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喜晨  黄文祥 《探矿工程》1993,(1):40-40,39
生产实践表明,采用GJC-40H型黄河汽车钻机和WKC-25型冲击钻,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施工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蒋国盛  汪国香 《地球科学》1997,22(4):445-448
转盘是钻井机械中使用面较广泛的产品之一,包括齿轮,轴,轴承,转台,箱体等多种零部件,这种转盘用一般方法进行设计比较复杂,AI-FPCADS将知识处理,方案设计,评价决策,参数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参数绘图,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标注等设计过程集成一体,具有智能化,一体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陈林义 《探矿工程》2005,32(3):42-43
对DPP100-5型汽车钻机变速箱支架(地脚)断裂,滑动轨道悬臂刚度不足,下挠变形,造成小底盘变形,回转器向外倾斜等几种隐患性较大、且不好处理的故障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了相应的修理与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4.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熔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撞后岩石圈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异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圈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山带花岗岩类的发育,尤其是与各种造成地幔高热流叠加于下部地壳的岩石调整过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地震钻机车及其他车装钻机、吊车等在野外作业时常会遇到高压线路,在视线不好或不注意时非常容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尤其是一些单位车装钻机严重违章操作在电力下起落钻架或不放倒钻架就行车移动孔位,更易造成触电事故。几十年来煤田地质系统车装钻机已发生此类触电事故数十起之多、死亡十余人。为预防车装钻机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研制了“车装钻机防触电报警器”,它能在钻机车距离高压线安全距离之内,探测到高压线的存在并发出声、光报警并使车辆自动灭火,迫使汽车仃下来。尽管该装置不能完全代替人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对内蒙古自治区多条公路调查发现,设置有防撞护栏的路段雪害严重。由于风吹雪现场监测受降雪量、风力、时间等诸多因素限制,因此本文采用计算机仿真“数字风洞”的方法,选择分离式路基中典型的路堤断面形式,建立路基模型和防撞护栏模型,定量分析不同防撞护栏设置参数下公路横断面风速流场特性及其影响关系。通过对路面风速控制点的数据及路面整体风速云图分析发现,防撞护栏阻碍风吹雪的流动,导致路面风速大幅度降低使大量雪粒子沉积到路面上造成道路积雪,故在风吹雪多发地区分离式路基路段可通过放缓边坡坡度或采用缆索护栏以确保路侧安全的同时消除或减少雪害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可为多雪地区公路分离式路基路侧安全设计与养护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冲击反循环钻机上使用的一种钻具地矿部张家口探矿机械总厂唐万聪冲击反循环工程钻机使用效果的好坏,与地层情况和钻进工艺有密切关系,以我厂生产的GCF-1500型冲击反循环工程钻机为例,这种钻机虽然适用地层较广,但就冲击反循环钻进工艺而言,则更适用于胶结...  相似文献   

8.
大口径转盘式桩孔钻机改装成回转冲击反循环钻机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付美华目前,国内在基桩钻孔施工中,绝大多数使用以GPS-15型为代表的转盘钻机(钻孔直径1.5m,钻深50m),使用刮刀钻头或钻斗,在土层或粒径小的局部卵石层中钻孔,正循环排渣,是钻基桩...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国外长钻孔钻机的产品使用情况作一简介,详细介绍了有关钻机在国内的使用情况,就我国长钻孔钻机及工艺方法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0.
全液压钻机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冯庆龙在液压钻机设计中,不仅要注意系统是否能满足执行器的动作要求,同时也必须注意一些设计中的细微环节。否则执行器的动作实现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使整机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为此,笔者提出下述几个问题与同...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Ⅰ.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   总被引:63,自引:25,他引:63  
大陆碰撞与成矿作用是当代成矿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与板块构造成矿作用研究相比,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研究则明显薄弱。文章以青藏高原主碰撞带为对象,研究了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与区域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初步建立了主碰撞造山成矿模型。研究表明,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始于65Ma,延续至41Ma,形成了以藏南前陆冲断带、冈底斯主碰撞构造-岩浆带和藏北陆内褶皱-逆冲带为特征的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主体。伴随陆-陆碰撞,在冈底斯带相继发育①壳源白云母花岗岩-钾质钙碱性花岗岩组合(66-50Ma)、②+εNd花岗岩-辉长岩组合(52-47Ma)和③幔源玄武质次火山岩-辉绿岩脉组合(42Ma),以及大面积分布的巨厚(5000m)的林子宗火山岩系(65-43Ma),反映深部相继发生大陆碰撞和板片陡深俯冲(65-52Ma)→板片断离(52-42Ma)→板片低角度俯冲(〈40Ma)等重要过程。在主碰撞期,初步识别出4个重要的成矿事件:①与壳源花岗岩有关的Sn、稀有金属成矿事件,在藏东滇西形成腾冲Sn、稀有金属矿集区;②与壳/幔花岗岩有关的Cu-AuMo成矿事件,在冈底斯南缘形成长达百余公里的Cu-Au矿化带;③与碰撞造山有关的剪切带型Au成矿事件,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形成具有较大成矿潜力的A-u矿化带;④与挤压抬升有关的Cu-Au成矿事件,形成以雄村大型铜金矿为代表的斑岩型/浅成低温复合型Cu-Au矿床。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大陆主碰撞造山区域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12.
赵大军  徐龙宪 《世界地质》1994,13(2):147-150
国外基础工程钻凿设备现状赵大军,徐龙宪(勘查工程系)目前世界地质岩心钻探市场已趋饱和,钻探工作已走向建筑、勘测、环保、地下水和地热等市场。在这些市场中,钻探工作所面临的地层条件与岩心钻探相比大相径庭,因此其工艺方法则与岩心钻探迥异,它的特点是多种工艺...  相似文献   

