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膜烈万夏黑会议开幕式河北省地霓局党组副书记杨国宝同志致次迎同月主编杨理华同志做编委会工作报告编辑部主任邓禹仁同.右做工作汇报口昌黎县陈副县长致贺词国家地震局地质所所一片刘若新同志讲话天津市地震局局长尹伯忠同志讲话地震出版社社长宋炳忠同志傲专题报告地壳应力所所长王树华同志讲话山东省地震局副局长战平同志讲话内蒙古地震局副局长耿洪同志讲话 编委.工力所研究员陈达生交流分组讨论情况副主编,山东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胡长和同志发言编.委、国家地震局地球所副研究员钱复业同志即兴发言团结、改革、成功的会议安欧同志做咨…  相似文献   

2.
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一项忠告:切勿轻信地震的谣言和误传,以致造成无谓的紧张.今年,天津、上海等地都出现过类似传言.安启元指出,个人根据单项观测手段进行“预报”,是引起地震谣传、误传的原因之一.由于地震孕育过程及相应的前兆表现很复杂,所以许多手段、方法在地震预报中虽然发挥一定作用,但试图依靠某单一手段解决地震预报问题是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3.
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在今天记者招待会上说,地震预报工作必须根据国家立法部门的规定进行.除规定的政府、部门外,任何地震部门、地震台站和地震工作者、群测点、测报员以及其他部门和个人,都无权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社会公众不要轻信谣传和误传.他说,地震预报与人民的安全、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准确及时的地震预报工作,可以大大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但是如果发生谣传和误传,引起人们  相似文献   

4.
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昨天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防御、减轻地震灾害,我国的地震工作方针是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多路探索,加强地震预报和工程地震研究,推进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不断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减轻地震灾害,发挥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他说,地震预报尚处于探索阶段,探索有多种手段和方法,根据实践经验,试  相似文献   

5.
前言     
国家地震局于1990年6月邀请部分专家对我国地震工作的结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讨,并对在减轻地震灾害中政府的作用及国家地震局的主管职能进行了分析。经过反复讨论及多次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了地震减灾工作框图。国家地震局于今年7月下旬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了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综合防御对策研讨会,甘肃、辽宁、河北、宁夏、青海、内蒙、山西等省、自治区的政府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方樟顺局长在会上做了讲话,指出了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意义及主要途径。他说:“我  相似文献   

6.
一一一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颐到会讲话并 国家地震局情报中C主任王洪玲在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付枝处大会作了题为地震预报与地震研究的 会上讲话 处长肖庆达在会上。牛话术报告主省地震局副局长徐口同在会上讲话 辽宁省科委政策法规处副处长———一—— 张护民到会祝贺 参评期刊样本瞩圃回 代表们听取大会发言 大会对首届优秀期刊颁发奖状 获奖单位今影首届地震科技期刊工作会议剪影  相似文献   

7.
“广大群众应加强地震知识的学习,了解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和发布程序,不信谣,不传谣.”昨天下午,国家地震局举行记者招待会,局长安启元希望记者们向社会各界转达这一忠告.1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使人们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前年,河北张家口地区、山东荷泽地区谣传地震,短短几天内,市民迁入防震棚,食品脱销、商品涨价.仅荷泽地区经济损失就达数千万元.今年以来,黑龙江、天津、上海、昆明等地又发生不同程度的地震言传,造成一定的社会、经济影响.安启元指出:积邢台地震之后20年的经验教训,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在国际上已居先进行列.唐山地震以后,北京、沈阳、上海、成都、昆明、兰州相续建成6大电信传输地震台网.全国一些多震区建立了12个区域无线遥测台网,基  相似文献   

8.
葡巍畜漪下哥琢奢鳌塞交邃婆河北省人民政府顾问李锋同志在大会闭幕式上讲话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秦孽菱在 大会上发言团家地震局地质所研究员徐煜坚在大 国家地震局地球所明滞员谢毓寿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会上发言河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李绍柄在大会 国家地震局地球所  相似文献   

