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采自新疆鲸鱼湖卤虫 (Artemia sp.)、新疆艾比湖和青海尕海卤虫 (Artemiaparthenogenetica)的 3个品系的生物学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 ,以及盐度对鲸鱼湖卤虫孵化率的影响。观察了鲸鱼湖卤虫的染色体倍性组成。除壳厚外 ,鲸鱼湖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均大于另外 2品系卤虫 ;最佳孵化温度范围 :鲸鱼湖、艾比湖卤虫为 2 0℃ ,尕海卤虫为 2 5℃。鲸鱼湖卤虫卵的最佳孵化盐度范围是 2 8。鲸鱼湖卤虫为两性生殖 ,与孤雌生殖的艾比湖和尕海卤虫一样 ,染色体倍性组成为 2 n,染色体数为 2 n=4 2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卤虫卵生物学测定值与其品系间的相关性,选择青海尕海、新疆阿其克库勒湖、山西解池、山东埕口盐场、西藏 ( 具体地点不详 )、新疆鲸鱼湖以及西藏拉果错湖共 7 个品系的卤虫卵,进行了干卵、水合卵、脱壳卵卵径及卵亚壳层厚度的测定.统计结果显示卵径及卵的颜色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高海拔地区卤虫卵径大、颜色深;卤虫卵径的大小与其成体的生殖方式似乎无直接关联;以卤虫卵亚壳层厚度及卤虫卵径为依据的 Q-聚类结果一致,其中西藏、新疆鲸鱼湖、新疆阿其克库勒湖、以及西藏拉果错湖卤虫卵为一组,山西解池、山东埕口盐场、及青海尕海卤虫卵为一组.卤虫卵亚壳层厚度及卤虫卵径与卤虫品系之间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六个盐湖卤虫品系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对中国六个盐湖卤虫卵的孵化速率,卵、脱壳卵、无节幼体的生物学测定值,成体的形态及染色体倍性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城盐湖、工农湖、杭锦旗盐湖卤虫为两性生殖类型,均为二倍体。艾比湖、巴里坤湖、尕海湖卤虫为阪雌生殖类型,除二倍体外还有四倍体,其中巴里坤湖卤虫还有五倍林。两性生殖卤虫间无生殖隔离现象。两性生殖卤虫与阪雌生殖卤虫在生物学特征的诸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青海尕海(GH)、新疆阿其克库勒湖(AQK)、西藏(XZ,具体产地不明)、新疆鲸鱼湖(JYH)4个卤虫种群休眠胚胎所处的发育期,发现4个种群卤虫休胚胎均处于原肠期;通过压片染色法对4个卤虫种群休眠胚胎的细胞核计数显示,其胚胎细胞数分别为3441±164(GH),3412±171(AQK),3736±212(XZ),3861±155(JYH)个。  相似文献   

5.
华北盐场孤雌生殖卤虫克隆及其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于1984—1986年完成。查了华北八个盐场卤虫卵的倍性组成,共建立不同盐场卤虫的五倍体克隆8个、二倍休克隆7个,并用银染技术对孤雌生殖二倍体卤虫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到以下结果:1.发现华北孤雌生殖卤虫有五倍体存在;2.将五倍体与二倍体卤虫两者相比,在许多方面有明显差异;3.华北孤雌生殖二倍体卤虫染色体具有典型的减数分裂行为,与美国旧金山两性生殖二倍体卤虫的粗线期染色体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6.
从山东的盐场和新疆的盐湖采集了卤虫卵,进行了干燥、吸水和去壳的卵径、壳厚、无节幼体体长、染色体数目的生物学测定。按照文献[12]的分类,上述研究的卤虫,均属于第二类的孤雌生殖品系。盐湖的卤虫卵吸水和去壳后比盐场的卤虫卵大。而达板城东盐湖的无节幼体是最短的。各盐场的卤虫有2倍体、4倍体及5倍体,艾比湖的卤虫有2倍体和4倍体,达板城东盐湖只有4倍体。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了一个采自青海尕海湖的孤雌生殖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 of Gahai)的克隆。该克隆包括3578个雌体和103个罕见雄体,在这些罕见雄体中发现二例雌雄嵌合体。其外部形态均表现为雄性,即具有正常的执握肢和外交接器,但在其体左侧出现了正常形态特征的卵细胞,表明在这两个外表为雄性的卤虫中有卵巢存在,为雌雄嵌合体。  相似文献   

