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的虚拟校园建设为例,阐述了基于Sketch Up和Google Earth的具有良好的现实还原度和更短的开发周期的虚拟校园建设方案。同时,指出了一些较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osgEarth是一个基于OSG开发的实时地形模型加载和渲染工具.本文对数字地球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同时探讨了建设虚拟校园场景的关键技术.接着使用osgEarth获取了Google Earth的数据并且建立了数字地球底图,然后使用本地地形数据和3维模型建立了西南交通大学虚拟场景.最后发布了虚拟校园场景,从而使用户能够通...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浏览器的Google Earth交互式系统、开发技术、Struts框架和Ajax技术,描述了系统架构及开发途径。基于浏览器的Google Earth交互式系统具有广泛的商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运用三维建模软件3Ds Max和Google Sketch Up对校园内地物进行联合建模的新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虚拟三维校园建设,通过对模型进行三维场景的导入与规划,从而创建一套完整的三维场景;运用C#语言及Arc GIS Engine组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系统的三维浏览、属性查询、动画制作等基本功能。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联合建模方法融合了3Ds Max软件和Sketch Up软件的优点,避免了多软件建模造成的格式不匹配问题,缩短了建模周期,降低了场景建模的难度。为大范围三维场景的快速构建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广西的某个县为例,对利用Google Earth影像制作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外业调绘底图的方法和技术流程进行探讨。利用Google影像下载工具获取工作区域的Google影像,在Arc Gis软件中利用投影变换和地理配准等工具将Google影像的坐标纠正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并在Arc Map中叠加上行政区划界线和1∶5万地形图中的道路、水系、山、地名等要素,形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外业调绘底图。  相似文献   

6.
基于Google Earth的1∶50000地质地理底图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理底图是地质环境调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现有数据大多现势性较差,如何更新值得探讨。文中提出利用Google Earth进行地理底图更新的方法,并介绍了更新的步骤和精度,该方法简单快捷、可操作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数字地理底图是地质环境调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现有数据大多现势性较差,如何更新值得探讨.文中提出利用Google Earth进行地理底图更新的方法,并介绍了更新的步骤和精度,该方法简单快捷、可操作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森林资源监测过程中,特别是涉及林地变更工作时,遥感影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上级部门下发的标准影像存在部分地区影像分辨率不高的问题,影响了林地变更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拓展影像资源,使林地变更工作顺利进行,该文对Google Earth和天地图影像及校正配准后的精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配准前的Google Earth影像精度明显优于天地图影像;面积在1万hm^2及其以下的乡镇配准后的影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业信息化的进展。特别是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的行为和内容也逐步纳入到旅游信息和旅游资源管理范畴中。本文采用Google Earth COM API,基于开放式KML数据标准,探讨开放式地理信息技术在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与读者分享基于KML数据标准,对多元异构的旅游资源数据进行的标准化分类组织和整合的技术方法,介绍使用Google Earth三维数字地球平台提供的免费API快速实现旅游景观资源的可视化,旅游景观资源和信息的快速查询与空间定位功能,以及旅游景观资源的3D自动漫游飞行功能的实现途径和方法,归纳总结开发中的技巧和经验。并实际应用Google Earth COM API与C#.Net语言联合开发了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部门管理旅游资源信息和公众交互访问旅游资源提供便捷的技术平台,也为同类型的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支持下的赣南柑橘果园遥感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地区是中国柑橘主产区,柑橘种植产业经数十年发展已具较大规模。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使用2140景Landsat影像进行像元级融合,重构目标年份季节最小云量影像集,构建多维分类特征集,利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实现了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6年赣南柑橘果园的分布制图。结果表明: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可实现大量遥感影像数据的高效处理;最小云量影像合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多云多雨地区高质量光学影像获取困难的问题;以最小云量影像合成构建的数据集,使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能够有效提取赣南柑橘果园,分类平均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3.15%和0.90,分类效果良好;赣南柑橘果园面积由1990年9.77 km2扩大为2016年2200.34 km2,2005年以后呈大规模扩张趋势,果园分布由零星分布,逐步形成连片化的聚集分布特点,柑橘果园用地的主要来源为林地、灌丛和耕地。  相似文献   

