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海省阿日特克山地区以矽卡岩型钼、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为主,含矿建造主要产于古元古代含碳酸质成分地层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及捕虏体矽卡岩中,受接触带、断裂及层间破碎带等构造控制。因此寻找控矿构造及岩体可达到间接找矿的目的。通过高精度磁测圈定磁异常,并对磁异常的形态、规模分析解译,可确定磁性地质体的产状、形态和埋深等。在高精度ΔT等值线平面图上,断裂及层间破碎带,主要表现为串珠状、条带状线性异常带;岩体与地层的分界线,通常表现为明显的低缓梯级带—过渡带;隐伏岩体,主要表现为在正磁场背景中出现局部负异常(或相对低)。在寻找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中,通过高精度磁测,能有效圈定中酸性岩体及构造,达到间接找矿的目的,同时也为钻探工程验证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湘源多金属矿田位于九嶷山岩体西部,成矿类型主要有云英岩体型、脉带型两种,具有"二位一体"特征.总结了主要类型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控制和成矿规律,指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广西融水县南古—甲乐镍钴矿床位于九万大山—元宝山地区锡、铜、钴、镍(铅、锌、锑)成矿区之元宝山西侧超基性岩带上,其镍钴矿体赋存于岩体的接触带和岩体底部,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变质岩浆硫化物钴镍矿床,达到中型矿床规模。文章在普查成果基础上,通过对该矿地质特征等分析认为,该区具备寻找大型矿床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4.
梧州市金山顶金矿床产于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南部。矿床工业类型有矽卡岩型铜金矿、石英脉型金矿、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等3种。文章介绍了矽卡岩型铜金矿的地质特征,并进行找矿潜力探讨,认为矽卡岩型铜金矿蕴含较好的找矿前景,进而提出找矿设想。  相似文献   

5.
格尔木市扎日玛日那西铁矿属小型铁多金属矿床,矿区内目前已探测出13条铁矿体和4条锌矿体。通过对矿区内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磁异常特征、控矿因素等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NW向断裂和接触带是重要的导矿、控矿因素,铁矾帽、磁异常、矽卡岩、颜色为重要的找矿标志,该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哈尔嘎嘎林恩铜金矿床位于西天山阿吾拉勒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矿区下石炭统艾肯达坂组地层大面积出露,海西晚期闪长岩类分布广泛,NNW向及NW向断裂构造发育。目前已发现的6个铜及铜金矿体均产于艾肯达坂组火山碎屑岩中,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及辉钼矿。钾化、黄铁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蚀变发育,具斑岩型矿床围岩蚀变典型分带特征。1∶1 000地质-化探剖面测量结果表明,Cu、Au、Mo、Ag等元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且与矿(化)体及钾化蚀变吻合较好;瞬变电磁及磁法测量结果均指示Ⅱ、Ⅲ号矿体SE端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构建了综合找矿模型,并对区内下一步找矿方向进行了预测,认为区内寻找斑岩型多金属矿床的潜力巨大,勘探重点为瞬变电磁高阻异常、正磁异常及化探组合异常叠加区域3 000m标高以下地段。   相似文献   

