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复合电镀新工艺金刚石钻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普通钻头镀液中加入10g/l金刚石微粉,得到镍-钴-金刚石微粉复合镀层,可提高钻头胎体的耐磨性;将2种品级、3种粒度金刚石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扩大了钻头的适用范围,提高了钻头的自锐性;通过改变内、外径和底唇面胎体孕镶层厚度的比例,做到镀层基本同步消耗。  相似文献   

2.
李超群 《地质与勘探》1995,31(1):63-64,59
在普通钻头镀液中加入10g/l金刚石微粉,得到镍-钴-金刚石微粉复合镀层,可提高钻头胎体的耐磨性;将2种品级、3种粒度金刚石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扩大了钻头的适用范围,提高了钻头的自锐性;通过改变内、外径和底唇面胎体孕镶层厚度的比较,做到底基本同步消耗。  相似文献   

3.
金刚石微粉的技术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详细的分析了国外有关金刚石微粉的国家标准、厂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国内厂家、用户及从事金刚石微粉研究和生产的人员有所用处。  相似文献   

4.
着重讨论了金刚石微粉的界定问题,并介绍了前苏联、DeBeers公司、瑞士RudolfSpring公司的金刚石微粉产品品种,同时还对金刚石超细微粉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
金刚石微粉的用途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耀麟 《矿产与地质》1997,11(3):211-214
金刚石微粉是一种超硬精细磨料,在科学和工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金刚石微粉的生产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浩明 《探矿工程》1978,(1):57-58
苏联超硬材料研究所拟定出了合成金刚石制造粒度从60/40到1/0的普通微粉(ACM牌号)和高研磨性能微粉(ACH牌号)的工艺过程.由于有赖于工艺过程规定的专门加工方法不同,ACH牌号微粉的研磨性能比ACM牌号平均提高1.3~1.4倍.合成金刚石微粉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工业部门中,它既可做为自由状态(膏剂和悬浮体)  相似文献   

7.
浩明 《探矿工程》1979,(1):61-62
金刚石钻进时所用金刚石颗粒的强度,是影响金刚石钻头工作性能和坚固度的极重要因素之一。钻头上镶嵌的不同强度的金刚石将导致金刚石的提前掉落和相互破坏。因此,对钻头用工业金刚石质量评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并考虑到在不同地质技术条件下钻头的使用特点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提高金刚石薄膜与硬质合金基底间的粘结力,可提高涂层工具的使用寿命。实验结果表明,在预植入金刚石微粉的硬质合金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金刚石既在预植入金刚石表面同质外延生长,又在硬质合金上结晶生长,两者交互生长,且相容性较好,最终生长为致密均匀的金刚石薄膜。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1977,(5):50-53
我国爆炸法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工作,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引下,几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力学所和北京砂轮厂于1971年初,首次用爆炸法合成出人造金刚石微粉。随后又用爆炸法成功地烧结出大颗粒金刚石聚晶,增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人造金刚石聚晶地质岩心钻头是我院从1973年以来,应用粉末冶金热压法表镶研制成功的,是金刚石地质岩心钻头的新产品。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试验,生产试验和生产应用,获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提高了钻探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聚晶钻头,我们总结了一套使用经验,帮助广大操作者及时掌握,将摘要介绍如下:(1)人造金刚石聚晶:又称金刚石聚合体,或称金刚石烧结体。聚晶分生长、爆炸、静压。静压聚晶是以40微米以细的人造金刚石微粉,与结合剂成分均匀混合,装入石墨模具内,置于金刚石合成压机的腔体内,经高温高压烧结而成。具有各…  相似文献   

