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泥加固(改良)软土地基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减少软土地基的变形, 已经为沿海软土地区建设中较为普遍地采用。一般通过粉喷或深层搅拌法, 把水泥掺加拌和到软土地基中, 使它和软土中的物质组分发生物理化学反应, 以收到加固效应。通过对现场和室内的水泥土样品进行对比试验及宏观和微观的对比分析研究, 搞清了水泥土加固软土的作用机理, 提出了用水泥加固提高地基强度和节约水泥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水泥土硬化机理的分析,探讨了地下水中侵蚀性CO2对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影响,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泥土搅拌桩法在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超  董天林  叶观宝 《岩土力学》2006,27(3):495-498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其固化剂品种、掺量及施工工艺等都是影响桩身质量的重要因素。这里介绍了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法(湿法)加固的现场研究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宜选用矿渣水泥作固化剂,且掺入量不应小于21 %;采用变掺入量工艺(上多下少)有利于提高桩身上部的质量,改善桩的工作性能。研究结果对于类似工程软土地基的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元斌  李燕 《云南地质》2004,23(2):273-277
通过对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性状的简要分析,根据国家现行规范,结合具体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区地基加固处理中的方案选择、设计、施工及检测中的常见技术要点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何元斌  李燕 《云南地质》2004,23(2):273-277
通过对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性状的简要分析,根据国家现行规范,结合具体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区地基加固处理中的方案选择、设计、施工及检测中的常见技术要点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水泥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用于解决立交桥桥头跳车问题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但常出现地基承载力不均及整体性差的问题。水泥土搅拌桩与水泥土搅拌咬合桩共同加固软土地基,有利于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整体性,并能很好解决立交桥桥头跳车问题。文章结合某立交桥引道地基处理工程介绍咬合桩的施工与检测工艺。  相似文献   

7.
徐超  郭宏峰  杨晓明  邢皓枫 《岩土力学》2009,30(9):2737-2740
采用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证明了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加固滨海软土的效果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对两种水泥加固软土效果差异的内在机制和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水泥土的强度与水泥水化产物的生成量之间存在一致性,矿渣水泥加固土可生成更多的水化产物,并能够限制软土中可溶盐对水泥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软土地基处理剂──硅粉在水泥加固土中部分取代水泥后的试验结果,掺入硅粉后水泥用量可大幅度减少,水泥土强度有很大提高。对水泥土中SF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水泥粉煤灰加固有机质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高有机质含量的泻湖相软土,单纯采用水泥不能有效提高该软土的力学性能,因此提出了采用水泥和粉煤灰作为固化剂的加固方法。通过不同水泥掺入量、粉煤灰掺入量和龄期下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水泥粉煤灰固化土的强度规律和变形规律,探讨了水泥和粉煤灰加固高有机质含量软土的机理。结果表明,粉煤灰对于水泥试块的早期强度影响较小,对后期强度影响较大;粉煤灰最佳掺入量为12%,超过此掺入量水泥土强度反而会降低,粉煤灰水泥土的破坏应变、E50也在粉煤灰掺量为12%时分别达到最低值和最大值。水泥掺加粉煤灰可有效地提高高有机质含量软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
崔溦  闫澍旺 《岩土力学》2008,29(5):1315-1319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需要兼顾承载力和变形两方面的要求。针对山区沟谷软基的特点,采用了夯实水泥土桩与土工格栅联合加固的方法,是一种创新,选择合适的试验手段来研究该种型式的复合地基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模拟夯实水泥土桩联合土工格栅复合地基上路堤的填筑进程,水泥土桩采用石膏柱模拟,土工格栅采用预拉伸加筋格网模拟,试验得出了该种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夯实水泥土桩具有较好的加固基础作用,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均衡上部荷载和减小差异沉降,采用夯实水泥土桩联合土工格栅的复合地基形式可以满足沟谷软基的沉降控制要求,其最终结论可以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刚  台运好  华伟 《岩土工程技术》2012,26(2):106-108,F0003
水泥土搅拌桩作为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成熟方法,适用于多种成因的饱和软粘土与粉土等地基。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在用于垃圾填埋场复合地基中,提高地基承载力与减少地基沉降量,保证垃圾堆体及地基整体稳定的作用,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超微粒子水泥加固软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和研发各种固化材料,对软土进行固化和改性,以改善其工程特性是当今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课题。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超微粒子水泥材料(ALOFIX-MC,简称MC)加固软土的效果,分析了其加固和改性机制。试验中,MC以0 %、1 %、2 %、3 %、4 %和5 %的掺量分别掺入到水泥掺量15 %和石膏掺量2 %的软土试样中,配制了6组试样。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15 %掺量的普通水泥土中掺入少量MC就可以显著提高软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MC的胶结填充作用和MC对水泥水化的促进、孔隙的填充以及其本身的表面吸水作用对加固效果有重要影响。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水泥土的工程性质和减少常规水泥土中水泥掺量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杰  肖佳兴  何杰 《岩土力学》2014,35(3):631-640
为探讨循环荷载作用下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差异,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并在桩顶及桩周土表面埋设微型土压力盒,进行循环荷载下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和楔形桩的4桩复合地基及单纯软土地基工作性状对比试验,探讨循环应力比和加载周数对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和楔形桩复合地基永久沉降、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规律。研究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对永久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揭示了循环应力比与桩-土应力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加固软土地基,能提高地基的临界循环应力比,增强地基抵抗循环荷载的能力;在相同的加荷周数和循环应力比的加载条件下,采用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加固软土地基对降低地基永久沉降的效果比采用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的效果要好,且楔形桩的楔角越大,降低永久沉降的效果越明显。循环应力比越大,桩-土应力比越大;桩-土应力比随楔形桩楔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加载周数的增加而降低,并存在一临界加载周数;当加载周数小于临界周数时,桩-土应力比随加载周数迅速降低;当加载周数超过临界周数时,桩-土应力比几乎不随加载周数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开展对水泥土搅拌桩软土地基土体试样的GDS(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共振柱试验,研究不同剪应变、围压、水泥土置换率对土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土搅拌桩软土地基土体的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D随剪应变? 变化趋势与软黏土一致,在小应变范围内围压和置换率对土体的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D的影响显著,随着剪应变? 增大,围压和置换率的影响减弱;水泥土搅拌桩软土地基土体的最大动剪切模量Gmax与围压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围压越大,提高水泥土的置换率对土体最大动剪切模量Gmax增强效果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地区水泥土搅拌桩软土地基土体动力参数的取值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最新研制的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及其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验表明,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桩体质量好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分别较常规水泥土搅拌桩的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有较大提高。通过对试验段的观测成果分析,论证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优越的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16.
淤泥质酸性土水泥土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泥搅拌桩加固有机质含量较高和呈酸性的土层时,我国规范建议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通过深层搅拌法加固太湖应天河工程富含有机质的淤泥质酸性土地基的多组现场水泥土强度试验,分析了淤泥质酸性土中影响水泥土强度的各种因素。试验和工程实践表明,使用高标号水泥(525#)并掺入适量的外加剂可大幅提高酸性淤泥水泥土的强度, 复合地基承载力可达120 kPa以上,水泥搅拌桩可以加固淤泥质酸性土地基。  相似文献   

