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本体(Ontology)的空间信息互操作与集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Semantic Web技术的发展,基于Ontology的空间信息服务是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异构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与互操作实现的可行途径.在对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发展历程、Ontology的基本理论及国内外基于Ontology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全面总结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Ontology驱动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系统的体系框架、服务流程,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基于该服务框架构建的信息系统能将分散在Internet上的各种空间资源信息动态地集成在一起,实现分布式环境下异构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操作.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和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介绍了面向公众的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相关技术。基于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关键技术难点的分析,提出一种开放式、易扩展、功能可重用的移动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郭泺  余世孝 《山地学报》2003,21(4):410-415
本文介绍了地球空间信息及其核心3S技术在山地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山地景观生态研究中的空间信息特征、信息源和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中的尺度问题。总结了山地景观生态研究中的空间信息分析在景观格局与过程、景观动态与空间模拟、景观分类与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山地景观生态研究应重视空间信息和信息的分析,改变研究的思维方式,尽快于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全面接轨。指出了当前山地景观生态研究中存在的尺度泛化问题和空间信息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防洪空间信息系统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讨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立足现实对相关空间数据进行集成和整合处理,实现防洪空间信息的数字化、标准化,为优化防汛指挥工作手段提供基础。系统数据库饭知不同比例尺精度的空间基础数据以满足不同目的的需求,对相关水文、防洪设施、全省洪涝风险和重点区风险图、土地利用等图件进行系统整合。系统有较强的管理功能和分析功能,可提高云南省防洪空间信息的共享度和系统有效管理,为政府统一组织和指挥抗洪救灾提供重要的辅助决策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空间信息编目多样、缺乏全球统一编目体系的现状,借鉴地理空间信息分类框架,结合地图分幅拓展球面剖分理论,提出了基于EMD的空间信息剖分一体化编目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统一剖分编目中间件,搭建了全球空间信息统一剖分编目数据的管理框架.基于EMD的空间信息剖分一体化编目模型为实现空间数据的全球化、层次化和规范化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级资源环境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建立一个结构规范、服务便捷的省级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网,实现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的网络共享和服务已经是迫在眉睫。安徽省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网首次在省政府网络上实现了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的快速访问,具有数据最大、覆盖面全、类型多样的特点,并且采用SuperMap国产GIS软件进行开发,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系统地介绍了安徽省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网的系统结构、数据库建设、数据更新和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陶和平  刘淑珍  曹宗杰 《山地学报》2003,21(Z1):118-122
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信息化资源、经济、环境管理的基础,但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巨型系统工程,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其建设和部署必须有统一的领导和安排。文章以西藏自治区为例,根据西藏自治区目前信息化发展现状,探讨了西藏自治区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及意义,认为西藏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步是提出项目建设的框架及规划,其次根据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投资力度,制订近期、中长期目标及建设内容,然后根据规划分阶段实施。最后文章讨论了西藏实施省级空间信息的重要意义,为实现西藏电子政府、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网格化城市管理过程中,事件、部件的快速查询与定位是管理效率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快速、高效地实现城市事件、部件精细化管理,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九叉树"空间信息多级格网技术的城市管理模式。该模式是在对城市区域进行"自适应九叉树"多级网格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对事件或部件进行定位编码,利用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空间的监督与管理。记述了"自适应九叉树"空间信息多级格网划分方法和编码体系,以及城市管理模式的构成、特征、事件与部件的定位方法。通过比较,基于"自适应九叉树"空间信息多级格网的划分方法和编码体系简单、易懂,检索效率高,具有很好的现势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OpenGIS的空间信息工作流管理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空间信息工作流技术是将工作流技术引入GIS领域管理空间过程的新技术。其理论体系和标准化程度还比较薄弱,该文以WfMC工作流规范和OpenGIS规范为基础,提出一个空间信息工作流管理系统框架及其实现规范,该框架可以较好的解决空间信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系统集成与互操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计算模式驱动下GIS体系结构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模式是信息时代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范式,它综合反映了信息科学的理论、软件与硬件等因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相互作用的形式,是与相应阶段主流信息技术相对应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规律模式或构筑范式。该文分析了计算模式驱动下GIS的体系结构从单机模式、局域网模式、广域网模式(WebGIS)到网格模式(GridGIS)的发展过程,指出单机、局域网和广域网模式本质上都具有集中封闭的性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技术、物理、功能和逻辑思维等五大边缘,是典型的空间信息孤岛。网格计算模式是一种彻底的分布式计算模式,GIS的网格模式直接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技术、物理、功能和逻辑思维限制,并面向理论边缘的解决,具有开放、均质、扁平的结构性质,升格为空间信息网格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空间结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8,自引:9,他引:38  
甄峰  顾朝林 《地理研究》2002,21(2):257-266
