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地名》2011,(2):19-19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世界著名的港口。商末,周族的太伯等来到苏南建立勾吴,上海即在吴的东境。吴的第19代主寿梦在今松江县始建华亭,这里成为贵族们狩猎垂钓之所。战国时期,上海属于越国。公元306年越国被楚国所灭,楚国春申君封江东,当时的上海在它的封地之内。由此“申”成了上海市的别称。  相似文献   

2.
围绕西施这位传奇人物有许多故事,还有许多谜团。其中,传说范蠡和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携手泛舟江湖,是民间传说还是确有其事?西施和范蠡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历史上,西施确有其人吗?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名》2012,(1):26
西施是我国春秋时期越国的一位著名的美女,由于她深明大义,以国家复兴为己任,以一颗赤诚的心报效国家,实现了复国,在历史上传为美谈。为了纪念她那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惜牺牲个人幸福的美德,后人在其家乡建起了西子寺供人瞻仰。随着时  相似文献   

4.
南京,历史上曾有十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素称十朝都会。南京城历史悠久。远在6000多年前,在玄武湖湖畔,就出现了原始的村落。这个村落便是名城南京的雏形。到了春秋时代,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在现今朝天宫后山上建立冶铁作坊铸造兵器取名冶城,这是最早出现于南京的一座土城。公元前306年,楚  相似文献   

5.
郭晓琳 《中国地名》2014,(10):68-68
宁波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洲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宁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以前,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证明宁波是世界上较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公元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2,(8):17
故园李花引乡愁闻说西施曾一掐至今颗颗爪痕添在浙江省桐乡市百桃乡桃园村有个李园。这李园生长的李,果形硕大,皮色殷红,芬芳异常,甘甜鲜美,名列诸李之冠。李果顶微凹之处,有一形似指甲掐过的爪痕,据传,这是美女西施留下的印记。春秋的时候,百桃一带本是吴国与越国交界之地,  相似文献   

7.
《西部资源》2013,(2):63-63
美丽与智慧并重的西施,若耶溪边一个浣纱女,在风云变幻的春秋时期,和越王勾践联袂上演美人妙计,帮助越国消灭了吴国,那么史上到底是否有无西施这个美人,正史中没有记载,但越王勾践在《史记》中确有其人,并且两千余年后其所配的宝剑还在楚国古墓中出土。  相似文献   

8.
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国画仕女图《西施浣纱》则是依据西施浣纱的故事创作的仕女图国画。《西施浣纱》与《貂婵拜月》《昭君出塞》《贵妃醉酒》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图。西施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一位美女。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面似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便有了"沉鱼"的代称,并流传开来。后世便以"沉鱼"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沉鱼落雁、闭月羞  相似文献   

9.
“八一”,在我国是一个有着特殊蕴意的字眼。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一页。“英雄城”——南昌,从此驰名天下,彪炳史册。“八一”,也从此成为“英雄城”一个特殊的符号,铭刻在地名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09,(3):F0003-F0003
1994年,在深圳市八卦岭有一家专门从事丝绸服装生意的公司。董事长钱先生听说“酿名斋”扎寨深圳,主动上门请郭斋主“指点迷津”.并请大师为其全家人改了名字。一年后,他满面春风地来到“酿名斋”,“衡韵”的名字在郭大师的笔下诞生了。  相似文献   

11.
“学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教材内容重构是实现“教材”向“学材”转化的措施之一。本文从师生教学和教材编写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教材重构的必要性,提出了“解构、评估、重构”的思路,并以“地球的演化过程”一节为例,说明了教材重构的过程,以期促进师生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落实“学材”理念。  相似文献   

