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山地质工作者在计算矿床储量时,必须知道它的各项工业指标.在中南脉状钨矿矿床中常需要的是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公尺百分比、最小可采厚度.应当指出,笔者认为最小可采厚度在脉状钨矿矿床中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有些矿脉厚度虽小,而有用组分特别富集,有可采价值,因此以改用设计最小采幅较为合理.并依此指标作为使用最低工业品位或公尺百分比圈定表内矿量的界线.脉宽大于此指标用最低工业品位来圈定表内矿量,反之,则用公尺百分比圈定之.  相似文献   

2.
在脈狀矿床的儲量計算中,厚度品位平均值是否正确地反映矿体的实际情况,是影响儲量計算結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擇平均品位计算方法时,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对比,选搾一种既簡便又正确的計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計算岩層厚度是地質工作者經常遇到的既平常而又重要的工作,尤其对于一些層狀礦床,要准确的确定其岩層真厚度,或是作出一个精度較高的柱狀圖,除了在野外必須准确的測出計算所需的数据外,正确的計算也是重要的一环。现将計算岩層真厚度中常采  相似文献   

4.
坑道或露天采场涌水量计算是矿山开采的重要资料,也是矿山水文地质工作中最复杂而且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它决定矿床能否开采以及开采的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因此,矿山水文地质人员对于矿坑或露天采场的涌水量計算方法必须加以研究.矿坑或露天采场涌水量的计算公式很多,最近马斯洛夫专家在冶金部水文训练班给我们讲授了水文地质比拟法;含水系数测定法;被淹没坑道排水时予计涌水量的近似计算法;水力平衡法;电流动力学相似法;地下水动力学公式法等六种方法.这些方法在不同的矿床类型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分別的被用为计算  相似文献   

5.
李续  卢大超 《世界地质》2009,28(1):134-138
多金属矿床工业指标特征的研究表明, 不宜采用单一金属矿床工业指标的制定方法, 必须考虑各种有用金属综合回收的总价值, 制定组合工业指标, 并以此进行各种品位指标的计算。以中国北方某特大型铜钼矿床为例, 介绍了其多金属矿床边界品位、块段最低工业品位、矿区最低平均品位、最小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等工业指标的制定过程, 并指出随着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工业指标应是一个动态的标准, 可以修定和优化原有的工业指标。应重视和推广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计算储量, 依据市场的变化实行储量和工业指标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6.
矽嘎岩型銅矿床由于在成矿过程中的复杂性,其组份、品位、产状、規模变化是很大的,致使在勘探或开採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同样,在儲量計算上,在基本参数的取決,富样品的处理、圈定后的可採矿体几何图形的形状……等,都使得在具体計算的过程中带來了一些問題。目前有这样一种情況,即在计算該类型矿床的儲量时,虽然所採用的基本参数相同,但不能得出同一个近似的最终值来。显然,这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的計算公式所致。为要保証儲量計算的精度,不但与儲  相似文献   

7.
铜峪铜矿是陕西地矿局第八地质队1972-1979年勘查探明的一个火山岩型的小型铜矿床,探明铜矿石量1047.88万吨,金属量65064.64吨,平均品位0.62%。共圈铜矿体73条,其中主矿体9条,主矿体储量占总储量77%,矿石量803万吨,金属量49778吨,平均品位0.62%。最大的主矿体7号矿体(盲矿体),矿石量185万吨,金属量13826吨,平均品位0.75%。矿体分布集中,多为扁、鸡窝状,尖灭再现明显,矿体与围岩属渐变过渡关系,没有明显界线,矿体厚度变化较大。开发利用发现矿体厚〈3m时,开采贫化率〉50%,无法开采利用(以往勘查最小可采厚度≥0.8m)。根据这一情况,按照最小可采厚度≥3m,重新对主矿体进行了圈定,开采矿体厚度≥3m的矿体或矿体中厚度≥3m的部分,有效的把矿石的贫化率控制在30~35%之间,实现了矿山规模化生产、保证了矿石入选品位。  相似文献   

8.
1.爲什麽要用岩心與岩粉來聯合計算礦床品位? 在計算礦床儲量上,對於品位的精確度要求非常嚴格。因為品位不準確,所計算出來的金屬含量與實際所存在者可相差非常懸殃,以致造成設計與施工的錯誤,使國家遭受到很大的損失。 關於礦床品位的决定是一個極複雜的問題。尤其是在鑽探取樣中,其準確性更要特別注意。  相似文献   

9.
确定边界品位可以保証矿石中有用成分的最低可采品位。最低可采品位是一个可变值,它随着成本的高低以及其他因素的改变而有所变化。边界品位又是最低可采品位的函数。因此,对最低可采品位的研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从地質角度来看分散元素的查定工作,最終体現在对分散元素賦存状态查定的程度和体現在最終儲量計算的精度上,而影响儲量計算的因素很多,其中儲量計算方法对儲量的精度也有所影响。对初步开展此項工作来講,採用什么样的儲量計算方法确成为关鍵問題。对分散元素儲量計算一般有三种方法:一为与主要元素儲量計算方法相同(指本矿区儲量计算方法和本矿区的主要元素),分散元素的品位用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法計算;二为相关法,是用数学的方法按分散元素与主要元素的关系用統計方法計算出来。以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我們进行了許多老矿区的地質檢查工作,如何利用老窿清理后的地質資料,以及如何对所揭露的矿体进行儲量計算已成为極待解决的問題。以前在清理民窿后往往無一定的編录方法,一般又未考虑到所揭露矿体的勘探类型和应有的勘探網密度,採样方法等等;甚至提交儲量应具备的条件也無具体的規定。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特提出以下意見,希展开討論以使臻於完善。由於C_1級储量是經过正規勘探方法,搞清矿体产狀和品位,厚度变化情况,矿石体重,以及矿床水文地質,正确計算过的可靠儲量;而民窿坑道大部份  相似文献   

