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公元1430年前中国测绘美洲——《坤舆万国全图》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性与定量分析《坤舆万国全图》和同时期的欧洲绘世界地图:墨卡托(1569)、奥特里乌斯(1570)、墨卡托(1595)北极圈地图和普兰修斯(1594)地图,揭示《坤舆万国全图》内容并非采自欧洲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显示文艺复兴前的欧洲,而美洲一半的地名在同时期的欧洲绘地图上没有出现,部分是利玛窦去世至少200年后欧洲人才知道的地理.《坤舆万国全图》准确标示今日的加利福尼亚、雷尼尔山(雪山)、阿拉斯加的冰川峡湾(美湾)、安克拉治附近的水潮与北美最高峰迪纳利(水潮峰)纬度与地理特征完全符合,南美智利与秘鲁的经度比较正确.普兰修斯与墨卡托的地图严重错误和不确定.《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国地名地理不是利玛窦年代的,是公元1430年以前的,比哥伦布到达美洲早60年以上.传教士卫匡国1655年出版的《中国新地图集》不可能是他测绘,只能翻译中国原数据,说明明代中国有能力测绘大面积有准确经纬度和球形投影的地图.这两种地图证实中国的世界地理知识和地图学并非来自西方.《坤舆万国全图》证明中国明代大航海是世界地理大发现与地图学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2.
刘肇光 《地图》1993,(3):14-17
“制图六体”是我国晋代制图学家裴秀提出的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最早记载在《禹贡地域图序》中。裴秀(公元224—271年)字秀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曾随司马昭行军作战。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立为帝时,他官拜司空,专门负责管理全国的土地和户籍,由于工作关系,经常要使用和查阅各种地图资料。他在绘制《禹贡地域图》之前,曾把汉  相似文献   

3.
龚缨晏 《地图》2006,(2):102-104
伊斯兰地图学产生于公元8世纪中期,公元11、12世纪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伊斯兰地图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比鲁尼。  相似文献   

4.
综合应用137Cs技术、RS技术和GIS技术,进行云南小江流域土壤侵蚀的评估和预测研究,探索中国西部山区观测资料缺乏、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方程不适宜区域土壤侵蚀评估与预测方法。通过137Cs技术,采用非农耕地与农耕地土壤侵蚀模型确定区内林地、灌丛、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年均侵蚀模数分别为356—1531 t/(km2·a),330—1709 t/(km2·a),886—3885 t/(km2·a),5197—12454 t/(km2·a)和15000 t/(km2·a)以上。解译小江流域1987年(Landsat TM)、1995年(Landsat TM)和2005年(Landsat ETM)遥感影像,获得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将其与1∶50000 DEM模型进行叠置分析,建立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图,结合利用137Cs确定的土壤侵蚀速率数据,进行土壤侵蚀分区与制图,分析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87年—2005年流域轻度以上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66.0%—67.3%,变化不大,但侵蚀强度明显加剧,1987年—1995年间尤为明显;中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区面积分别增加30%、23%和26%;小江流域1987年、1995年和2005年土壤侵蚀量分别为7.51×106t/a,8.19×106t/a和8.18×106t/a。进而选用1995年和2005年的土壤侵蚀数据构建Markov-CA(马尔可夫—元胞自动机)预测模型,获得2015年流域土壤侵蚀分区图,并预测2015年土壤侵蚀量为8.17×106t,与2005年侵蚀量接近。研究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小江流域土壤侵蚀的变化过程与主要驱动因子,研究方法适合中国西部山区土壤侵蚀评估与预测。  相似文献   

5.
《地图》1990,(1)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主持,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委会主编的《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制图规范》和乌鲁木齐幅(K—45)、西宁幅(J—47)、太原幅(J—49)、西安幅(J—49)、南京幅(I—50)、长沙幅(H—49)、呼和浩特幅(K—49)、海南岛幅(E—49)等八幅1:100万土地类型图已由测绘出版社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6.
CH992345 小城市测绘管理工作浅谈/姜晨光(山东莱阳农学院)…∥中国测绘.—1999(4).—12~14 CH992346 浅谈城市测绘管理的主要职责及内容/陈祖璧(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测绘.—1999(4).—14~15 CH992347 数字地球的实现/杨明辉(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测绘.—1999(4).—19~20 CH992348 信息高速公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与数字地球/李德仁(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测绘.—1999(4).—21~24  相似文献   

7.
《地图》1989,(1)
现在西安碑林中保存着我国古代地图中的珍品——宋代制作的“禹迹图”和“华夷图”它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两图同刻在一块石碑的正背两面,正面是“禹迹图”,背面是“华夷图”。二图尺寸大小一样,长宽备约0.77米。“禹迹图”于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绘制。于南宋阜昌七年(公元1137年)四月刻石。“华夷图”于宋神宗王朝(公元1068年——1085年)时所做,阜昌七年十月刻石。  相似文献   

