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也逐年提高,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基本协调.就不同时期而言,先后经历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基本协调、城镇化快于工业化3个阶段.近年来整体上出现了城镇化速度快于工业化进程的倾向.但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速度与工业发展水平是基本协调的;东北三省有类似过度城镇化的倾向;中西部一些省份的城镇化水平和农业人口向非农转化的速度均过低,显示出低度城镇化的倾向;一些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较工业化发展速度仍显得过快;而另一些地区城镇化水平不低,但较工业化发展速度却显得稍慢.  相似文献   

2.
于斌斌 《地理科学》2022,42(3):476-486
为了从城市级别和市场分割的双维度解释中国城镇化效率增进的实现机制,运用2003—2017年中国城市数据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级别和市场分割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行政级别和市场分割程度是阻碍中国城镇化效率提升的两大制度壁垒,从而陷入“高级别?高分割?低效率”的发展困境。“高级别?低效率”的原因在于,高级别城市倾向于利用行政级别优势,以牺牲生态城镇化来过度追求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而“高分割?低效率”则源于户籍制度、地方保护及环境治理方式的差异。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设置高级别城市将有利于改善“高级别?低效率”的发展困境,而且高强度的环境约束、更先进的基础设施、更高效的公共服务与更开放的投资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行政级别对城镇化效率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由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子系统构成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对3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42个评价指标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与经济城镇化、创新与研发、社会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关系更为密切。对各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需要从经济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子系统5个方面入手,加快城镇化步伐,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维  张涛  陈云 《地理科学》2018,38(3):385-393
运用HR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评价长江经济带每“两化”以及“五化”的协调发展指数,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索“五化”协调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五化”发展指数中绿色化发展指数最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最低;“五化”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绿色化指数最高,中游地区工业化指数最高,下游地区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指数最高;“两化”协调发展指数最高为城镇化与信息化,最低为工业化与绿色化;“五化”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高于中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5.
加快推进绿色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协同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中国34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五化”协调发展水平及其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测度分析了2008和2013年各行政单元“五化”协调水平、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五化”发展综合度、耦合度及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且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但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等东部地区发展水平仍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②“五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异呈“集群化”、“等级化”及“梯度化”特征,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格局。③“五化”协调发展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较低且区域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较高且区域差异较小;“五化”协调发展效率呈“等级化”及“阶梯化”特征,效率值的高低与城市行政级别等级格局基本一致,且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依次降低。④“五化”协调规模效率较低是导致综合效率低的关键原因;“五化”协调度空间格局的形成是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构建的城镇化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F?re-Primont指数的DEA评价模型,对中国1999~2012年31个省份的城镇化综合效率进行动态的测算和分解,以克服传统DEA模型无法进行趋势分析、无法区分决策单元之间优劣性的缺陷。同时,对影响城镇化效率的动力因子进行理论分析,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城镇化效率的主要动力因子进行分析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1999年北京的1.292倍,大部分地区属于有效增长型地区。中国各地区城镇化综合效率的总体水平较高的原因是混合效率和残余规模效率的高增长。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效率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化。城镇化效率动力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内源力是最主要的驱动力,后面依次是市场力和外向力,而行政力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城镇化效率的提高需要推进"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全国(港澳台地区除外)1985—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各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演进态势及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并分不同时段测算各省份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动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1)1985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整体上都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东三省城镇化水平稳定上升但活力不足,西北多省份上升中波动较大,西南地区水平偏低。(2)全国耕地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普遍减少,后期多省份有所增加,但京、津、沪、苏、粤等地的耕地面积一直在以一定的速率减少。(3)全国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关系的协调度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较多地区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呈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城镇化综合效率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构建的城镇化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F?re-Primont指数的DEA评价模型,对中国1999~2012年31个省份的城镇化综合效率进行动态的测算和分解,以克服传统DEA模型无法进行趋势分析、无法区分决策单元之间优劣性的缺陷。