带—北亚热带气候类型,总体表现为半湿润—湿润气候,部分层位为半干旱气候。其中,最有利于研究区有机质富集的气候条件是半湿润气候,其次为湿润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更新世以来河北平原东部植被演化和气候变化特征,研究分析了大厂凹陷S9钻孔的孢粉植物群.根据S9钻孔中孢粉的分布,自下而上划分了6个孢粉组合,组合I和组合II为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组合Ⅲ—Ⅵ为疏林草原植被,整体为稀树草原型植被环境.根据孢粉组合的变化特征,还原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区在早更新...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公社果勒半沟剖面原大磨拐河组上部首次发现大量孢粉化石,经鉴定计有38属82种,可确定为Cyathidites-Quadraeculina-Neoraistrickia组合,该组合见较多的中侏罗世早期常见分子,通过对比确定其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并据此将该套岩石组合从原白垩纪大磨拐河组解体出来。通过地质时代对比,结合岩石地层特征,将该套地层重新厘定为中侏罗统万宝组上部。通过对万宝组孢粉组合的生态习性的研究,该时期研究区的古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古气候属于亚热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偏湿润。此外,该孢粉组合与中国北方侏罗纪第一次升温事件期间的孢粉在面貌特征上极相似,为古植被在中国北方侏罗纪第一次升温事件上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对窑街朱儿庄红层的孢粉和地层层序及时代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对比研究。在朱儿庄红层剖面中划分出3个孢粉组合:①枫香粉属-楝粉属组合,时代为早-中始新世;②柳粉属-朴粉属-粉属组合,属始新世中、晚期;③栎粉属-柳粉属-粉属组合,属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研究表明:窑街地区朱儿庄红层始新世孢粉组合与中国东、西部地区孢粉组合相似,均发育以亚热带和暖温带植物为主的亚热带型落叶阔叶林,气候炎热;始新世晚期至早渐新世则演变为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植被,气候温暖湿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晚始新世—早渐新世地层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始新世—渐新世是从65Ma恐龙绝灭以来新生代地球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此时地球从“暖室”过渡到“冰室”, 全球气候突变, 南极冰首次出现, 气候突变引起生物的大绝灭, 而我国的孢粉组合也有明显的变化特征.根据我国各个区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地层中孢粉组合的演化规律来探讨当时我国的古气候变化规律, 研究认为中国从始新世晚期到渐新世早期总体上亚热带、热带植物成分丰度和分异度都降低, 温带植物如桦科和榆科花粉大增, 耐寒山地针叶植物大量发育, 干旱类型植物增加, 草本植物开始繁盛.这些反映了从始新世晚期到渐新世早期植被组成由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林转变为落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说明晚始新世气候温暖湿润过渡到早渐新世气候变干变冷.孢粉植物群所反映的我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一致, 说明我国的陆地也受全球构造的演变和南极大陆冰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嘉荫地区是中国境内发现恐龙最早的地区,自恐龙化石被发现以来在该区进行过大量的发掘,但对恐龙生活环境和灭绝原因一直没有解释。本研究将产恐龙的晚白垩世地层由下而上划分为永安村组、太平林场组、渔亮子组和富饶组,其中产恐龙化石和大量孢粉化石。孢粉化石由下而上可识别为Polypodiaceaesporites-Monosulcites-Beaupreaidites、Cyathidites-Taxodiaceaepollenites-Aguilapollenites和Classopollis-Ephedripites-Sphagnumsporites组合。根据含恐龙地层中的孢粉化石组合变化和沉积物特征分析,认为晚白垩世本区总体属湿暖的亚热带气候环境。孢粉化石组合的变化显示当时出现暖湿至干热气候条件的演变。嘉荫群上部渔亮子组中膏岩层和耐高温、抗盐碱的克拉梭粉(Classopollis)麻黄粉(Ephedripites)组合在短时间内的大量出现,说明晚白垩世末期出现有短暂的干热气候,这种气候的突然转变以及伴随的生态系统的紊乱可能是嘉荫地区恐龙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但不排除诸如天外星体碰撞地球、大规模火山喷发等引发白垩纪末恐龙全球灭绝的因素,后者更可能是引起气候变化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7.
抚顺盆地中-晚始新世古植被与古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韦一  杨兵  夏浩东  邓会娟 《地球科学》2021,46(5):1848-1861
为重建东北地区中-晚始新世古气候,对抚顺盆地孢粉进行传统鉴定,利用有序聚类分析划分孢粉组合,结合共存分析法对孢粉组合定量化以建立研究区的古气候参数值.鉴定出孢粉67属,划分出(Ⅰ)Quercoidites- Tricolpopollenites- Betulaceoipollenites组合;(Ⅱ)Piceapollis-Tiliaepollenites-Chenopodipollis组合;(Ⅲ)Quercoidites-Betulaceoipollenites-Ulmipollenites组合;(Ⅳ)Pinuspollenites-Abietineaepollenites-Ephedripites组合;(Ⅴ)Betulaceoipollenites-Taxodiaceaepollenites-Quercoidites组合,其中组合Ⅰ、Ⅱ、Ⅲ时代为中始新世;组合Ⅳ、Ⅴ时代为晚始新世.植被类型也经历了:落叶阔叶林-草原型植被→针阔叶混交林-草原型植被→落叶阔叶林-草原型植被→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的转变.气候带经历了由亚热带、亚热带-温带湿润性气候向温带半湿润性气候的转变,年均温和年降雨量均呈降低的趋势,这些变化趋势与全球温度变化趋势相耦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孢粉图谱的绘制及孢粉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渤东地区馆陶组植物孢粉在地层上的组合特征及气候演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乔木层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馆陶组早期(孢粉组合带Ⅲ、Ⅳ)——针叶树为主的混交林;馆陶组晚期(孢粉组合带Ⅰ、Ⅱ)——落叶林含有许多亚热带成分.统计发现馆陶组湿生植物明显多于旱生植物,喜热植物明显多于喜温植物,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挑选典型孢粉计算得到S/A、E-T两个参数,详细地刻画了样品点间的气候变化,证明馆陶组气候波动频繁,气候以湿热为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孢粉图谱的绘制及孢粉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渤东地区馆陶组植物孢粉在地层上的组合特征及气候演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乔木层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馆陶组早期(孢粉组合带Ⅲ、Ⅳ)——针叶树为主的混交林;馆陶组晚期(孢粉组合带Ⅰ、Ⅱ)——落叶林含有许多亚热带成分.统计发现馆陶组湿生植物明显多于旱生植物,喜热植物明显多于喜温植物,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挑选典型孢粉计算得到S/A、E-T两个参数,详细地刻画了样品点间的气候变化,证明馆陶组气候波动频繁,气候以湿热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