9.
1982年4月12日至16日,国家地震局科研处与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在南京市召开了地下水干扰因素研究讨论会。31个单位共94人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卫一清同志参加了会议并做了总结性的讲话。会议共收到论文51篇,其中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10.
1988年9月13日,在国际科联会议期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世界数据中心主席Dr.Stanley Ruttenberg宣布世界数据中心D在中国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上海地震台网络的预测和分析,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上海近期内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社会上普遍流行一种地震恐谎症是没有必要的.”这是主管全国地震监测科研工作的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副研究员陈颙同志7月18日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番话.当记者说明来意时,陈颙爽朗地说:“不光是上海市民关心上海的震情,国家地震局也十分关注上海地区的震情.”接着,他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了上海地区地震监测工作的状况.他说,上海是全国.举足轻重的经济中心.从全国现状来说,上海地区地震工作的台站数量多,技术装备好,科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名列前  相似文献   

12.
1989年11月13日,安徽省地震局主持召开了 FG-86-1型质子旋进磁力仪鉴定会。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四川省地震局、国家地震局综合队、山东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等单位20余名高中级研究技术人员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报》记者也列席了会议。会上由9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并推举安徽省地震局局长、研究员陆远忠同志为主任委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五室主任、副研究员林云芳同志为  相似文献   

13.
81年11月2日下午,山西省地震学会和山西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学术报告会,请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马杏垣教授和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刘光勋副研究员、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张步春副研究员做学术报告.马杏垣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地球科学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一年十月廿四日至廿九日省地震局在太原召开了全省地震局长、地震台长会议.会议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负责同志有关地震科学工作的指示和讲话,回顾了今年以来全省地震工作的进展,并就如何贯彻执行我国地震工作方针和更好地完成今后的工作任务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1987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在杭州主持召开了“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专业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67个台站的代表及各省科技管理或分析预报部门的负责人等共120余人。水化台网技术管理牵头单位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及浙江省地震局为会议的筹备及会务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会议顺利进行。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同志到会看望代表并讲了话。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很圆满,达到了预期目的。概括起来,会议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检查、评比了1986—1987年水化基本台网的观测资料。通过对永氡、气体、水质离子三类观测资料严格、认真  相似文献   

16.
1986年9月5日至10日,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主持的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验收现场会议在天津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台管部门负责人、地震水化基本台网Ⅰ类台负责人和台网验收领导小组成员以及1986年接受验收的Ⅱ类台代表共70余人。国家地震局原副局长林庭煌、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马宗晋和天津地震局局长尹伯忠、副局长尹集刚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 为了贯彻国家地震局提出的在“七·五”期间要加强地震观测系统现代化建设的精神,首先应加强对地震水化监测  相似文献   

17.
省防震抗震领导小组第四次扩大会议于1989年2月25日在沈阳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省市政府、沈阳军区、省有关厅局负责防震抗震工作的主要领导同志和各市地震办公室主任.这次会议主要是传达国家地震局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精神和国务委员宋健同志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讨论修改了省"抗震救灾工作预案";面临我国大陆地震活动已进入新的活跃期结合辽宁震情趋势有领导、有组织地进一步做好防震抗震宣传和落实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地震学刊》1996,(1):33-36
简述了国家地震局工程地震青年学术研讨班的情况,胡聿贤、金严、张国民三位专家分别做了《地震工程学的发展趋势》、《地震危险性分析的若干问题》和《大陆地震成组孕育模型和地震预报问题》的专题报告,青年学员也各自做了重点发言并围绕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同时硬度班提供了一些建议供国家地震局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地震局1990年计划会议于2月22日到24日在省局召开,局属各单位近五十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得热烈、生活,总结这次会议,有以下几个特点: 1.正视现实,正确对待“两个严峻”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认识,树立全局观念,在正确认识当前严峻的地震形势的同时正确认识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局领导在会议安排上不忙于宣布经费安排情况,而是首先由局领导传达国务院委员宋健和国家地震局方樟顺局长在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上讲话,并由有关同志传达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纪要和国家地震局计划会议精神,通过学习讨论,使代表们对严峻的地震形势和严峻的经济形势及两者的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治理整顿,紧缩经费和监测地  相似文献   

20.
7月的北京,天气炎热.敏感的人一想起唐山地震,就会不寒而栗.在新盖起的全国地震预报中心大楼,我们见到了国家地震局科技司副司长陈章立.从他那始终严肃的表情,我体察到折磨地震工作者整整10年的沉重心情.“20年来,我国地震监测从未中断,”陈章立告诉记者,“当时唐山地震没有预报,是人们对地震成因还不全知造成的.”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6.8级强烈地震.在余震未断,惨状令人目不忍睹的时候,周恩来总理三次视察灾区,提出地震工作要以预防为主.从那以后,国家从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部、测绘局等单位抽出人力,组建了国家地震局,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