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岭地区赣南段前燕山期铀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南岭地区赣南段前燕山期地质演化史上地质—构造环境演变与富铀建造的分析,得出;寻乌岩组是研究区前震旦纪富铀基底,其变质程度深浅与铀预富集密切相关,并且其后各时代的岩浆物质来源均与其相关:而澄江一加里东期裂陷槽和海西一印支期碰撞带是铀成矿作用有利的地质—构造环境,这时期形成的富铀建造是研究区后期铀成矿作用主要铀源。  相似文献   

2.
赣南前震旦纪地层的存在与否一直存有争议。利用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赣东南会昌-寻乌一带的寻乌岩组变质岩系进行原岩恢复,并与区内震旦、寒武系及邻区闽西南中元古代桃溪岩组成比,结果表明,区内寻乌岩组与震旦、寒武系在岩石地球化学及稀土结球化学特征上具有显著差别,二者具有不同的原岩类型,形成于不同的构造古地理沉积环境;而与桃溪岩组具有相似的岩石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二者具有相同的原岩类型,形成于类似的构造古地理沉积环境,寻乌岩组原时代属前震旦纪。  相似文献   

3.
贵东岩体位于南岭地区这个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的重要成矿带,是由多期、多阶段岩浆侵人形成的,不同岩性系列组成了巨大的复式岩基。赣南-粤北地区长英质火山岩分布较广,形成河口、黄竹、全南、寻乌、三百山、蔡坊、岩背等火山盆地。其中下庄铀矿田北部河口、上洞、全南盆地(南迳地区)的长英质火山岩不仅紧邻下庄花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江西省铀矿地质成果的基础上,评述了50年来铀矿地质工作进程,概述了铀矿地质特征,对部分矿床技术经济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全省铀资源潜力,提出了今后铀矿找矿的6片重点地区。即在赣杭铀成矿带的相山地区北部、西部和盛源—天华山地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在南岭、武夷铀成矿带的寻乌—会昌地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和花岗岩型铀矿;在大王山—于山铀成矿带寻找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在修水—武宁地区寻找碳硅泥岩型铀矿。  相似文献   

5.
对塔里木盆地北部三道桥地区前震旦纪基底的岩浆岩进行岩石学分析及时代限定研究。研究区前震旦纪基底的岩浆岩主要由钾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及角闪二辉岩组成。钾长花岗岩局部受断裂影响,发生碎裂化作用,形成碎裂化钾长花岗岩。通过对Qg2、Qg3、S53及Qg4井4口钻井的4个岩心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钾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及碎裂钾长花岗岩年龄分别为1846±1Ma、1791±1Ma、1824±2Ma,代表了古元古代岩浆岩的变质年龄;角闪二辉岩年龄为879±4Ma,代表了中新元古代火山侵入年龄。说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存在前震旦纪古老基底,这些结果也为塔里木克拉通的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限定。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盆地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中生代盆地,铀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其找矿前景备受关注。铀矿的含铀建造研究对盆地铀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四川盆地基底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前震旦纪结晶基底或褶皱基底,上部为震旦纪—中三叠世上扬子陆表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建造,和盆地周边的火山岩、侵入岩组成了盆地的基底和蚀源区,广泛出露于盆地周边。盆地基底铀矿床(点)  相似文献   

7.
第 1期坚持科技创新 促进铀矿地质事业飞跃发展杜乐天 余达淦 (1 )……………………………………………………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现状与展望王正邦 (9)…………………………………………………………………伊勒门盆地巴彦花组沉积体系及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分析孙泽轩 李国新 何发扬 魏云杰 (2 2 )………………伊犁盆地南缘乌库尔其矿区砂岩型铀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李细根 (2 8)………………………………………………南岭地区前震旦纪基底特征及其对铀成矿的贡献毛孟才 沈 俊 张导夫 (3 6)……………………………………浙江 1…  相似文献   

