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法是测绘成果生产的重要方法。规定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法生产大比例尺数字测绘成果的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对生产作业的各项技术内容进行约定和规范,有利于指导数字测绘成果生产,对保障作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该标准的编制原则、制定情况和主要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测绘标准化》2014,(3):48-48
1编制背景2010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实施海岛(礁)测图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实用性强、覆盖面广的基础地理信息生产技术文件。同时各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生产,中比例尺部分CH/T 1015《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 000 1∶50 000生产技术规程》系列标准已完成制定并发布实施,但大比例尺部分缺少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标准。  相似文献   

3.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现阶段已日趋成熟,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规范已无法指导数据的生产,制定相应的数字成果测图规范显得十分必要。1∶25000 1∶50000 1∶100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是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针对其作业内容、技术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测图规范。对该标准的制定原则和主要问题以及与第1、第2部分的不同之处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些年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计算机技术、测绘仪器、测绘软件不断更新发展,航空摄影测量方法作为全新的测绘成图方法不断地完善,当前航测法进行大比例尺测图在数字城市规划、道路选线和地籍测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实际测绘生产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DMCⅢ航摄系统在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生产中的应用情况,着重说明了各工序的作业工艺及精度指标,并对数据产品质量进行精度分析,验证了DMCⅢ数字航摄系统切实能够满足大比例尺测图需求,而且能有效提高效率,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成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基础地理信息成果生产的主要依据。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规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并给出了示例以及各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编号和图幅经纬度计算公式及示例。本次修订将标准的范围由1∶1000000~1∶5000比例尺地形图扩展到1∶1000000~1∶500比例尺地形图,增加了1∶2000、1∶1000、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的内容及要求,特别是根据调研和意见征求情况,增加了1∶2000、1∶1000、1∶500地形图经纬度分幅和编号的有关内容,同时充分考虑了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附录C"地形图分幅和编号"中的相关规定的协调性,保留了1∶2000、1∶1000、1∶500地形图正方形、矩形分幅和编号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盛辉  陈建兵 《浙江测绘》2002,(3):42-42,48
本文主要论述大比例尺数字测图中等高线测绘的外业数据采集、内业编辑成图方法和值得注意问题进行探讨。供大家作业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传统测图一般采用外业实测和航测采集,存在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引入倾斜摄影技术,基于DP-Smart和DP-Modeler软件建立精确的三维模型,结合多视倾斜影像,构建多视角的三维矢量采集环境,形成严格成像关系下的精密测图。以山西太原某实验区为例,进行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并对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测图平面X方向中误差为0.031 m,Y方向测图中误差为0.035 m,小于平原地区1∶500大比例尺测图规范要求的0.25 m;高程中误差为0.046 m,小于规范中要求的0.2 m。综上,成果满足1∶500地形图测图要求,该方法能够提高测图作业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数字航测技术应用于新疆伊犁河谷测制1∶5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技术流程和作业方法,重点阐述了在立体模型上测绘图斑地类界线制作外业调绘底图开展土地详查的作业流程和方法,以及采用此方法对于提高土地详查工作的作业效率、成果质量和提高成果的数字化水平所具有的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9.
樊向兰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5):103-104,107
简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线阵航空数字传感器ADS80的一些基本情况,分析了该传感器的技术优势与应用意义,并对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技术开发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阐述了利用ADS80数据进行1∶500基础测绘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成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ADS80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不但能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同时也能显著提高测图精度。  相似文献   

10.
车载移动激光扫描技术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伯钢  韩友美 《测绘科学》2013,38(1):106-108,15
由于精度问题,车载移动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重点研究了提高该项技术用于大比例尺测图的外业精度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实现方法,得到了一套完善的精度控制方案和技术实现方案。最后以北京平谷一段浅山区1∶500地形图测绘任务为例,证明本文的研究突破了新技术在局部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应用的局限,降低了外业劳动强度,加快了测图速度,为车载LiDAR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1.
对利用1∶20000左右既有航摄资料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测制1∶2000城郊规划用图进行探讨。作业中采用了相应的技术加强措施。测图工作结束后,又在测区进行了模拟导线和散点两种方法对图纸进行了高程、平面、精度的抽查,其结果表明,测图精度达到了预期值,满足了规划用图的需要。该方法可为今后一些局部地区急需用图,测绘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浅述地名数据转换的背景、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以及地名转换软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拥有适时更新的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如何利用已有资源快捷地编制中小比例尺的建库数据,值得研究和探讨.文中给出在MicroStation中利用1:2 000数字地形图编制1:10 000建库数据的方法与技术.使用数字高程模型编制等高线并结合地形和高程模型进行等高线的编辑、裁剪,采取从数字地形图上直接拾取和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地形要素的属性值,有效解决编制地理信息系统建库数据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1:400万全国地理底图数据库的基本内容、数学基础、数据结构和数据组织方法及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并对该数据库的特点和意义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5.
1:25万、1:100万基础数据是江苏省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江苏省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框架的要求,结合全省现有的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叙述了对全省范围内的17幅1:25万DLG、DOM,4幅1:100万DLG数据如何进行修测、更新和入库,并建立相应的元数据库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e Cartographic journal》2013,50(2):120-122
Abstract

The One Inch to One Mile Map, first published by the Ordnance Survey 175 years ago has been superseded by the new metric 1:50 000 series. This account describes the cartographic production stages of the new series and is a sequel to the paper by J. G. Price—Cartographic Journal, June 1975.  相似文献   

17.
设计利用全站仪与GPS-RTK联合作业进行野外数据采集,通过CASS6.0成图软件进行内业成图,完成龙港区双树乡1∶1 000地形图测量工作。主要叙述了RTK技术在地形图图根测量、碎部测量中的可行性和RTK外业测量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阐述了RTK定位技术的相关原理,说明了RTK与全站仪联合进行数字化测图是一种高速度、高效率的新方法,对于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考虑到全站仪与RTK技术的优缺点,可以采用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的方式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在测区内不需要进行图根控制测量,使RTK与全站仪优势互补,可大幅度提高测量速度,且可保证测图精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国家测绘局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项目作业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在检查时侧重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为作业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了一个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1:50 000数据库缩编更新工作流程,着重探讨了1:10 000到1:50 000地形要素缩编更新生产的技术流程。结合关键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优化的作业技术流程,对提高数据库缩编更新作业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1∶50 000,1∶100 000地形图数字建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地形图数字建档是利用民国的纸质地形图经扫描、几何纠正、图像处理和数据压缩后形成的栅格数据文件,是模拟产品向数字产品过渡的一种产品形式,它是现有纸介质地形图以数字方式存档和管理最简捷的形式.本文主要介绍了民国图建档的生产,对生产流程每个环节都加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