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文》1965,(7)
今年5月10日,我們組織大坡岭水文站进行了一次历时5小时的测洪演习,收获較大。現将演习的內容、发現的問題以及我們的体会,介紹如下: 一、拟定演习內容和演习方案 1.拍报演习,要求发七张水情电报:(1) 起报带起涨,(2) 雹情,(3) 暴雨带前雨,(4) 暴雨带水情,(5) 单报水情,(6) 洪峰加报,(7)  相似文献   

2.
栅笔石的两种生长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恩之 《地质论评》1949,14(Z2):185-188
英国笔石学家爱丽斯(Elles)於1922年论笔石的演化时曾指出四条演化路线,即(一)笔石枝(Stipe)之减少,(二)生长方向之改变,(三)胞管(Theca)之变形,及(四)体壁(P?riderm)之变厚。后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涂怀奎 《矿产与地质》2000,14(2):98-102
概述中国地质灾害的分布及特征。并将其划分为十个类型 ,即 (1 )地震 ,(2 )火山 ,(3)滑坡、崩塌与泥石流 ,(4)地面变形 ,(5)海洋动力 ,(6)水质与环境污染 ,(7)矿山与地下工程 ,(8)沙漠化 ,(9)地方病 ,(1 0 )洪水与风沙  相似文献   

4.
美国矿床地质学家爱孟司在1937年对于个别矿床矿区,以及火成岩岩基和岩钟作过关于热液矿床带状分布的研究。根据他的研究从火成岩体向外,比较高温的造矿矿物成分渐渐向比较低温的矿物过渡。同样在矿脉中,由浅到深矿物也是由低温渐向高温方向过渡。爱孟司把这个此较复杂的成矿情况简单地分成十六个带,由地表到地下为:(1)无矿带,(2)汞带,(3)锑带,(4)金银带,(5)无矿带,(6)银带,(7)铅带,(8)锌带,(9)铜带,(10)铜带,(11)金带,(12)鉮带,(13)铋带,(14)锑带,(15)锡带,(16)无矿带,(石英)。爱孟司分为这十六带主要是根据地热分带如下:  相似文献   

5.
《地质论评》1990,36(3):283-285
人数会议名称主要内容及目的时、间}地点主办单位序号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嵋‘峨 第四届全国数学地质学术会议 (1)矿产资源定量预测;(2)数学地质在基础地质中的应用,(3)计算机成图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4)地质统计学;(5)地质数据库,(6)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地质学中的应用;(7)分数维、稳健统计学、成分数据统计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4,月 P(压)一T(温)一t(时)路径及其在变质地质学中的应用 PT亡路径是认识造山带演化和抬升的一种重要方法,为当前变质地质学的前沿课题,会议拟介绍国外的动态。我国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成矿作用概念的现代发展和金属矿床成因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应以主要成矿时期成矿作用的特点作为矿床成因分类的基础。根据近二十年来成矿作用概念的发展,建议金属矿床作如下成因分类。岩浆(侵入)作用矿床类:(1)岩浆分凝矿床,(2)岩浆(侵入)热液矿床;火山作用矿床类;(3)矿浆喷溢矿床,(4)火山热液矿床,(5)火山热液沉积矿床;渗流作用矿床类;(6)变质热液矿床,(7)叠加变质热液矿床,(8)热卤水矿床,(9)热卤水沉积矿床;风化—沉积作用矿床类;(10)陆漂沉积成岩矿床,(11)陆源(热水)再造矿床,(12)风化淋滤矿床,(13)砂矿床。讨论了各种热液矿床的鉴别和特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2 0 0 2年 10月 10日 ,西安渭水园 )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IAEG)中国国家小组 2 0 0 2年联席会议于 2 0 0 2年 10月 10日在西安市召开。专委会委员和IAEG会员共 6 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主任委员陈成宗主持 ,主要议程为 :( 1)秘书处工作报告 ,( 2 )讨论《工程地质世纪成就》编写提纲 ,( 3)讨论专委会换届问题 ,( 4 ) 2 0 0 3、2 0 0 4年活动安排 ,( 5 )讨论设立谷德振奖问题。一、秘书处工作报告专委会秘书长许兵报告了专委会和IAEG中国小组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在介绍了专委会工程地…  相似文献   

