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颜世明 《地理学报》2014,69(11):1736-136
正20世纪70年代竺可桢先生组织编写《中国自然地理》丛书,其中分册之一即《历史自然地理》,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由此掀起研究历史自然地理的热潮。随着地理科学技术进步,历史史料再度发掘,《历史自然地理》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邹逸麟、张修桂先生在《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基础之上,吸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学、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分册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多年从事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张荣祖编著。它是近期我国出版的一部重要的动物地理学专著。全书共分六章,根据陆栖脊椎动物的资料,前四章论述了中国动物区系概貌,历史演变,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并对中国动物地理区划进行了讨论。第五章从动物生态地理学的观点,阐述了中国各生态地理动物群的特  相似文献   

3.
褚绍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家、历史地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培养了我国第一位地理教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前理事长陈澄教授)。褚先生在建国前即编著了《地理学习法》《中国地理概要》等专著。建国后,褚先生编写了《新中国地理》《徐霞客游记》等著作,主编《地理教学丛刊》和《地理教学》杂志,还与孙大文先生一同编著了《地理教学法》一书(1982年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评介《自然地理与环境研究》——黄锡畴论文选集陈传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100871)王化群(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长春130021)1996年,《自然地理与环境研究》——黄锡畴论文选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反映了长春地理研究所黄锡畴教授...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地理学界必须关注的一个大事件是2011-2015年陆续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包括《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中国地貌》、《中国气候》、《中国水文地理》、《中国土壤地理》、《中国植物区系与植被地理》、《中国动物地理》、《中国古地理》、《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和《中国海洋地理》10部专著。该系列专著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形成演化、基本特征、类型划分、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做了全面系统地揭示和阐述,并结合新时期  相似文献   

6.
正由北京师范大学张兰生和方修琦教授主编的《中国古地理——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是《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于201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12章,共63万字。该书全面阐述了我国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形成演化的主要古地理过程,是继已故周廷儒院士1984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之后又一部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系统阐述中  相似文献   

7.
正由张荣祖编著的《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第一版于1979年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动物地理学专著,对推动学科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该书被日本同行译为日文发行(1981年)。1999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作者又出版了《中国动物地理》一书,对资料作了较大的补充。现在在《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中完成的《中国动物地理》新版本,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进步,表现在:(1)内容由以往陆栖脊椎动物为主,拓展为包括  相似文献   

8.
段伟  吴松弟 《地理研究》2011,30(6):1157-1158
2011年5月28~29日,"纪念谭其骧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隆重召开。
谭其骧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人。1911年出生在沈阳皇姑屯车站宿舍。1930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历史系。1932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师从顾颉刚先生。新中国成立前,先后任教于辅仁、北京、燕京、清华、浙江、暨南等大学。1950转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7~1982年任系主任,兼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1982~1986年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首任所长。曾当选为第三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34年,协助顾颉刚发起成立禹贡学会,任理事,主编《禹贡》半月刊。同年发起中国地理学会。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其为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从1955开始,由他领衔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历经30余年编绘出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最重要的成果,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由他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也即将问世。谭其骧先生还主编有《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等,个人文集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谭先生育人有方,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培养了邹逸麟、周振鹤、葛剑雄等一大批中坚力量。如今,在谭其骧院士的影响下,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茁壮成长,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是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近年来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中国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研究,在生态环境、人口地理、行政区划、经济地理、区域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研制的CHGIS(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为众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一书最近(198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自然地理》共分12册,其中气候(1984年)、地貌(1980年)、地表水(1981年)、地下水(1981年)、土壤地理(1981年)、动物地理(1979年)等分册已先后出版。总论是第一分册,由我国著名自然地理学家赵松乔教授主编。  相似文献   

10.
王守春 《地理研究》1996,15(4):110-110
在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众多成果中,最近又增添了一项极为重要的成果。这就是由重庆出版社科学学术着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活动与所处的地表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了解自然地理环境,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中国自然地理》编撰于20世纪70年代被列入中国科学院1973-1980年重点科学规划之中,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竺可桢副院长为主任的《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自1979年至1988年历时10年,先后编撰出版了总论、地貌、气候、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地理、植物地理(上、下册)、动物地理、古地理(上、下册)、历史自然地理和海洋地理等13本分册,成为我国自然地理权威系列丛书。  相似文献   

