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地质论评》2000,46(3):335-336,311
月n10或代号会议名称和会议内容全国区域地质及成矿学术研讨会:回顾本世纪中国区域地质和矿产资源调查研究取得的辉煌成就等应用数字出版系统制图学术交流会人数120时间天数地点承办单位及合办单位主办单位4一5西安中国地调局西安地调区域地质及成矿 中心专业委员会月四季度待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200。年勘探地球物理与国土资源大调查学术讨论会赣东北地区铜金银大型矿集区野外考察现场研讨会同位素地质及第四纪地质年代学研讨会:交流稳定同位素(主要)研究在环境检测、环境保护中的成果及地质年代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成果中国构造地质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从n个方面总结构造地质发展历程、经验及今后的主攻方向;讨论“造山带”和“前盆地”两个名词、术语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年会150下半年4~5待定10月南昌10月待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物探委员会有色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西省地矿厅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地球物理勘探专业  相似文献   

2.
正12月9-12日,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在江西南昌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7家单位发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  相似文献   

3.
吴华英 《中国岩溶》2010,(3):312-312
2010年8月2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办,内蒙古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北方岩溶和岩溶水学术讨论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顺利召开。来自国内35个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为期4天。  相似文献   

4.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地质学会和合肥工业大学发起,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15—19日在合肥顺利召开。会议包括1天的会前野外地质考察、2天的室内学术交流和2天的会后考察。会议共收到了与会代表提交的109篇论文摘要。来自全国40个单位的135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岩石学报》、《地质科学》、《中国地质》、《地质通报》、…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美国地表水$唾地l卜水中毒药公置求崩黼理会议非均质土地下施工会议——冒际隧洞协会第十届年会地下水研究中地表和钻孔韵地球物理方法太平洋地区现代地壳运动国际讨论会第一届小水电会议第三届地面沉降圜际讨论叠第二属国际水质研究会议掇地水污染调查,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会议第六届岩石力学讨论会欧洲会议第二届非洲水技术展赞和讨论会因际大坝安全会议地下z&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水文地质国际讨论会国际灌溉排永委员会第十二届灌排会议国际承资源委员会河流流域战略讨论会第五届杰资源中的有限方法国际讨论会虚用地球化学第二次讨论会—…  相似文献   

6.
国际大陆岩石围的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笫三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于1937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市环柔县龙山宾馆召开。这次盛大的国际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学会同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起并得到国际联合会岩石圈委员会、环太平洋能原与矿产资源委员会、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构造委员会、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新构造委员会的支持共同召开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在成矿理论、找矿方法、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等领域取得了众多新成果,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也有了新的进展。为了促进交流,推动发展,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南师范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中国科学院资环局等单位发起,于2007年12月10~13日在海口召开了第三届全国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来自各系统的75个单位近40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王慧中 《地质论评》1990,36(3):288,282
由岩石圈计划全国委员会、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地质学会、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古生物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联合发起、主办的第一届古海洋学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  相似文献   

9.
《古地理学报》2006,8(3):414-414
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8月13日至19日在西安西北大学召开。会议主办单位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沉积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西北大学。会议承办单位为:西北大学及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会期4天,其中学术交流及专题讨论3天,会间参观1天。会后组织2~3天…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等23家单位发起、由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成都理工大学具体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于2009年12月17—22在成都召开。会议由陈毓川院士任指导委员会主任,胡瑞忠研究员任组委会主任,倪师军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高等院校、有色系统、核工业系统、国家海洋局和矿业公司等部门的6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Loess in China     
Zhang Zunghu 《GeoJournal》1980,4(6):525-540
  相似文献   

12.
中国黄土中的风化壳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据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在布容期 0.78~ 0MaBP形成的黄土剖面中确定了三个时期的风化壳,它们主要发育在黄土高原东南部。黄土中的风化壳是红褐色古土壤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转变而成的,厚度在 3~ 6m之间,风化壳剖面常由 3个层次构成,发育时间为 5~ 10万年不等。风化壳上部是发育好的红色古土壤,中部是褐黄色强风化破碎黄土,下部是棕黄色弱风化黄土。粘土矿物分析表明,黄土中的风化壳为伊利石-蒙脱石型。黄土中风化壳发育时的年均降水量在 90 0~ 10 0 0mm之间,是黄土高原降水丰富的气候事件的显示。黄土高原东南部和中部风化壳的发育证明黄土中有些古土壤确属淋溶型森林土壤,当时亚热带气候至少迁移到了黄土高原中部.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煤中硼仍缺乏系统研究。有限的数据显示,我国多数煤中含硼介于100~200mg/kg之间,最大达500mg/kg。煤中的硼主要与有机质缔合,其次是与粘土矿物结合。含硼太高将影响植物生长。硼也是反映成煤环境的良好元素。  相似文献   

