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水质安全性评价是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关键环节。为了阐明鲁中泰安-莱芜断陷盆地地下水水质安全性,本次研究系统评价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现状、水质变化趋势和地下水污染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地下水污染预警分级,揭示地下水水质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地下水污染预警等级分为巨警、重警和中警3个级别。其中,巨警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表明该区地下水水质极不安全;重警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巨警区外围约5km范围,地下水水质不安全;其他地区为中警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3%,地下水水质临界安全。该研究可为鲁中地区泰安-莱芜断陷盆地地下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以西安市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为例,探讨了人工补给地下水的意义,结合西安地区水文地质特点,着重对回灌水质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在水污染严重的今天,研究地下水人工补给的重要性、必要性,提出水质改善及保护措施,利用人工补给可以解决水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际分析验证地下水回灌对水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南宁市地下水的第一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地下水质量与60年代相比,许多组分发生了变异。本文通过水质现状与历史水质的对比.及对第一环境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地下水偏酸和铁锰离子较高的原因,并对将来的地下水质变化进行了推测。认为:水质偏酸和铁锰含量较高均属第一环境的本底值问题,将来的地下水质会不断变化,将以有机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4.
济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污染程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溶水环境背景值(污染起始值)是确定岩溶水污染程度的主要参数。通过2013年济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水质资料与济南地区岩溶水环境地质背景值对比分析及综合评价,反映了济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水质污染变化情况。该文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是根据以往不同年份的水质资料进行对比评价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全面性,但基本能够反映济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污染程度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查布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94件水化学样品的分析结果,对查布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含水层沉积环境及补径条件探讨了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水源地水质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呈现明显的水平分带性,东部地下水中阴离子以HCO3^-为主,地下水水质一般较好,矿化度多小于1g/L;西部地下水中阴离子以SO4^2-、Cl^-为主,水质变差,矿化度明显增高;研究区硝酸盐污染比较明显,F^-局部超标,矿化度超标也比较明显;水质受含水层的沉积环境和地下水补径条件及人畜活动的影响明显。水源地开采后,其影响会加大,因此应制定合理的水源地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污染预警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山东双村岩溶水系统是典型的鲁中南单斜构造型岩溶水系统之一,现开采量39.848万m~3/d,为特大型岩溶水源地。30余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岩溶水水质逐渐变差、水化学类型变复杂。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调查和长序列水质监测的基础上,构建了有针对性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全面考虑地下水水质现状、水质变化趋势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等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综合指标法开展了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预警为中警区和巨警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污染源分布以及含水层防污性能是主要影响因素,控制废水排污量、严格执行达标排放以及建立完善地下水水质动态监测网络是控制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手段。本次构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合理,预警结果较为可信,对地下水污染预警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地下水调查的水质分析资料为基础,参照我国地下水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湘西酉水河地下水质量状况和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为湖南省水质较好区.地下水污染多发生在城镇、工矿企业及周边地区,水污染主要呈现为点状、小块面状分布,超标项目包含NO2-、六氯苯、锰等,各项目超标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一、第四系潜水水质动态从松嫩平原(黑龙江)边缘到中心地带,第四系孔隙潜水体现了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由淋溶迁移至积累,形成氧化还原环境到还原环境的特征,地下水化学作用由溶滤作用为主,变成以蒸发浓缩和离子交换吸附为主,地下水化学特征呈现多样的化学成分及明显的水平分带性。第四系孔隙潜水为无色、无味、无嗅、透明、  相似文献   

9.
浅层地下水水质污染程度分区质量,取决于背景值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本文从商丘市浅层地下水水质污染程度分区的实践出发,详细介绍了环境背景值的确定方法,并用模糊数学评判划分浅层地下水水质污染程度分区的方法,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山东省冠县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由于过量开采浅层地下水而引发的水位下降及水质恶化等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数值模拟在沂水铁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数值模拟在矿区地下水环境评价中应用较少,通过对山东沂水铁矿矿区进行水文地质详细勘察,建立了尾矿库及矿区地下水水流及水质数学模型,预测和评价了该矿建设实施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危害。结论为矿山建设阶段和运行阶段正常情况下,尾矿区水位水质变化对地下水环境没有明显的影响,非正常情况或者事故状态下,预测污染因子在泄漏点附近一定范围出现超标现象;采矿区矿井排水对当地浅层地下水位影响较大。针对这种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措施,为沂水铁矿建设项目选址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承担的"郑州市郑东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项目通过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的验收。"郑州市郑东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实物工作量主要包括水位水温统调、物探、钻探、抽水试验、水质分析等。环境二院通过水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试验等手段,初步查明了调查区内含水层空间分布、岩性、厚度、含水层富水性和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通过野外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括了我国环境水文地质学各个领域,诸如地方病环境水文地质、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地下水水质模拟试验研究以及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等有关基本概况和研究方法,井且也阐明了作者本人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 全文共分五个部份:1.地下水质研究及环境水文地质学的形成2.地方病环境水文地质的研究3.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的研究4.地下水水质模拟试验的研究5.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广饶县多年来的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研究总结了该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及主要水化学组分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南部淡水区水质普遍有恶化趋势,4个监测点中有3个阴离子类型已经或已出现由HCO_3型转变为HCO3·Cl型的趋势,且矿化度、氯离子含量普遍有升高趋势,主要与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是一种复杂的溶液,水质的好坏及污染的轻重受多种因素制约,是灰色的。本文通过对南阳市174km~2,189眼水井的水质分析资料,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法,对该区地下水污染现状较详细地给以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出了该区地下水的污染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动态研究是一项重要的水文地质工作。本文较详尽地论述了地下水动态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的特点,介绍了几种重要的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及地下水动态分类方法,并指出了地下水动态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桓台县地下水资源的赋存条件、分布规律和水质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地下水开发潜力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对策,并针对该县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水质污染、地下水降落漏斗、土地盐渍化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南临渭河,三维渗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拟建于渭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上的两个地下水水源地的开采将大大地激发渭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使得已受污染的渭河水对拟建水源地的水质造成严重威胁。水质模拟结果表明,在未来开采条件下,热电厂水源地、水上运动中心及渭河近岸地带的地下水最容易受到渭河水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基于s型生长曲线函数的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污染损害率公式,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水质污染损害率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好的水质污染损害率公式用于某地20个采样点地下水水质评价,并与其它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公式能较好地用于地下水水质的综合评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简单适用,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20.
为详细了解和掌握潍坊市城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质量状况,该文在潍坊市城市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共采集地下水样品400件,并进行了样品分析测试。基于检测结果,选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北部为海(咸)水入侵区,水质极差,面积827.04 km~2,中部为主城区,受人类工农业活动影响,水质较差,面积911.52 km~2,南部水质较好,面积670.46 km~2,良好区和优良区在区内零星分布,面积52.64 km~2;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自北向南呈带状分布,北部为Cl-Na型水,向南过渡为Cl·HCO_3-Ca·Mg型水,最后变为HCO_3-Ca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