12.
周成虎 《地理学报》2021,76(9):2330-2331
中国城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引导和推动着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城市地理学,应1978年改革开放而生,随国家繁荣富强而壮,成为中国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2018年,科学出版社获得国家出版基金全额资助出版《中国城市地理丛书》.这是继《中国自然地理丛书》《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后,推出的又一套地理学大型丛书,反映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的重要进展和方向,是中国地理学事业发展的重要事件. 《中国城市地理丛书》选题既包括了国家层面的城市地理研究,也涵盖了城市分部门的专业研究,是城市地理学新近的优秀成果,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读性和创新性.丛书第一辑共9册: 《中国城市地理基础》(张小雷等).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气候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人文、政治和经济等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别.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本分册重点介绍了中国城市形成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历史基础、经济基础、交通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和政治制度基础等,在进行中国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地理分区设想,是研究中国、研究中国城市必备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一书由科学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是《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中国历史自然地理》是研究在地学上被称为全新世的最近一万年以来的历史时期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今天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特别是近一万年以来的全新世时期,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有了原始农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社会经历了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现代  相似文献   

14.
秦大河 《地理学报》2011,66(7):1005-1005
中国干旱区是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之一,面积约21.5×106 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2%。这片土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在中国干旱区人类开发和应用当地自然资源和能源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之前还没有一本系统综合研究总结中国干旱区形成、演化以及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特别是山-盆耦合关系的著作。由陈曦研究员主编的《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一书2010 年6 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以来,在地理学界引起广泛关注,赢得众多好评。  相似文献   

15.
正在论述中国海洋的科学著作中,同时兼顾海洋地学与社会发展的专著屈指可数,可谓翘首期盼。由王颖院士主编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中国海洋地理》,填补了这一缺憾。该书的面世,使我们有了一次站在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海自然地理和资源环境状况的绝佳机会,同时也深化了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一体化管理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的海疆管理的内涵。此次出版的《中国海洋地理》不仅全景式展示了近30年来我国海洋地理各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16.
本书是建国以来继《中国自然区划草案》(下称《草案》)、《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下称《初稿》)、《中国自然区划概要》(下称《概要》、《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下称《总论》之后出版的又一部中国自然区划专著.1 本书与《初稿》的主要分歧《初稿》1959年发表后,立即引起地理学界的普遍重视,中国地理学会曾于1960、1962年两次召开会议讨论,地理刊物也连续发表文章讨论.赞誉者多,批评意见也不少.其中任美锷、杨纫章的意见最尖锐,并提出自己的区划方案.1979年出版了31万字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详细论述.本书就是该书修改、扩充而成,遍幅增至71.6万字.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京委员扩大会议上,决定出版《中国人文地理》大型丛书,以便和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大型丛书相匹配,使中国地理出版系统化、完善化。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学部委员吴传钧教授非常支持这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全面反映中国人文地理研究水平和中国人文地理及其各个领域总貌的学术论著。会前吴理事长专门同科学出版社负责人陈丙寅、吴三保编审讨论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西南大学马强教授等合著的《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于2016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九章,367千字。第一章对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作一总体概述,嗣后八章分别对嘉陵江流域的气候、植被、野生动物、人口的变迁以及交通地理、经济地理、城镇地理、军事地理作一系统的考察。纵观全书,马强先生主要从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个层面系统  相似文献   

19.
尚炜 《地理教学》2008,(8):14-17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在其自然地理部分,即地理1中,列有“宇宙中的地球”一项。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几条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可知,这部分内容是在宇宙大背景下认识地球,并为以后学习地球四大圈层交互作用而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奠定一些必要的天文学和地质学的基础,这对于深入学习地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现已出版投入使用的四个版本的课标实验教科书地理1中,对此都设有专章。  相似文献   

20.
张争胜 《地理科学》2006,26(2):256-256
由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先生作序、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南威教授和郭有立老师合著的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领域在新世纪到来之后的第一部力作,充分展示了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界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凝聚了刘南威等地理学家在科学研究道路上勤奋耕耘、孜孜求索的心血与汗水。自1993年第一版出版以来,该书10年之内已经连续印刷7次,成为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