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在西藏色岗扎西康铅锌整装勘查区内开展地球化学勘查。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编制异常图,发现区内Ag、Pb、Zn、Sb、Au、As、Bi、Mn等元素有不同规模的明显异常,且Ag、Pb、Sb、Au异常规模较大。通过土壤测量可以看出Ag、Pb、Zn、Sb、Au、As异常更显著。通过高精度遥感结果显示,化探异常位于线性构造附近;且已知矿化点位于断裂附近。通过土壤测量数据研究元素间组合关系,推断区内可能的矿床类型为为受构造控制的热液脉型铅锌矿,并对区内已发现的铅锌矿化点做着重介绍。研究表明区内寻找受构造控制的热液脉型铅锌矿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西藏色岗扎西康铅锌整装勘查区内开展地球化学勘查。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编制异常图,发现区内Ag、Pb、Zn、Sb、Au、As、Bi、Mn等元素有不同规模的明显异常,且Ag、Pb、Sb、Au异常规模较大。通过土壤测量可以看出Ag、Pb、Zn、Sb、Au、As异常更显著。通过高精度遥感结果显示,化探异常位于线性构造附近;且已知矿化点位于断裂附近。通过土壤测量数据研究元素间组合关系,推断区内可能的矿床类型为为受构造控制的热液脉型铅锌矿,并对区内已发现的铅锌矿化点做着重介绍。研究表明区内寻找受构造控制的热液脉型铅锌矿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富硒土地是生产富硒农产品的宝贵资源,黑色岩系形成的土壤通常富含硒和重金属元素。为了指导这类富硒土地资源的安全开发利用,选择浙江中部典型黑色岩系分布区,通过调查土壤-作物中硒和重金属的浓度及生物有效性,评价农产品富硒率,识别作物重金属超标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富硒土壤占38%,足硒土壤占62%,水稻和莲子富硒率分别为85.71%和100%;受黑色岩系风化成土影响,研究区土壤镉含量介于污染筛选值和风险管控值之间的样品比例为26%,且Cd活动态和潜在活动态所占比例分别为57%和40%,水稻籽实中Cd超标率为31%,莲子Cd含量均不超标。基于土壤重金属总量和形态的风险评价表明,富硒土壤开发利用的风险区主要位于西皮山岗和腰塘边一带,建议禁止种植农产品,其他黑色岩系发育的富硒丘陵地区,虽然土壤镉含量较高,但因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和水稻中Cd的超标率较低,应加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清江流域4 180个水系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d质量分数与区域出露地层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区内部分地层岩石样品Cd的质量分数特征来揭示清江流域水系沉积物中Cd的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高Cd沉积物(>0.3 mg/kg)样品采样点主要分布于二叠系和三叠系等地层,二叠系和三叠系的贡献因子分别为2 318.40和2 230.36(mg·km2)/kg,占所有地层贡献因子的65%.水系沉积物Cd高质量分数主要受二叠系和三叠系岩层的控制,同时还受到Cd自身地球化学性质和铁锰等氧化物吸附作用的影响.高Cd沉积物(>0.3 mg/kg)的元素共生组合特征与黑色岩系的元素富集程度相关,清江流域水系沉积物中的Cd主要来源于黑色岩系.石煤风化土壤的流失和石煤矿点开采过程中尾渣、废水的排放可能是清江流域水系沉积物Cd的重要点污染源.  相似文献   

