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在湖南邵阳枫江溪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上段煤层中发现了大量硅质煤核。它是煤层对比的良好标志,探索成煤环境的重要依据,在煤田地质勘探和煤田开发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煤层的很多参数,如煤层厚度变化、连续性、煤中硫分、灰分和痕量元素的含量以及煤层顶底板岩石开采技术条件和瓦斯含量等,是煤田勘探中评价煤矿床的重要因素,也是矿山设计和矿井开发中最关心的问题。若在煤田地质勘探期间,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这些参数和煤层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最有远景的可供开采地区及开采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这样,不但解决了地质勘探和矿井开发中的实际问题;而且也可指导勘探和开采,大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王涛 《地质论评》1981,27(4):373-374
煤田地质勘探规范中,对煤层稳定性类型的划分标准,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但是这些划分标准多属定性描述,因而在理解时因人而异,往往出现较大的分歧。作者收集整理了江西省一些主要煤田地质勘探的资料,根据赵隆业“煤田地质勘探译文集”中有关煤层稳定性及确定煤矿勘探密度方法所介绍的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定量划分煤层的稳定性类型问题,做了些工作。现介绍如下,供同志们继续研究这一问题时参参。  相似文献   

4.
煤质指标在霍西煤田煤层对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煤质指标进行煤层对比, 在煤田地质勘探生产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介绍了霍西煤田山西组煤层灰分、硫分等煤质指标在对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在铁法矿务局大力协助下,我们对铁法煤田四对生产矿井进行了探采调查对比。通过这一工作,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方向,进一步认识到,提交了精查报告地质勘探工作并未结束,还必须对矿井在生产建设中所揭露的大量地质现象,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工作,总结过去勘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1977,(6):36-42
遵照毛主席关于“开发矿业”的伟大教导,为了加快煤田勘探速度,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我们于1970年起,对人造金刚石钻头及其钻进性能进行了研究。1972年,在煤炭部领导下,成立了有陕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31队,山东169队,贵州142、113  相似文献   

7.
浅谈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研究和评价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瑛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4):87-87,90
通过我国煤田地质勘探中煤层煤质的分析,研究认为煤炭不仅是重要的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材料,长期以来在煤田地质勘探中侧重于煤炭资源的勘探,忽视了对煤质的分析研究,建议在今后的煤田地质勘探中加强对煤质的分析研究,为煤炭的综合利用提供必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中国煤炭地质》2009,(3):F0002-F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成立于1956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专门从事煤田地质勘查的专业队伍。下设有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综合地质勘查队、煤炭科学研究所、煤炭综合勘查院、煤田地质信息中心、综合实验室、煤层气研发中心、局机关服务中心等九个县级地质勘查和科研单位。  相似文献   

9.
常红梅 《江苏地质》2007,31(4):315-318
岩、煤层对比是煤田地质勘探工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综合运用岩性段旋回法、测井曲线法、层间距法、标志层法、煤层特征法等对程村井田岩、煤层进行了对比,探讨了针对不同层段采用不同方法组合能取得较好效果,对指导豫北地区岩、煤层对比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所谓覆岩破坏规律,就是关于煤矿大面积采空区引起的煤层顶板岩层破坏的规律,主要包括覆岩破坏的特征、破坏范围的分布形态、最大高度及其影响因素等。在煤田勘探过程中,如何评价煤层上部对开采有威胁的含水层和地面水体(河流、湖泊)对煤矿开采的影响,以及如何结合煤矿开采的需要合理地进行地质勘探,是近年来煤田地质勘探中出现的新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煤层覆岩破坏的基本规  相似文献   

11.
青海一三二煤田地质勘探队在进行热水矿区牡丹沟井田的煤、岩层对比中,学习有关兄弟队经验,采用岩石煅烧法作为煤层对比的方法之一,为煤层对比提供了可以信赖的依据。方法是将采得的岩石样破碎到适当粒度,在800~850℃的高温下灼烧四小时,然后用透明塑  相似文献   

