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震活动表现出平静和活跃相互轮回的特征,发震频度和震级则表现出在活跃期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而在平静期维持相对较低的水平。为了探索这种活动机制,本文用基于非线性自激振动的指数自回归模型来研究这些特征。结论指出,指数自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地震活动的前述特征,同时体现了本世纪以来地震活动的衰减趋势。借助非线性振动的思想和方法揭示地震活动的动力机制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新疆区域地震活动的韵律特征及非线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苏乃秦  杨马陵 《内陆地震》1993,7(4):356-362
作者采用AR谱分析、周期参数精估计、周期拟合预测和门限自回归模型预测等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新疆地区1882~1991年的地震活动韵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非线性趋势预测。基本结论如下:新疆地区1882年以来已经历平均时长为27.2±2.8年的4个地震活动轮回。每个轮回均包含低潮幕和高潮幕2个地震活动幕,地震幕平均时长为13.6±1.9年。第四轮回1995年结束,1995~2024年为第五轮回,其间1998年和2002~2005年有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2013~2016年有发生7级以上甚至8级地震的可能。1994年前后,也要警惕新疆发生7级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黑龙江亚板块及其临近区域的不同时段地震活动图像研究分析,发现了中强震前地震活动图像的一些特点,再回归到地震动力学环境中去,建立了理论解释模型和两条判据假说。以此为基础并结合近年来地震活动图像综合分析后,我们在2005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地震趋势会商意见中提出:松嫩盆地是5级以上中强震的主要孕震区。2005年7月25日林甸Ms 5.1地震对此给予了验证。本文对此过程阐述并作进一步分析,希望这种综合预报方法对地震预报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从地震活动间隔时间和等待时间的角度出发,结合1970~2003年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对其5 0级以上地震、5 4级以上地震和6 0级以上地震活动的等待时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地震活动次数百分比随等待时间变化的等值线特征,最后简略地介绍了历史地震活动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5.
新疆及周边地区强震成组活动及其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分析了1900年以来新疆及周边6级以上地震成组活动基本特征。 结果表明, 新疆及周边地区6级以上地震成组活动明显, 并具有持续时间短、 地震强度大、 频度高的特点。 新疆及周边地区7级以上地震有95%发生在地震成组活动期间, 地震成组活动是该区域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中期预测指标之一。 地震成组活动一般出现在低活动水平背景下, 而且成组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分布, 在地震活动期间强震存在由新疆西南向北东迁移的特点, 其中天山地震带尤其是南天山西段为强震主要的活动区域。 地震成组活动伴随地震条带图像的出现; 在地震成组活动前或活动中新疆地区前兆测项异常明显增加, 具有群体异常的起伏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从地震活动间隔时间的角度出发,结合1970~2003年台湾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对其震级一最大间隔时间对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地震活动等待时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地震活动次数百分比与等待时间的关系,最后简略地介绍了地震活动次数百分比等值线图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7.
渤海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渤海是我国东部陆缘海湾地震活动性最高的地区。研究渤海的地震活动特征,对探讨我国沿海地震的成因、沿海现代地质构造活动性质以及海洋石油开发都有一定意义。本文研究了渤海的历史地震资料,除中国大地震目录已发表的地震外,本文新增补了2次6—61/2级地震和3次5级左右地震。讨论了1969年渤海大地震的震源深度,大地震目录给出的深度为35公里(位于地壳以下)。根据其他作者的最新测定的结果和作者等人重新测定的微震震源深度,认为1969年渤海大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5公里较合适,渤海地震都位于地壳以内。渤海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与华北地震区完全一致,渤海地震是华北地震区的一部分。渤海内部的现代构造运动是以水平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走滑运动为主要特征。渤海地震活动与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以及与其共轭的北西西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1998 年11 月19 日在云南省宁蒗发生了一次 M62 级强烈地震。该次地震前, 震中及邻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 累计频度和应变能释放随时间从线性缓慢增加变为非线性快速增加, 出现孕震空区、多项地震活动参数异常。此外, 地震活动性诸多参数在地震活动处于线性缓慢变化的时间段内, 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随机的现象; 在地震活动处于非线性快速变化的时间段内, 这些参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向未来震中收缩、集中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9.
从小震活动的时空分布以及测震学参数的变化出发,分析了泾阳地震前地震活动的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泾阳MS4.8 地震前地震活动存在短期异常,但无明显短临前震活动。  相似文献   

10.
陈荣华  丁香 《地震》1996,16(1):45-52
地震学者认为,在地震活动区一个较长的地震活动期里,地震群体活动的强度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一个地震活动期里,不仅地震群体活动在强度上有一个变化过程,而且在地震活动期的各个阶段中地震活跃幕和平静幕的持续时间也可能会有较显著的不同。基于这一思想,文中研究了华北地震区、我国西部及其邻区以及全国大部分地震带,在一个较长的地震活动期里,随着地震幕强度的变化,幕的持续时间和平静幕的持续时间通常有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