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届天然气出口国论坛日前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会议发表联合宣言,指出未来天然气出口国论坛成员将坚持天然气价格与石油价格联动机制,以长期合约稳定市场的同时,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协作,确保天然气生产商和供应商的利益。目前,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消费占到36%左右,而天然气消费只有24%,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当前天然气消费主要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主,其中欧盟和日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00,(11):45-46
9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天然气的消费增加了35%,在各种能源中所占比重达25,5%。目前已探明,美国天然气储量达166万亿立方米,巨大的储量和快速增长的消耗正在推动国内财团的投资热。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出发,指出天然气是一种理想的高效清洁能源,是发展低碳能源的首选。通过分析中国天然气供不应求、世界天然气供过于求的市场现状,以及世界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提出中国从其周边国家进口天然气符合经济高效原则。中国从国外进口天然气主要有四条路线,即中亚输入通道;缅甸输入通道;俄罗斯输入通道;海上输入通道(重点分析了澳大利亚输入通道)。文章对此四条路线格局及其地缘优势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天然气进口的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这将对我国未来发展低碳经济和保护环境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煤炭占90%以上,70年代以来,石油、天然气、水电合占25%,煤炭比重下降到75%。2000年,煤67%、石油23.6%、天然气2.5%,水电6.9%。纵观新中国以来的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总趋势是煤炭逐渐下降,煤的单一局面被多样化的能源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利用1985—2011年的相关统计数据,结合产业集中度指标和协整模型,分析了中国天然气资源供需格局演变趋势以及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受资源禀赋的影响,天然气供应行业集中度指数CR5和CR10走势比较平稳,2011年分别达到了90.20%和98.40%;②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天然气运输条件优化,CR5和CR10逐年下降,分别从1996年的77.64%和94.36%下降到2011年的40.40%和62.20%;③协整分析表明影响我国天然气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天然气价格以及替代能源价格。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能源局希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进一步优化至10.7%,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1%,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5%以下。能源结构的调整在2014年将进一步深化。国家能源局消息,"2014年解决用气荒,不仅需要提高供给,还要加强调控。"在1月13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如何应对天然气"气荒"成为国家能源局在2014年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增加天然气供应的措施中,煤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将加快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披露,初步规划到2020年,要煤制气500亿立方米以上,占到国产气的12.5%。  相似文献   

7.
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我国天然气资源总量及其分布、生产布局的特征、开发利用中的“西气东输”重点工程以及利用国外天然气资源在广东和福建省发展液化天然气(LNG)等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同时,对今后天然气的生产和需求以及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进行了预测;对天然气生产基地的建设以及海洋(东海、南海、渤海)天然气资源开发,结合LNG工程在沿海地区建设2100km天然气大动脉(管道)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10,(14):63-64
日前,在上海首发的2010年《BP世界能源统计》显示,经济衰退拖累2009年能源消费走低,去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下降了1.1%,这是1982年来的首次下降。2009年,世界石油、天然气及核能消费均出现下降,而煤炭消费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9.
张新林  赵媛  许昕  王长建 《地理研究》2016,35(8):1457-1469
引入天然气资源流动优势度概念,对2000-2012年中国天然气资源流动输流地与汇流地优势度进行测算,并对其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 输流地、汇流地的数量及优势度随时间不断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性。② 输流地优势度集聚性先降低后升高,热点区在西北部区域,空间上表现出向东南—西北方向分布,最后呈现出接近南北方向偏移;汇流地优势度空间上总体上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热点区在东部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移动趋势。③ 天然气资源流通条件及产量是输流地优势度空间格局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汇流地天然气资源消费、天然气工业及流通条件是汇流地优势度重心空间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程度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10.
姚芳 《西部资源》2014,(4):60-60
<正>研究公司Morningstar日前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铁矿价格大幅下挫(跌落90美元),暗示着澳大利亚资源产品主要进口方中国的需求重点正在发生变化。分析指出,中国经济正从固定资产投资驱动向消费需求驱动,而这将影响到澳对华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天然气或将成为澳下一个对华出口的"铁矿"。报告指出,人口增长、富裕程度提升、人均可耕种土地减少(尤其是在亚洲)将会驱动初级能源需求,尤其是天然气的需求。澳大利亚大型液化天然气公司及  相似文献   