11.
虚拟GIS作为虚拟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已经成为当前GIS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东华理工学院为研究区域,探讨虚拟现实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的VR-GIS技术,建立了校园虚拟仿真环境,实现研究区的3维动态可视化显示,为校园漫游和校区规划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持,进而对城市环境规划、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二三维联动的虚拟校园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2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成熟但缺乏3维可视化和分析的能力,而目前的3维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可拥有3维可视化分析能力,然而还缺少2维地理信息系统的便捷.以二三维联动为开发思路的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解决这对矛盾.本文基于二三维联动GIS的设计方案,以虚拟校园设计与实现为应用实例,利用ArcEnginefAE)实现二三维联动GIS系统的开发设计,对GIS系统的开发做出了一种新的、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三维地质体模型构建过程中所采用的数据多为钻孔数据,而研究区域内原始钻孔数据通常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难以构建出既能够准确地反映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又具有良好可视化效果的三维地质体模型。针对此问题,本文对虚拟钻孔概念进行延伸,提出了用于三维地质体建模不同阶段的三种虚拟钻孔概念,并基于此设计了一种虚拟钻孔控制的三维地质体模型构建方法。首先,根据原始钻孔数据空间分布特征,自适应地确定插值点位,并采用克里金插值算法构建插值加密虚拟钻孔;其次,根据尖灭规则构建尖灭处理虚拟钻孔,采用改进的自适应蝴蝶细分算法构建细分光滑虚拟钻孔;最后,利用原始钻孔、插值加密虚拟钻孔、尖灭处理虚拟钻孔,以及细分光滑虚拟钻孔构建研究区域内符合地统计学规律且具有C1几何连续性,可视化效果良好的三维地质体模型。与将虚拟钻孔作为专家知识补充手段的传统建模方法不同,该建模方法将虚拟钻孔引入三维地质体构建的各个环节中作为核心的算法中间单元,有效简化了建模算法的实现过程,确保了算法的稳定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阐述数字校园景观建设方案。利用校园及周边范围内的多期卫星影像,提取不同时期的景观风貌和变化情况;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全景摄影技术分别制作更加真实、精确的三维模型和全景漫游场景,为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铁反恐实战模拟演练的需要,以地铁火灾事件处置为例,采用游戏引擎技术,开发了地铁3维虚拟演练系统,对地铁内部环境进行了逼真模拟,在3维环境下,实现了信息查询、多媒体信息关联展示、动态视频调用等功能,并可以动态操作控制3维虚拟对象,进行事件的动态处置,在基于3维的虚拟演练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南开大学虚拟数字校园系统的开发过程。采用基于影像的建模方法,即通过高分辨率数字航空影像进行建筑模型提取和数字高程模型建立。在此基础上,结合GeoVRML、数据库和Cortona控件技术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地面三维激光点云特征提取的过程中,由于三维点云数据采集仪器、采集方法及后期处理等因素影响,依靠传统的基于曲率、法线等几何特征及统计学算法提取出的点云特征数量较多且存在较大误差,若使用其直接作为特征点数据进行点云粗配准,很难提高点云粗配准的精度及速度。因此,本文在对点云数据实际空间分布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特征点提取算法、法向一致化算法、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方法及特征点聚类等方法,提出了一种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虚拟特征点拟合算法。该算法生成的虚拟特征点是由点云实际的特征点拟合得到,或是由位于被测物特征线上的特征点拟合生成的特征线计算得到,该虚拟特征点并不是扫描对象上实际存在的激光反射脚点。通过实验验证,虚拟特征点拟合算法可以较准确地拟合出由于设备及操作方法等原因而未被采集到的建筑物边角点数据,得到的虚拟特征点数据较实际特征点数据具有更少的数据量及更高的精度,使用拟合得到的虚拟特征点可以减少粗配准算法的计算量,提高粗配准算法的计算效率并能获得更精确及可靠的初始配准变换参数。  相似文献   

18.
虚拟现实的三维时态GIS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维场景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人机交互的主界面。本系统中包括地球和流域两个场景,其中流域的两大基本要素是地形和河道。系统将DEM地形和河网表达在三维场景中,通过读取连续时段的河网格网数据进行水流的动态演示,体现时态GIS的历史回溯性;同时与虚拟现实结合,在场景中实时增加模型,并可以对其选择,变换,删除等。最后实现了对地形任意点的位置查询和不同时刻河流各格网点的水位、流速和流向的查询等功能,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