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明  王玥  王成 《测绘科学》2019,44(3):39-46
针对目前的三角网切割效率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网格拓扑关系搜索的三角网模型切割方法。利用三角网模型中三角形的索引和顶点索引,构建边的索引,从而构建点索引、边索引和三角形索引之间的拓扑关系,最终形成三维模型的"边-顶点-邻接三角形的拓扑关系"。根据当前屏幕范围,提取三维视景体内的三角形,利用GPU并行运算,快速获取离视点最近的三角形索引,从而获取到所有三角网中的第一层三角网,并根据拓扑关系提取边界三角形,再利用基于边的约束对边界三角形进行重新剖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离视点最近的三角网模型表面的切割。  相似文献   

2.
基于专用工程待求方位边大地方位角联测时采用方位角导引法(附合角导线法)需要较长观测时间的现状,提出了采用距离观测值通过平差快速获取待求方位边大地方位角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距离观测值通过平差计算求得方位边两端点的坐标,再反算求取方位的精度,并采用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一定精度,可以作为专用工程待求方位边大地方位角获取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由于光速测距和微波测距仪器的发展,出现了角边同测的三角网,导线测量亦将被广泛采用。在角边同测的三角网和导线网的平差中,如何正确地确定角与边的权是很重要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如何正确地确定非同类观测量的权。  相似文献   

4.
当平差一个按方向观测的三角网时,平差方法一般有下面三种类型:第一类型是条件观测平差法,其中也包括带有未知数的条件观测平差法;第二类型是以三角网中观测方向的定向角及三角网中某些几何量(三角点的坐标、三角边的边长和方位角等等)作为未知数的一般间接观测平差法,其中也包括带有条件的间接观测平差法;第三类型是以三角网中观测方向的定向角,和当三角网按第一类型条件观测平差法平差时的部分条件式的联系数,作为未知数的间接观测平差法,属于这类型的有:阿湼尔平差法和弗利特里希平差法等。本文将叙述一种混合间接观测平差法的基本原理,这种平差法是以三角网中观测方向的定向角、三角网中某些几何量(三角点坐标、三角边的边长和方位角等)以及当三角网按上述第一类型的条件观测平差法平差时的某些条件式的联系数作为未知数的间接观测平差法。这种平差法可以看作为上面第二、第三两种类型平差法的混合。因此这种平差法亦综合了这二种类型平差法的某些优点,主要表现在法方程式数目少(有时少得很多)和便于分区平差。这种平差法可能适用于按等权方向观测的三角网平差,如:具有复杂图形的城市三角网、大规模的天文大地网、Ⅱ等补充网和某些插点的平差。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于测距仪的发展,平面控制测量由测角三角网发展为量边测角网,在平差计算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计算角(或方向)和边长的权P_β(或P_α)及P_s的问题,这个问题过去在导线测量平差及量边测角三角形平差中,已得到  相似文献   

6.
基于曲面方程的三角形网格模型求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GIS不规则三角网的地层建模、表达和分析的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复杂的三角网格模型的求交运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曲面方程的三角形网格模型求交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三维点要素,插值拟合出两个曲线方程,然后求解方程组获得交线方程,再将该交线分别投影到三角形网格上,获得顺序的投影三角形组,最后对两个三角形组做求交运算。该算法能快速有效地排除不相交三角形,同时,对候选三角形和三角形交线依次记录,大大减少了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7.
测边三角测量又称三边测量,是据测得的三角网之边长,借助几何关系,求出三角形各顶角,进而计算其方位角和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的方法。利用测边三角测量确定控制点位置,用它加密国家三、四等三角点和工程测量上布设独立控制网,有外业工效高,内业平差计算简便等优点。这里对工程上,如何进行测边独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多普勒网与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提出了下列几点建议:(一)在两个网各自单独平差的基础上,分别求定两个网公共点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二)两个网的公共点上,将多普勒定位求得的坐标值看作为对天文大地网中相应点坐标值的虚拟的相关观测值;(三)用分阶段平差方法(Phased adjustment)进行两个网的严格平差;(四)用带有先验权的参数平差方法,使在联合平差中同时兼顾两个网的定向和尺度因子的信息;(五)对两个网的三维和二维的联合平差步骤和有关公式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9.
扰动位的综合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地球重力场任意一种有关信息都可以描述地球重力场一定的情况。根据卫星轨道摄动观测求定的引力位球谐系数只能表示地球重力场的长波分量。大地水准面起伏是地球扰动引力场越来越丰富的有用信息,但目前用其计算的引力位系数也只是在低阶较准确。重力异常、垂线偏差、单层密度和纯重力异常都利于求定高阶位系数,其中与大地水准面起伏有关的量,如纯重力异常和单层密度,用它们计算位系数等于联合应用大地水准面和重力异常,故用其计算的位系数在低阶次精度也较好。重力异常垂直梯度是描述扰动引力场细部最有利的信息。本文给出利用各种类型观测资料计算位系数精度估计式,提出综合利用各种资料求定位系数依资料类型的谱特性赋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全站仪测得的堆物表面离散特征点的”三维坐标(X,y,h),通过计算机自助排序的方法建立三角形覆盖网,再用平面切割的方法求定任一高度的面积,最后求得堆物体积。  相似文献   

