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嵊泗列岛,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座“海上仙山”,集海山之精华,聚人文之荟萃,是我国目前惟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2.
在陕西关中中部骊山北麓、渭水之南有一块面积56.25平方公里的神秘之地 ,这就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陵园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园之一 ,在这个“千古一帝”长眠的地方 ,留下了许多千年未解之谜。秦始皇陵的真正名称人们常把秦始皇的陵墓称为“秦始皇陵” ,其实它的真正名称应叫“丽山”(“丽”在这里读“离”) ,现在用的“郦”或“骊”都是后起的写法。为何不叫“陵” ,而叫“山”呢?这里面涉及我国古代的陵墓制度。在我国 ,春秋以前的墓葬都叫“墓” ,没有坟丘。《易经》说 :“古之葬者 ,不封不树。”…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09,(4):48-48
“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天文望远镜‘高瞻远瞩’的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天文学发展水平。”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经过几代天文学家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天文观测水平近年来迅速提升,仅2008年就有3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天文望远镜建成、奠基,令国际同仁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1,(11):56-57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处有一座梁山,自周、秦起即为名胜之地。史载:周太王(古公宜父)逾梁山而载弘基。秦始皇筑宫梁山而御夷狄,汉张骞越梁山而通西域,以至唐代的“丝绸之路”都经过此山。梁山主峰海拔1047.9米,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09,(6):22-26
一、老姓:一个源于老子的姓氏 关于老姓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源于老子。这种说法主要源于对老子姓氏的考证,认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于老姓。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切:“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  相似文献   

6.
房秦 《中国地名》2012,(7):75-75
阿房宫为秦王朝巨大宫殿,遗址位于西安西郊阿房村一带,始建于公元前212年。当时正值秦始皇统一全国,国力强盛无比,才能够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秦始皇在位时,阿房宫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 “青藏高原地区”是沪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中的一节,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①世界屋脊;②高寒气候;③江河之源湖泊之乡;④历史悠久的藏族文化。教材中还配有五段阅读材料::‘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高原上的珍稀动物”、“雅鲁藏布大峡谷”、“‘天湖’——纳木错”、“唐代古寺——大昭寺。”  相似文献   

8.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内修建的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用于淤地产生的坝叫淤地坝或生产坝。它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2003年11月8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在山西省太原市郑重宣布: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全面启动。至此,经过水利系统广大科技人员科学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9.
赵国君 《中国地名》2011,(10):67-67
无锡简称“锡”,因无锡有锡山而得名。“无锡锡山山无锡”,是无锡的一句老话,意为无锡虽有锡山,却没有锡。 据晋代周处《阳羡风土记》记载:“昔有谶云:‘无锡宁,天下平,有锡兵,天下争。”’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关于有锡无锡之说的记载,但明确是一条谶语。  相似文献   

10.
四塔镇江     
肇庆名胜古迹很多,其中有四座充满神话传说的古塔,给古城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西江河,历来水患频繁,迷信的人说是“河妖” “祸龙”作怪。为镇服“河妖”便建起宝塔。巍峨耸天的四座塔,分别建在西江两岸。北岸的两座塔,靠江下游一座叫元魁塔,是明代天启年问渡头村的书生梁士榘第一个中了探花,奉敕建造的,所以叫“元魁”。靠江上游一座塔  相似文献   

11.
北京东直门外有个有名的地方,叫酒仙桥。酒仙桥路中端横跨东坝河的河面上。我们现在看到的路和桥都是现代修的,而古时候,这里有一座大石桥,石砌的桥墩,石板铺的桥面,两边还有雕花石板镶嵌的桥翅,是座敦敦实实的石头桥。可这座桥为什么叫“酒仙桥”呢?  相似文献   

12.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之一。据说,在秦始皇的时候,有一对新婚夫妇,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结婚刚三天,范喜良就被征去修筑长城,  相似文献   

13.
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作者高鹗的祖籍问题,是胡适先生最早提出来的。1921年春,胡适先生在《致顾颉刚托查高鹗之履历书》的信中说:“我想一考高鹗。此人在嘉庆辛酉己为‘侍读’不知有法子考出他的籍贯与中进士翰林的年月吗?”顾先生在《答胡适查得关于高鹗及曹寅的材料书》的回信中写道:“高鹗的名字,在国子监见到了。他是镶黄旗汉军人,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殿试第三甲第一名。这与先生所设‘他中进士在乾隆庚戌与嘉庆辛西之间’的假定相合。又可见先生藏的程排本红楼梦高鹗名字上模糊的一字,是‘岭’字,铁岭是奉天府的属…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水的地望,《墨子·三辩》:“汤放桀,于大水。”大水在此作何解释,清毕沅无释,孙诒让引苏云案:“《列女传》云:‘流于海,死于南巢之山。’《尚书大传》:‘国君之有也,吾闻海外有人,与其属五百人去。’与此言合。”孙氏在此似未说大水是否是地名,说《墨子》所谓“汤放桀,于大水”与《尚书大传》所言相合,末知何据?《尚书大传》曰:“汤放桀也,居中野。士民皆奔汤,桀与其属五百人南徒千里,止于不齐。不齐士民往奔汤。桀与其属五百人徒于鲁。鲁士民复奔汤。桀曰:‘国,君之有也。吾闻海外有人。’与五百人俱去。”《周…  相似文献   

15.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的事件。对于秦始皇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事件,学术界一直有不同意见。主流的意见认为,秦始皇坑的是儒生,但也有人认为,秦始皇并未坑儒,他坑的是一些江湖术士。那么,秦始皇坑的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相似文献   

16.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调碧树,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也应有“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7.
商王仲丁都敖地望郑州商城说(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里谈到商王仲丁迁都时,只说:“帝仲丁迁于敖。”裴■《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曰:“‘地名’。皇甫谧云:‘或云河南敖仓是也’。”司马贞《史记索隐》:“敖亦作嚣,并音敖字。”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荣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51)关于敖之地望,各家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敖地望有四说:一为仲丁都敖地望山东沂蒙说;(52)一为仲丁迁敖地望河南开封说;(53)一为仲丁都敖地望山东境内说;(54)一为仲丁都敖地望郑州(商城)说。(55)在这四说中,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8.
陈丹 《地理教学》2011,(13):11-14
一、何为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 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在《人类理解论》中对概然性做出如下解释:“所谓概然性就是‘多半为真’的意思。这个名词的含义本身就指示出,对于这样一个命题,是有一些论证或证明,使人相信其为真的……概然性有两种根据,一种是与自己经验的‘相契’,一种是别人经验所给的证据——概然性只可以在我们缺乏知识时,来补充那种缺陷,并且来指导我们。它所表现出的各种命题,我们对之并无确知,只有相信它们为真的一种倾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名》2009,(6):40-41
一、秦始皇兵马俑(发现地中国西安,时间1974年) 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2200年前驾崩之前统一了中国,他下令修建长城,对中国实行残酷的统治。他当时惟一惧怕的是天帝的震怒。他为此下令修建一座庞大99陵墓,让8000名真人大小的彩绘武士守卫。有人说,秦始皇陵的顶部是玉石制成的,墓室内有流淌的水银组成的河流。经过了70多万劳工和工匠30多年的劳作,陵墓才得以竣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名》2009,(4):68-68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在四川省南部县五灵乡岐山坝村,村民明明是姓“虎”偏要读成“猫”?百家姓中没有虎姓猫姓,南部县五灵乡这一大怪姓来历至今成谜。“你千万不要叫我虎村长,其实我姓‘猫’。”南部县五灵乡岐山坝村村委会主任虎占安曾多次这样纠正初次见面的外来客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