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目前防灾减灾业务体系与遥感监测分析能力尚未深度耦合,在灾害应急处理模式、数据资源规划与组织、动态服务体系架构等方面存在挑战。针对上述挑战,设计了台风洪涝灾害应急监测评估流程,阐述了多源灾害数据动态汇聚与接入、任务驱动的灾害模型服务协同、灾情要素高效集成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面向Web的台风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系统,提供灾害应急资源按需获取、在线分析、动态专题制图和评估报告生成等功能,并在海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GIS网络数据在Oracle中的存储、管理、应用与开发是GIS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基于Oracle10g SDO网络实现GIS网络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不需要人为设计存储方案,并利用MapViewer完全支持SDO网络的特点,快速实现GIS网络的Web GIS开发,为建立与开发更为复杂的GIS网络系统提供基础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李旭文 《现代测绘》2004,27(5):26-28
GIS是江苏省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中重要的支撑性信息技术,在GIS数据以及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全省各种环境自动监控信息的获取、存贮、管理和显示实现了信息处理业务化集成,网络化环境自动监控信息共享与服务GIS系统为增强我省适应环境管理现代化的环境信息快速获取和应急决策响应能力发挥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流程及应用示范功能需求,结合组件式GIS集成开发技术,基于JAVA和Microsoft.NET开发环境,GDAL开源框架,以Geobeans地图服务为基础,整合了Arc Engine平台,采用Postgres数据库设计并开发了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应用示范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数据库分系统,数据处理与交换共享服务平台和计算机业务支撑平台,以及遥感减灾应用产品服务能力示范分系统、遥感灾害监测应用示范分系统、风险评估预警应用示范分系统、遥感灾情评估应用示范分系统、灾害应急保障应用示范分系统、天地一体化信息采集应用示范分系统等6个示范分系统的建设,并且完成了中央到示范省的部署和应用示范。实现了最大限度的信息和软、硬件资源共享,有效降低了卫星数据应用的门槛,提高了以环境减灾卫星为代表的国产卫星数据在减灾、交通等行业领域中的应用水平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遥感分类栅格图的快速矢量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仁喜  赵忠明  潘晶 《遥感学报》2006,10(3):326-331
遥感数据成为GIS愈来愈重要的一种数据源.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之间的快速转换是RS与GIS集成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遥感分类图栅格像元之间的关系,快速自动地提取矢量数据点及其连接信息,进而利用连接信息快速生成弧段,由弧段自动组建多边形并建立完整的拓扑关系.实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由遥感分类图自动转换成GIS通用数据的高效方案.  相似文献   

6.
合理进行土地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利用卫星遥感与GIS快速、准确、及时的特点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动脉监测,构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的支持。在GIS中嵌入智能化思想,能增强GIS的辅助决策作用。文章探讨了基于知识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功能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的时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众包(crowdsourcing)的遥感灾害监测与评估模型,重点研究了模型中基于动态投票一致性策略的灾害数据评估,并在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众包的遥感灾害监测与评估原型系统。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汇聚和融合互联网亿万网民的知识参与,快速解译灾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遥感影像数据的快速处理、海量灾害数据的高效采集和实时的灾害评估。  相似文献   

8.
随着以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集成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面积、快速、准确掌握和预报农业生产信息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利用上述高新技术建立农业信息采集监测系统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在Arc GIS支持下提高人机交互解译生产效率的方法和关键技术,包括多用户并发编辑和协同验证的遥感影像解译系统、双重编码策略、基于要素模板的属性自动赋值、拓扑错误避免和批处理。通过2013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遥感影像解译检验了其合理性和高效性,为提高遥感影像人机交互解译生产效率提供了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遥感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分辨率的对地观测遥感数据变得更为丰富,为遥感理论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利用变化检测技术能高效率地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提取相应目标区域的变化信息,快速地更新地图数据库。变化检测技术提供地表地物发生变化的信息,用于资源和环境监测、自然灾害评估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沙尘暴的卫星遥感监测与减灾服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我国北方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的沙尘天气 ,特别是沙尘暴及其危害及研建完成的“沙尘暴的卫星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系统”及其监测评估实例。系统的研建促进了空间技术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2.