8.
氨氮对不同发育阶段卤虫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有关卤虫生物学方面的报道很多[1,3],但未见氨氮对不同发育期的卤虫的急性毒性试验的报道,本文选用适合于海水养殖的卤虫(海南莺歌海卤虫)为试验对象进行试验,为我国的卤虫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卤虫卵 1995年采自海南岛莺歌海盐场。1.1.2 人工海水 用无氨蒸馏水配制MBL人工海水,配方见Cavanauge,C.M.(1956)。1.2 方法1.2.1 卤虫卵的孵化 孵化方法参考文献[3],孵化的水温25℃,盐度为32.0,光照强度为1100lx。1.2.2 卤虫的培养 孵化后的卤虫幼体培养于5L的玻璃水槽中,培养液的pH值为7.69,盐度为6…  相似文献   

9.
太空搭载诱变卤虫的孵化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种不同来源地的卤虫(Artemia sp.)卵经卫星搭载空间诱变返回地面后分别与地面对照组进行了孵化速度、孵化率、生长速度、存活率及怀卵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国产卤虫搭载组孵化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而孵化率、生长速度、存活率及怀卵量差异不显著;美国产卤虫搭载组与对照组孵化速度相差不大、存活率差异不显著,但搭载组孵化率和怀卵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生长速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经空间诱变的卤虫在生长发育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空间诱变表现随机,诱变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卤虫是鱼、虾、蟹幼苗极为理想的天然饵料.随着水产育苗发展,卤虫及卤虫卵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1].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卤虫资源,其生态学研究近20a以来受到了明显的重视,但具体研究偏重于实验种群方面,如环境因子(如温度、盐度、饵料等)对卤虫生长、存活、生殖特征(如性成熟速度、生殖方式、生殖力)的影响[2~10],而关于卤虫的自然种群研究较少,原因是进行卤虫的野外生态学研究有诸多困难,如卤虫繁殖速度快且次数多,世代之间有重叠:盐湖或盐池的水文特征经常发生剧烈变化[11,12],故迄今只有Petra[13]和Petra等[14]对Mono湖的Artemiamonica,Gene等[17]对法国Giraud的孤雌生殖卤虫的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天津水上公园东、西湖浮游动物的周年变动(1972年9月到1973年8月,东湖;1974年11月到1975年10月,西湖)。东湖采到浮游动物63种,西湖73种。浮游动物优势种类是汤匙华哲水蚤、广布中剑水蚤、萼花臂尾轮虫,大弹跳虫。测定两湖的水质,浮游动物数量及生物量,分析两个湖泊的富营养化及污染。  相似文献   

12.
新疆艾比湖湖面波动特征及其原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艾比湖为西北内陆封闭湖泊,湖泊面积变化反映了区域气候环境的变化。通过艾比湖历史时期及近期湖面波动特征研究,对近期湖泊的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近50年来艾比湖湖面经历了两次大幅度变化,20世纪60年代湖泊面积的大幅度萎缩与21世纪初湖泊面积的大范围扩张。近期艾比湖湖面扩展与流域降水增加密切相关,而20世纪60年代湖泊面积的萎缩主要受流域农业灌溉耗水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从气候历史演化的角度(没有人类活动作用)分析,类似目前的气候条件,艾比湖湖面以较稳定地保持在1000~1500km^2内较为客观。  相似文献   

