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海岸带管理空间基准服务需求的特点,讨论陆海空间基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现有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建立陆海一体化CGCS2000基准服务体系和机制的构想;创建一种基于CORS网的海岸带管理陆海一体化三维空间基准模型,可为海岸带信息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根据广东省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陆海统一空间定位基准框架建设的目标,广东省深度基准建设的总体设想是整合已有长期验潮站成果,并在沿海东西两翼潮汐资料缺乏的地区补充完善若干长期验潮站,同时采用CORS站与长期验潮站并置技术完善深度基准面模型,建立广东省统一的深度基准。构建广东陆海统一的海洋测绘大地基准(高程基准与深度基准),是构建广东省海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广东省海洋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广东海洋立体监测和预报服务能力,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础和先行工作。根据深度基准的理论,通过分析广东省海洋测绘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广东省统一深度基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洋开发与管理特殊的陆海一体化空间基准服务需求,构建海洋CORS综合服务系统模型。通过连云港海域管理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的构建,分析综合运用创新的并行动态多级GNSS布网空间框架结构体系。介绍海洋CORS综合服务系统在海域使用保护动态监测,海岸线测量技术及海岛礁联测中的应用,同时对系统立体化、全方位提供海洋位置服务的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陆海地理信息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亭颖 《测绘通报》2015,(7):99-102
21世纪世界进入海洋世纪,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实现陆海一体化成为必然。陆海地理信息数据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测绘部门职能的设置及部门间信息沟通的缺乏。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陆海测绘部门的主要职能及其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基准、投影,确定了陆海数据不统一的具体表现;针对这些表现,归纳了陆海地理信息融合实现的关键技术:语义特征融合和空间特征融合。  相似文献   

5.
就城市测绘基准的建立和维护、城市CORS系统与大地水准面精化、数据共建共享及三图"一体化"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海陆地理空间信息一体化是当前GIS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由于海陆地理空间数据存在空间基准不统一、语义表达不一致、多部门分散管理等诸多问题,因此实现海陆地理空间数据整合,实现最大程度的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共享,是海洋测绘工程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测绘基准是表示地理要素在真实世界的空间位置的基准,因此开展海陆地理空间数据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海陆一体化测绘基准。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测绘基准的现状,提出了海陆一体化测绘基准建设的思路,列出了现有测绘基准的变换方法,并对下一步一体化测绘基准建设提出了政策意见。海陆一体化测绘基准建设对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国家安全、实施海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邢光虎 《北京测绘》2014,(4):129-130
连续运行CORS综合服务系统提供连续高精度的空间定位基准,提供实时GPS监测数据,极大的改变了测绘外业作业模式,但是在应用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系统性的问题,比如通信网络、作业环境以及高程错误等。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CORS系统应用的的思路及方法,也为今后测绘行业应用CORS系统提供丰富的CORS系统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8.
高春辉 《测绘通报》2018,(5):136-140
给出了数字高程基准三维服务系统的构建方法,结合"数字珠海"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珠海北斗连续运行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ZHBDCORS),开发了数字高程基准在线三维服务系统。该系统植根于已有的ZHBDCORS参考站网数据处理软件的基础服务数据和珠海市现代测绘基准最新成果,通过数据加密处理方法和ASP.NET技术,构建了集数据服务、用户管理、系统管理、配置管理于一体的珠海市全市域数字高程基准在线三维服务系统,实现了高精度在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服务和便捷高效的运维管理,提升了地方测绘基准服务质量和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广州市GZCORS升级和高程基准优化项目建设项目的必要性、相关理论、建设内容、实现方法、成果精度等。项目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北斗、GPS、GLONASS等多星系统高精度的实时三维定位,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扩大了CORS系统的应用领域,为我国三维测绘基准建设提供了典范。  相似文献   

10.
