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浙江测绘》1984,(2):73-75
美国《Odom》公司研究发展处研制的《ECHOTRAC》携带式回声测深仪是在1982年4月召开的第12届国际海道测量大会上介绍的一种新型测深仪。该仪器与目前大量使用的回声测深仪在基本原理上是相同的,其最主要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邹永刚  金绍华  朱小辰  刘雁春 《测绘科学》2011,36(1):170-171,222
本文为形象地展示波束角效应的作用原理及其对测深的影响,基于回声测深仪测深原理,利用Matlab语言设计与实现了波束角效应仿真系统.利用设计的三维数学测深仪,能够仿真多种海面环境下的水深测量,深化对测深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HYS-101型沿岸水深测量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由大连舰艇学院新研制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水深测量仪器。该系统主要用于离岸10公里以内的沿海岸区或江河,港湾水域作大比例尺的水深测量或水下地形测量。可以用于经纬仪前方交会法定位,也可配合激光或红外测距仪作极坐标法定位,同时用回声测深仪测深。本系统相联之后,即可作外业测量数据的自动采集。  相似文献   

4.
王琪  刘雁春 《测绘工程》1996,5(2):54-58
全覆盖高精度扫海测量已成为近海工程测量的主攻方向,精密扫海测深仪的研制日益受到各沿海国家的重视。日本KAIJO公司于90年代初推出了PS-600四波束扫海测深仪,该仪器具有覆盖面宽,精度高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测深仪的最新研制水平。本文对PS-600的性能特点作了分析,结合在中国大连港口的试验,对PS-600用于近海工程扫海测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320 M双频测深仪淤泥测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20M双频回声测深仪的测量淤泥厚度的性能进行了静态、动态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平缓的水下地形处,320M淤泥厚度测量的结果较为稳定,与淤泥测量杆的测量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6.
李恒静  贾伟平 《北京测绘》2013,(3):82-84,92
GPS-RTK配合数字测深仪与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水下横断面测量。该文以浍河河道横断面测量为例,介绍了GPS-RTK配合数字测深仪的作业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通过对成果的检核分析,凸显出GPS-RTK配合数字测深仪进行河道横断面测量的极大优越性,并证明该项技术手段先进,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西北太平洋大于200米水深回声测深改正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正交多项式最小二乘逼近的方法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大于200米水深回声测深改正公式。在没有任何海洋水文资料的情况下,均可根据测深仪的观测水深值使用本文建立的公式求得实际水深值。该公式的精度与美国国防部海道测量局1980年出版的《回声测深修正表》相当,适用于电子计算机计算以及手算声速改正值。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和哈尔滨驰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研制出国内首台便携式多波束测深仪。这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深仪,体积小、可靠性高、功耗低、处理能力强、外围接口类型丰富、通信控制能力强。不仅适用于我国领海的浅海大陆架型海域特征外,而且也适用于内陆湖泊、航道、水库等,从而结束了我国一直依赖进口设备进行海底地形测量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GPS-RTK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应用GPS-RTK结合测深仪进行水下地形测量的基本方法、设计思路以及提高精度保证数据可靠性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测深仪配合RTK在水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深仪配合RTK采集数据,进行数字化成图。本文就其精度保证及其成图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GPS配合条带测深仪所组成的测深系统的技术特点,并对其在小浪底水库水下淤积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水下地形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陆地一样,海洋与江河湖泊开发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也是测图。不同的是,在水域是测量水下地形图或水深图。兴建港口;水上运输;海上采油;海底探矿;海洋捕捞,发展水产;海域划界,海战保障;监测海底运动,研究地球动力等任务都需要各种内容的水下地形测量。 水下地形测量主要包括定位和测深两大部分。定位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的水上定位手段有光学仪器定位、无线电定位、水声定位、卫星定位和组合定位。平面位置的控制基础主要是陆上已有的国家等级控制点,卫星定位如采用差分方式,其岸台亦多采用已知控制点,以求坐标系统的统一。如果大洋测量采用卫星单点定位方式,则应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坐标换算。水声定位网通常在特殊的、较小的范围内使用,因为目前水声传播的距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足以满足人们要求的。 水上定位同时,测量水的深度是确定水下地形的重要内容。测深主要靠回声测深仪进行。利用水声换能器垂直向下发射声波并接收水底回波,根据回波时间和声速来确定被测点的水深,通过水深的变化就可以了解水下地形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侧扫声纳,可探测船一侧(或两侧)一定面积海域内的水下障碍物和水底地貌,可以取得类似于航摄效果的水底表面声学图像。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它能一次给出与航线垂直的平面内几十个甚至百余个海底被测点的水深值,形成一定宽度的全覆盖的水深条带,可以比较可靠地反映出水下地形的细微起伏,比单一测线的水深测量确定水下地形更真实。目前,多波速测深系统正向小型化发展,适用浅水海域和简易船只的新产品已经有售。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推出了高效率的机载激光测深系统,激光光束的高分辨率能获得海底传真图像,从而可以详细调查海底地貌和底质。