同时,对影响城镇化效率的动力因子进行理论分析,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城镇化效率的主要动力因子进行分析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1999年北京的1.292倍,大部分地区属于有效增长型地区。中国各地区城镇化综合效率的总体水平较高的原因是混合效率和残余规模效率的高增长。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效率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化。城镇化效率动力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内源力是最主要的驱动力,后面依次是市场力和外向力,而行政力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城镇化效率的提高需要推进"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引擎。产业生态化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形态,引导着产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施产业生态化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与有效途径。文章基于2003–2018年中国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工业化、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的空间发展趋势,利用PVAR模型的实证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考察三者之间在长期状态下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工业化、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在短期因果关系很难显现,滞后三期(三年)时,三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产业生态化与工业化促进了城镇化,产业生态化对城镇化的影响系数为0.4612,但工业化与城镇化却对产业生态化呈负面影响,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产业生态化将分别降低0.2261、0.2850个百分点。随着滞后期的延长,产业生态化的解释能力要优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工业化以及产业生态化是具备较强的自我积累的发展机制,城镇化的自我积累机制不明显甚至产生减退情况。通过发挥西部地区主导产业的作用,摆脱内部不平衡的发展局面,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相促进。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基础上,实施"绿色生产",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促进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引擎。产业生态化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形态,引导着产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施产业生态化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与有效途径。文章基于2003–2018年中国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工业化、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的空间发展趋势,利用PVAR模型的实证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考察三者之间在长期状态下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工业化、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在短期因果关系很难显现,滞后三期(三年)时,三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产业生态化与工业化促进了城镇化,产业生态化对城镇化的影响系数为0.4612,但工业化与城镇化却对产业生态化呈负面影响,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产业生态化将分别降低0.2261、0.2850个百分点。随着滞后期的延长,产业生态化的解释能力要优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工业化以及产业生态化是具备较强的自我积累的发展机制,城镇化的自我积累机制不明显甚至产生减退情况。通过发挥西部地区主导产业的作用,摆脱内部不平衡的发展局面,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相促进。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基础上,实施"绿色生产",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促进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EBA模型的中国碳排放稳健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环境经济学理论,运用极值边界分析(the extreme bounds analysis, EBA)模型,拓展了Kaya恒等式,利用中国30个省际区域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省际区域人均碳排放量“稳健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决算支出、产业结构、能源效率、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价格、客运量等6个因素对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具有抗干扰的“稳健性”显著影响,并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碳产业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清洁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倡低碳生活,提倡低碳生活方式。这些建议为政府制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税伟  陈烈  张启春  张林英 《热带地理》2005,25(4):356-360,377
以粤北山区生态县始兴作为案例,明确了其城镇化发展阶段和现状特征,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工业驱动力机制由一元到二元,再到多元的演变过程,合理评估工业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措施:走异地城镇化和中心镇城镇化的二元道路;实施区域空间管治;全县推行绿色GDP考核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空间分异演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笑  王鹏飞 《地理研究》2018,37(8):1541-1557
基于探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前后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格局演化的初衷,以全国28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工业资源压力和工业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刻画两种压力的空间格局,比较归纳演化特征;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识别工业资源环境压力的影响因素,比对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变化。结果显示:① 全国工业资源压力东高西低的格局进一步显著,沿海产业集聚地区是热点区域;工业环境压力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弱化,北方产业集聚区是热点区域。② 工业资产规模、工业生产效益、工业劳动生产水平是影响工业资源压力格局的主要因素,其中工业资产规模的正向驱动作用减小,工业生产效益的正向驱动作用增大,工业劳动生产水平的负向驱动作用减小。③ 工业资产规模、环境规制、工业开放水平、工业生产效益、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工业环境压力格局的主要因素,其中工业资产规模的正向驱动作用减弱,环境规制的驱动方向由正向转为负向,工业开放水平和工业生产效益的作用分别由正向显著和负向显著弱化为不显著,而工业化水平的作用由不显著演化为显著的正向驱动。④ 比较影响两种压力格局的主要因素,工业环境压力格局形成的动力机制比较复杂,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工业环境压力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方向变化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14.
