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讨论了山西代县金红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展示了找矿标志与方向。从金红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入手,分析了山西代县金红石矿的成矿与控矿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夏学惠  阎飞  赵玉海 《矿床地质》2006,25(Z2):281-284
通过对中国金红石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类型、成矿条件及成矿远景等几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将我国金红石矿床划分为6种主要类型,进行了成矿远景预测,划分出9个成矿远景区和5个找矿靶区,指明了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蚌埠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阜阳-蚌埠铁–金–银–铅锌–金红石–煤–金刚石成矿亚带东段,成矿地质条件类似胶东金矿矿集区,成矿潜力巨大。由于该区覆盖严重,工作程度较低,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工作较少。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于2014年在蚌埠地区开展了1:2.5万高精度航磁测量工作,通过该区高精度大比例尺航磁资料,结合区域地质及构造特征,分析研究区域航磁异常特征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成矿有关的航磁异常特征,为该区成矿预测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鱼卡金红石矿床是青海省境内发现的第一个超大型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笔者在总结前人基础资料及详细野外地质矿产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榴辉岩岩石学及金红石矿物学研究,利用LA-ICP-MS法对该矿床中的金红石进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等。结果表明:金红石赋存状态主要有五种,即包裹结构、粒间结构、串珠状结构、退变残余结构、丝缕状出溶结构,其中以粒间和串珠状赋存状态产出时,含矿性最好。同时,变质阶段的差异、流体活动的强弱将影响金红石的赋存状态。流体活动越弱时,野外表现为榴辉岩的新鲜程度越高、且少或不发育长英质脉体、矿物越自形,则越有利于形成粒间和串珠状金红石富矿;折返过程中流体或熔体作用过强、野外表现为广泛发育长英质脉体、榴辉岩中矿物呈他形产出时,则金红石已经退变为钛铁矿和榍石。总结前人的地球化学和年龄数据表明:富集地幔源区、演化程度高、陆壳混染程度低的富钛基性原岩是鱼卡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主要物质来源,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促进了钛的进一步富集成矿,成矿年代集中在440~430Ma。金红石锆温度计显示的成矿温度主要在570~671℃之间,金红石中高场强元素Ti、Nb、Ta、Zr、Hf等富集,表明其可能形成于俯冲带环境。这些成因认识等将为柴北缘成矿带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进一步找矿工作部署、勘查评价及突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金红石成矿区带和原生金红石主要产地之一。本文根据近期对该成矿带金红石矿床开展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整理研究工作,综述了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金红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将成矿带内金红石矿床(点)划分为区域(沉积)变质型、榴辉(闪)岩型和机械-沉积型三种类型。同时从地层、构造以及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简要探讨了矿床(点)的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地层时代、岩性、地球化学异常等找矿标志,并初步勾勒出湖北枣阳-河南新县以及湖北英山-安徽潜山两个金红石矿床的找矿远景区。本文对成矿区金红石矿成矿规律的总结和成矿条件的分析显示出成矿带金红石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可望成为我国最具潜力的金红石战略储备基地。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三维地质环境,综合白象山矿区积累的地质资料和物探成果,首先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工作,详细刻画了白象山矿区的三维地质结构;在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三维空间分析手段对三维控矿因素进行定量挖掘,提取了多种三维控矿因素;最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三维成矿定位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人工神经网络三维成矿定位预测能很好的定位出已知矿体,同时显示,在已知矿体北部及东部的深边部具有较高的成矿概率,可作为开展进一步找矿勘探的靶区。因此,人工神经网络三维成矿定位预测对于白象山矿区的应用是有效的,可服务于新老矿区的深边部三维成矿定位预测,同时可为隐伏矿、盲矿的成矿预测和优选靶区提供定量、定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红石山南金矿位于阿木乌苏-鹰嘴红山金、锑、铁、钨Ⅳ级成矿带中段南部,赋存于长城系古硐井岩群下岩性组,内部近东西向脆韧性剪切带发育.发育两条规模较大的含金构造蚀变带,金矿(化)体与主构造线方向一致,斜列式排列.通过对红石山南金矿地质特征、矿(化)体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经类比金矿类型属“卡林”型.在综合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指出研究区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隐伏矿体三维成矿定量预测是以多元地学大数据为基础的矿产预测新技术与方法。