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旅游电子地图是人们出行旅游必备的信息指南。为了设计满足不同性别的旅游用户的需求的城市旅游电子地图,本文分析了基于性别差异用户的认知特点,以及性别差异对旅游电子地图编绘的影响。重点提出了基于性别差异的城市旅游电子地图的内容设计、符号设计和语音功能设计。最后,本文探讨了城市旅游电子地图的编制原则,主要包括内容设计原则、界面设计原则和符号设计原则。基于用户性别进行地图设计的研究思想可以更好地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翔实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旅游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子地图公共接口51ditu API设计并开发了大连市旅游电子地图,实现了地图浏览、旅游信息查询和旅游信息内容等基本功能,以及周边查询和路线导航等地理分析功能.旅游电子地图使游客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旅游目的地的近期旅游动态信息,从而合理安排旅游计划.  相似文献   

3.
泰山旅游多媒体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以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作为基本平台,利用Avenue语言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和实现泰山旅游多媒体电子地图的过程。为制作一般旅游多媒体电子地图提供了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科技发展和"互联网+""旅游+"概念的提出,为智慧旅游信息移动服务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提出基于GIS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手机微信应用开发基于电子地图的全域旅游平台(微信端),重点叙述全域旅游平台的设计目标、总体架构、关键技术以及业务流程,并详细阐述应用于天台山全域旅游平台建设的微信公众号升级、基于电子地图的手机导游导览系统、微信电子商务平台等的具体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出行中的衣食住行等的定位查询等一系列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城市旅游中的需求更为明显,使城市电子地图应用得以已飞速发展。城市旅游电子地图的出现,也促进了我国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进而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研究了城市旅游电子地图底图制作方法,以及在电子地图底图制作过程中设计与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测绘》2017,(2)
信息化背景下,移动终端和各类终端应用程序得到普及,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也日渐增强。旅游信息化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方式将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在我国旅游资源富集但旅游信息服务落后的西部地区,智慧旅游发展十分迫切。本文以西部自助旅游线路的典型代表——318国道川藏线为例,通过对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及行为模式调查,基于多模式定位、电子地图、LBS等技术路径对智慧旅游移动终端进行了设计,拟构建一个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传统自驾线路向智慧旅游线路的升级,从而满足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从PC机通用旅游电子地图的局限性出发,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自助旅游者的嵌入式旅游电子地图。深入研究了嵌入式旅游电子地图的软硬件构架、功能和技术等方面,并在WinCE平台上进行了实现,对嵌入式旅游电子地图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疫情期间如何通过旅游电子地图的形式,实现景区、景点的地图展示、位置信息查询和旅游线路规划,保证公众通过互联网络进行线上旅游体验,是公众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新疆旅游资源数据,通过核密度空间模型,分析了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特征;根据旅游资源中景区、景点的资源禀赋特征,进行景观美学价值重要度评估,实现旅游景区、景点的美景度分级;运用电子地图制图的理论和技术,根据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景区、景点的美景度特征,深入探讨旅游资源电子地图的多尺度分层、符号注记设计、色彩渲染原则,提出新疆旅游资源电子地图的制作流程和方法,试图通过科学的分析进行地图要素的分层显示,为后期电子地图系统的制作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RESTful API的智慧旅游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的扩展性、耦合性和可用性出发,在深入研究RESTful API的基础上,结合智慧旅游的特点,提出了基于RESTful API的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方案。设计了基于RESTful API的智慧旅游框架,制定了RESTful API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从资源标识、参数、资源的表述、验证、异常处理和缓存6个方面分别介绍智慧旅游API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证明了该方法可提高智慧旅游系统的扩展性、耦合性和可用性,为智慧旅游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旅游地图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增红  陈毓芬 《测绘科学》2008,33(1):232-234,158
旅游网络地图是在万维网上制作、浏览和使用的旅游电子地图。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对旅游网络地图的需求增加。为满足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及旅游者对旅游网络地图的迫切需求,笔者对旅游网络地图与旅游地图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河南省旅游地图网站是本项研究的实验平台,嵌入其中的河南省旅游网络地图的设计是该网站研究的特色与重点,各项其他研究也都是围绕该旅游网络地图展开。本文在研究了旅游地图网站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河南省旅游地图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进一步证明了所提出设计原则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并详细介绍了河南省旅游地图网站设计与实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探讨面向服务架构的旅游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智慧旅游中面向服务架构的基本理论及特征,并设计了面向服务的智慧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重点实现了旅游专题的景点管理、景点搜索、全景影像关联和三维景观导引等服务功能。以智慧旅游为例实践面向服务架构的旅游信息系统,为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及其行业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Google Maps API所提供的接口,把Google地图嵌入到自己的网页中,利用API提供的函数导入所需要的电子地图,实现了地图浏览和旅游信息显示等基本内容,并完成在电子地图上对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旅游景区等信息的标注,使游客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旅游景点及附近信息,从而合理安排旅游计划。  相似文献   

13.
建设基于Web GIS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是促进和推广GIS在旅游产业中应用的有效方法。根据牡丹江市旅游业发展实际和我国可使用的在线电子地图现状,从方便用户出发,设计并构建了基于天地图的牡丹江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空间数据库和GIS的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本文对该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该系统的搭建为建设牡丹江市旅游服务平台、发展牡丹江市旅游事业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百姓出行旅游提供了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SVG的旅游电子地图设计与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VG为GIS矢量数据的Web应用提供了一种开放的解决方案.基于SVG的旅游电子地图技术可以提高旅游电子商务的服务水平,实现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15.
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对智慧旅游中的地理时空现象进行动态描述,设计了对象化智慧旅游时空数据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构建了对象化智慧旅游时空数据库。采用基于Oracle Spatial数据库对旅游时空数据进行了存储和查询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镇江为例阐述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该系统以经过保密技术处理后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底图为基础,叠加旅游点专题信息,向互联网用户提供包括电子地图显示、影像图显示、旅游点的定位和信息查询、重点旅游地区三维地理信息导航和查询服务等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全市旅游景点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网络化、可视化的出游旅行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地图的不断发展,其在智慧旅游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钟山风景区电子地图主要将三个风景区融为一体,既突出单个景点的特色,又从空间上直观反映景区间的联系.制作便民的钟山风景区电子地图有利于引导南京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用户的城市旅游电子地图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城市旅游地图逐渐成为生命力最为旺盛的专题地图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这里对城市旅游地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与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用户的城市旅游电子地图设计系统,并提供了系统研究内容、系统功能,最后给出了具体实践,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与可用性。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旅游+"的提出为智慧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针对现有的旅游服务主动感知性差、位置推送不准等问题,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结合GIS、LBS、Unity 3D、WebAR、VoIp等技术,设计了基于电子地图的景区大数据平台;重点介绍了平台的总体架构、模块设计、业务流程和关键技术,并详细阐述了景区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数字景区虚拟旅游系统、旅游大数据分析系统等具体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测绘》2018,(4)
旅游公共服务是影响西部山地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智慧旅游则为区域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本文通过西部山地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实证调研与综合分析,结合智慧旅游发展理念与技术方法,确定了西部山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概念与内容体系,并提出西部山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总体架构、项目与内容体系,以及影响因素与评价机制,为建立并完善西部山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信息化和智慧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