美国国防制图局于1990年研制的ABS机载水深测量系统,除包括一台激光测深仪外,还有一台多光谱扫描仪和一台电磁剖面仪,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在飞机上利用激光、光谱和电磁测量几种方法互补快速测制沿海的水下地形图。这些手段一般可测深30~50 m,精度在±0.3 m左右。目前,还可以利用卫星上安装合成孔径雷达(SAR)等设备对海面遥感摄影,通过对照片处理确定水深。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水深测量得到的瞬时值存在着仪器、潮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在数据后处理中加入相关改正,并归算至统一的高程基准面。为了与陆上地形图实现拼接,水下地形图宜采用与陆地统一的高程基准。而为航海服务的海图通常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它和平均海面相差一个常数。国外少数国家,在水下工程施工前,还利用潜水器携带水下立体摄影机获取水下地形的立体相片,或者利用高分辨率声学系统采取全息摄影技术测量水下地形。在特殊地区还可利用水下经纬仪、水下激光测距仪、水下气压水准仪和水下液体比重水准仪、水下电视摄影系统测量水下地形。 目前,水下地形测量过程已逐步实现自动化,数字产品已多见。  相似文献   

13.
李宇  马洪蛟 《现代测绘》2004,27(1):42-43
在近海、湖泊等水下地形的测量中,GPS与测深仪联用越来越广泛,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定位精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GPS的安装、采集数据的后处理等。本文从安装方式、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分析和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实时偏差修正等若干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4.
许招华  方杰  江翠云 《北京测绘》2021,35(4):476-479
海岛地形测量是一项基础性海洋测绘工作.为了准确获得海岛地形地貌,采用了HY1200型号单频测深仪搭载Trimble SPS351接收机,根据自动验潮仪数据,获取测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图和3D模型图.根据实际项目工作实践,介绍了海岛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流程和方法,详细地介绍了海底水深测量的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表明:单频测深仪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定位的船基测量方法能够获得准确的海岛地形,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水下地形数据获取主要依赖于大型船只搭载多波束测深仪或单波束测深仪进行水下测量。由于船只吃水等原因,这种作业模式在近岸、浅滩、岛礁及一些危险区域,存在测量盲区,且作业效率较低,数据精度不高。本文以辽宁某河水下地形测量工程项目为例,详细的介绍了搭载单波束测深仪的无人测量船的工作原理,以及无人测量船利用LNCORS系统对该河流进行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的工作流程和具体优势,并对测量数据作出具体分析得出无人船测量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具有精确、便捷、安全和测量区域全覆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船载多传感器一体化测量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翟国君  卢秀山 《测绘通报》2019,(10):127-132
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是近年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多波束测深仪、激光扫描仪、海洋船只定位导航等设备的集成,进行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针对实际海岛(礁)测绘中,登岛困难、岛上作业条件差及测绘任务重、难度系数大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船载多传感器一体化测量技术,并通过对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实施海岛礁、水中构筑物、港区等近岸一体化测量,阐明系统在应用案例中的性能优势,为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进一步应用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7.
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主要来自平面精度和水深测量精度,本文分析回声测深仪测深误差来源主要为声速改正、时间测定、波束角影响引起的水深测量误差,深度基准面确定、潮位站水尺零点的测定、潮位观测、潮位改正引起的水面高程传递误差及测量船身摇摆引起的测深误差;差分GPS平面定位、系统延时、船体摇摆引起的定位误差,并提出克服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戴国强 《四川测绘》2004,27(4):162-164
迄今为止,声纳技术应用于江、河、湖、海水下地形测量,特别在大面积、深水域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本文着重阐述了HYOROTRAC单频测深仪在二滩水电站库区泥沙淤积监测中的应用,并解决了长期以来数据处理中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介绍网络RTK联合声波测深仪测量湖泊水下地形技术,通过在外业测量中的实际操作,在工作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流程,针对一些在湖底水下地形测量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以后湖泊水下地形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道断面机助测量系统是使用电子手簿EFB-S控制激光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数字测深仪进行极坐标法断面测量的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实现了从数据采集、记录、处理到测量成果输出全过程的数字化、电子化。本文从系统组成,硬件结构、软件构成及功能等方面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方法,并结合断面测量的特点,介绍了该系统的野外工作模式和室内数据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