5.
白玉县热加地区铜铅锌多金属矿化主要赋存于晚三叠世根隆组、勉戈组流纹岩、千枚岩及火山岩中的碳酸盐岩透镜体中,受北西向构造与地层岩性的双重控制,勉戈组地层中的火山岩为矿化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区内已发现的矿(化)点均位于重砂异常和水系沉积物异常范围内,其中铜厂沟铜矿点、曲靖沟铅锌矿点和巴绒沟铅锌矿点已发现一定规模的矿体,本文分析其矿化特征,阐述了该地区找矿标志及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29-233
白玉县热加地区铜铅锌多金属矿化主要赋存于晚三叠世根隆组、勉戈组流纹岩、千枚岩及火山岩中的碳酸盐岩透镜体中,受北西向构造与地层岩性的双重控制,勉戈组地层中的火山岩为矿化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区内已发现的矿(化)点均位于重砂异常和水系沉积物异常范围内,其中铜厂沟铜矿点、曲靖沟铅锌矿点和巴绒沟铅锌矿点已发现一定规模的矿体,本文分析其矿化特征,阐述了该地区找矿标志及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7.
长江全流域性的Cd异常是被中国正在进行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发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长江流域安徽段为研究对象,对沿江镉异常源追踪与定量评估的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安徽段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悬浮物中元素含量的测量查明:悬浮物是流域内重金属元素大跨度迁移的主要载体;Cd在悬浮物中的富集程度远远大于其他重金属元素,这或许正是Cd可以形成沿江流域性异常的主要原因;长江干流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明显受到沿江支流的影响。安徽段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重金属元素输出通量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秋蒲河是安徽段重金属元素输出通量最大的支流,每年在安徽段长江两岸土壤中沉积下约4.45t的Cd。利用悬浮物加密测量、1∶5万土壤测量和岩石测量对顺安河流域Cd异常源追踪结果显示:内生金属矿床特别是铅锌矿是悬浮物中Cd的最大的供应源。采用河漫滩沉积物分层采样技术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初步恢复了研究区Cd等重金属元素沉积和污染的地球化学历史,对研究区Cd等重金属元素异常的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预警预测。  相似文献   

8.
银坑矿田位于南岭东段,是赣南最重要的Au-Ag找矿勘查区,区内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了对银坑矿田进行深部找矿,采用地质-土壤-汞气综合剖面测量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土壤元素和深穿透汞气的异常特征。结果显示,矿田土壤中,Au、Ag元素富集明显,Pb、Zn元素次之;不同地层所对应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元素富集,如上施组地层区Au、Ag、Pb、Zn异常明显,隐爆角砾岩区Au元素较富集。土壤中汞气测量结果表明,破碎带、矿体都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矿体表现出高值异常,其峰背比均值达13.4,汞气最高值达5680ng/m3。根据异常特征,并对比地质信息及已有勘探成果,综合圈定出破碎带蚀变岩型银(金)铅锌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3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找矿远景区1处。  相似文献   

9.
银坑矿田位于南岭东段,是赣南最重要的Au-Ag找矿勘查区,区内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了对银坑矿田进行深部找矿,采用地质-土壤-汞气综合剖面测量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土壤元素和深穿透汞气的异常特征。结果显示,矿田土壤中,Au、Ag元素富集明显,Pb、Zn元素次之;不同地层所对应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元素富集,如上施组地层区Au、Ag、Pb、Zn异常明显,隐爆角砾岩区Au元素较富集。土壤中汞气测量结果表明,破碎带、矿体都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矿体表现出高值异常,其峰背比均值达13.4,汞气最高值达5680ng/m3。根据异常特征,并对比地质信息及已有勘探成果,综合圈定出破碎带蚀变岩型银(金)铅锌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3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找矿远景区1处。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秦岭造山带南秦岭构造带,属南秦岭晚古生代、中生代金-铅-锌-铁-汞-锑-蓝石棉-重晶石三级成矿带,区域上已在石泉—汉阴北部一带黑色岩系地层中发现多处金多金属矿床。研究区找矿潜力巨大。通过对1∶2.5万土壤测量地球化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研究区有利的找矿方向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研究区主攻矿种、成矿有利元素为Au、Mo、Sb、Ag、W;成矿有利地层为舟曲组;成矿有利岩性为含炭板岩、含炭千枚岩(黑色岩系)。  相似文献   

