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灿飞 《地震研究》1991,14(1):65-72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详细分析了HP—3808A激光测距仪近几年来积累的测量数据,求得仪器平均测距相对精度为1:70万。并且讨论了进一步提高测距精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布设在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的跨断层短基线红外测距观测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红外测距场地的代表性测段所反应的断层性质的分析,对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的红外测距场地的监测能力进行初步评估。红外测距短基线的监测对于研究断层活动性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监测周期较长等原因,对于判断某些"异常现象"是否为地震的前兆异常比较难把握,应该进行适当优化,缩短监测周期,从而为预测地震危险性提供更加可靠、有价值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彭树森 《内陆地震》1989,3(3):240-251
本文根据大气温度层结状态,讨论两种光电测距最佳观测时刻的理论。指出,在不稳定湍流状态下,更有利于获得高精度的观测值。  相似文献   

4.
1.引言测距网图形是由中点多边形和大地四边形组成的。现行《大地形变测量规范补充规定》中给出的计算测边网图形闭合差及其限差的公式为:  相似文献   

5.
利用广州站监测到的GPS卫星和FY-2D静止气象卫星电离层闪烁数据,统计分析了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特征,并与静止卫星信号测距异常现象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了电离层闪烁对静止卫星通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具有较强的季节依赖性,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约占全年90%左右,大多集中在夜间20:00-01:00LT,且持续时间长,空间分布广;电离层闪烁事件与测距异常现象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发生时间和平均时间上,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6和0.9966,在空间分布上,FY-2D和FY-2E的穿刺点经度不同,结合引起电离层闪烁的不规则体的漂移理论,理论计算由D星漂移到E星的时间与实际两星发生测距异常的时间差相符,进一步说明了电离层闪烁是引起FY-2D静止卫星测距异常,从而影响静止卫星星地通信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受影响的程度随着闪烁强度的增强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重力卫星精密星间测距系统滤波器技术指标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重力卫星精密星间测距测量模式,从星间测距观测值与地球重力场频谱关系的角度,建立了距离观测值关于重力位系数的敏感矩阵,分析了各阶次重力场位系数对应的敏感矩阵的频谱特性,讨论了星间测距信息中能反应地球重力场信息的有效信号频带,给出了能最大限度保留地球重力场信息的低通滤波器的通带截止频率、通带增益波纹和频率采样率技术指标设计方案,可为我国首期卫星跟踪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初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跨断层短边测距资料处理中的GM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模型对短边测距资料进行了处理并识别异常,发现在绝大多数中强地震前,如1989年大同6.1级地震,1991年大同5.8级地震,1991年唐山4.8级、5.1级地震,1995年唐山古冶5.0级地震,1996年包头6.4级地震,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前,均有比较明显的异常显示,对所建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检验,证明这一方法识别异常可靠,可用于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8.
针对震后被倒塌建筑物或滑坡埋压的被困人员进行快速定位问题,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无人机遥感、地理信息空间和三维质心定位技术为基础,采用无线信号RSSI测距模型,配合影像范围内基准影像数据辅助定位,构建震后基于无人机快速三维定位被困人员模型.以红河县城区作为研究区,对城区内特定人员进行三维定位,结果表明该模型定位...  相似文献   

9.
海底地壳形变监测现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学军  王伟  林牧  陈威  刘刚 《地球物理学报》2021,64(12):4355-4363
海底地壳形变监测对研究洋中脊扩展、火山、海洋板块运动及俯冲带地震活动等具有重要作用,其中 GNSS定位与声呐测距技术(GNSS-A)是海底地壳形变监测的主要手段,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目前 GNSS-A的精度达亚厘米级,可以满足很多海底构造形变的监测需求.我国虽然在大陆地壳形变监测与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水平,但在海底地壳形变监测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海岸线长达 3.2 万公里,沿海地区的大型活动断裂具有发生大震的风险,如横穿渤海的郯庐断裂带、东南沿海的滨海断裂带都曾发生过大震,因此开展海底地壳形变监测及相关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基于 GNSS-A的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关键技术,并结合我国沿海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性特点,提出了我国利用 GNSS-A技术开展海底地壳形变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用微计算机控制的地声定向测距系统、包括工作原理、软件设计、硬件布置等内容,只要有三个距离不太远的相邻水井,即可用本系统进行地震测报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嫦娥一号"跟踪数据的月球重力场模型CEGM-01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轨道跟踪数据的特征,简要阐述了基于动力法精密定轨解算月球重力场模型的原理及策略.在"嫦娥一号"测控数据精度和覆盖均有限的条件下,独立使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6个月的在轨运行双程测距测速跟踪数据,成功得到了50阶次月球重力场模型CEGM-01.通过多种方式,如重力场模型频谱特性、实测数据定轨残差、月球重力异常特征、与地形的相关性及导纳值,对解算得到的CEGM-01月球重力场模型进行了精度评价,分析了相应的物理特性和效果.结果表明了CEGM-01解算过程的有效合理.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月球重力场探测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震中快速定位查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B6.0软件开发平台,以MapInfo GIS软件为数据支撑平台,建立了安徽省震中快速定位查询系统。系统主要实现了震中快速定位查询显示功能、基于GIS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定量计算分析功能。为地震应急响应提供辅助决策,为震后资源调度、伤员输送、人员疏散等提供科学信息,提高了应急救援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结合机械、电子与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水准自动化观测系统——车载自动调平水准仪观测平台和车载自动悬挂水准标尺平台,阐述该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流程,初步实现:①水准仪调平、水准标尺扶尺自动化;②水准测量站间迁移机械化;③省去水准测量中的打桩、拔桩工序。如该系统配置测距装置,便可实现视距自动化测量功能。  相似文献   