17.
若干水泥土外掺剂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吴恒 《岩土工程师》2000,12(1):15-18
水泥土的强度主要来自水泥水化物的胶结作用。本文通过几种水泥土外掺剂对淤泥及淤泥质土的掺入比试验。分析得出水泥土外掺剂加固软土具有改良土料的级配和促进水泥的水化,促使增大土粒的团粒性,增强土粒间的连结和加剧降低土粒中孔隙水等作用,从而提高水泥土强度。  相似文献   

18.
开展对水泥土搅拌桩软土地基土体试样的GDS(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共振柱试验,研究不同剪应变、围压、水泥土置换率对土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土搅拌桩软土地基土体的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D随剪应变γ变化趋势与软黏土一致,在小应变范围内围压和置换率对土体的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D的影响显著,随着剪应变γ增大,围压和置换率的影响减弱;水泥土搅拌桩软土地基土体的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与围压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围压越大,提高水泥土的置换率对土体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增强效果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地区水泥土搅拌桩软土地基土体动力参数的取值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无置换情况下高饱和度软土容纳水泥浆的掺入量是有限的,以孔隙比、饱和度、气相体积为约束条件,可计算出桩体的最大水泥掺入比。在置换地基土才能使水泥掺入量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上返水泥土的存在改变了水泥掺入量的分配,桩体实际水泥掺入比随水泥土上返量大小及固相中水泥所占比例而改变。本文依据地基土性状,结合比重、密度、含水量等测试参数,以水泥上返量为线索推导出了桩体实际水泥掺入比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水泥土强度设计中考虑地质条件约束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于加固软土地基及河道岸边护坡,已有成功经验,我们将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中形成坝基水泥砂土搅拌桩悬挂式帷幕,成功地解决了南阳市第三级橡胶坝坝基防渗抗冲技术问题,在全国尚属首例,本文对水泥砂土搅拌桩的坝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抗冲防治在帷幕的设计与施工,应用效果分析及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