SAR与TM影像的IHS变换复合及其质量定量评价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本文采用四种典型的IHS变换方法,对同一地区的SAR与TM影像进行了复合,并对复合后图像的信息量及清晰度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用熵、联合熵和平均梯度这三个定量指标客观评价SAR与TM影像的复合效果,比目视评价结果准确有效,从而为选择最佳IHS变换方法进行多源遥感数据复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空间信息技术是防洪减灾现代化的基础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洪灾损失严重,防洪减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防洪减灾研究中,必须积极引进当今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以高新技术改造水利这一传统产业,以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为支撑的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防洪减灾中,是防洪减灾现代化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并对空间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表达方法难以满足大规模遥感图像检索需要的问题,该文将卷积层特征和全连接层特征进行联合,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多层特征联合的遥感图像检索方法。该方法提取不同卷积层特征作为图像的局部特征,提取全连接层特征作为感兴趣区域,并对二者进行跨层整合得到新的图像特征并应用于图像检索。实验结果表明,与利用单一的全连接层或者卷积层特征以及传统的经典检索方法相比,该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检索结果,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的全局信息和空间结构信息,提高遥感图像检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配准与变化检测作为单独环节处理的局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理论的配准与变化检测一体化处理方法。该方法将配准误差作为一种光谱变化决策因子,变化信息以权值的方式迭代反馈给变分配准模型的解算过程。为了更准确地检测建筑物这个特定目标的真实变化,该文采用多尺度最大形态学轮廓建筑物检测指数的差异作为另外一个决策因子。最后将配准误差反映的变化和建筑物检测指数的差异这两个决策因子在D-S证据理论框架下建立概率模型进行融合处理,进而得到建筑物的变化检测结果。该文选取WorldView-2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一体化处理思路可以有效地解决单独处理的局限,从根本上解决配准误差对变化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由于变化而使配准精度降低的问题,进而提高配准和变化检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citizens face enormous challenges of disaster management as widespread devastation, economic damages, and loss of human lives caused by increasing natural disasters. Disaster management requires a complicated iterative process that includes disaster monitoring, early detection, forecasting, loss assessment, and efficient analysis of disaster reduction. Each task typically involves the use of technologists and multipl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cluding sensors, data sources, models, geo-tools, software packages, and computing resources. However, most existing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ms operate in a typical passive data-centric mode, where resources cannot be fully utilized. This impediment is partially being addressed by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the growing availability of diverse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xperienced by the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Application System of China. To address the issues of data-centric, centralized, isolated solutions, we propose a novel Focusing Service Mechanism, which is capable of scheduling and allocating for optimum utilization of multiple resources, to dynamically generate collaborative and on-demand disaster information services. We also demonstrat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ed Disaster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IDISS). Through the service strategies of Virtualizing, Wrapping, and Integrating, disaster-related resources are constructed into services in the IDISS. These services are dynamically aggregated into focusing service chains, for diverse disaster management tasks. Actual applications illu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service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disaster manage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国家遥感中心技术培训部)于1988年4月推出的地理信息系统通用软件PURSIS的设计原理与方法。由于它是在IBMPC/XT,AT及系列兼容机上研制的,因此便于推广使用。为了克服微机在速度和容量上的种种限制,PURSIS系统采用了一些较复杂的技术手段,使得与其它系统相比,具有如下明显特点:(1)利用软件技术,为图形的输入和编辑创立了一个良好的交互式工作环境,使用户能方便地输入和修改各种地图。(2)采用压缩编码技术存贮图形和图像数据,从而大大减轻了微机系统的空间负担。(3)设计了高效率的数据格式转换算法,使矢量数据能快速转换为网格数据。(4)设计了COLOR 136软件,将廉价的COLOR-400卡支持的16种颜色扩充为136种颜色,成功地解决了专题图件的显示问题。(5)解决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联合操作问题,使用户能在图的逻辑概念上进行多种操作。此外,数字地形模型和其它数据在操作时的联系甚为紧密。(6)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应用工具,如专家权重、叠加分类、专家命题等模型。使用户在这些模型支持下解决一些各自的专业问题。(7)解决了FORTRAN语言、编译DBASE Ⅲ和8086宏汇编语言之间的相互调用问题,使系统设计灵活多变,并能充分利用微机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8.
1996-2000年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总结了从1996年到2000年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成就,内容涉及,数据获得取与数据管理,航空航天遥感系统及其软硬件,GIS软硬件,摄影测量,遥感及空间信息系统的原理与算法,摄影测量,遥感及空间信息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字北京的空间信息工程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李军  彭凯  李琦  郭玲玲 《测绘科学》2005,30(1):80-82
空间信息工程是指利用"数字地球"理论,基于3S等关键技术,深度开发和利用空间信息,建设服务于北京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依据北京市空间信息工程的建设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市遥感工程、北京市综合遥感影像数据库和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研究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通过模拟出租车的路径选择探索乘车软件推广对出租车寻客路径偏好造成的影响。基于出租车的历史寻客轨迹,提取起终点对之间的出租车寻客路径集,选取路径的行程距离、历史乘客数目、历史载客行程距离等六个指标,对出租车的寻客路径选择行为进行多项Logit模型建模。通过分析模型的系数大小,得到各因子对出租车寻客路径选择的影响以及出租车在起终点对间寻客的偏好因子;通过统计出租车在各行政区内或跨行政区寻客时以各因子为偏好因子的起终点对数目,得到偏好因子的空间分布差异;此外,通过对比乘车软件推广前后的建模结果,得到出租车寻客路径选择偏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