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阐述北京市建设用地综合决策分析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和系统架构。该平台通过对建设用地资源的数据整合,建立起北京市建设用地综合管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全市建设用地综合信息的及时、动态监管和更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可利用建设用地资源筛选的模型研究和自动筛选程序开发,实现了建设用地资源的综合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土地利用粗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城镇化进程。全国范围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目的就是改善农村农用地耕作条件和改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文章运用景观格局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建立农村居民点空间节地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居民点社会经济发展潜力评价,通过节地模式判定矩阵确定农村居民点建设节地方向和整理模式。文章宏观上分析了北京市通州区各乡(镇)空间节地情况,微观上对通州区台湖镇通过了空间节地评价和社会经济发展潜力评价,得到三镇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武汉市地理国情数据,围绕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建立了一套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首先,根据土地利用功能进行"三生用地空间"划分,将市、区有关经济统计指标按街道进行了尺度下推;其次,在分析评价适宜建设开发用地、已利用建设用地、可开发用地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土地资源承载状态的综合评价;最后,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人口、经济、交通因素对土地资源承载状态的影响。该方法将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由传统的人口承载力测算转换为开发建设状态评价,不仅为城市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也为制定精细化和差异化的城市建设用地资源配置和调控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对拟收储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集约高效开发流域内土地资源,最大化土地增值收益,缓解流域整治带来的资金压力。本文通过对东莞市石马河流域潜在的可供开发土地进行摸查和评价研究,首先建立地块筛选指标体系,确定潜在收储地块;然后评估拟收储地块的规划条件、收储潜力和经济效益;最后提出相关收储整备建议。本文探索建立完整的"筛选-评价-收储计划"的土地资源评价体系,为政府部门进行流域综合开发和土地储备计划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TM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分析了北京五、六环之间土地格局的空间分布特征,评价了绿带发展的潜力。结果表明,穿越规划 区的几条重要交通干线构建了绿化控制带基本的楔形结构;各类非建设土地资源占60%左右,为绿地的发展提供了可直接利用潜力。 但现有土地资源布局零乱,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管理,各种大型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已大大超过绿带的规划构想。提高建设用地 的空间利用率,缩小建设用地的空间规模,科学配置各类绿色景观是绿带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解决从多源异构、多维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数据中深入挖掘有效信息的难题,从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数据仓库构建的需求出发,对空间数据仓库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探讨,包括数据立方体、维、度量、事实等。同时,以城市建设用地利用为主题,建立了多维数据模型,提出了构建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数据仓库的具体流程与方法。并以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利用为例,从建设高度、建筑基底面积等角度研究了北京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强度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高安市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为例,在GIS的支持下,利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考虑影响城镇建设各种因子的基础上选取参评因子,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采用特尔斐法专家讨论确定参评因子的权重,利用土地潜力评价方法对其开发成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以肇东市为研究对象来开展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构建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此体系包含了利用强度指数、增长耗地指数、用地弹性指数和贡献比较指数,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时主要从人口、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来反映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在定量分析时采用特尔菲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得到肇东市区域用地状况定量评价的总指数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给出了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定义后,简要介绍了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系统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在研究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业务的基础上,借鉴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方法,建立了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吉林省吉林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科学利用土地、保护土地资源的政策法规,切实把节约每一寸土地放在国土资源工作的首位,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2002年以来,全市通过盘活土地资产,挖掘土地潜力,节约农用地转增建设用地指标822公顷,占2002年以来农用地可转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的35%以上,实现了土地资源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一、坚持宏观调控,将建设用地的敞开供应转变为适度从紧的限额供地为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使每一寸土地都用“刀刃”…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对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出的高要求,本系统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需求预测等理论方法为基础,运用ArcGIS空间分析、专题图制作等功能实现了用地动态监测、现状评价和趋势预测,为基层国土资源部门的建设用地管理和科学规划决策提供技术保障。本文以湖北省蕲春县漕河镇城区建设用地为例,详细阐述了系统各项功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灌溉环境作为国土资源调查的重要内容,其关键基础设施机井的空间配置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为研究区,基于国土资源调查的多源空间数据,提出了一种对现有土地灌溉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和优化决策的方法。结果表明,研究区既有机井配置有待进一步改进,优化方案给出的183口新增机井合理分配在优化单元内,能够满足当地农民的土地灌溉需求,同时为土地灌溉环境中机井的更新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国土资源空间数据一直存在坐标系统不统一的状况,不同部门的空间数据成果无法共享,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为推进国土资源数据应用与共享,提高国土资源数据服务水平,需要在国土资源系统全面开展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和使用工作。本文以西藏自治区为例,详细地探讨了国土资源空间数据从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技术方案,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孙晓霞 《北京测绘》2021,35(1):74-77
本文按照自然资源部对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建设及现状评估的要求,对宜兴市的城镇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基于2017年和2018年的基础性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数据,对宜兴市公共服务设施、医疗服务设施和义务教育资源进行提取、分析和统计,对比两年的变化趋势,得出宜兴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较合理,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和医疗资源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结论。结果可为宜兴市城镇建设提供引导、支撑和保障,为城镇开发的空间布局规划适宜区,挖掘城镇建设的潜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技术构架和共享模式,深入研究了空间数据快速浏览模式的关键技术,开发了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快速浏览系统,实现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影像的网上发布与共享,并通过标准的WMS接口,实现了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成果在其他业务系统中的共享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省级"一张图"和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监管水平,本文利用理论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成果借鉴法以及粗糙集法,对土地资源动态监管指标的选取、分类与命名、指标计算、指标展现、指标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研究,形成一套覆盖土地资源管理全业务环节的动态监管指标体系。实现对土地资源实时动态监测、指标预警,使得监管体系全面化、体系化、落地化,为提升国土资源监测、监管水平奠定基础,进一步推进"一个平台、两个市场"的深入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遥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数据与土地资源在时空特性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土地资源研究长期是遥感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过去数十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研究,遥感技术为土地资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和实现手段,拓展了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强化了土地资源的研究程度。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的深入,针对日益多样化的实际需求,创新研究方法,加强与传统学科的有机结合,在提取系列化专题信息基础上,开展不同时空尺度的综合性分析与评估,切实满足全球变化研究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仍然是土地资源遥感应用研究应该关注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运用GIS技术从开发区利用成果数据中获取集约利用评价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基础数据,建立了图文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库;并基于ArcGIS平台设计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实现了开发区土地评价数据建库、自动评价、成果管理以及查询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中的地表覆盖成果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空间数据,将发挥对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基础支撑作用,其成果质量水平将影响各类自然资源统计、分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测绘重大工程质量控制实践,为确保最终成果质量,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成果质量评价标准,并开展全面、高效、准确的成果质量检查。本文深入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国土调查等已开展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程中地表覆盖相关数据成果的质量特性,以及相关工程中地表覆盖成果质量评价标准、质量检查技术方法的现状及关键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定量化指标评定法的地表覆盖成果质量评价技术方法,应用面向对象、深度学习等遥感影像智能信息提取技术辅助的地表覆盖分类精度质量检查技术方法,以及应用新型远程化、增强化外业调绘核查技术辅助的地表覆盖成果外业质量检查技术方法,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中地表覆盖成果质量控制的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