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建场简史及试验研究内容昌吉地下水综合试验场位于新疆昌吉市北郊,占地23亩(其中试验区18亩,办公生活区5亩),是新疆地质矿产局专门进行包气带水盐运移规律试验研究的基地,也是目前地质矿产部内规模最大、试验项目齐全、测试仪器先进的野外地下水综合试验场.  相似文献   

2.
焦培新 《地下水》1995,17(3):97-101
本文是在新疆水利史上第一次沿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干旱剖面进行综合考察基础上,研究沙漠地下水成因,分布特征,概算其补给量、贮存量,并分析了沙漠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条件。  相似文献   

3.
姚斐  周金龙 《地下水》1997,19(4):171-173
本文在简述新疆平原地下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新疆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并从地下水资源角度提出了防治新疆生态环境劣变的五条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4)
以新疆较为干旱的喀什区域为研究对象,将区域划分为8个分区,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占据总水资源量的40%以上,是区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11种地下水安全影响指标构建地下水安全指标体系,通过构建新疆喀什地区地下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云模型对区域地下水供水安全进行定量评估。评估结果表明:熵权云模型可综合考虑地下水安全评估的随机性和模糊性,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喀什地下水供水安全综合评价值在0.094 5~0.252之间。区域地下水供水总体达到较安全的程度。研究成果对于地下水供水安全评估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7,(4)
结合SWAT模型对新疆叶尔羌河某子流域的地下水埋深进行预测,定量分析气候变化环境下研究区域地下水动态响应变化。研究结果表明:SWAT模型适用于区域地下水埋深的动态预测,预测精度较高。相比于降水变化,气温变化下区域地下水动态响应度更高,对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埋深影响更大。研究成果对于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保护规划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鹏 《地下水》2002,24(3):156-159
本文通过对新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的分析,阐述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了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白杨河流域水资源特征的分析,阐述了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规划缺失、灌溉方式落后、开发利用缺乏全局观念以及对水与生态环境缺乏系统研究等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流域综合分析研究,改变落后灌溉方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实行统一管理开发、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措施,对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探索变化环境下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是识别地下水环境问题、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基于水利部门历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水利统计资料汇编等数据,对1956—2016年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变化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956—2016年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呈减少趋势,其中地下水天然补给量基本稳定,地表水体转化补给量持续减少;从地下水补给结构分析,渠系渗漏补给量大幅减少,导致地下水资源量减少;河道渗漏补给量增加,抵消了地下水资源量的减幅。平原区灌溉面积扩大导致的农田灌溉耗水量增大是地下水资源量减少的根本原因,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
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划分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系统的划分是正确评价哈密盆地新疆煤炭基地地下水资源的基础。以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该盆地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下水系统理论对该盆地地下水系统进行了划分。据地下水系统划分原则和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1个一级地下水系统;3个二级地下水系统;8个三级地下水系统;4个四级地下水系统。通过对该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划分,为新疆煤炭基地地下水资源评价和规划提供了科学评价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3)
拜城盆地是新疆重要的煤炭、油气和农产品基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地下水开采量日益增大,本文结合库车-拜城盆地能源基地地下水调查项目,采集拜城盆地范围内196组地下水样品,应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法对拜城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拜城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仅有南、北部山前,木扎提河下游南北两岸等部分地段地下水质量属极差-较差,人类活动未造成地下水污染。在今后发展中,应以保护地下水资源为目标,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绿色农业和节水经济,开展地下水日常监测工作,防止地下水污染,为保护拜城盆地地下水资源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7,(3)
结合蒙特卡洛算法对新疆叶尔羌河上游某小流域地下水动态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蒙特卡洛算法可考虑地下水变化的非平稳特点,对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地下水监测值之间的年和月尺度误差相对值均小于12%,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1和0.85,蒙特卡洛算法在月尺度地下水预测精度好于年尺度预测精度。研究成果对于新疆区域地下水动态预测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徐敬东 《地下水》2012,(4):78-80
以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2011年地下水监测资料为依据,通过监测区地下水变化情况,分析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为当地地下水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1990,(4)
西北、内蒙六省区第七次地下水观测研究经验交流会,于1990年8月25日至29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陕西、内蒙、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的代表(青海省因故未到),黄委会水文局、全国地下水情报同、《地下水》编辑部、新疆日报社、河南、山西、河北、辽宁以及内蒙古农牧学院、新疆八一农  相似文献   

14.
李丰琇  李巧  周金龙 《地下水》2015,(1):1-3,126
开展干旱区地下水水质评价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对地下水水质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将新疆分为吐鲁番-哈密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及伊犁河谷四个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用2000年至今所开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新疆今后开展地下水水质评价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赵伟  董慧 《地下水》2004,26(1):23-25,29
本文应用水文地质学理论,分析了新疆地下水的分布、形成规律及特点,运用水资源系统理论,从管理角度分析了新疆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基点,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管理应遵守的原则,对地表水、地下水要统一评价、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要重视前期工作,加强基础研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2,(6):1
2012年9月3日至7日,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地下水》杂志编辑部一行在新疆开展了地下水管理保护宣传活动调研工作。9月4日,受新疆水利厅董新光副厅长委托,水利厅科教处王新处长主持召开了座谈会。新疆水利厅科研管理处、水政水资源处、新疆水文水资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是重要的供水水源,近年来由于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工作越发重要。本文以新疆阿克苏某区域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2009年和2011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从数据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潜水水质达到Ⅲ类水类别的比重50%,比09年水质相比总体上变差趋势,浅层潜水水质较差,不能直接饮用或灌溉,需要采取措施改良水土环境。防止水质污染,保证区域水资源安全,保证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关于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扰动研究表明,煤矿开采施工扰动及形成的地下采空区对原地下水赋存环境和运移通道产生影响。新疆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脆弱,为确保新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必要从水资源动态平衡角度对本区煤矿开采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和破坏机理进行研究。据地下水扰动变化特点,提出新的保护及利用思路,为科学保护和利用矿区地下水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0,(2)
结合新疆克州境内两个地下水观测站点的地下水数据,对近20年的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克州境内的山区盆地区域从2000-2018年年平均地下水埋深总体变化较为平稳,各年度地下水埋深在3~4. 5 m之间变幅,各年代际地下水埋深的变幅为0. 8~1. 2 m之间,7月份属于地下水位较低的月份,2月份属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月份;境内年地下水埋深呈现递增变化,且变化趋势不明显;夏季由于降水补给,地下水呈现递增变化,秋季和冬季地下水由于补给量有所减少,总体呈现递减变化,春季地下水无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新疆石河子在规模种植、节水灌溉等技术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上世纪50年代初建城,从西部小镇发展成现在的戈壁明珠、最适宜人居环境、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垦区持续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使石河子市开始面临严峻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需要综合规划地表水、地下水的合理配置,以避免优质地下水资源枯竭。从石河子市区地下水补给来源及其变化趋势,提出地下水源涵养的思路,通过分析石河子市区地下储水构造特征及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动态变化以及存在的供求矛盾,探讨涵养地下水的可行性及重要意义,提出了地下水涵养工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