12.
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电极电位测井法从1955年起就在京西矿区九龙山正式用来确定煤层的深度和厚度了。目前,在高变质的无烟煤煤田地质勘探中,这种测井方法已得到普遍的应用。例如,图1和图2即分别为京西无烟煤田和福建某矿的无烟煤电极电位曲线,它们对煤层的反映都很清楚,校正了钻探打丢或打薄的煤层,也被放炮取芯所证实。但是,由于煤的变质程度不同,并不是所有的无烟煤都有电极电位存在。如著名的山西阳泉无烟煤和宁夏汝其沟无烟煤,它们在电阻率曲线上均呈高电阻反应,因此,观测不到电极电位(图3)。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快地找出更多更好的煤炭资源,需要加强含煤地层研究。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于1974年4月11日到17日,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召开了黑龙江省含煤地层座谈会议。参加会议的有29个单位,68人。会议期间,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及所属各队、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一、二区测队、东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吉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吉林省地质局、东北区和黑龙江省编制区域地层表办公室等单位,分别交流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对中生代含煤地层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蛟河煤矿是一个老矿,现有生产区集中于煤田东部。过去的资料认为,煤田有七个可采煤层,含煤组均位于基底角砾岩上部。 一九七五年我们在原开采区开展老矿挖潜地质勘探工作,在基底角砾岩下面,找到了八号煤层。一九七八年四月钻穿第二层角砾岩,也找到了可采煤层。此时孔深已达1,096.85米,未再延伸。在这批钻孔中,大  相似文献   

15.
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内部,实物工作量(各种勘探手段)和非实物工作量(为勘探手段服务的间接费用)间存在相互依存、制约和一定数量的对比关系,它们的协调发展是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研究煤田地质勘探工作费用中各种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对合理 安排地质勘探工作费用,搞好综合平衡,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配合人造金刚石钻头的使用,我们于一九七三年开展了铁基针状硬质合金块自磨钻头的研制工作。山西省第一煤田地质勘探队,广东省一二六煤田地质勘探队、江苏省勘探团四营等单位,用我们生产的铁基针状硬质合金制成的铁基针状合金块,在Ⅵ—Ⅷ级岩石中进行了生产试验。普遍认为效果良好。其钻进效果与常用的硬质合金钻头对比数据,如表1所列   相似文献   

17.
我国成煤时代多,煤田成因类型多,地质条件复杂。尽管近年来创造了一些有成效的、适合我国煤田地质特点的煤层对比方法,但是,还有许多煤田的煤层对比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下面,根据近年来从事煤质工作的实践,谈谈应用煤质测定指标对比煤层的问题。一、对比指标的选择和运用条件应用某些煤质指标对比煤层,过去已有一些报导。其对比的根据是:名煤层之间在形成  相似文献   

18.
测水煤系主要煤层的流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雄庭 《湖南地质》1990,9(3):36-40
本文从煤层的流变环境,微观及宏观的煤层流变特征,论证了湘中测水煤系煤厚的变化,煤层之不稳定,主要是被后期改造的结果。通过对煤层流变构造的研究,说明煤层本身具有很强的记录构造作用的能力,煤层流变构造的多种多样又说明是经历了多期次、多种方式构造作用的结果。在煤层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后,煤层富集带就成为瓦斯、应力的高度集中点,最易诱发瓦斯突出。对煤层流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今后煤田地质勘探及煤矿的开拓,而且还有利于深化对煤田地质构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钻探技术早在我国秦朝时代就已应用到开凿盐田方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采用钻探方法比较早的国家,但由于受封建社会的束缚使钻探技术发展缓慢。特别是中国煤田钻探在旧中国,由于国力衰弱旧政府又不重视煤矿的合理开发,钻探工作得不到根本发展。即便钻探,大部分也是帝国主义攫取我国煤炭资源而进行的少部分钻探工作。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设立了中国煤田地质勘探机构并培养出了新中国的煤田钻探专业人才,建立了专业的煤田地质勘探队后,担负着全国的煤田勘探任务,这才使煤田钻探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评价矿权区煤炭资源潜力,促进资源的合理勘探和综合开发利用,以沉积地质学、煤田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应用煤田地质勘探、地球物理测井等方法,在深入系统地调研矿权区煤田地质勘探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子长-延川矿权区晚三叠世煤层分布规律、聚煤环境及聚煤规律,认为矿区内三叠系延长组五段煤层沉积体系为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泊沉积组合,煤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古构造和古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