12.
禅宗以“心性论”为其核心理论。心性论即使本体论,又是人生论,它在对宇宙人生的整体性思考中探讨的就是主体的解脱问题:理学家从其“心性论”中得来启示,也注重“心”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理一分殊”和“性即是理”,等重要命题,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学。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一人文”文化的分裂与对峙 1959年5月7日下午,英国小说家、科学家C·P·斯诺在剑桥大学作了“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讲演,将自己3年前发表在《新政治家》杂志上的“两种文化”作了扩充和淋漓尽致的发挥,进一步表达了对“两种文化’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日益分裂和对峙的极度担忧。  相似文献   

14.
1927年4月12日,正当国共两党携手进行的北伐革命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背信弃义,悍然发动了针对共产党人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貌似国民党“左派”的汪精卫撕下伪装,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一人漏网”的鼓噪下,大批共产党人倒在了血泊中。曾因大量共产党人云集于此,国民政府中枢所在地而被誉为“赤都”的武汉顿时变成了“白都”。中国共产党被迫完全转入秘密地下活动。  相似文献   

15.
于从明 《地理教学》2009,(11):27-29
一、重“理”轻“地” 先“地”后“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学教材也是按照这一顺序编写的。初中主要学习“地”——中国、世界,即了解“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等知识;高中主要学习“理”——自然地理基础理论和人文地理基本知识,即掌握“为什么”“怎么办”等知识。但是,由于现行中学教育体制和高考应试模式的深刻影响,许多学校并没有科学有序的执行好先“地”后“理”这一地理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名,无论在种类或数量上都是一个密集体。城市的发展给地名工作带来新的情况,并提出了新的课题。 “上海”简称“沪”,“沪”是由“沪渎”演化而来。“沪”这个字又是由“扈”演变而来。“扈”是古代的一种捕鱼工具,是一定生产力的反映。“沪渎”这个名称能够长期存在并延续下来,就是反映了当时上海地区靠海、水网密布的一种地理特征和生产方式,“沪”这个地名地因此成为历史的活化石。 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在现在的南市老城厢设立了收酒税的“上海务”。“上海”这个名称开始出现。她说明当时这个地区已经形成相当…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篇有关理论地理学的基础研究。在地理空间决策范畴中,讨论有限的资源以及产生的效益,如何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合理分配,是地理学家一直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本文以空间行为理论为出发点,在马尔可夫原则下,结合地理空间的特点,阐述了“转移概率过程”的局限,发展了更加接近于实际状况的理论范式,并且以“斜截形式”、“得失形式”、“固点形式”作出了解析,从而完成了“地理时空耦合”的深刻表达。下一步,将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验证和订正。  相似文献   

18.
“北京一号”卫星是拥有多方面技术优势的一颗对地观测小卫星。本文在运用“北京一号”、SPOT5、QuickBird遥感图像对官厅水库库滨带植被覆盖度进行综合监测的基础上,对三种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进行基于统计的尺度转换,并应用尺度转换的结果修正了“北京一号”图像提取的植被覆盖度。经检验,运用SPOT5和QuickBird图像对“北京一号”图像进行像元分解,将统计结果与“北京一号”图像的提取信息建立统计模型,应用该统计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北京一号”图像提取植被覆盖度的精度。对湿生植被进行样方调查,结果证明运用像元分解和统计模型的方法使“北京一号”提取植被覆盖度的精度较运用植被指数转换模型的计算精度提高了22.7%。应用该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运用“北京一号”遥感数据进行连续、大面积的植被监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名》2009,(2):F0003-F0003
1994年,在深圳市八卦岭有一家专门从事丝绸服装生意的公司。董事长钱先生听说“酿名斋”扎寨深圳,主动上门请郭斋主“指点迷津”,并请大师为其全家人改了名字。一年后,他满面春风地来到“酿名斋”,“衡韵”的名字在郭大师的笔下诞生了。几年来,坐落在深圳市南山大道南油物业工业区内的“衡韵时装有限公司”在业务上突飞猛进.经几年来的打磨.实力大增,“衡韵”已成为深圳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并红遍全国。打入了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一、案例的设计 在讲授“自然资源与人类”(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节)时,本人在课堂教学中插入了“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这一案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