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深入研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产权转移过程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地票制度下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基于"属地管理"原则,采用"纵向监管、横向协作"方式设计了省、市、县三级联动一体化产权产籍监管数字平台。实现了土地产权登记、拆迁复垦管理、产权转移监管和产权信息统计查询等一系列功能,为土地流转的管理和相关决策提供信息化手段与支持。依托课题项目在重庆城乡统筹示范区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过程数字化监管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实现了地籍数据一体化、业务流程连续化、监督执行分离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郭睿强 《华北国土资源》2012,(4):124-125,131
“地票”制度是盘活集体闲置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耕地保护工作新方式和新办法.重庆、成都两地通过推进“地票”运作,推进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效增加了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十分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从政策、运作、实施、效果等多个层面进行解析,较深入地分析了“地票”制度的创新意义,并结合长治当地实际,提出了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1月1日,《重庆市地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自此,引发全国关注的城乡统筹制度创新——重庆地票制度改革已风风雨雨地走过了7年。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于2008年12月成立了农村土地交易所,同年12月4日,首张地票成功拍卖。地票改革实践的大幕就此拉开。7年来,重庆市不断完善复垦、交易、使用和价款分配等环节设计,已基本形成了地票制度框架体系。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重庆已累计交易地票  相似文献   

4.
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重新梳理了土地流转业务流程,厘定了"现状-规划-拆迁-复垦-验收-交易-使用"七个环节的流转过程,详细设计了每个环节中所涉及的业务流程,研发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流转全过程监管系统。为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有序发展和土地流转过程的风险防范提供技术保障。该系统在重庆进行了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实施土地规模经营,是提高农民积极性、发展合作社的有效途径。在土地流转中切实做到坚持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后的土地农业用途;坚持做到不限定流转时间、不限定流转模式、不强迫农民意愿、不侵害农民利益。在规范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执行统一的土地流转操作程序,确保土地流转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明确土地流转形式、面积、年限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提升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把土地自觉地推向农村市场,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增值效益。  相似文献   

6.
12月4日,新成立的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挂牌仪式结束后,现场进行了首次拍卖。由拍卖师主持的重庆玉豪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一宗涉及300亩土地面积的地票拍卖,以及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一宗涉及面积800亩的地票拍卖,经过多轮竞拍,最终以6800万元成交。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1月1日,《重庆市地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自此,引发全国关注的城乡统筹制度创新——重庆地票制度改革已风风雨雨地走过了7个年头。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于2008年12月成立了农村土地交易所,同年12月4日,首张地票成功拍卖。地票改革  相似文献   

8.
对国内3种典型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创新改革实践:重庆市"地票"、成都市"城乡统筹"和嘉兴市"两分两换"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不同土地制度创新改革实践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及管理模式的适应环境。并通过总结归纳,得出土地制度创新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土地流转,从严格意义上讲即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土地的流转,本质上是农户对所拥有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易。目前,各地农村已经实行了第二轮土地延包,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但在第二轮土地延包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随着农业比较效益的下降,部分农产品市场疲软,价格低迷,出现了为增加收入农村部分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和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区城流动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10.
长期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在产权不够明晰、交易无法进行、陷形市场活跃、自发无序流转、流转分配关系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洛杉矶县住房供应规划中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整治与我国县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中农村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整治在目的、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确定、公共参与、与总体规划关系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我国目前县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Deqing Coun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tropic and subtropic mountain areas of China. Its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from landuse survey is 40% larger tha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all cultivated land, owing to flood, waterlogging, drought and barren soil, the high yield land occupies only 30% and the mid-low yield land 70%, which is far more than the percent by statistics. Because the statistic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is less than the actual, the per unit area yield by statistics is higher than the actual. These situations generally exist in the tropic and subtropic mountain area of South China. So th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high yield cultivated land strictly, to improve parts of the mid-low yield selectively, to adjust agricultural structure further, and to control soil erosion, are necessary to make best use of its advantages and bypass the disadvantages.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2-2016年乳山市建设用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乳山市建设用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乳山市在2012-2016年期间建设用地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然后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建设用地利用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4394,0.1907;而2016年综合评价值增加到0.6716,0.9315,乳山市建设用地利用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有大幅度增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由2012年0.3805增加到2016年0.6289,耦合关系逐年优化。最后针对建设用地规模过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继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BENCHMARK LAND PRICE SYSTEM AND URBANLAND USE EFFICIENCY 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INTRODUCTION oppeople’s commune,peasants were asked tojolnpro-ductlon cooperation bydonatingthelrla侣e possessedBefore 1949,private land ownership existed and assets such asland and la吧e production materialsthatland transactions were quite active.A household’s had been distributed Inlandreform.The members ofawealth Is directly correlated with the amount of land It production cooperation collectlvelyown all its propeftlespossesses.Af…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eriences and models of land resources use in China. They are: (1) to protect farmland is as the basic state policy; (2) to carry out land resources survey and land use planning; (3) establishing a resource-sav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with land saving as its priority; (4) to develop agriculture in the whole territory and explore food resources; (5) improving eco-environment and protecting land resources; (6) population control'and moderate consumption to release the pressure on land resources; (7)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 of the typical regions.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发展所引发传统农业的多元化转变,在丰富农产品供应数量与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国民经济行业的类型增加、结构调整等变化。这一变化也进一步改变了“大农业”模式下的农用地类型划分的合理性及其与国民经济行业、用地性质等之间的关系界定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农业产业范围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农用地的影响、土壤耕作层对农业地类划分的依据性、传统农用地与当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之间差异等问题,探索了造成农用地地类界定不断变化的历史因素和产业环境。结合这些研究结果,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建议,以期农业用地划分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本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湖北省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区域,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整理能力和整理迫切度3个方面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结合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分值,进一步结合人均居民点面积现状和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五类整理区。该研究可以为制定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划、遴选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土地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资产和生产资料 ,越来越重要地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 ,因此对土地价格进行客观合理地确定就成为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我国土地有偿使用起步晚 ,发展快 ,在确定土地价格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CHARACTERISTICS AND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XIZANGCHARACTERISTICSANDRATIONALEXPLOITATIONOFLANDRESOURCESINX...  相似文献   

20.
China has a land area of 9.6 million km2, 65% 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the world. Only 14.2% is cultivated at present, 0.5% is under fruit trees, 34.8% is in grazing. 17.2% is under forests, 2.6% is used for industry, communication and urban purposes, and 3.5% is covered by water. Of the remaining 27.2%, much is high and barren desert, or under permanent snowfields, or not yet used, or unable to be used with available technologies. Land resources have not been properly developed in some parts of China, owing to the pressure from population growth and other socioeconomic problems. For China as a whole, land restor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One solution is to increase the crop land area through recla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