区域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表现为区域的产业空间集中化和中心城市增长,以及产业活动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聚集并形成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海南应结合“十一五”规划,顺应空间非均衡发展的客观规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以中心城市带动全省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发达的城市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新型工业化也必将加速提升城市化水平,现代城市发展要求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探索新型工业化,必须注重把握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制造业加速转移的战略机遇,紧扣城市发展的功能特色,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传统工业城市通过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融合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传统产业吸纳高新技术,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可以避免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曲折,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无锡重视区域经济的研究,以城市产业布局调整、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大型企业为重点,再造传统产业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无锡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实践表明,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具有先导作用,园区集约工业的生命力在产业链的形成和企业集群发展,工业化过程必须协同推进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王洋  方创琳  王振波 《地理研究》2012,31(7):1305-1316
以县为基本单元,从人口、经济和社会三方面构建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县级单元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及其子系统水平进行评价,构建城镇化类型区;基于偏相关系数测度各类型区的城镇化驱动力;结合空间自相关方法对综合城镇化水平进行分区。结果表明:人口和经济是反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两大子类型;综合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行政等级性;划分全国为人口城镇化滞后型、经济社会城镇化滞后型、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滞后型和综合城镇化非滞后型四大城镇化类型区;不同类型区的驱动力不同,市场力和行政力是全国层面的两大驱动因素;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人文地理领域进行分区研究,中国人口城镇化分区模式为北高南低,经济城镇化分区模式为东高西低。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土地出让视角,构建产业发展驱动力评价体系综合测度2009~2013年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借助ESDA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全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格局与宏观经济发展格局基本一致,呈现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递减的态势;② 依赖用地规模扩张的产业驱动结构仍有待突破,东部应进一步强化产业结构分工和土地资源市场配置;③ 国家政策扶持是装备制造业驱动格局形成的重要推动因素,城市化发展、企业集聚水平和基础设施优势对其发展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枫楠  沈镭  刘立涛  高天明 《地理学报》2015,70(10):1566-1580
基于对中国23个省区的水泥生产线的实地调研数据以及2012年水泥制造业的行业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运用EEA方法计算了各省区水泥制造业的能耗,并对中国水泥制造业能耗的的空间格局进行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① 中国水泥制造业能耗总量较多分布在以安徽、山东为核心的东部地带和以四川为核心的西部地带,其中能源?耗强化了东部核心,而外部性?耗不同程度地突出了中西部省份的社会隐性成本;② 中国水泥制造业的能效呈现出从西部向东部递增的特点,尤其体现在能源利用效率、劳动力效率和资金利用效率三部分,而环境效率强凸显了西藏、新疆、内蒙古、山西的环境成本;③ 在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共同作用下,对23个省区进行分类,依据其能耗特征可分为8类;④ 较高的行业集中度是水泥制造业能效提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土地城镇化多层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土地城镇化是地理学与土地科学交叉的核心研究领域。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土地城镇化作为城镇化在空间的具体体现,已经成为学者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土地城镇化受到省、市多层面因素影响,单一层面的影响因素并不能完全有效解释中国特殊行政体系下的多层级关系。本文采用熵值法对中国省、市两个层面影响因素的不同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建立两层线性模型,对2005年和2016年全国102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土地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 市级层面,2005年要素投入和公共服务是影响城市土地城镇化的主要因素,其中以要素投入最重要。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成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要素投入、公共服务、人口集聚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② 省级层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土地城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政府资源保护态度、生态和农业资源与市级因素以及城市建成区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根据区域所处发展水平的不同,政府开发态度、地理区位与市级因素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③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城镇化进程逐步由政府主导转向经济驱动。多层级土地城镇化研究,可以更好地解析不同层面影响因素对土地城镇化水平影响机制和跨级关系,为更合理精准的城镇化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