8.
CH981411 关于3S技术一体化的一些思考/唐棣(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科技动态。—1997,(3),—2~6 CH981412 关于建立中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想/唐棣(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科技动态。—1997,(4)。—5~13 讨论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提出建立全国三级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想,对系统建设的原则、组成与主要功能、系统硬软件设置、系统基础地理数据库设计、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技术关键等问题做了详细探讨。图1  相似文献   

9.
冰川二维尺度(面积、长度)的变化信息难以满足冰川变化区域差异与特征分析以及冰川变化对水资源与灾害等影响研究的需要,冰川物质平衡是衡量冰川三维尺度(冰量)变化最直接的方式.野外观测能力有限,遥感技术成为长时间大尺度冰川物质平衡监测最为有效的手段.东帕米尔高原是我国西部巨大山系,由于其极高海拔而发育众多规模较大的冰川,是下游喀什地区水资源源区.目前对于帕米尔冰川变化还存在很大争议,而且"帕米尔-喀喇昆仑山(冰川)异常"值得进一步讨论.论文首先利用中国两次冰川编目数据,结合Landsat遥感影像对研究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冰川二维(面积和长度)参数变化进行了监测,然后利用地形图(1971—1976 )、SRTM(1999)、ASTER(2013—2014)和Cartosat-1(2014)立体像对生成不同时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 ,结合ICEsat GLAS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对该区域的冰川冰量变化及近期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决策树结合混合像元分解的中国竹林遥感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林是中国亚热带地区特殊而重要的森林资源,现有方法难以实现全国范围竹林时空分布信息快速准确提取。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利用2003年、2008年、2014年MODIS NDVI、反射率产品数据和省域Landsat分类数据,提出了基于决策树结合混合像元分解的全国竹林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通过最大似然法获取中国林地分布信息;然后,在林地信息的基础上,构建决策树模型提取中国竹林分布信息;最后,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混合像元分解得到中国竹林丰度图,并计算竹林面积。研究结果表明:(1)最大似然法提取的3个时期中国林地信息的生产者与用户精度均在90%以上,Kappa系数均值为0.93,为竹林信息提取奠定了基础。(2)C5.0算法构建的决策树模型能够很好的提取中国竹林时空分布信息,3个时期竹林分类精度均在80%左右。(3)在混合像元分解的基础上,统计得到的全国各省竹林估算面积与清查面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分别为0.98、0.97和0.95,RMSE范围为3.92万—9.58万ha,说明估算得到全国竹林面积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本研究所提出基于MODIS遥感数据运用C5.0算法决策树结合混合像元分解的方法,实现了全国竹林时空分布信息的准确提取,为全国竹林资源信息动态监测及管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镇江焦山碑林中有一块面积80cm×80cm的<禹迹图>碑,该图碑的图名处刻有"元符三年(按:即公元1100年)正月依长安本刊",图西南角刻有"绍兴十二年(按:即公元1142年)十一月十五日左迪功郎充镇江府府学教授俞重校立石".这说明镇江<禹迹图>碑可能有两块:一是公元1100年按长安<禹迹图>碑拓片刊刻;二是公元1142年照公元1100年图碑,由俞重新校正后翻刻.现存图碑应为后者.该图字迹、线划均较粗犷.  相似文献   

12.
CH981943 GSS1A型GPS接收机的检测与分析/周英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科技动态。—1997,(4)。—40~43 (周琪) CH981944 全站仪的X—Y倾斜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初探/蓝锦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绘学报。—1998,27(1)。—69~73 X—Y倾斜(水平度)传感器是当仪器整平后,对垂直轴的剩余倾斜作垂直角和水平角的改正。本文论及光路、电路以及传感器内部结构。图6参3 CH981945 高精度正立方玻璃体干涉检测方案设计/翁兴涛(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8,23(1)。—70~71  相似文献   

13.
孙果清 《地图》2003,(6):60-61
敦煌星图原藏于敦煌石窟藏经洞中,1907年被英国斯坦因盗走,现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星图被盗走后长期锢闭,直到1959年,英国学者李约瑟在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时才揭示之。敦煌星图为手绘长卷,纵25.5厘米,横185.8厘米,纸本彩绘。一般认为绘于唐中宗(李显)时期,即公元705-710年前后的作品。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全天星图。中国最早的星图是以北极为中心,将全天的星投影在一个圆形平面上,称圆图,如汉代的“盖图”。在圆图上,近赤道天区的星位误差很  相似文献   

14.
平遥地处山西省中部 ,居汾河西岸。相传这里是帝尧的封地 ,后称为中都 ,春秋时为晋国的古邑。西周王朝为抵御外侵修筑城墙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明洪武三年 (公元1 370年 ) ,出于军事防御需要 ,在原西周旧城基础上扩建为砖石城墙 ,明清两代 5 0 0余年间共修葺 2 6次。直到今天 ,平遥古城以她古老、纯朴、雄伟的风姿屹立在晋中平原上。平遥古城是由完整的城墙、街道、店铺、寺庙、民居和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中国辽金时代木构建筑镇国寺组成的一组庞大古建筑群 ,至今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城市原型风貌 ,完全合乎我国古代县城一级的等级和礼…  相似文献   