8.
粤中前震旦纪基底锆石Pb-Pb蒸发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粤中前震旦纪基底的成因及时代一直有较大争议。对组成前震旦纪基底的中元古代变质表壳岩长安岩组和中元古代变质长英质侵入岩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长安岩组长石石英角岩透镜体中浑圆锆石的 Pb-Pb蒸发年龄为 ( 1 81 2± 2 9) Ma、结晶锆石年龄为 ( 1 2 97.8± 1 3 ) Ma,变质长英质侵入岩条纹状二长片麻岩中结晶锆石年龄为 ( 4 89± 1 4)和 ( 1 0 44± 2 7) Ma,表明粤中地区基底主要成生于中元古代 ,沉积时期为长城纪或以前 ,蓟县纪曾有较大规模岩浆活动 ,中元古代晚期已基本形成了前震旦纪结晶基底的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9.
南岭东西向构造带横贯粤赣两省,是我国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研究表明,白面石盆地具有与俄罗斯斯特莱列措夫等大型矿田相似的地质背景及演化,盆地其底中-晚元古代寻乌组、黄洞组的厘定,双峰式火山侵入杂岩的确认以及次火山岩(潜火山杂岩、次火山花岗岩)与富大铀矿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给白面石矿田扩大发展及南岭带(赣南段)其它火山盆地的找矿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南岭是一条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带,也是我国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带。作者在前人丰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地层清理及断代划分,岩性、岩相古地理研究,岩石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重磁资料的深层次处理和遥感深层次信息的提取,得出了如下认识:(1)三南-寻乌断裂是一条从早震旦至现代长期活动的东西向深部断裂带;(2)南岭地区地壳经历3次不同规模的南北向开合活动;(3)安远-寻乌地区为-大型热隆伸展构造;(4)初步认为该区具备形成富大铀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发育于福建建瓯市迪口镇竹洲村的"竹洲砾岩"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表明,该砾岩既不是前震旦系马面山群龙北溪组的底部砾岩,也不是构造砾岩,而是相当于晚三叠世大坑组(T3d)层位的底砾岩,不整合沉积在前震旦系迪口组之上.这一发现对深化研究该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赣南白面石铀矿田成因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白面石铀矿田经上世纪60~80年代勘查,发现和探明了白面石、龙坑、双坑、马荠塘4个铀矿床和黄泥湖铀矿点,成为中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该矿田产于EW向南岭铀成矿带东段的白面石沉积-火山盆地内。该盆地的基底为印支期白面石花岗岩体;盖层为中侏罗统菖蒲组。盖层的底部为第一层砂岩,其上由基性-酸性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与5层碎屑岩夹层组成。铀矿主要赋存在盖层底部的第一层砂岩中,其次是产在第一层玄武岩与第一层砂岩的接触带,有少量产在基底花岗岩顶部的风化壳中。关于该铀矿田的成因,有砂岩型沉积说、同生沉积后生富集说、成岩成矿热液叠加说、岩浆热液说,等等。为了厘定矿床成因类型,以确立今后的找矿方向,笔者对该矿田的资料进行了重新整理,应用Minesight软件选择典型的白面石铀矿床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并收集了最新的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资料。研究表明,白面石铀矿田存在2次成矿(160~156 Ma和99~86 Ma),其主成矿作用与第一层玄武岩的覆盖,在空间上相伴(铀矿体主要赋存于第一层砂岩及其与玄武岩的接触带)、时间上相近(成矿时间为160~156 Ma,玄武岩成岩时间为173 Ma)、成生上相关(矿化具有明显的中-低温热液蚀变),为火山热盖成因类型,后期又有大量脉体活动,在岩脉两侧的砂岩层内又有热液型铀矿化叠加,从而形成了火山热盖及热液叠加的复成因矿床。该矿田的成矿条件是:富铀的基底,砂岩的沉积,洼沟的地形,岩浆的热盖,脉岩的入侵。  相似文献   