11.
徐巧 《地质与勘探》2023,59(2):271-284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集中区,为促进区域锡多金属找矿突破,以在黄岗-甘珠尔庙地区多年的野外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运用年代学测试、化学分析及地质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区域锡的成矿作用。认为二叠统基底地层及锡林郭勒杂岩是成矿物质的初始来源,经历的变质过程具有进一步富集的作用,大部分锡矿均遭受了多期次的火山-岩浆活动,最终决定锡多金属成矿的是燕山期酸性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同时成矿作用还受到控岩控矿构造、围岩性质、氧化-还原条件、开放-封闭环境的制约,认为在氧化性花岗岩浆侵入钙质地层条件下成矿作用以铁锡为主;还原性岩浆在侵入具开放性特征的围岩时,成矿作用以花岗岩外带围岩中的热液型脉状锡矿为主,而在侵入具封闭性特征的围岩时,成矿作用以花岗岩内带岩浆凸起部位的花岗岩型锡矿为主。因此,建议将主攻矿种由铅锌调整为锡银,部署重砂及化探方法圈定异常,针对硫化矿体部署电法,针对隐伏岩体部署磁法与重力,还可部署烃、汞、氧气测量等非常规化探方法预测隐伏岩体。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温泉地区具有较好资源潜力,陆续发现铅、锌、银、钼等多金属矿化现象。本文基于在该区开展1∶1万高精度磁测工作,对磁异常进行处理,推断区内断裂分布,并预测铅锌矿、钼矿等有利区。结果表明:区内有一级断裂3条,二级断裂41条;一级断裂控制地层展布及岩体分布,二级断裂控制地层局部分布和部分岩体分布,并为岩脉侵入通道。该区北部等轴状低缓中等磁力异常区可能为较大规模隐伏花岗闪长岩,此岩体与围岩接触部位是寻找铅锌矿化的有利区。研究区南部已发现的钼矿化带位于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之中,呈现明显高磁异常,沿NW向断裂带边部的6处异常区为钼矿远景区。研究区中部沿一级断裂F1存在隐伏的侏罗纪钾长花岗岩,岩体侵入为热水提供热源,断裂为热水运移通道,靠近察汗乌苏河的隐伏岩体附近为地热有利区。  相似文献   

13.
新疆托克赛铅锌矿床位于伊犁-伊赛克湖微板块赛里木地块,矿体赋存于下元古界温泉群碳酸盐岩中,含矿层延伸稳定,矿体呈层状顺层产出,矿石主要呈条带状、纹层状构造,矿石矿物组合简单,分析认为其成因类型属碳酸盐岩容矿的沉积-变质型铅锌矿床。矿区处于1∶20万水系沉积物及金属量测量异常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矿区内圈出了Pb-Zn-Ag综合异常,主成矿元素Pb、Zn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套合较好,与地表铅锌矿化体对应极好。激电扫面圈出的中低电阻、高极化率异常反映了地表及浅部铅锌矿化体分布范围,瞬变电磁测量高磁变率异常可以较好地指示中深部富矿体的存在。在综合分析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4.
黄永高 《地质与勘探》2020,56(4):732-744
通甸地区地处三江特提斯兰坪盆地铅-锌-铜-银巨型矿集区东北部,具有寻找沉积岩型铅锌矿的前景。在通甸地区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以进一步指导铅锌矿勘察工作。确定了Pb、Zn和Ag等15种单元素异常范围,揭示了不同成因类型组合元素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圈定了21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通过化探异常查证,识别出两条铅锌矿(化)体,经分析检测,Pb含量为1.93%~2.01%,Zn含量为0.48%~12.22%。研究表明,三合洞组(T3sh)碳酸盐岩和与其上下地层接触部位是区内重要的矿源层。结合异常分布规律、异常查证结果以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综合评价,优选AS05甲1综合异常区为最佳铅锌找矿靶区,为通甸地区深入开展矿产勘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找铅锌矿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甘肃某铅锌矿区存在大范围低阻地层,利用可控源同时具有剖面法和测深法的特点,对隐伏铅锌矿进行了勘查,详细测定并分析了该区岩(矿)石的电性特征,认为低阻及高阻异常并非矿致异常,浅部高、低阻异常的过渡区才是找矿的有利部位。据此布置了钻孔,见矿情况很好。  相似文献   