13.
南四湖,东平湖资源综合开发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四湖,东平湖是华北重要的淡水湖,湖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有巨大开发潜力。本文分析湖区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湖流特性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道光 《海洋与湖沼》1991,22(3):200-207
根据1962—1983年大量观测资料研究表明,鄱阳湖湖流主要有吞吐流和风生流,因江湖关系而导致吞吐流呈顺畅型、倒灌型和顶托型分布。其时程变化规律是日变化小,年内呈马鞍型变化,年际变化显著且呈周期性。面上分布不均衡,湖流大小的顺序是湖口水道、五河入湖区、主湖区、湖湾区。垂直分布,顺畅型接近对数曲线,倒灌型和顶托型复杂多变。低水河相,流速大,流向规则稳定;高水湖相,流速小,流向紊乱多变。风生流对吞吐流的影响有显著的风向效应和水位高低、湖面宽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滇池的热学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研究了浅水湖泊滇池的热学状况:(1)表层水温年、日变化,历年最高水温30.6℃,最低2.2℃,平均16.3℃。水温年变幅较小,历年平均22.7℃。表层水温日变幅平均1.0℃左右,随深度增加而减小;(2)水温垂直分布有正、同和逆温成层,但很不稳定。水温垂线温差和湖水垂直稳定度均夏季大于冬季;(3)在正温情况下,迎风岸的水温及其水平温度梯度均大于背风岸;(4)湖水储热量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最小值出现在2月份。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泥沙来源及湖盆近期沉积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道光 《海洋与湖沼》1990,21(4):374-385
本文依据汇入鄱阳湖的河流泥沙资料和湖区泥沙淤积调查研究的成果,对鄱阳湖泥沙来源及湖盆近期沉积规律进行了探讨。赣、抚、信、饶、修五河及其区间来水挟带的泥沙是鄱阳湖泥沙的主要来源。通过沙量平衡计算:多年平均入湖沙量2310.9万吨,平均出湖沙量1179.7万吨,平均淤积量1131.2万吨。若平铺在面积为4646.64km~2的湖盆上,淤积速率为1.6mm/a。淤积部位主要是五河入湖的扇形三角洲前缘。从沉积环境的演变观点看,今后湖盆泥沙淤积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酸沉降影响的湖泊沉积学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阳宗海为例 ,通过湖泊短柱状沉积物的磁参数、Fe、Al和化石生物的分析研究以及自然酸性湖泊沉积参数的对比验证 ,结果显示 :低频磁化率 ( χlf)、非磁滞剩磁 (ARM)的数值以及介形类、硅藻的属种与浓度变化灵敏地指示工业大气污染和酸沉降的起点、过程和环境变化趋势 ;Fe、Al的显著递减同步于较强酸沉降时段 ,是工业大气污染危害湖泊环境的标志。上述环境参数可作为识别湖泊酸化趋势的沉积学证据。酸性水体的元素地球化学作用及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生物贫化和耐酸物种的扩张是湖泊沉积物重现酸沉降的历史和过程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太湖湖鲚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湖鲚鳞片年轮可作为年龄鉴定的依据,其边缘增长率K的周年变化,表明年轮系一年形成一次,主要在4—6月出现。体长与鳞长的关系式为L=18.658+118.06R,与体重关系式为W_♀=7.588×10~(-6)L~(2.8301)、W_♂=5.584×10~(-6)L~(2.8781)。2龄鱼以前,体长和体重相对增长率与生长指标较大,2龄以后则相反。生长适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位于2—3龄的W=0.292W_∞处;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曲线能反映生长过程的变化特征,合理的捕捞年龄应为2龄以后,体长为170mm以上。本文为提高太湖湖鲚产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太湖气温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讨论了定量计算湖泊气温效应的方法,并估算了太湖温效和盛行风对太湖温效的影响。在总结冷、暖空气流经湖面时气温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给出了计算太湖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数学表达式。文中尚为预测太湖湖面上隆冬最低气温和1月平均最低气温,提供了预告图和数学计算式。最后,还分析了太湖温效对双季稻生长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太湖、团氿湖水面蒸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锐 《海洋与湖沼》1978,9(1):26-35
湖泊水面蒸发是湖水上层和近水面空气层水、热动力交换的综合结果。水面蒸发是自然水体的水量和热量损失的重要组成,在湖泊和水库的规划利用及工业冷却循环水的设计中,都必须充分考虑。由于自然水体的水面蒸发目前仍难以直接测定,过去多采用面积为20平方米(直径为5.04米,深2米)埋在地下的蒸发池的蒸发量来代表,计算水面蒸发量的折算系数法就直接应用了这个假定。上述方法的依据及其精度究竟如何,我国以往尚未研究。为了探讨这一课题,我所曾对太湖、团氿两湖水面蒸发进行观测试验,并对岸边蒸发池的长期观测资料作了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