11.
极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南北极大陆及其毗邻海域的沉积物(岩)中,与广泛分布的永久冻土带密切相关,资源潜力巨大。极地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类型主要为富砂沉积物储层,能提供天然气水合物高浓度聚集所需的储集渗透性,最可能实现远景勘探和商业利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和航道开通,北极地区蕴藏的丰富资源都将从潜在利益变成现实利益,各国的权益纷争也将愈演愈烈。本文综述了极地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现状和相关国家的水合物开发政策,依据中国海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现状,提出了中国参与极地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和开发的思路和途径,为中国极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石油地质资源有限,国内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将不断加大.今后几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超过50%.中亚及其相邻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确保中国从中亚获得稳定、安全、畅通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对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瓶颈制约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中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方式,加强和中亚各国的关系,将中国中亚能源通道建设作为我国对中亚外交和经济合作的战略重点,确保2020年在中亚获得石油1亿吨左右,使中亚成为中国的基本能源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13.
《西部资源》2013,(4):53
缅甸曼德勒电由中国、缅甸、韩国、印度四国六方投资建设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28日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这标志经过3年建设的中缅油气管道跨国项目取得重要成果。当天下午,缅甸副总统吴年吞、中国驻缅甸大使杨厚兰等在曼德勒举行的通气仪式上共同启动了投产按钮,位于中缅边境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南坎计量站放空火炬熊熊燃起,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相似文献   

14.
常华进 《干旱区地理》2012,35(4):639-645
 青海省祁连山南缘多年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这是在我国冻土区的首次发现。虽然青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与开发具有诸如能源战略等重要意义,但在多年冻土区开发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巨大的环境影响风险,包括CH4释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冻土层的退化和高寒草甸的破坏、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塌方和地陷等。可以通过采用安全可靠的具有针对性的开发技术和工艺,将青海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纳入柴达木循环经济范畴,采用CO2捕获和封存技术,以及控制工程过程等来防治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5.
《西部资源》2012,(4):45-45
页岩气是一种赋存于泥页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开采出来的页岩气就是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在世界上,美国率先进行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并在近年实现技术突破,带动国内天然气产量飙升,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下降。2010年全美页岩气产量达到1,379.2亿立方米,占美国天然气产量的23%。2011年全美页岩气产量超过1,700亿立方米,远超过中国常规天然气1,011.15亿立方米的年产量。有专家甚至预言,美国将凭借页岩气实现能源独立,称之为美国的"页岩气革命"。页岩气的发现,为人类打开了一扇新的能源大门,也令全球的能源结构、价格机制、气候政策、地缘政治受到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正逐步优化,清洁能源的消费规模逐步增加。对天然气消费量的预测分析对未来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创新性地采用拟合值偏离度倒数法进行权重设置,利用残差自回归模型和Kalman滤波算法构建组合预测模型,以《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1980–2017年的天然气消费历史数据为对象,对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进行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残差自回归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落在(–0.08,0.09)区间内,卡尔曼滤波预测的相对误差落在(–0.09, 0.32)区间内,组合预测模型相对误差落在(–0.03, 0.11)区间内。(2)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稳定性更好:残差自回归预测模型相对误差的预测方差为0.002,卡尔曼滤波预测相对误差的预测方差为0.007,组合预测模型相对误差的预测方差为0.001。(3)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天然气消费量费预测值为2418.08亿m~3。与其他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相比,利用残差自回归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算法构成的组合预测模型对数据限制条件少,可操作性强,且分析结果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7.
采用首位律、位序-规模分布律和马尔科夫转换矩阵等方法,解析了中国天然气资源流动系统的规模分布、规模结构和系统内部动态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 中国天然气流动系统呈逐步发育态势,在流动省份数量和规模上都有显著增加和扩大;(2) 中国天然气流动系统的位序-规模分布符合齐夫法则,具有分形性质。在输流系统规模分布方面,呈现出首位型分布模式向分散均衡型模式转变,再向首位型分布模式发展的趋势。在汇流系统规模分布方面,总体表现为集中型分布模式,中间位次省份天然气流动规模比较发育;(3) 输流系统规模体系中,无流区、低流动规模地区发展不活跃,中低流动规模以上地区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汇流系统规模体系则表现出向中等规模集中的发展趋势。整体来看,中国天然气流动规模扩大的同时,不同类型之间的变动相对较为平稳。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加强天然气资源勘探,拓宽天然气生产和进口来源;加强中国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逐步建设完善沿海LNG接收站与输送管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积极开拓利用天然气资源的途径,本文分析了世界天然气资源及其供需动向。我国进口天然气的国际资源条件是可能的,价格是有利的。东南沿海地区从东南亚进口液化天然气和从俄罗斯进口管输天然气是经济的、可行的。中东的液化天然气将是潜力较大的进口对象。  相似文献   

19.
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总电力产量的三分之一。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将降低技术成本、提高化石燃料及碳的价格。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美国对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赖程度越来越低,一些国家核电供应能力的削减、风力发电和太阳能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非常规天然气生产的全球化趋势等,都有可能进一步重塑全球能源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中国陆上天然气经济效用的地质及相关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主要与气田(藏)的深度及储盖层的岩性参数相关,开采成本主要受自然地理因素以及相应储层物性参数影响,而气田(藏)丰度、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和气藏类型是影响天然气产量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建立了针对投资成本、价格因素和气田经济价值的千米井深日产量计算公式和区域判断标准。根据判别标准,本文分析了中国不同区域且具有指标意义的天然气田(藏)的经济效用,并针对中国天然气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