16.
朱满怀 《地质与勘探》2024,60(2):294-310
探测了泥盆系地层覆盖地段Ⅰ号构造带和黑色含矿岩系在深部向西延伸及其倾向埋深展布情况。根据激电测深数据获得“低阻-高极化”特征的断面激电异常曲线图并结合地质资料,解译推测了深部含矿目标层及含矿构造空间赋存状况。经钻探验证,金矿化体位置与激电测深推断的极化率异常中心埋深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刘莎  艾国梁 《江苏地质》2023,47(1):91-99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位于邵阳—郴州断裂带上,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充填脉状铅锌矿床。矿体呈网脉状、脉状、透镜状赋存于硅化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为寒武、奥陶系板岩。在该区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测量以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工作,对物化探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总结物化探找矿标志。结果表明,中高值磁异常结合激电中梯异常特征可有效推断断裂构造位置,铅锌矿体呈低阻高视幅频率的异常特征,Pb、Zn地球化学异常是该区铅锌矿体最主要的找矿标志。经工程查证,在异常区均发现了铅锌矿体,进一步证明物化探方法在清水塘铅锌矿区的应用效果较好,为矿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对于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安徽宁国石口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并对单元素进行异常评价,发现Cu、Pb、Zn、Bi和Sn异常较弱,Ag、W、Mo异常次之,Ag、W、Mo在黑色岩系具有较高的背景值;Au、As、Sb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异常套合较好,各元素之间具有较好的亲和性;Au为富集元素,变异系数较大,反映矿化不均匀,深部已发现工业金矿体,与构造破碎带有关,与硅化、黄铁矿化呈正相关。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研究区圈定了19个Au异常,3条Au异常带。对异常进一步验证,发现NW向金异常带AuP3异常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NE向异常带中的AuP1异常和AuP2异常,可能为寒武纪西阳山组钙质泥岩风化导致Au次生富集引起的异常。  相似文献   

19.
新疆和静县艾肯达坂39号铜矿点东南第四系大面积覆盖区存在1个物化探综合异常,多年来备受关注.2002年钻探查证后,对异常进行了再解释,查明了引起异常的原因.该高极化低电阻率激电异常是由下志留统依南里克组一套浅变质岩中的弱金矿化、弱石墨化、弱黄铁矿化碳质粉砂岩引起;低重力异常是由下志留统依南里克组中的次生石英岩、硅质岩和硅化大理岩引起;磁异常主要由厚达20m左右的下二叠统艾肯达坂组中基性火山岩砾石、岩块及碎屑等第四系堆积物引起,而下志留统依南里克组浅变质岩基本为无磁性岩石;全铜、有机铜和活动态铜异常主要是由第四系堆积物中大量铜矿转石和含铜高的中基性火山岩引起;壤中汞气和热释汞气异常是由断裂引起.证实了艾肯达坂物化探综合异常处于拉尔墩深大断裂带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表明,西南天山下志留统依南里克组一套浅变质岩具有形成“黑色岩系”型金矿的有利地质条件,是突破“库姆托尔式”金矿的有利地层,建议加强该区的金矿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西藏春哲地区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中的青都—则学铁铜多金属次级成矿带南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显示,该区是铅、锌、银、钨、钼等矿产的有利成矿区。依据元素相关性、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指示元素种类,划分出以Pb、Zn、Cd、Ag元素为主、以W、Mo、Bi元素为主和以As、Sb元素为主的3类元素组合异常,并指出了各类组合异常内寻找的矿种和矿床类型,即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和构造热液型铅锌矿。通过异常查证,发现了恰我铁钨多金属矿、勒翁铁多金属矿等2个中型矿床和多处矿点,找矿成果显著。其中,恰我铁钨共生矿为区域内首次发现的新类型矿产,对该区找矿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亦显示研究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