8.
《水文》1963,(4)
陝西省丹凤水文站經过几年来的努力,制成了一种利用循环索本身投放浮标的浮标投放器,經省內大部分测站使用証明其效果很好。这种投放器的特点是:(1)不另使用拉绳,只利用循环索本身来控制浮标的投放,(2)一次就能挂足所需投放的浮标,(3)使用方便、灵活,不易发生故障,不受河面寬的限制,(4)白天和夜間都能使用,(5)构造簡单,造价  相似文献   

9.
火成岩组合与构造环境:讨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讨论了不同构造环境下的火成岩组合:(1)洋中脊扩张,(2)洋岛,(3)岛弧,(4)MORS型和SSZ型蛇绿岩,(5)活动大陆边缘弧,(6)与俯冲作用有关的火成岩弧的组成极性,(7)大陆碰撞,(8)大陆裂谷,(9)稳定的克拉通或地台等环境的火成岩组合。强调不同作者采用不同的参数坐标定义的拉斑玄武岩系列(TH),钙碱性系列(CA)和碱性系列(A)等学术含义的差别,指出不要因为在语言书写上的相同混淆了它们在学术含义上的差别,而造成有关构造环境识别的误解。探讨了识别洋中脊扩张型(MORS)和洋俯冲带上面(SSZ)蛇绿岩(套)在火成岩组合上的差别。基于高温高压实验成果,提出定义高镁安山岩(HMA)时,对应于w(SiO2)的w(MgO)的最低值(表2)。讨论了镁安山岩—英安岩(MAD)和埃达克岩(adakite)的术语,建议采用Kay(1978)的镁安山岩—英安岩来定义(而不是用adakite来定义)俯冲洋壳板片局部熔融产生的岩浆,认为具高Sr/Y,低FeO/MgO,高MgO,高Ni,Cr的镁安山岩—英安岩才能满足板片熔浆(slab-melt)特征的要求,而不是只强调高Sr/Y这个指标。根据有关大陆碰撞造山的不同分类方案及其术语的确切含义,强调了后造山与大陆裂谷环境的A型/r的识别在于前者与CA/r共生,后者则无CA/r共生,A与CA的学术含义是Peacock钙碱指数的分类。  相似文献   

10.
一九九二年(l)第一届阿拉伯海地质学国际会议,1月18一22日,埃及开罗;(2)亚非石迪地质学家协会第三届大会,2月10一13日,澳大利亚墨尔本,(3)显生代生物事件和事件地层学国际会议,2月16一19日,德国哥庭很;(4)第一届南亚地质大会,2月23一27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5)盆地模拟技术进展国际研讨会,2月24一26日,英国阿伯丁,(6)海面变迁过程及产物学术讨论会,2月26一29日,德国斯图加待;(7)第二十三届月球和行星科学年会,3月16一20日,美国休斯敦,(8)第五届河流沉积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4月6一10日,德国卡尔斯鲁厄;(9)地质技术工程国际会议,4月21一25日,…  相似文献   

11.
西藏羌北地区石炭纪(竹蜓)类动物群是笔者等于2004年首次发现的,并将动物群所在层位建立了瓦垄山组,该套地层中产大量的(竹蜓)类化石,种属多,分布连续.经研究,自下而上建立6个(竹蜓)类化石带:(1)Eostaffella mosquensis带,(2)Millerella-Eostaffella带,(3)Pseudostaffella-Eostaffella带,(4)Profusuliena带,(5)Fusulina-Fusulinella带,(6)Protriticites-Triticites带.该套含(竹蜓)类化石地层的发现,为研究羌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活动提供了信息,也为研究该区石炭纪地层、古生物、生物古地理、区域性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7)~Cs是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性尘埃,它降落到地表后,被表层土壤的胶体颗粒强烈吸附,并极难被淋溶和被植物摄取。其后的任何运动,主要是结合土壤的物理运动。在非农耕地里,(137)~Cs集中分布在10cm的表层土壤中;在农耕地里,(137)~Cs则均匀分布在耕作层内。因此,(137)~Cs是一种研究土壤侵蚀和泥沙运移的很好的示踪物。国际泥沙组织推荐该法为2000年前研究土壤及泥沙运移的非常有保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钱家驹 《地质科学》1987,(2):101-112
浙江西部晚奥陶世五峰期沉积包括三种相:(一)笔石页岩相:由二部分组成,上部堰口组有笔石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及三叶虫Dalmanitina sp.,下部于潜组有四个笔石带:(4)Paraorthograptus yuqianensis,(3)Climacograptus venstus,(2)Dicellograptus szechuanensis,(1)Pseudoclimacograptus anhutensis(二)混合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长坞组,(三)壳灰岩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三巨山组,有Toeniolites, Proheliolites等。本区的Dralmdnitina-Hrrnantio层出露清楚,且Da.和H.Diplograptus bohemicus共生,时代属晚奥陶世晚期。  相似文献   

