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在自治区气象局和自治区人工降雨防雹指挥部办公室的领导下 ,由自治区气象科研所代行管理的内蒙古中部人工增雨(防雹 )基地 (以下简称中部基地 )承担着我区中部 6个盟市范围内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任务及呼市地区人工防雹作业指挥任务。多年来 ,中部基地以为农牧业防灾、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2.
利用内蒙古中部人工增雨基地1996—2001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基本资料,对增雨作业各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一些基本规律和演变特征,为飞机人工增雨业务管理、作业决策和作业实施提供了最基本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火箭人工增雨效果评价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杏尧 《广东气象》2010,32(1):47-49
利用GoogleEarth二次开发工具API,开发了基于Web技术的海南省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形象地描绘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车的位置,动态地勾画和快速计算火箭作业区-对比区的区域面积,并通过互联网技术访问人工增雨数据库、气象资料数据库和自动雨量数据库,随时可以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价,导出效果报告。该系统在Web页上操作,便于推广和应用,从而为各市县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一套操作简便、可视化、交互式的人工增雨效果评价平台,实现了全省作业效果评价的统一,提高了人工增雨作业的科技水平和防灾减灾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武艳  孙建印  段培法  侯宜广  安迪  席琳 《气象科技》2014,42(6):1137-1142
为了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作业水平和增雨效率,利用2010—2012年徐州市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多种观测资料,在分析徐州地区地形特征、增雨作业习惯的基础上,研究出适合本地区使用的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方法,建立人工增雨潜势分析模型,对未来12h的人工增雨潜势和临近增雨潜势进行逐步分级判断,将增雨潜势区分为两级:级别Ⅰ增雨潜势较小和级别Ⅱ增雨潜势较大,并指导人工增雨作业。2013年徐州人工增雨作业实践表明,人工增雨12h潜势预报模型和临近预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增雨潜势预报模型为基础,修改徐州地区人工增雨作业流程,提高指挥人员的工作效率,并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锡林郭勒盟2002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基本资料,对本年度增雨作业诸要素进行了技术分析,初步给出了当地开展飞机人工增雨工作的基本条件及特殊规律,为今后该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决策、作业指挥和作业实施提供了最基本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等资料,探讨了2013年内蒙古中部地区飞机增雨过程云水资源特征,并通过对比分析给出了适合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空中水汽和水凝物背景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单位面积地区上空整层大气水汽含量在30mm以上、云水含量2.0mm以上、小时凝结量在1.0mm以上时有利于实施增雨作业。有利作业过程水汽通量较大,作业区大部为较明显的水汽辐合,准饱和区水平范围较大,垂直方向准饱和区厚度在3.0km以上,云底高度在1.0km左右。(2)对于一次天气过程,水凝物总量为水汽总量的10%左右,源源不断的水汽输入与凝结是过程中水汽和水凝物的主要来源,有利于作业天气过程的水凝物含量明显偏多。文章的结论对内蒙古中部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区域历史回归统计分析方法,选取1961—1990年辽宁省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的日降水量资料作为历史样本,以铁岭地区作为对比区对2016年8月31日阜新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结合探空、雷达、数值模式资料和作业参数分析可知,2016年8月31日阜新地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符合人工增雨作业的合理性要求,绝对增雨量为20.06 mm,相对增雨率为119.43%,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与国内其他省份应用相同方法进行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个例对比发现,统计变量的选取对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检验较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2 0 0 0年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已揭晓 ,由辽宁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人工增雨防雹新技术应用研究”科研成果荣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研究紧密结合增雨防雹、抗旱减灾实际 ,在人工增雨防雹天气条件判断、增强指挥决策能力、科学实施增雨防雹作业、增雨防雹效果检验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该项成果经推广应用后 ,全省由于人工增雨而使年平均增水约 1 2亿立方米 ,防雹每年可挽回损失约 2亿元人民币。该项成果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好评。人工增雨防雹新技术应用研究成果获省政府科技…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 2000年人工增雨作业实践和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出我省人工影响天气减灾对策和应采取的服务措施,使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能为城乡减灾作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根据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技术分析,介绍了飞机增雨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及增雨作业的条件、作业区域划分、催化剂的选择及飞行高度与增雨指标,并利用一次飞机增雨作业过程,阐述了飞机增雨作业的主要工作流程和播撒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与广元市气象局在宝珠寺水力发电厂的主要蓄水区—白龙湖水库建立了资源性人工增雨蓄水作业基地,从2006年开始,每年5~10月在该地区实施增雨作业。本文选取2007年9月29日较为典型的作业个例,从天气系统、作业条件及作业时机的把握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多年实践,对白龙湖库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基本天气形势、作业条件和作业时机作了较深入的总结,为在该地区长期开展资源性人工增雨蓄水作业积累了较好经验。   相似文献   

12.