针对CORS系统RTK服务盲区(RTK使用困难或无法使用)的问题,提出了在CORS系统服务盲区附近建立移动的CORS基准站。通过加密区域CORS系统的基站分布,缩短站间距,改善CORS系统网络RTK在该区域的可用性。通过设计实现的CORS移动基准站系统测试表明:在精度上,移动基准站达到与常规CORS基准站同等的效果,平面x,y≤5cm,高程H≤10cm;在可用性方面,CORS移动基准站自主供电、携带方便、组网灵活,区域网络RTK可用性明显提高。在应急测绘、救灾和临时加密CORS基准站系统等中具有借鉴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对城市CORS系统及高精度局域大地水准面的技术先进性分析基础上,得出了城市CORS系统和高精度的大地水准面共同组成了现代城市动态测绘基准体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李改肖 《测绘科学》2012,37(3):44-46
建立统一、规范的深度基准体系是海洋测绘成果应用的基本保证。为了消除目前海图应用中水深注记基准面不一致的影响,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平均海面基准为中介的海图新旧深度基准的转换体系,并以某实验海区水深数据为例,构建了基于深度基准面更新模型的海图水深注记的更新方法。经试验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深度基准面是一个呈阶梯状、不连续的基准面,该特点给海洋测绘及相关活动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建立深度基准面模型的方法有很多,一般采用几何插值方法,其函数模型大多以数据点的位置关系为基础。本文使用时空Kriging法建立深度基准面模型,时空Kriging法综合考虑了海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通过构建不可分离型时空变异函数,对深度基准值进行插值拟合,并通过实例证实了拟合后的深度基准面模型的精度更高、连续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变形监测是自然和人工构筑物灾害监测和防治的重要内容。现代CORS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使得常规的基于GNSS的变形监测网的设计与实施模式发生了明显变革。本文讨论了CORS网络条件下变形监测网的设计与实施模式,论述了相对基准与绝对基准的维持措施与方法。并以广州市某矿区的水平变形监测网的设计为例,论述了相关设计模式的实施方式,其中包括通过拟稳平差模型来处理基准点偏移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GPS网平面基准点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具体实例,对GPS网约束平差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GPS网平面基准点的可靠性检验方法,得出了作为起算数据的基准点及其点位误差对GPS网约束平差精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测绘基准服务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市测绘基准服务系统在充分应用了现代测绘技术的基础上,优化整合了该市已有的测绘基准资源,实现了基于网络发布的测绘基准服务。本文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建立背景、设计内容及实现过程,并对系统的框架和功能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7.
单基站CORS系统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基站CORS系统在城镇各测量领域得到逐步普及。以长春市双阳区城镇地籍测量为例,对单基站CORS系统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应用的范围、精度、优缺点、局限性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国土资源及测绘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鹏  吕志平  陈正生 《测绘工程》2010,19(3):7-9,13
从平差基准角度,在法方程层面对最小二乘平差模型做了统一,证明重心基准空间是自由法矩阵空间的正交补空间,并进一步对平差基准问题做了几何解析。通过水准网实例,验证法方程层面平差计算及基准转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李博峰  黄善琪 《测绘学报》2016,45(3):267-273
传统大地测量应用中的基准转换往往涉及小角度旋转,可只考虑旋转角的一阶量采用线性化方法求解。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成果应用的基准转换涉及大角度旋转,通过将旋转矩阵所有元素作为未知数并利用旋转矩阵正交条件采用附约束条件平差法迭代求解。本文以空间三维基准转换为例,采用多元模型的矩阵形式将多点坐标组成矩阵处理,并利用旋转矩阵的正交条件导出了大角度三维基准转换的解析分步解。同时引入两套公共点坐标误差对传统三维基准转换模型扩展,导出了同时顾及两套公共点坐标误差的大角度三维基准转换模型的解析解。试验表明:给出的大角度三维基准转换解析解能在实现与传统迭代解等效转换结果的同时,有效避免复杂耗时的迭代计算,提高计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西宁市CORS中的坐标转换方法,研究了坐标转换方法,实现了三维空间基准到二维平面基准的高精度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