11.
用硼砂溶液及燃焰外焰对硬质合金基底表面进行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勤方  周辉峰  李洵 《现代地质》2003,17(1):115-118
对钨钴类硬质合金基底表面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降低基底表面钴的含量,以便降低钴对沉积金刚石薄膜的不利影响。为了改善金刚石薄膜的生长环境,提高其与硬质合金基底的粘接强度,将经过清洗后的硬质合金基底浸泡在硼砂饱和溶液中,在沉积金刚石薄膜时,先用燃焰外焰的热量及其氧化性对带有硼砂饱和溶液的硬质合金基底表面进行预处理30~60s,然后再进行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经上述方法处理的试样与未经该法处理的试样相对比,前者的金刚石薄膜生长速度明显较快,生长温度也比较低,试样对标准砂轮的磨耗比值较后者的提高20%以上,表明本实验方法提高了薄膜与基底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2.
张志文  王经玉 《铀矿地质》1998,14(5):318-320
本文简述了金刚石薄壁工程钻在高速公路软路基处理的粉喷桩取芯中的使用效果,阐明了金刚石薄壁工程钻粉喷桩取芯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热压温度确定原则及低温活化烧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苗 《地质与勘探》1999,35(1):57-58,64
评述了金刚石制品热压烧结温度判定的理论依据,介绍了添加微量元素降低YG合金烧结温度的机理;同时提及粉末细化、粉末预合金化、稀土合金等活化烧结工艺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超细FeCoCu预合金粉末应用于金刚石钻头胎体中的试验研究。通过基础性试验测试表明:在663Cu含量为30%的前提下,在金刚石钻头胎体组成成分中添加FeCoCu预合金粉末,通过调节其与WC粉末的配比关系,能够有效地调节钻头胎体硬度,适应不同的地层。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胎体硬度与FeCoCu粉末加量的数学关系式,由此关系式可预测胎体硬度或计算FeCoCu粉末加量。经过野外实际钻进试验证明:添加了FeCoCu粉末的金刚石钻头胎体综合性能具有较大的提高,为后续钻头耐磨性研究提供了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快速急冷工艺制备含碳粉末触媒,并以此触媒为原料,在国产DS6×800A型铰链式六面顶压机上进行金刚石合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速冷却条件下(冷速为104℃/s~106℃/s),大量石墨碳被固溶在触媒材料内部,固溶在触媒材料内部的石墨碳形态有球形、长条形及其它不规则形状;固溶石墨碳的存在有利于石墨碳源在高温高压金刚石合成过程中的溶解与传输,从而,缩短了触媒溶剂中溶解碳达到过饱和的时间,提高了金刚石的形核率和合成单产。  相似文献   

16.
片、粉状触媒合成腔体内压力、温度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分析了片状触媒合成体系和粉状触媒合成体系,在金刚石合成过程中,合成腔体内压力、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结合金刚石合成特征区分布图,分析辽些压力、温度变化对合成金刚石品质的影响,由此,指出粉状触媒是合成金刚石用触媒材料的较佳形态。  相似文献   

17.
热压金刚石钻头胎体配料计算较为繁琐,并且经常需要根据钻头使用效果及时调整配方,传统人工计算法效率低,容易引起计算偏差。基于VB开发平台,设计研制了一种热压孕镶金刚石钻头配料计算软件。该软件仅需要输入钻头参数和胎体配方,就能方便计算出胎体所需的各种粉末用量和金刚石用量,并且能将计算结果存档和打印,实现钻头生产的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小孕镶金刚石切削工具的烧结温度对单晶金刚石性能的影响和改善切削工具胎体性能,降低烧结温度和优选胎体配方材料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在切削工具的胎体中加入适量纳米镍粉,通过对制备试样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测试及微观特征分析,综合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WC基胎体,含有纳米镍粉的胎体较不含纳米镍粉的胎体HRC提高11.9%,抗弯强度提高18.4%,耐磨性提高44.5%;对于Fe基胎体,含有纳米镍粉的胎体较不含纳米镍粉的胎体HRC提高19.5%,抗弯强度提高0.2%,耐磨性提高33.3%。既减小了温度对金刚石的影响,又提高了切削工具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片状触媒和粉状触媒合成金刚石的实验,比较了两种触媒合成金刚石的优缺点,分析了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优于片状触媒的原因,对金刚石合成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