13.
华东铀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相生  王圣祥 《铀矿地质》2000,16(5):265-271
华东区域铀成矿条件优越,铀矿资源丰富,是我国铀矿的主要产区之一。本文在1:200万华东铀矿编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区内铀矿化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区内主要铀矿化类型(火山岩型和花岗岩型)的铀成矿规律,提出两条成矿带交接部位和以花岗岩为基底、叠加中生代火山的活动区是大型、超大型铀矿床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4.
南岭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铀矿基地,产出的铀矿床以花岗岩型为主,其次为碳硅泥岩型和少量砂岩型。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前人找矿勘查和科研成果,认为南岭成矿带多期多阶段构造演化为铀成矿作用提供了初始铀源、产铀花岗岩、断裂网络和含铀热液等有利的成矿条件。产铀花岗岩大多是由高硅、过铝、偏钾高碱的S型花岗岩,沿断裂分布的构造碎裂岩、蚀变岩和还原性地质体是有利的赋矿围岩。矿化与蚀变中心带发育沥青铀矿、黑色微晶玉髓、紫黑色萤石、胶状黄铁矿、赤铁矿、绿泥石等矿物组合。铀矿体形态多样,以中小规模、中低工业品位为主。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多阶段区域性拉张过程中形成了多阶段铀矿化。花岗岩型铀矿床分布于加里东隆起区花岗岩内部构造结和岩体接触带附近,矿体沿断裂与蚀变体一起赋存于氧化-还原界面和脆韧性构造转换面之间的"成矿壳层"内。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空间全位"铀成矿模式显示,不同的构造层、不同的建造、不同的岩性及不同的部位均有铀成矿潜力,但由于具体成矿条件的不同组合而产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时间和不同强度的铀矿化。也就是说,难以排除某一空间部位不成矿的可能性。根据这一"全位"成矿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对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铀成矿作用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尚未落实的"缺位",再根据工作区具体成矿条件指导铀矿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诸广—贵东大型铀矿聚集区富铀矿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位于南岭中部的诸广—贵东地区是中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已发现数个花岗岩型铀矿田,发育有数十个铀矿床,它们主要集中分布在诸广岩体南部和贵东岩体东部。区内富铀矿的形成与富铀古陆块、深部构造环境、幔涌区强烈深源岩浆活动、挤压向拉伸转变的构造环境、富铀沉积建造及富铀岩体、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高低差异的放射性元素迁移、良好的还原条件和封闭环境等区域地质背景和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富铀矿在诸广、贵东两岩体内的集中分布和一系列有利于铀成矿的良好地质背景表明,该区乃至整个南岭范围地质背景相似的地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仍存在着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Granites are widespread in the Nanling region of China, which were emplaced in different tectonic environments as a result of frequent and intense magmatic activity. Two evolution sequences have been distinguished: the extrusive-hypabyssal and plutonic-hypabyssal sequences. Different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evolution, especially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two sequences may account for the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uranium mineralization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uranium deposits in the Nanling region.  相似文献   

17.
The superlarge continental volcanic rock-type uranium deposits,which were discovered abroad long ago,have not ye been reported up to now in China.Thi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urgently solved by uranium geologists at present.In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metallogenic settings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superlarge continental volcanic rock-type uranium deposits discovered in the world along with the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of the same type in China,the space-tim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continental volcanics and the metallogenic potential of main tectono-volcanic belts in China are discussed,and a synthetic conclusion has been drawn that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o discover the superlarge continental volcanic rock-type uranium deposits in China.Moreover,it is evidenced that the Ganhang,Nanling,Yanliao,Da Hinggan Ling and other tectono-volcanic belts possess favorable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ssuperlarge ore deposits of the continental volcanic rock type.The intersecting and overlapping locations of the aforementioned main belts with other tectono-volcanic(-intrusive)belts are the most potential areas where the superlarge continental volcanic rock-type uranium deposits would be found.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东西向中生代火山岩带及其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辽火山岩带、赣杭火山岩带及南岭火山岩带,它们不仅是横亘于中国东部的3条重要的近东西向中生代火山岩带,而且也是我国3条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带。对比研究表明,虽然它们各具特色,就脉型富大铀矿床成矿作用而言,它们又具有较多的共性;重要成矿区的火山喷发皆奠基在古老的结晶基底上;古裂谷(或裂陷)既控制了火山岩带的发育,又是有利的成矿构造背景;铀矿赋存对火山岩的岩性没有明显的选择性;铀成矿的深部控制作用明显;联通的构造网络系统是形成富大铀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南岭东段是我国有色、稀有、稀土、放射性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尤其是石英脉型黑钨矿、热液成因铀矿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都与燕山期尤其是燕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类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南岭东段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对矿产产出和分布的控制特点和规律,总结了南岭东段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南岭东段重要矿产的找矿前景和方向。强调南岭东段以广泛出露前寒武纪地层为特点,构造复杂,线性构造与环形构造均不同程度控矿,岩浆活动频繁,尤以花岗岩类最为发育,不同控矿因素制约不同矿种的发育。南岭东段矿产丰富,已发现58种矿产、543处小型以上规模矿产地,18种矿床类型,燕山期尤其是燕山早期成矿大爆发,内生矿床多围绕中酸性岩体分布,外生矿产则散布各地而以交通位置便利处工作程度较高。提出万洋山-诸广山钨锡萤石水热资源找矿远景区、崇余犹-三南钨锡稀土铅锌找矿远景区、兴国-于都-赣县钨锡稀土稀有铅锌银金萤石远景区等重要找矿远景区;指出继续加强热液成因铀矿、石英脉型黑钨矿及共伴生锡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及萤石、高岭土、地热等矿产的寻找和研究,加强深部和外围找矿,对于南岭东段的地质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