以信息技术为主线 ,从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范式的转变及研究重点三个方面将西方学术界对信息时代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 ,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应用使得地理学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对信息活动的关注使得新的研究课题和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同时 ,信息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作用也改变着传统的思维范式。主要的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赛伯空间———新的空间逻辑 ;2 )区位研究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研究 ;3)空间的分散与集中、均衡与非均衡发展 ;4 )创新网络与区域空间结构 ;5 )信息发展模式的空间结果 ;6 )新空间极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GIS支持下不同生态背景的土地利用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 ,分析了不同生态背景下的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特征的空间分布。具体表现为对不同温度带、不同降雨带、不同高程带上的土地利用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总体上我国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寒温带以下、降雨<2 5 0 mm的干旱带、高程在 1 0 0 0~ 3 5 0 0 m的地区。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中温带、降雨在 40 0~ 80 0 mm的半湿润带、高程在 1 0 0 m以下的低平原区 ;林地分布在中温带、降雨为 40 0~ 80 0 mm的半湿润带、高程在 1 0 0 0~ 3 5 0 0 m的中山区为最多 ;草地主要分布在寒温带以下、降雨 <2 5 0 mm的干旱区、高程 1 0 0 0~ 3 5 0 0 m的中山区 ;建设用地则主要分布在暖温带、降雨 40 0~ 80 0 mm的半湿润带、低平原区 ;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寒温带以下、降雨 <2 5 0 mm的干旱区、高程在 1 0 0 0~ 3 5 0 0 m的中山区。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article, we have proposed a simple diagnostic statistical procedure for testing the order of dependence of a spatial process. The proposed test is of nonparametric nature, and it is able to deal with potential nonlinear spatial dependencies. An added value is that from a method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 new test is based on symbolic dynamics and hence on information theory. We characterized the behavior of a symbolic entropy measure in the presence of spatial dependencies of order higher than 1. The good power performance of the new method in detecting higher order spatial lags is notable and gives rise to an expectation that it may form a suitable basis for constructive specification searches.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新空间形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空间是地理学研究的主题。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与社会经济系统中更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地理空间正在发生快速的转型。在了解西方关于新空间形态解释的基础上,论文重点对当前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新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了实空间、虚空间及灰空间的三元空间假设,然后分析了虚空间、灰空间各自的内涵、构成和类型。最后,论文对三元空间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认为三元空间并存与共生将是一个持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与城市空间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工业化、城市化推动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着重探讨了:①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及新技术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潜在作用及其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②城市经济出现的新特征。③城市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展示工业时代的空间组织模式,给出了一个包括时空背景、组织主体、组织客体、要素组成、要素状态、空间效率和技术7个部分的概念性框架;以该框架为基础,逐步分析了信息与通信技术对空间组织其他6个部分的具体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个判定空间组织效率的新视角。研究发现,信息与通信技术导致了传统空间组织模式的根本性重构,其对空间组织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过去的30多年间,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显著,这也证明了其作用下空间组织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17.
《Urban geography》2013,34(1):85-92
Traditional segregation measures have limitations in discerning different pattern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s. Spatial measures of segregation have been introduced, but have not been widely adopted partly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using them. A recent effort is to implement several spatial segregation measures as additional GIS tools in a popular desktop GIS package so that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not savvy in GIS can use these tools to compute spatial segregation indices.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ncise review of these measures and elaborates the new tool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ubiquity of advanced web technologies and location-sensing hand held devices, citizens regardless of their knowledge or expertise, are able to produce spatial information. This phenomenon is known as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VGI). During the past decade VGI has been used as a data source supporting a wide range of servic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vents reporting, human movement analysis, disaster management, etc. However, these volunteer-contributed data also come with varying quality. Reasons for this are: data is produced by heterogeneous contributors, using various technologies and tools, having different level of details and precision, serving heterogeneous purposes, and a lack of gatekeepers. Crowd-sourcing, social, and geographic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later followed to develop appropriate methods to assess the quality measures and indicators of VGI.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various quality measures and indicators for selected types of VGI and existing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s. As an outcome, the article presents a classification of VGI with current methods utiliz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selected types of VGI. Through these findings, we introduce data mining as an additional approach for quality handling in VGI.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讨论了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产业的涵义,以及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对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现状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并提出了建议。认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通过扶持国产GIS软件,制定空间数据标准和交换格式标准,扩大地理信息技术服务的应用领域,珍惜人才,重视教育,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空间分析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9  
王学军 《地理研究》1997,16(3):70-74
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是两种有效的空间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大大拓展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使得迅速发展的空间分析得到GIS的有力支持,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二者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