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潘志龙  张欢  王慧  李庆喆  卜令  石光耀  张金龙 《地震工程学报》2022,44(5):1117-1127,1150
香河—皇庄断裂位于华北盆地北缘,是京津唐地区一条重要的NE向断裂构造。浅层人工地震反射剖面探测发现,香河—皇庄断裂在廊坊市香河县西马家窝地区表现为一条NE-SW走向的NW倾正断层,剖面上呈铲状,上部略陡,向下逐渐变缓;其对大厂凹陷东缘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一条新近纪以来形成的断裂,切穿了前中生界基底,且第四纪以来仍有活动。通过部署于断层两侧的构造观察孔岩芯对比及测年数据判断,(6.69±5.6) ka以来香河—皇庄断裂无活动,其上断点很可能位于距地表15~30 m范围内,大致相当于晚更新世早期;在中更新世上部地层中,香河—皇庄断裂存在1.5~1.8 m的垂直落差。香河—皇庄断裂现阶段处于不活动状态,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华北隐伏活动断裂H_2异常特征及其异常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元武  翟盛华 《地震地质》1994,16(3):264-268
在华北北部3条断裂活动性和地震活动性差异较大的隐伏断裂上取54个土壤气样品。经对比研究发现,隐伏活动的唐山断裂和夏垫断裂上,H2异常显著,一般比背景值高几十倍;而隐伏不活动的香河-皇庄断裂上,H2则没有异常。在探讨隐伏活动断裂H2异常机制中,认为H2不是生物作用的产物,而是来源于结晶基底片岩、片麻岩等的破裂或水岩反应。不论H2来源如何,它都与断裂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香河短水准异常与唐山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唐山地震前后香河短水准资料进行了剖析,肯定了香河短水准在唐山震前的中短期异常和震时观测到的同震变化。通过计算在水平应力作用下的线源倾斜场理论值,验证了唐山震前香河短水准前兆异常的可靠性;同时,用弹性位错理论模式计算香河台及周围的震时倾斜场,进一步证明香河台震时观测到的同震变化的可能性。对计算结果中理沦值和实测值存在的差异作了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隐伏断裂不同深度CO2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比研究了华北北部隐伏活动的唐山断裂和夏垫断裂以及隐伏不活动的香河-皇庄断裂上0.5m和2.0m深处的CO2异常特征,并初步讨论了CO2异常机理及不同深度CO2异常特征在判断隐伏断裂位置及其活动性中的应用。0.5m深处的CO2在隐伏活动断裂和隐伏不活动断裂上均有异常;而2.0m深处CO2在隐伏活动断裂上异常显著,在隐伏不活动断裂上则没有异常。2.0m深处CO2异常范围比0.5m深处CO2异常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北西向的宁河—北京—涿鹿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西段测深资料的二维处理、计算以及综合解释研究,获得了该段壳幔速度结构和深部构造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壳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壳幔深部构造呈现明显的层状结构和东浅西深的倾斜状态,地壳厚度由香河以东的32~33km向西至北京西部的西山山区、怀来南部以及涿鹿迅速加深至39~40km,其中北京为36.5km左右,并且在香河的西侧存在着延伸至M界面的深断裂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1993年3月份出现的香河-宝坻地磁异常,于1993年4月份进行了专门的观测研究,内容包括:仪器与测点环境的考察,测点周围磁场梯度测量,布设4个临时台站的连续观测与对香河-宝坻测线进行了3次的加强测量。结果表明,仪器性能稳定可靠,测点环境良好,测点周围磁梯度符合要求。地磁总强度观测资料的差值比较与FFT分析的结果,没有明显异常显示,原有异常已恢复。此地磁异常及其恢复,可能是该局部地区地下应力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沈阳地区地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航卫片解释,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探测以及钻井资料对沈阳城区(三环路以内)的断裂构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城区有长度大于6km的断裂12条,其中NE-NNE向9条,NW向2条,近EW向1条,第四纪断裂6条,有2条为中更新世断裂。  相似文献   

8.
四川断裂活动的区域性差异及其与区域地壳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洪 《地震研究》1995,18(1):49-55
断裂活动的区域性研究表明,四川的活动断裂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性。强活动断裂分布在晚第四纪运动断块的边缘及其内部,四川盆地内部的断裂活动性相当微弱,仅盆地西部边缘有晚第四纪断层活动显示。不仅如此,地质资料和断层活动年代测定资料反映了四川的活动断裂不但具有向西部活动强度明显增大的特点,而且断裂活动的时代也有向西部逐渐更新的趋势。本文通过研究喜马拉雅运动不同期幕在四川不同地区的表现,发现四川活动断裂的  相似文献   