7.
大砬沟银多金属矿化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大兴安岭有色金属资源勘查重点地区之一,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区域内同一成矿带上已发现多处有色金属矿床。通过对突泉县大砬沟银多金属矿化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物探异常等综合研究分析,详细了解该区的矿化特征,获得了较好的找矿信息,总结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并提出了成矿远景及找矿方向,为该地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矿区地质背景、含矿岩体地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蒙阴县常马矿区金刚石原生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提出含矿岩体是受构造控制的金伯利岩岩体,岩体具有低电阻、低负重力场的地球物理异常等信息。在综合分析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磁异常、电性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蒙阴县常马矿区金刚石原生矿矿床地质-磁法-电法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
皖南云岭金矿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云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与华南成矿带之间,属于江南造山带上的一个热液脉型矿床。基于云岭金矿区域地质背景,在该区开展了岩石露头测定、岩石标本物性测定和地球物理学相关研究。运用地面高精度磁测法,识别本区主要控矿构造为NE向断裂带。根据激发极化法圈定高极化率异常区,并结合相应区域电阻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磁异常分布特征建立4种地球物理模型:低阻-高极化模型、高阻-高极化模型、高极化-磁异常过渡带模型和高极化-高磁异常模型。这4种地球物理模型建立在该区岩石物性与矿床成因基础之上,分别对应不同含矿模型:低阻-高极化模型对应接触带上硫铁矿成矿区;高阻-高极化模型对应含矿硅化带;高极化-磁异常过渡带模型对应围岩蚀变带;高极化-高磁异常模型对应岩浆侵入区。依据以上模型,可圈定NE向断裂带、断裂带西侧高阻硅化带及东侧蚀变岩体为找矿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0.
沂南金铜铁矿床是山东省矽卡岩型金铜铁矿床的典型代表。前人在该地区开展了大量地质勘查和研究工作,但对明生岩体的系统性研究工作相对欠缺。明生成矿杂岩体位于NNE向银山断裂与北西向马牧池—金场断裂交会部位,岩体相带发育,围岩地层发育齐全。以往勘查工作共发现6个矿体,分别赋存于内接触带镁矽卡岩、外接触带钙矽卡岩和断裂破碎带中,并以外带为主。根据含矿性特征,结合物探异常特征,分析得出明生岩体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依据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方法,对山东省七宝山矿集区进行找矿预测研究工作,通过总结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认为矿集区内成矿地质体为次火山岩体,成矿构造为隐爆角砾岩筒、原生断裂、次生断裂,成矿结构面为隐爆角砾岩筒、断裂及层凝灰岩与次火山岩岩性界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金线头金铜矿为隐爆角砾岩+镜铁矿+硅化+黄铁矿,七宝山铜及多金属矿为构造蚀变岩+锰矿化+铁帽。建立七宝山地区陆相火山热液型矿床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圈定七宝山找矿靶区,通过查证,发现含矿隐爆角砾岩带一条,估算求得铜金属量1.47万t;铅金属量1.39万t。本次"三位一体"研究成果,对矿集区开展找矿预测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鲁西地区已发现多处多金属矿床,如沂南铜井金场金铜矿、平邑归来庄金矿等,通过对沂南王家坊庄地区野外地质调查分析,结合矿区地质特征、矿石特征、控矿条件、矿床类型的认识,揭示了山东沂南王家坊庄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产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本次研究工作共圈定5处找矿靶区,为区域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凤太铅锌-金矿集区地处秦岭泥盆系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总体为夹持于湘子河断裂、酒奠梁断裂之间,以NWW向褶皱和NWW向断裂组合而成的近似菱形构造块体,主要出露的泥盆系为浅变质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岩建造,东部出露的花红树坪岩体、西坝岩体和集中分布的岩脉为区内铅锌、金成矿提供了物质及热动力.典型矿床解剖结果表明:铅锌矿床受...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铁、铜、金等多金属成矿带, 其南端是鄂东南矿集区, 该区作为我国重要铁铜矿产地, 集中分布了若干富铁富铜矿床; 金牛火山岩盆地处在鄂东南矿集区西南区域, 与成矿带中多个矿区的成矿条件相似, 具有铁、铜、金等多金属矿找矿潜力。但金牛火山岩盆地具有较厚的岩浆岩和沉积岩盖层, 增加了找矿工作的困难, 需要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 提升找矿预测效果。相邻矿集区开展的以重磁数据为主的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工作, 为研究区构造特征分析与指导找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证明利用高精度重磁数据并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解释, 可提取研究区构造格架特征、隐伏岩体和物性分布等信息, 从而推断盆地及其基底构造特征并提出找矿预测。本研究针对金牛火山岩盆地虽有找矿潜力但缺乏系统研究的问题及迫切需求, 基于实测和收集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 开展以重磁资料为主联合大地电磁(MT)数据的综合分析解释工作, 利用重磁异常线性信号提取、重磁异常数据多尺度分析、重磁异常反演和物性界面反演、以及电阻率成像等, 估算盆地基底深度, 圈定火山机构和隐伏岩体, 推测断裂分布、盆地边界及找矿远景区, 对于该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及深部找矿预测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沂源金星头矿床为矽卡岩型金铁共生的多金属矿床,伴生银、铜和硫。金星头地区主要成矿岩体为燕山晚期沂南序列闪长质杂岩体。一直以来,该区勘查工作主要围绕北部金星头岩体浅部进行,其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程度相对较低。该文在总结金星头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基础上,对成矿岩体、矿体、控矿构造、蚀变矿化等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结合鲁西部分金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类比,对该区成矿潜力和赋矿部位进行探讨:该区以金星头断裂以北为重点找矿区域,围绕金星头岩体,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岩体的西北部及东部、东北部开展深部及外围系统勘查工作,寻找有利控矿构造,综合寻找爆破角砾岩型—岩浆热液型—接触交代型—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多种矿化类型。同时,进一步查明区内岩体间及其与金星头断裂的空间分布,指导外围及临区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6.
胶东阎家疃金矿地处胶东牟乳成矿带北段,矿体受金牛山主断裂西侧的次级断裂控制,赋存于玉林店单元岩体中。通过对矿区内矿化蚀变带和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等方面的总结和研究,认为区内矿石类型以含金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蚀变岩为主,局部夹少量黄铁矿化石英脉,并划分出成矿阶段。类比邻区金矿蚀变岩形成时代,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认为该区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中低温热液蚀变型金矿床。该矿床的研究,对牟乳成矿带内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平县中良铜镍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哀牢山结晶基底断块东南端,为岩浆结晶分异和岩浆熔离矿床。为查明矿体特征,扩大找矿成果,通过地质、物探、化探及地表工程揭露等技术手段对矿体进行了查证,在沿NW向F1断层侵位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中圈定出铜镍矿体和铁矿(化)体。通过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笔者认为研究区内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NW向分布的断裂带,Cu、Ni、Co、V、Ti等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区,地表出露的皮壳状、蜂窝状铁帽是矿床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苏旭亮 《山东国土资源》2014,30(2):20-23,28
文登市侯家地区处于牟乳成矿带东南侧,区内分布有数个小型"金牛山"式金矿床,矿体多受近EW向构造蚀变带控制,为充填在蚀变带中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属深熔浅成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总结金矿地质特征,依据成矿条件分析了找矿前景,指出重点工作区。  相似文献   

19.
蓬莱北部地区位于胶东金矿集中区栖霞—大柳行金矿带北端,发育有一系列含金石英脉型及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以区内的徐家集矿田及龙山店矿田中的典型金矿为研究对象,采用Creatar XModeling软件引入三维地质建模,依据区域地质剖面、重磁联合剖面、CSAMT剖面及勘探工程数据构建矿田尺度岩体、断裂构造、蚀变带模型,并建立典型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实现矿体空间可视化,为典型矿床深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