本文基于隐伏矿体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的实际需要及相关方法步骤,采用集成二次开发的方式,设计实现了一套可在三维环境下基于大数据开展定量化成矿预测工作的软件系统。本文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开发方式,并对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及实现过程进行详细阐述。系统融合了当前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研究的最新方法及成果,内含数据库管理、三维地球物理正演、三维空间分析以及三维预测评价等功能模块,能够对多元地学大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预测。为了验证系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该系统被应用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钟姑矿田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研究,相关成果表明系统的建立不但能够深化和发展三维成矿预测理论,也为新时期基于大数据的隐伏矿体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了新方法及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正>柴北缘鱼卡金红石矿床是本团队在青海省发现的第一个具有超大型找矿远景的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为了对该矿床的成矿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成矿模式及金红石的赋存状态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在详细野外地质填图、室内综合研究基础上,利用LA-ICP-MS对该矿床榴辉岩样品中的金红石进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还受原岩成分的影响,金红石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  相似文献   

10.
成矿预测:从二维到三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矿产资源勘探方法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矿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已从定性发展至定量,从二维拓展到三维。近十年来,随着深部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推进,三维成矿预测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也已逐步走向成熟。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二维成矿预测研究的现状,同时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三维成矿预测方法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做了系统总结和分析。目前,国内外多个地区已相继开展了三维成矿预测工作,并成功圈定多个深部找矿靶区,相关成果为深部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未来三维成矿预测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相较于传统的二维成矿预测,三维成矿预测往往受限于三维预测信息的缺乏。如何更好的挖掘二维数据在深度方向的指示能力,将二维数据推演至三维环境,利用数值模拟、机器学习等方法开展数据挖掘、充分发挥已有数据的内蕴信息将在未来推动三维成矿预测理论的深入发展,提高三维成矿预测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质数据收集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成矿理论的进展,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已由初期的主要应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预测发展演变为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多种信息的综合预测,成矿预测的方法更加科学和完善,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在矿产资源预测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滑坡变形预测与失稳预报问题的几点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滑坡问题的研究关系到水利、交通、能源等基本工程建设,并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相关,因此一直备受关注。滑坡是一个复杂的地质体,影响滑坡稳定的内外各种因素多种多样,影响程度各异,并且各因素又是动态变化的,决定了滑坡变形机制与变形特点十分复杂,因此滑坡变形预测与失稳预报十分困难。文章认为,变形突变预测、失稳时间预报及失稳判据是滑坡预测预报的3个核心问题,变形突变预测是为了预测出滑坡从匀速变形阶段进入加速变形阶段的特征点或时间,是回答滑坡能否失稳的关键,是提高预测结果可靠性及提高预测研究水平的基础。分析了目前各种预测模型的特点及可靠性情况,模型的优缺点。探讨了变形突变难以预测的实质,并指出采用多因素预测模型进行探索性研究。文章还对失稳时间预报的预报尺度、预测误差的计算、滑坡空间预测及多测点协同预测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可能的解决办法提出了建议或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地震灾害能否预测,如何实现有效预测,作者认为: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它的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必然遵循着一定规律。如果认识掌握了这一规律,就可以实现预测。加强震源研究是实现地震灾害预测的基础。提高预测效果的良好途径是预测期尺度与预测方法相对应。  相似文献   

14.