杨太奇  向本亨 《四川气象》1996,16(2):33-36,38
介绍了宜宾地区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江安县境内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检验分析,阐述了搞了人工降雨的地区与没有搞人工降雨地区情况大不一样,搞好人工降雨的地区一般增雨量可达40-60%,没有搞人工降雨的地区只有一般降水或没有降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东营市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在抗旱增雨、防雹减灾、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营市也是山东省开展人工防雹增雨工作比较早的地区之一,在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普遍性。笔者对东营市的人工防雹增雨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人工防雹增雨工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人工增雨机制和“播云温度窗”概念,分析了红河地区增雨作业可播撒区高度的年变化值,对现行增雨作业火箭和云体可播区高度进行分析,得出:人工增雨不仅仅是对云体发射几枚增雨火箭弹就可以达到增加降雨,而是要根据作业时间、地点、天气条件、云体可播区高度和选择适合的增雨火箭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充分利用现代天气预测方法和大气探测手段,实施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15.
上饶是旱灾多发地区,从历史资料看,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严重干旱约四年一遇;干旱种类多以伏秋旱为主,而这一时期恰是农作物需水的高峰期。目前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还得“靠天吃饭”,这对我区的农业生产极为不利。为此,地方各级政府每年要倾注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抗旱减灾工作。九十年代以来,我区分别在1990、1991、1995、1996年开展了人工增雨工作,分别在8个县(市)的15个地点实施人工增雨,累计作业100余欢。几年来的作业实践表明,人工增雨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受益大的解决旱区缺水的有效途径。1人工增雨…  相似文献   

16.
川西高原人工增雨(雪)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宗群 《四川气象》2003,23(3):41-42,50
通过对甘孜州成功的人工增雨(雪)实例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有利于实施人工增雨(雪)的气象条件。目的在于为川西高原地区实施人工增雨(雪)提供气象理论依据。对减灾防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甘孜州成功的人工增雨(雪)实例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有利于实施人工增雨(雪)的气象条件,目的在于为川西高原地区实施人工增雨(雪)提供气象理论依据,对减灾防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人工增雨机制和“播云温度窗”概念,分析了红河地区增雨作业可播撒区高度的年变化值,对现行增雨作业火箭和云体可播区高度进行分析,得出:人工增雨不仅仅是对云体发射几枚增雨火箭弹就可以达到增加降雨,而是要根据作业时间、地点、天气条件、云体可播区高度和选择适合的增雨火箭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充分利用现代天气预测方法和大气探测手段,实施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炮开展人工防雹增雨,对防灾减灾、发展农业生产有着很大作用,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此,我们县从1994年开始,用“37”高炮开展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几年来,防雹增雨比较成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其工作人员,通过几年?..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地区人工增雨消霾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空气污染自净过程、人工影响灰霾的可能途径、广东灰霾分布特征、广东降水特征和人工增雨潜力等相关内容,探讨珠三角地区开展人工增雨消霾作业的科学性和技术可行性。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气溶胶污染严重,灰霾天气主要出现在降水量少的10月至次年4月,影响灰霾清洁过程的天气形势主要是冷空气南下和台风影响,通常伴随降水。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珠三角地区存在49 d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潜力日,对该49 d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对降低珠三角地区灰霾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