14.
The author studied the grain size, shape, colour, altered coat, mineral species, chemical composition,end- member components and infrared spectra of clinopyroxenes occurring as megacryst, macrocryst andgroundmass minerals, intergrowths with pyrope and ilmenite and minerals in deep-seated xenoliths and inclu-sions in diamonds in kimberlites of China. The clinopyroxenes under study were compared with megacrystclinopyroxenes in basalts and minerals in their deep-seated xenoliths and clinopyroxenes in lamproites andminettes. The coexisting clinopyroxene-pyrope pair was studied. Besides the author also studied the origin ofclinopyroxenes in kimberlites, P-T conditions for their formation and their reflected tectonic environments ofthe kimberlite formation. He suggests that this mineral is an indicator for diamond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15.
中国煤中的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砷是煤中最有害的微量元素之一,本文对全国已发表的1915个煤样数据资料统计,我国多数煤中砷含量处于0.4~10mg/kg,平均值为4~5mg/kg。贵州一些地区二叠纪煤的含砷量最高可达3570mg/kg,可谓世界之最。砷的赋存方式主要为:类质同象赋存于黄铁矿中;以粘土矿物和稀有的含砷矿物为载体;缔合于有机质中。燃用富砷煤是引发环境污染的原因,而多数煤中砷含量并不高。加强煤中砷含量的调查,控制和预防砷的危害还是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85—1986年,对华北地区岩浆岩型磷灰石矿床进行研究时,在山西省临县紫金山的钛榴霞石正长斑岩中,发现了与苏联的达乌松矿(Tausonite)相似的矿物,即等轴锶钛石。该矿物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对这一地区碱性岩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本区等轴锶钛石一般为淡棕色,呈立方体或不规则柱状,折射率N=1.977±0.002,比重为4.66,均质体,个别具光性异常并呈环带构造,晶胞参数a0=3.905A,空间群Pm3m,晶胞体积v=59.55A。本文重点对该矿物的地质产状、矿物共生组合、物理性质与光学性质、矿物化学成分及X射线分析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本区等轴锶钛石是富钛富碱贫硅的碱性岩浆中早期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煤中的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氟是煤中所含微量元素中丰度较高的少数几种元素之一。对我国581个煤样分析数据的统计表明,多数样品氟含量处于20~300mg/kg,平均40mg/kg,个别超过1000mg/kg。氟在煤中赋存状态有:①独立的氟矿物;②以类质同象存在于矿物晶格内;③被矿物吸附;④以F-离子形式溶于水中。在煤中所含微量元素中,氟是对植物、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面最大的元素。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二连盆地2082砂岩型铀矿床中的主要工业铀矿物为水磷钙铀矿(Tristramite)。该矿物在中国是首次发现。其矿物颗粒细小,与黄铁矿、白铁矿等硫化物、黑色炭屑紧密共生。颜色为灰黑色—黑色,不透明,反射光下呈灰色—暗灰色、均质、无内反射。13个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得出的平均化学成分为UO241.60%,CaO 14.50%,P2O522.71%,SO31.33%,FeO 0.81%。按照除磷以外阳离子数和为1计算的经验化学式为:(Ca0.589U0.351Fe0.026Na0.016Al0.009Y0.007)0.998[(PO4)0.729(CO3)0.225(SO4)0.038(SiO4)0.008]1.00.1.75H2O。简化式可以写成(Ca,U4+,Fe)[(PO4)(CO3)].2H2O。通过X射线衍射数据,用SHELXTL PC进行晶胞参数精修得到的六方晶胞,其参数为a=b=(0.69030±0.00129)nm,c=(0.63300±0.00083)nm。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中的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然煤中硒的含量很低,对我国1315个煤样的分析资料统计,多数煤中硒含量在0.01~11mg/kg,平均约为2mg/kg。硒在煤中的赋存方式较为多样:黄铁矿是硒的重要载体;方铅矿、硒铅矿等含硒矿物亦可出现于煤中;硒还可以被粘土矿物吸附或与煤中有机物缔合。俗称“石煤”的晚古生代炭质泥岩中硒含量较高,利用不当则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中的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煤中诸多微量元素中,氯的含量是比较高的一种元素。全国280个样品分析数据的统计,多数煤中含氯量处于50~500mg/kg,平均约220mg/kg。氯在煤中的赋存状态主要为:氯离子溶于孔隙水中;呈类质同象赋存于其他多种矿物中;独立矿物。煤中氯的较高含量给煤的利用带来的问题近年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