12.
陈适 《湖南地质》1989,8(3):65-70,64
在固体矿产矿体圈定中,目前常用内插法的内插计算公式在推导过程中,没有考虑采用最低工业可采品位与最低工业可采米百分率圈定矿体边界的协调性,致使有时不合理地增加或减少部分工业储量。针对这一缺点,本文介绍一个更合理、使用更方便的计算边界点品位与厚度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西峡金红石矿床的矿体形态、厚度、品位及其变化,矿化连续性及矿体复杂程度的综合分析,进行多方案的计算对比,确定该矿床宜以露天-地下兼用的方式开采.露采是低工业品位1.6%,边界品位1.3%;露天-地下兼用的开采方式最低工业品位1.8%,边界品位1.4%。  相似文献   

14.
对矿床进行經济地質評价的主要依据,是视其中有用元素的含量多少而定。而有用元素含量的多少,即品位的高低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矿床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取决于取样方法的合理性。合理的采样方法应该是根据不同矿床的变化特性而进行选擇的。赣南某黑钨細脈带矿床的产状变化比较特殊。它是由单一走向的平行矿脈所组成,脈幅多在0.1~0.5公尺,与一般独立大脈鎢矿床相似,但矿脈密集,成帶状分佈(一般矿脈间距为0.3~O.7~1.2公尺),且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现象较为普遍,因此不能完全套用一般独立大脈矿床的工作经验。我們在工作初期,由于对这种矿床的儲量計算方法認識不足,因此在采样方法的选择上也走了一些弯路。后經苏联专家的指示,逐步得到了改进。但对这种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在储量計算工作中,目前对一般的大脈矿床与层状矿体,都已有一套比較成熟的經驗,但是对某些变化多端、产狀形态都比較特殊而少见的矿床类型,則缺乏一般可以通用的方法。江西某黑鎢細脈带矿床助为一例。该矿床有其独特的外表特征,虽然脈幅一般在0.2~0.4~0.8公尺,相似于一般大脈型矿床,但由于脈幅膨縮变化大,分枝复合频繁,特别是由于矿脈相当密集(脈間距多在0.3~0.8~2公尺),故不能套用一般大脈矿床的儲量計算方法。同时,以其矿脈忽分忽合,网絡密集的情况来看,又有似于細脈带  相似文献   

16.
大家知道,綜合矿石的价值不仅决定于主要元素,而且还决定于伴生元素。現在伴生元素在国民經济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勘探工作者們只研究主要元素,而忽視了伴生元素,因而有时为了伴生元素不得不对矿床进行补充勘探。必須肯定;进行任何勘探都应該充分地研究矿石和圍岩的成份,其目的在使伴生元素不被忽視,并要在計算主要元素儲量同时計算这些元素的儲量。伴生有益元素矿床勘探方法迄今还不明确。但是,  相似文献   

17.
在有色金属矿床的详細勘探过程中,現已大量采用了坑道探矿。由于地質勘探的特点,而多系开掘独头坑道。因此,在独头坑道掘进中,如何正确地計算与供给足够的风量,合理解决通风问題,乃是改善劳动条件,加快掘进速度的一个重要措施。但目前对凤量計算问题,无論在理论上与实际工作中都还沒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如何學习苏联学者的风量計算方法,結合我們自己坑探工程的特点与具体条件来加以分析与应用,则是我們在这方面进行試驗研究工作的开端。现將个人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与認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使用双指标体系圈定矿体,即用边界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两项品位指标圈定矿体。在用双指标法圈定矿体时,矿床或矿体中不可避免含有部分矿块品位介于边界品位与工业品位之间的资源储量。在我国矿山露天开采、地下-露天联合开采中,边际品位最优化的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一、儲量級別要求和勘探手段問題 小型矿床一般是地方开採,投资額較少,开采方法一般都是由土到洋,开始时多用手工开采,所以就不需要象一般大型矿床一样求高級儲量作为设計的依据,而且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勘探費用和太長的勘探  相似文献   

20.
胡新付  周贵斌  徐晓春 《安徽地质》2011,21(1):27-31,47
本文选取矿体形态变化、厚度变化、底板位移、品位变化和储量误差作为铜陵狮子山铜矿床矿山探采对比项目开展研究,分析了地质勘探期间对勘探类型划分及勘探手段、勘探方法、勘探网度选择的合理性;明确了原地质勘探对矿体形态和规模的认识和控制程度及资源/储量估算的误差率,为今后地质条件类似矿床的勘查、设计及开采提供了很好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