滑坡预报判据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滑坡作为一种自然地质灾害,常常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了避免或减轻灾害的发生,事先对滑坡做出预报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滑坡预报模型和预报判据是滑坡时间预报的核心,也是滑坡成功预报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滑坡预报理论模型和方法,但这些理论模型和方法的适用性普遍较差。要想做到准确预报,必须建立一些具有一定适用性的滑坡预报判据。论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分析总结了滑坡预报中的10多种预报判据,详述了3类常用的预报判据(安全系数和可靠概率判据、变形速率判据和宏观信息预报判据),重点研究了滑坡预报判据的适用性和不充分性。为了提高滑坡的预报水平,提出了滑坡预报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滑坡类型、滑坡特征、变形特点和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以监测资料为依据,遵循科学性、综合性、易操作性的原则,将理论模型预报、根据预报判据预报以及斜坡的宏观变形破坏迹象和前兆信息等几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综合信息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资料同化在空气质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值模式的不断完善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资料同化逐渐成为能够进一步提高数值预报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20世纪70年代,资料同化开始引入空气质量预报领域,成为当前大气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简要介绍了资料同化的含义,较详细地介绍了Kalman滤波法、四维变分同化法、牛顿松弛法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重点阐述了国内外资料同化在空气质量预报中的研究应用情况,最后指出资料同化应用于空气质量预报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Short-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Current status of seismo-electromagnetic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oss of human lives as a result of earthquakes is caused overwhelmingly by the collapse of buildings within less than a few minutes of main shocks. The most urgent countermeasure consists of two key elements. One is strengthening of weak structures and the other is short-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Short-term prediction needs precursors. Although some promising precursors are reported, the prevailing views in Japan and elsewhere are overly pessimistic. The pessimism largely roots in the fact that short-term precursors are generally non-seismic and tools developed for seismology are not designed to detect them. Nonetheless, nationally funded large-scale earthquake prediction programs always emphasize the need to reinforce seismometer networks. They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views of those in the science community who point to the importance of non-seismic precursors. While there are well-founded causes to be skeptical, the situ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One reason for skepticism is that the observations of precursors have not yet been perfect enough and another is that some important fundamental aspects of non-seismic precursors are still unresolved. We review some of thes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7.
油田开发过程中无机盐结垢是注水开发期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随着注水强度的不断加大,注水过程中的结垢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对无机盐结垢状况进行准确预测是解除结垢堵塞的重要前提。选用Oddo Tomson饱和指数(OSI)、Langelier饱和指数(LSI)和Ryznar稳定指数(RSI)3种结垢趋势预测模型,结合胜利油田具体注水特性,对模型作相应的修正后,研制了可以进行无机结垢预测的 “油井堵塞诊断与解堵决策系统”(Plug 1.1)工程软件。应用该软件对胜利油田纯九区块注入水和地层水进行结垢预测,在地层水与注入水之比为1∶0到2∶1的广泛范围内,预测结果均与实验结果较好吻合,为区域解堵方案的快速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全国25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是迄今为止投入最多的矿产预测评价工作,采用的技术方法是基于矿床模型的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预测工作针对矿产预测的基本问题,如地质工作的不平衡性、三维预测、定量预测与定性预测结合、地物化遥综合预测等问题进行有益探索,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以矿产预测类型为纲,开展建造构造编图,将建造与成矿环境结合;通过矿产预测类型的成矿模式、预测要素研究构建定量预测模型;通过成矿地质体地质参数法预测实现二维到三维的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滑坡综合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滑坡变形演化过程的复杂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如了滑坡预报的难度。文章提出的预报系统是将20多种滑坡预报模型集成滑坡预报库,利用专家系统将定量、定性预报有机结合实现综合预报,并根据更新的监测资料对预报参数、预报结果进行修正和完善。随着时间的延伸和监测资料不断更新,预报准确度越来越高,实现动态追踪预报。整个系统基于GIS平台开发,利用了GIS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空间数据和图形管理功能,同时还具有数据维护与数据处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滑坡灾害预测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文献资料为依据,阐述了滑坡灾害的严重性、人类活动与滑坡灾害的伴生性,并从减轻灾害的角度,分析了滑坡灾害空间预测和长时间预测的重要意义及其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