9.
临潼-长安断裂带构造变形及分段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临潼-长安断裂带1970~1996年跨断裂水准资料、1983-2004年跨断层场地水准资料和1992~2004年重力段差资料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临潼-长安断裂是近期非常活跃的断裂,断裂带中主次断裂具有对称活动特点,江伊-鲍坡断裂在该断裂带整体活动中居主动地位;②跨临潼-长安断裂带的麻街和沣峪口两场地在地震前,垂直形变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准同步快速下降的异常变化,但震后区域应力场的调整过程中两场地的影响存在差异;③临潼-长安断裂带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特点,形变测量资料分析表明,其南段活动比较稳定,而北段的活动则很活跃;④场地水准与跨断裂水准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重力段差变化与场地垂直形变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估方法是最近10a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将已获得的定量地质资料运用于活动断裂中—长期地震潜势概率评估的方法,从而使得在缺乏历史记载或仪器记录资料,但已获得断层平均滑动速率、同震位错、古地震年代序列等资料的活动断裂段上评估未来的发震概率成为可能。在定量计算活动断裂未来地震危险性的过程中,作为输入参数之一的特征地震平均复发间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它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概率计算的结果。对研究断裂上已获得的历史地震资料(H)、地质资料(G)和古地震资料(P),笔采用了时间可预报(T)和准周期(Q)两种模式分别计算其平均复发间隔,比单一的只假定一种复发模式计算更具有完善性和可靠性。在叙述该方法的同时,以西秦岭北缘断裂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断裂上特征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对西秦岭北缘断裂未来地震潜势作了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1.
兰州马衔山-兴隆山活动断裂系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考察获得了兰州马衔山—兴隆山活动断裂系4条断裂的几何细结构、新活动性等定量资料。其中马衔山北缘断裂为一条规模大、活动性强的全新世逆左旋走滑断裂,而马衔山南缘断裂、兴隆山南缘断裂和兴隆山北缘断裂等其它3条断裂均为其伴生的逆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它们在深部均可以归并到马衔山北缘断裂这一主走滑断裂带上,是兰州地区重要的控震断裂,影响和制约着本区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大地水准测量资料研究北京地区现今断层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大地水准测量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8条主干断裂的现今活动状态,结果发现,一般来说凡是活动断裂带通过的地段,在形变剖面图上都出现转折或突变。断裂现今活动与继承性活动是一致的,但是运动速率不均匀,有时快,有时慢,有时甚至作反向运动;同一条断裂有的地段活动强,有的地段活动弱。在1983年至1998年问,该地区活动最强,平均速率超过2mm/a的断裂是小汤一东北旺断裂、黄庄一高丽营断裂中段、夏垫断裂、昌平——丰南断裂西段、南口——孙河断裂。  相似文献   

13.
以河北秦皇岛浅覆盖区断裂调查为例,介绍了电阻率层析成像、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的处理结果,结合钻孔资料,获得了断裂的形态、活动时代,收到了较好的调查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淮安城区内钻探和浅层人工地震勘探资料,确定了淮阴-响水断裂的大致位置。在此基础上,又做了城区断层气和地磁勘探,进一步确定了淮阴-响水断裂经过市区的位置。满足了城市规划的需要,也为探索城区断裂勘探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断裂构造最新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陈国能  张珂 《华南地震》1995,15(3):16-21
根据在珠江三角洲及其周围地区测得的热释光年龄和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资料,分析讨论了断裂的最新活动性。自晚更新世以来,陈三角洲外围几条主要的北东向断裂的局部地段以外,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晚更新世一全新世早期有过明显活动的断裂有狮子洋东西两侧的北西向断裂,近南北向的崖门断裂和北东向的古劳-广州断裂。近东西向的瘦狗岭断裂新世亦有过活动。  相似文献   

16.
根据重、磁资料探讨中国东部及其邻域断裂体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国贺兰山-龙门山以东的中国陆、海及其邻域,在分析地球物理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断裂体系研究.基本以重、磁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资料,重点讨论断裂构造,进而揭示出断裂体系主要分为板块边界断裂带、块体边界断裂带和块体内部断裂带.这些断裂反映出研究区"东西成带、南北分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电测深剖面法、联合剖面法、高密度电阻率法资料,研究蒲江—新津—成都—德阳断裂潜入成都平原后的延伸方向,位置及产状,并得到了断层气和钻孔资料的验证。再次显示出综合电探方法在探测隐伏断裂研究中可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峡重庆库区深部二维构造剖面的建立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综合地球物理角度出发,结合本区重力和航磁资料再处理成果,依据射线追踪反演建立了三峡重庆库区的深部二维构造剖面,较好地反映了各层速度的横向变化。对剖面所揭示的基底构造特征、地壳结构特征、主要断裂构造特征以及莫霍面的起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获得了对库区主剖面揭示的断裂构造新的认识,为深入研究本区岩石圈动力学特征及其对断裂构造活动的控制和影响提供了基础资料,为三峡重庆库区地震、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钟以章  张正曙 《中国地震》1993,9(4):364-372
本文在综合地质、地貌、地形变、地震、物探和年代测定等资料的基础上,对东岗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全面分析。所得结果表明,东岗断裂性在中更新世时期有过两期活动,但自晚更新世(10万年)以来没有活动,故可鉴定为非能动性断裂。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地质、地貌、地球物理资料以及晚第四纪地层的分析对比,探讨了台湾海峡NE、NW向断裂的活动性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研究表明,以晚更新世晚期以来,上述断裂具有明显的活动性,海峡中5级以上地震大多发生在这些断裂附近或其交汇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