14.
频率域解释方法,指的是利用异常的频谱特性进行反演解释的方法。异常的频谱分为振幅谱和相位谱两部分,它们是作为空间座标函数的位场的付立叶变换。在国外,异常频率域解释的研究兴起于六十年代,虽然经过了一段相对冷落的时期,但近年来又重新活跃起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拟讨论以下内容:(1)频谱的计算,(2)位场频谱的基本规律,(3)规则物体异常的频谱,(4)振幅谱的解释方法,(5)相位谱的解释方法。最后我们通过一些实例来看看频率域解释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洛阳铲是洛阳一带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轻巧钻土铲;铲头像煤火铲凹成半圆形,长约二公寸,前端有二公分是锋钢,宽度约七公分,有一条五公寸多长的铁銲,尾置一杆套(如图1),接上一根二公尺多长的白躐木杆。如果孔深超过铲杆长度,则于木杆尾打孔穿进一条长绳(如图2)。  相似文献   

16.
上地幔物质组成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目前地幔物质组成及其不均一性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其中包括:(1)互补法,(2)部分熔融模型反演法,(3)元素(或同位素)比值法,(4)元素丰度序列(模式)法。为了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影响,本文还介绍了如何根据地球化学数据识别地壳物质的混染、岩浆或地幔混合及硫化物熔体分凝等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家骧  颜轸  董南庭 《地质论评》1951,16(1):114-114
区内地层总结列如下表:甲、太古代变质岩系: 1.水成变质岩,特名之为王台系,由下而上可分为:(一)云母石英片岩层,(二)石英片岩及注入石英片岩层,(三)钙质片岩层(包括大理岩层)并含透闪石及石棉矿(四)角闪片岩层及(五)石英片岩层等 11.火成变质岩,又可分为三种,均在区域变质作用发生时或以前侵入上述水成岩  相似文献   

18.
1989年七月九日到十九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第二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上遥感地质应用及有关技术的学术交流主要集中在五个专题讨论会上,包括:(一)地球景观变化遥感,(二)由太空解译地球大地构造(三)用遥感进行油气和矿产勘查,(四)由太空研究地球的环境地质,(五)地质数据复合及图象处理。在这五个分讨论会上共发表了有关论文四十多篇,内容侧重于各种遥感技术在世界各地及地质领域各方面的应用成果,同时也反映了一些遥感新技木的进展及计算机图象数据处理和信息复合分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嘉荫 《地质论评》1941,6(Z2):321-323
在几何上面之方程式,不外三种写法:(1)Ax+By+Cz+D=o,(2)x/a+y/b+z/c=1,(3)λx+μv+z~(1/2)=ρ或为A/(A~2+B~2+C~2)~(1/2)x+B/(A~2-B~2+C~2)~(1/2)y+C/(A~2+B~2+C~2)~(1/2)z=D/(A~2+B~2+C~2)~(1/2)。此三式之中,(2)式名为截轴式,(Intercept lotm of equation of aplane)式中abc之值,为此面在x,y,z三轴上,相截之长度。亦即结晶学上,Weiss符号之指数(Index),故以Weiss符号,表示此面,可以写成a;b;c。  相似文献   

20.
浙江西部晚奥陶世五峰期沉积及奥陶系—志留系的分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西部晚奥陶世五峰期沉积包括三种相:(一)笔石页岩相:由二部分组成,上部堰口组有笔石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及三叶虫Dalmanitina sp.,下部于潜组有四个笔石带:(4)Paraorthograptus yuqianensis,(3)Climacograptus venstus,(2)Dicellograptus szechuanensis,(1)Pseudoclimacograptus anhuiensis(二)混合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长坞组,(三)壳灰岩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三巨山组,有Taeniolites,Proheliolites等。本区的Dalmanitina-Hirnantia层出露清楚,且Da·和H·与Diplograptus bohemicus共生,时代属晚奥陶世晚期。关于奥陶系—志留系界线:(1)笔石相,划在Diplograptus,bohemicus带与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之间。(2)笔石相—壳相(腕足动物群),划在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之顶与含Eospirifer动物群层位的底之间。(3)壳相—壳相(腕足动物群),划在含Dalmanitina-Hirnantia动物群层位之顶与含Eospirifer动物群层位的底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