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论评》1959,19(12):586-586
全国第一届地层会议已在11月21日胜利闭幕了。这次会议,是从11月14日起召开的,一共开了八天。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和各地质院校等一百八十八个科学研究、生产和教学部门的代表。出席的代表共四百七十八人。列席代表共一百七十五人。以Д.В.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1月7日)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同志们:经过两天半的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和交流,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我国地层学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共有来自国土资源部系统、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中石油、冶金、煤炭和出版系统等单位的200多名专家和代表出席。与上次会议相比,这次会议的一个特点是参会的年轻人数量有明显增加,表明我们全国地层委员会兴旺发达大有希望。全国政协陈晓光副主席、中国科协张勤书记、国土资源部汪民副部长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李金发副局长等有关领导在百忙之中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于1979年11月10日—23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主持,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部、煤炭部、冶金部、化工部、水利部、二机部、建材部、国家经委、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各有关大专院校的从事生产、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代表,共五百名。应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美国、日本、西德、奥地利、新西兰、委内  相似文献   

4.
《地质科学》1959,2(12):383-384
全国地层会议在11月21日胜利闭幕了。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地质界大团结、大会师。参加大会的六百多位代表和列席代表来自不同的生产、研究和教学岗位。他们共聚一堂研究讨论我国地层学上的重要问题,总结建国十年来地层工作中的丰硕成果。这是中国地质学界的盛举,它表明了党的领导在地质科学中的巨大胜利,它体现了全体地质、地层和古生物工作者,在觉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所获得的伟大成绩。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5月17日)各位代表:在鲜花盛开的五月,我们来到蓉城,召开第四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去年11月我们胜利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我国地层研究和地层工作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今天,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总结广州会议一年来的工作、落实好2014年的各项任务,特别是要深入讨论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地层工作,研究制定好《全国地层工作和地层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团结一致,更好地推进我国地层学研究与地层工作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编制西北区地层表、古生物图册(以下简称编表编册)工作会议,于1975年3月29日-4月7日在西安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共37个单位97名代表。有西北区编表编册领导小组成员,有西北区地质、石油、煤炭、冶金、地震等部门及有关院校的代表。地质科学院地质矿产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武汉地质学院等单位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在毛主席最近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下,在党的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人大会议  相似文献   

7.
《地质论评》1983,29(1):30-30
全国地层委员会于1982年7月22—24日在北京召开了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会议,重点讨论了“震旦系”的含义和使用范围。这次会议是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的一次专门讨论我国地层学中问题的重要会议。会议由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武衡同志主持并致了开幕词;尹赞勋副主任就地层分类及有关建立震旦系问题作了发言,程裕淇副主任为大会作了总结。全国  相似文献   

8.
全国第一届重砂矿物学术会议于1983年8月29日至9月2日在广东省肇庆市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指导下由河北地矿局实验室和广东地矿局719地质队具体筹办的。这次学术会议收到包括利用重砂找矿、进行地层环境对比、矿物鉴定方法及矿物分离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简讯     
第二次西北及内蒙六省区水文地质学术交流会议于1990年11月6-9日在兰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地质、水利、水电、农垦、铁道、冶金、煤炭、建筑等系统的生产、科研和大专院校等方面的代表共30多个单位的4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学术会议可以说是一次代表性比较广泛的水  相似文献   

10.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6,30(1):95-95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全国地层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地层工作与地层学研究新进展成果交流会”于2005年11月8日—10日在南京举行,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煤炭和出版等系统几十个单位的12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三天会议期间共进行学术报  相似文献   

11.
《地质论评》1959,19(12):571-580
一、基本情况在前阶段专题会议的基础上,全国地层会议于11月5日起转入预备会议阶段,到会全体同志听取了裴丽生同志关于全国地层会议筹备情况的报告。前寒武系小组于6日起展开活动,程裕淇重点地介绍了中国  相似文献   

12.
全国钻探、机械现场会议从11月20日到27日共开了八天。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基本上是成功的。这次会议的成功是与湖南省地质局、郴县地委、郴县地质队、郴县磺矿的大力支持,和苏联专家巴拉巴同志的热心帮助指导,以及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全国地层委员会于7月22—24日在北京召开了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会议,重点讨论了“震旦系”的含义和使用范围。这次会议是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专门讨论我国地层学中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 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武衡同志主持会议并致了开幕词;尹赞勋副主任就地层分类及有关建立震旦系问题作了发言;程裕淇副主任为大会作了总结。全国地层委员会约请地层分类组组长王鸿桢同志作  相似文献   

14.
三月中旬,全国地层会议筹委会在登封召开了前寒武纪铁矿地层会议。会议在田林司长、赵家骧总工程师的主持下,通过专题报告、现场观摩研究与讨论,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对嵩山区前寒武纪地层顺序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意见。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得以向各单位代表学习,特别是向王曰伦、韩影山、赵家骧、申庆荣、沈永和、裴荣富等工程师学习,收获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5.
边章严 《地质科学》2006,41(1):9-9,26,63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全国地层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地层工作与地层学研究新进展成果交流会”于2005年11月8日-10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煤炭和出版等系统几十个单位的12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地质学报》1983,57(1)
全国地层委员会于1982年7月22—24日在北京召开了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会议,重点讨论了“震旦系”的含义和使用范围。这次会议是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的一次专门讨论我国地层学中问题的重要会议。会议由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武衡同志主持并致了开幕词;尹赞勋副主任就地层分类及有关建立震旦系问题作了发言;程裕淇副主任为大会作了总结。全国地层委员会约请地层分类组组长王鸿祯同志作了“从地层规范观点论震旦一词的使用及对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的报告;还委托地质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1月5日)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天,全国地层工作者欢聚一堂,召开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全面总结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交流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委员会换届,以更好地推动地层学研究和地层工作。在这里,我代表国土资源部向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5月17日)各位常委、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各有关专家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去年11月份我们胜利地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系统总结了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的工作,交流了近几年地层研究和地层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明确了我国地层研究和地层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次会议是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对推动我国地层工作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按照以往的惯例,下面我代表常委会向大家简要汇报一  相似文献   

19.
(2011年5月18日)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同志们:经过2天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和半天的热烈讨论,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十三次常委扩大会议就要结束了。从2000年开始,我们坚持每年开这样的会,会议坚持民主开放的气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促进了地层工作的健康发展。这次会议共有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中国石油、出版系统等单位的50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地层表的编制和中国地层指南的修编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3年11月5日)各位代表: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我国的地层学家开展了大量的地层学研究和地层工作,寿嘉华主任已经对这些工作做了详细的总结。这里我受大会委托,主要是对中国地层表的编制和中国地层指南的修编问题做一些补充说明。一、关于中国地层表的编制地层表代表了一个国家地层学的研究程度和整体水平。本次会议展示给大家的"中国地层表"和即将出版的说明书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