15.
CH20012162 我国地图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数字中国”战略中的主要作用/王大新(中煤航测遥感局地图制印公司)//西北测绘信息.—2000(4)—3~6 CH20012163 现代地图制图理论与数字地图/闫志刚(中国矿业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研究所)…//上海测绘.—2000(4).—16~20  相似文献   

16.
CH980122 中国地区高精度地面参考架的定义和实现/孙付平(郑州测绘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7,14(4)。—241~245 要研究中国地区的地壳运动,建立一个高精度中国地面参考架(CHTRF)十分必要。提出CHTRF的随时演变应定义为相对于欧亚板块稳定主体无整体平移和旋转,而CHTRF的原点、尺度及其在某一历元的定向应与IERS地球参考架(ITRF)一致。关于CHTRF的建立、维持及其与ITRF的连接,给出了一套模型和方法。基于这套  相似文献   

17.
CH992728 九十年代沿海港口、航道测绘的发展/偶卫军(上海海上安全监督局海测大队)∥中国测绘.—1999(4).—26~28 CH992729 勘察测绘是城市规划的基础/王甫亚(临沂市规划管理局)∥中国测绘.—1999(4).—29~30 CH992730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开发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武强,邹德禹(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28(1).—78~81 CH992731 矿区GPS网坐标转换的抗差模型/高井祥,张华海(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28(2).—99~103 CH992732 利用分形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检测小断层/崔若飞,许东(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28(2).—258~261  相似文献   

18.
MODIS光谱指数在中国西南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先伟  刘梅  柳林 《遥感学报》2014,18(2):432-452
利用标准化降雨指数SPI比较了基于MODIS反射率数据提取的8种光谱指数(NDVI、NDWI、VARI、EVI、NDIIB6、NDIIB7、D1640和SR)对中国西南四省市(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2000年—2012年典型干旱事件的反映。研究结果表明:(1)SPI指数能直接反映监测站点附近的干旱情况,其中3个月和6个月尺度的SPI(SPI3和SPI6)对2006年和2009年—2010年该区的特大干旱事件的监测效果较好;(2)除了D1640外,其余7种光谱指数的距平值与3个月尺度的SPI3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NDIIB7、NDIIB6和VARI与SPI3的相关性较高(R0.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中国西南地区的干旱状况;(3)MODIS NDIIB7距平值与3个月尺度的SPI3相关性最高(R=0.35),本文以其为例,再现了云贵高原2009年—2010年特大持续干旱事件的时空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李梅  刘清旺  冯益明  李增元 《遥感学报》2022,(12):2665-2678
中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精确地对人工林结构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旺业甸林场内的落叶松和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离散点云数据和地面样地调查数据对人工林林分高进行建模,通过点云特征变量与地面测量的6种林分高(包括:Lorey’s高、算术平均高、最大高、优势树高、中位数高和树冠面积加权高)间的Pearson’s相关性筛选自变量,然后利用全子集回归构建不同林分高估测模型,并采用交叉检验法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激光雷达点云高度百分位数与不同林分高相关性均较高,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构建的不同林分高结果最优,且估测模型的自变量均为高度特征变量。Lorey’s高(R^(2)=0.91—0.97,rRMSE=2.75%—3.96%)、优势树高(R^(2)=0.86—0.97,rRMSE=3.72%—3.83%)和树冠面积加权高(R^(2)=0.86—0.96,rRMSE=3.81%—4.73%)估测精度最高,算术平均高(R^(2)=0.85—0.94,rRMSE=4.52%—6.07%)和中位数高(R^(2)=0.80—0.95,rRMSE=5.37%—7.34%)次之,最大高(R^(2)=0.69—0.87,rRMSE=6.19%—8.09%)最低。针对不同森林类型,落叶松人工林林分高估测精度最优,优于不区分森林类型模型的估测精度(ΔR^(2)=0—0.05,ΔrRMSE=-0.69%—1.97%),优于油松林林分高模型的估测精度(ΔR^(2)=0.06—0.18,ΔrRMSE=-1.90%—1.13%)。无人机激光雷达可以用于估测北方温带针叶林的林分高,能够满足人工林资源调查快速、精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沈括(公元一○三一——一○九五年)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进步的政治家。十一世纪初,由于北宋王朝对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的大量兼并土地,采取了庇护纵容的态度,对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契丹、西夏上层贵族掠夺侵扰,实行乞和投降政策,所以使得农业生产和人民财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民起义不断爆发,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当时,儒法两家的斗争,主要是以法家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和以儒家司马光为代表的守旧派的斗争。法家反对兼并,“绝兼并之路”,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