11.
1.二等三角网中应布设若干二等起始边,其布置须使任意二等边距一等或二等起始边不多于12个二等三角形,或距最近一等三角边不多于7个二等三角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求定地心坐标系、地方参考坐标系和广播星历直角坐标系原点之间差值的方法,提出了用多普勒定位结果所推算的几何大地水准面代替由天文重力水准所推算的天文大地水准面的可能性,并结合我国现有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launay三角网提取的骨架线是地图综合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空间剖分结构。改进了一种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地图目标群间骨架线提取算法,从程序设计的角度详细描述了算法的数据结构和控制流程。按照三角网中三角形包含约束边的数目,将三角形分为0、1、2、3四类,将0类、2类和单连通的1类三角形视为骨架线追踪的起点或终点,将双连通的1类作为中间通道,对整个三角网进行遍历。针对三角网中的环路、3类三角形等特殊情况,在改进的算法中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该算法成功地用于等高线的内插和街区地图目标群的邻近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Delaunay三角网内插多边形的实用性,提出了一种Delaunay三角网快速内插多边形算法,该算法先将多边形的边作为约束数据入网,然后对多边形内部三角形进行清空处理。在影响区域及多边形内部三角形确定上,提出了一种快速解决方法,大大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王雯  吴蔚  苏天赟 《测绘工程》2016,25(3):25-29
在构建二维Delaunay三角网的逐点插入法中,定位待插点所在三角形的快慢是影响整个算法构网速度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已有算法存在的搜索路径长、搜索路径求解计算量大等问题,结合三角形重心的几何性质,对点定位算法进行改进,避免求三角形重心和相交边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较目前其他点定位算法能够有效地缩短搜索路径,减少点定位的计算时间,提高Delaunay三角网构网过程中点定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Delaunay三角网内插多边形的实用性,提出了一种Delaunay三角网快速内插多边形算法,该算法先将多边形的边作为约束数据入网,然后对多边形内部三角形进行清空处理.在影响区域及多边形内部三角形确定上,提出了一种快速解决方法,大大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大家知道,在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中,为了确定地面三角网的尺度和定向,通常在网中均要适当地布设若干条实测边(或基线扩大边)和若干个实测方位角作为起始数据。严格说来,在三角网的平差计算中,应把网中的这些实测量跟角度(或方向)观测量一样,作为具有先验信息的观测量参加计算。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短边精密点位测量的工作效率,本文尝试将TS30全站仪的ATR技术应用到短边精密点位坐标测量中,并通过测量实例对比分析了人工测量方法与使用ATR技术的自动观测法的测量精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TR技术相较于传统方法可以大大缩短测量时间,2种方法得到的待测点位坐标结果接近,而且自动观测法的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与三角网测角中误差略小于人工观测法。研究结果可为精密工程的快速测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三角形增长算法构建Delaunay三角网DEM的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安召  兰燕 《四川测绘》2009,32(2):65-69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角形增长算法建立Delaunay三角网DEM.首先通过最优边找首三角形,其次通过直线与点几何关系来寻找可能扩展点,通过找最大夹角来判断满足狄洛尼法则的扩展点,最后通过新加入边与已扩展边的数目来判断是否为重复狄洛尼扩展点,符合条件则构建三角网.然后通过空外接圆法则验证了所构三角网符合狄洛尼三角网的条件.狄洛尼三角网的建立和空外接圆的验证程序采用M语言来编写.  相似文献   

20.
张军民  吕松华 《浙江测绘》2001,(2):31-31,36
本文分析、描述了如何结合GPS观测与水准测量,求定精确的大地水准面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