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开发地学仪器信息管理系统为例 ,介绍了用VC+ + 5 .0开发基于Web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新技术。其中涉及的技术有 :ISAPI技术的应用 ,基于B/S模型的Web数据库的开发 ,基于SMTP协议的电子邮件自动发送技术和客户机到服务器的图像上传问题。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国家水文数据库系统十多年来取得的成果,指出了系统设备改造势在必行,提出了数据库软硬件的选型原则,论述了服务器及客户机、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匡键  林伟 《水文》1997,(5):22-26
概述了国家水文数据库系统十多年来取得的成果,指出了系统设备改造势在必行,提出了数据库数据库软硬件的选型原则,论述了服务器及客户机、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GIS访问网络数据库中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振华 《地球科学》1998,23(4):393-395
分析了几种网络计算模式的特点,针对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设计了一个地理信息系统(GIS)访问数据库的结构框架———客户端分为GIS功能层和数据库请求层两层,服务器存放数据,并将此结构与ESRI公司的空间数据库引擎(SDE)作了对比;通过比较几种数据库访问的程序实现方式,认为ODBCAPI在开放性方面是良好的.最后给出的MAPGIS实例表明:采用上述设计思路的应用系统不但利用了原有MAPGIS的研究成果,实现了GIS访问网络数据库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面向WEB的上海石化管网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上海石化管网管理系统的开发背景,提出了该系统的开发系统和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以JAVA编程法作为系统解决方案,使系统具有真正的信息共享、灵活的管线分层管理、开放的数据库管理结构和良好的可扩展性等特点。根据用户的要求,整个系统分成地形图库管理、管网输入与编辑等六大功能模拟,涉及的重要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海量图库高效管理、真三维数据管理、源数据管理和查询、断面图的自动生成、实时数据自动获取、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管网信息发布等。  相似文献   

6.
文中介绍了一个基于C/S模式的工程勘察图件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思想及实现技术。该系统以单位局域网为依托,按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实现图件的数据库组织与管理。其中服务器端在实现对图件信息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同时,通过建立远程数据组织,并选择合适的数据集和与之对应的数据库连接组件,为客户端提供服务。客户端使用DCOM通信协议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并通过客户端的数据集提供者组件实现客户端与数据服务器的连接与访问。系统的实现为所在单位大量的岩土工程勘察图件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管理模式。并将单位的图件管理由分散的计算机管理变成有组织的集中管理,从而提高了图件的利用率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软件集成度低、操作繁琐、数据无法统一管理的缺点,开发了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软件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和模块化设计。基于MySQL数据库开发的项目管理模块,可以实现项目数据自动化的存储和管理,基于Python的科学计算库开发的广域电磁法的数据处理模块,可满足广域电磁法勘探的数据处理需求,以数据可视化和交互操作为基础,可极大简化处理人员的操作过程,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本软件已经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对大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ODBC煤矿地测C/S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阐述了ODBC的结构与应用原理、煤矿地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客户/服务器/(C/S)体系组成以及数据库的联接,然后系统地介绍了地质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石油勘探信息动态网页的实现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维平  辛晓辉 《现代地质》2000,14(1):110-114
在 Microsoft Windows NT Server上集成 IIS,由 ASP脚本启动 ADO控件 ,通过 ODBC驱动程序 ,实现数据库服务器与 Web服务器的连接 ,是解决企业内部网在 Internet上发布数据库的一种有效方法。分析了动态网页技术的发展现状 ,介绍了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开发石油勘探信息数据库查询系统的编程技术 ,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资料计划(ERP)已在生产企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分布式组件对象技术基于面向对象思想,支持多层客户机/服务器的网络计算模式,允许应用之间相互通信;Java语言具有一次开发,到处运行的特点,这使得运用Java/CORBA技术实现ERP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作者介绍了一个应用实例-东方炼油厂ERP项目,设计采用了基于Web CORBA Java分布式组件技术的方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数据模型的不足,结合GIS数据模型的最新进展,在CAD、虚拟现实和仿真等领域得到应用的相关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使用基于特征的建模技术和面向对象的方法构建一个全新的基于特征的面向对象虚拟GIS数据模型。采用Oracle ORDB管理模式实现其面向对象的虚拟GIS数据库,并依据该模型设计了Client/Server层次结构的分布式虚拟GIS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基于MIS和GIS的国内外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的发展.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在分析研究区自然地理、水文地质和应用需求基础上,提出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与客户机/服务器(C/S)体系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地下水基础信息库,将研究区概化为非均质各向同性三维非稳定地下水流系统;提出采用"稳定+相对静态+动态"的思路,找到信息系统与地下水流模型输入文件之间的数据接口,通过建立MODFLOW程序的输入文件建立水流数值模型,实现将地下水流模型与信息系统集成,探索地下水数值模拟一体化平台建设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型设计、实现化学试剂管理数据库的方法和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完成院各部门的年度化学试剂申报、统计和管理工作,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的通讯优势。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化学试剂手工管理所带来的效率低、申报不及时甚至重复申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三维地质调查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坤  侯卫生  刘修国 《地球科学》2006,31(5):678-682
将城市地质调查中的基础地理、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数据综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管理, 对城市规划、建设、环境综合评价、公众信息发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通过分析城市地质调查数据的广泛性、多样性、多维性等特点的基础上, 对数据进行了分类整理, 提出了适合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的基于勘测点的数据结构模型, 这种结构具有简单、易维护、可以满足多层次查询需求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三维地质应用设计了C/S (Client/Server) 和B/S (Browse/Server) 混合的数据库体系结构, 达到了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吴益平  滕伟福  王浩  朱良峰 《岩土力学》2006,27(Z1):681-685
介绍了基于GIS斜坡监测信息管理、预测系统软件的设计思想和功能。该系统能够全面存储、分析处理、检索与监测有关的测试数据、地质、地物和施工设计信息等资料,并且具有图形可视化、报表制作、监测数据建模及预测等功能;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功能齐全,其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架构设计合理,有助于实现斜坡工程的监测信息管理和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数字路基与仿真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南卓铜  李新  李述训 《冰川冻土》2002,24(5):646-651
在软件工程流程中,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是基础, 不同的体系结构要求不同的底层数据模型及相应的实现手段. 分析比较了适用于网络环境的两种体系结构, 文件服务器架构和客户/服务器(C/S)架构,选择胖客户C/S架构作为本系统的基础体系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青藏铁路数字路基与仿真平台"要求体系结构能支持网络分布式环境、易于功能扩展、具备可操作性等特点, 描述了系统的工作流程, 给出具体的系统配置及开发集成的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实时数据库系统组件设计,可以解决电力、通讯、石油、化工、冶金、制造业等产业型企业,进行信息化与自动化系统建设时,所面临的管理信息系统与SCADA(Super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怎样进行实时信息交换的问题,以及在网络环境下怎样实现不同平台的应用系统的信息共享问题,怎样提供标准和开放的访问实时信息的方法问题,以及如何提供方便的在线维护实时数据信息点的手段问题。建立在基于TCP/IP协议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和“查询”、“Push”和点对点(Peer To Peer)主动数据传递方式的数据通信技术的层次化网络SCADA(Super Controland Data Acquisition)模型上的实时数据库系统组件(Real Time Database,简称RT-DB),完全满足产业型企业高速数据通信、高可用性、系统稳定性、可维护性等高性能指标的需要,可以充分解决上述问题。实践证明,应用高性能实时数据库组件提升产业性企业的信息化与自动化系统的性能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