13.
王志洪  卢华复 《地质论评》1996,42(1):1-6,T001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可能是在碰撞造山缝合带基础上发育的,其走滑特性严格受闽台微大陆与闽浙中生代火山弧碰撞过程中碰撞动力学的制约。岩石韧性组构和糜棱岩变形的微构造研究表明,碰撞前期走滑为左行。在早白垩世晚期(100-120Ma)的主碰撞期和以伸展作用为主的碰撞后期,该带以右行为主,这种右行走滑一直持续至今。发育韧性剪切带的闽台微大陆(或称平潭-东山带)原始位置可能比现今更靠南,这是属于几百公里的漂移  相似文献   

14.
1穿孔的设备与工艺1-1设备的选择根据高速公路建设的一般要求,需要穿孔设备机动灵活性好,适合于各种岩性,自带动力等特点。我单位先后选用了原苏联产PYδ-2型汽车液压工程钻机和石油物探机械厂改装的东风汽车液压工程钻机。配备蚌埠、柳州空压机厂生产的W—9/7型、VY—9/7型移动式空压机做为穿孔凿岩设备。1-2穿孔凿岩工艺①中等坚固以下岩石的穿孔凿岩工艺。一般情况下普氏系数小于5的岩石采用回转钻进穿孔工艺。钻具采用Ф90~130mm螺旋钻杆,钻头为二翼刮刀式并与钻杆同径。操作时的钻进效率取决于钻机扭…  相似文献   

15.
董书彬 《探矿工程》1995,(6):29-29,43
TSJ-1000型水源钻机改装成工程、水文两用钻机河北省城乡勘察院董书彬自1991年至今,根据工程需要,同时考虑节省开支,我们依次将本单位6台TSJ-1000型水源钻机改装成了工程钻机。改装后的钻机具有以下特点:扭矩大(45kNm),转速低,如将改动...  相似文献   

16.
CJF-20型冲击反循环钻机具有连杆冲击与卷扬冲出两种功能,是国内最新形式的冲击反循环钻机。本文介绍了该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性能,以及桩基施工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7.
张运良  李志军  林皋  王永学  刘君 《冰川冻土》2003,25(Z2):313-316
应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 模拟了海冰与直立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过程的模拟.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将冰对结构的碰撞及冰的破碎过程可视化, 同时发生碰撞后结构在每一时间步的响应都可计算出来.数值算例表明, DDA方法进行海冰破碎过程的模拟, 比有限元或边界元等方法更为合理和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8.
MK-3型钻机是一种新型的全液压坑道钻机。该钻机结构合理,性能可靠,操作简便,安全、既可用于煤矿井下钻进瓦斯抽放孔,探入水孔,灭火孔及地质勘探孔,也适用于地面钻进各种工程孔,在液压系统和回转的设计方面有所创新,在推广应用中取得很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南天山:晚古生代还是三叠纪碰撞造山带?   总被引:56,自引:42,他引:56  
伊犁-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卡拉库姆板块之间的南天山造山带是‘中亚型造山带’的典型代表之一,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与地壳增生过程。传统上,它被视为华力西期褶皱带或晚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但近年来,部分学者提出它可能为三叠纪碰撞造山带。本文在综述南天山造山带的蛇绿岩、高压变质岩、花岗岩类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其碰撞造山的时限。我国境内南天山西段碰撞造山可能开始于早石炭世(345Ma),结束于晚石炭世末(300Ma左右)。二叠纪时期,南天山至整个中亚地区进入后碰撞演化阶段。现有资料证实南天山为一晚古生代碰撞造山带,并非一三叠纪碰撞造山带。  相似文献   

20.
刘慧  沈志平  付君宜 《岩土力学》2023,(7):2050-2063
现行规范中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系数的确定需考虑实测锤击数影响,而业内对此少有研究。在一次人工做功击打时,动力触探落锤和探杆通过碰撞传递机械能,基于一维碰撞理论,若恢复系数不为0,则二者碰撞后速度不等,在重力和土阻力作用下会继续碰撞。推导了仅计算首次碰撞后探杆能量、计算首次碰撞后落锤与探杆能量之和及计算首次碰撞后有限次碰撞3种计算方案下的杆长修正系数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碰撞过程中和在一次人工做功击打的两次碰撞间是否考虑土体阻力作用,对杆长修正系数的计算都有影响。使用计算首次碰撞后落锤与探杆能量和的计算函数对现行规范中杆长修正系数拟合,得到重型和超重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9935、0.9751。仅考虑两次碰撞间土体对探杆阻力的影响,使用计算首次碰撞后有限次碰撞的计算方法,当恢复系数≤0.3时,计算得到的杆长修正系数随锤击数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