14.
乌克兰地球遥感卫星SiCH-2由2011年发射升空,目前已停止工作,处于失效失控状态,作为空间碎片目标由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提供两行根数(TLE)预报.本文分析了光学系统的“猫眼”效应,以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SLR)系统实现对SiCH-2卫星进行激光测距,测量回波强度大,测距精度优于10 cm.测距能力表明SiCH-2对激光反射回波达到合作目标带反射器的卫星激光测距水平,与光电探测设备“猫眼”效应分析的探测能力相当,测距数据结果表明该卫星处于自转状态,自转周期为4.3 s.本文国内外首次实现基于“猫眼”效应对在轨目标的激光测距,为远距离空间目标的探测提供了新的方法,促进高精度激光探测技术的应用发展,有利于对失效或轨道异常的光学系统类光电探测系列卫星进行监视监测.  相似文献   

15.
结合机械、电子与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水准自动化观测系统——车载自动调平水准仪观测平台和车载自动悬挂水准标尺平台,阐述该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流程,初步实现:(1)水准仪调平、水准标尺扶尺自动化;(2)水准测量站间迁移机械化;(3)省去水准测量中的打桩、拔桩工序。如该系统配置测距装置,便可实现视距自动化测量功能。  相似文献   

16.
威特DI2002测距仪性能及其与ME—3000反射镜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威特DI2002测距仪性能的测试,发现影响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是GRT10-GPH1A的反射镜系统。威特DI2002测距仪匹配ME-3000反射镜后,需加两项改正,但观测精度显著提高,实测表明达到与ME-3000测距仪相同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论DI2002激光测距仪的气象改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DI2002激光测距仪气象改正公式,结合目前我国在精密测距中实测的气象元素及地震监测特点,在讨论了光电测距基本气象改正的基础上,推导了DI2002激光测距仪的精密气象改正公式。结果表明,在仪器说明书所给公式相比,导出的公式不仅提高了气象改正计算精度,而且适合于不同气象元素的测定,具有普遍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义的地壳形变包括大面积的形变(由大面积水准和测距等测得的地形变)和定点形变(例如倾斜仪等仪器所显示的地形变)两大类。多年来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两类形变信息特征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监测系统的精度和观测周期不同有关,也可能与它们受到不同的场地因素影响有关。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短水准、短基  相似文献   

19.
导航定时与测距卫星(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打算用于战争的军事卫星系统,已经进行了最后的机载试验。非军事的地球物理学家已经学会如何使用军事卫星信号,所用的方法是该系统的创造者所没有意识到的。该技术对确定相距1公里或1,000公里的相对位置,其精度达百万分之一,即测量相距10公里的两点只有1厘米的误差。研究者预计在近一两年内将10公里内的测量误差减小到0.1厘米。这样的精度将优于传统的测量技术,而费用仅  相似文献   

20.
北斗三号系统进展及性能预测——试验验证数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7年11月5日第一和第二颗北斗三号系统卫星发射升空,开启了中国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建设工程.为了验证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载荷和设计性能,2015至2016年间先后发射了五颗北斗三号试验卫星,较全面验证了北斗三号系统的性能.文章侧重描述北斗三号试验系统卫星钟、星间测距、时间同步和卫星定轨性能;详细分析了北斗三号民用信号的信噪比、伪距误差随高度角变化、多路径误差、空间信号综合质量、授时精度等;并与北斗二号系统相关性能进行了比较;最后基于现有试验卫星信号性能,预测了未来北斗全球系统的定位、导航和授时(PNT)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