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设置可控条件下的模拟生态系统中研究了旱耕赤红壤的氮、磷流失污染特征,结果显示:旱地土壤随地表流水流失的氮量远大于磷;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旱地氮、磷污染物输出浓度与作物生育期及施肥时间有关。并指出旱地氮、磷流失可能是珠江广州河段氮、磷含量较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游平原区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其中地下水铵氮和磷的问题十分突出,但目前对于二者共存规律的认识还十分薄弱。以长江中游沿岸故道区为典型研究区,对采集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水文地球化学分析,并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探讨了铵氮和磷的赋存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整体处于还原环境中,NH4-N的质量浓度为0.03~71.0 mg/L(均值9.92 mg/L),P的质量浓度为0.02~3.38 mg/L(均值0.51 mg/L)。地下水中高浓度的铵氮与磷均主要为天然成因,但铵氮与磷的迁移富集过程存在差异:铵氮的迁移富集与含氮有机质矿化过程密切相关;磷的迁移富集与铁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还原性溶解密切相关,而含磷有机质矿化是磷富集的次要过程。Eh很低的地下水环境易产生高浓度铵氮的地下水,相对中等的还原环境会产生高浓度的磷但通常不会伴生高浓度的铵氮;当地下水中S2-,DOC,I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浓度水平时会伴生大量的铵氮,而磷的浓度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Fe2+浓度;当DOC,I和Fe2+浓度都高时,通常会出现铵氮和磷浓度都较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养殖池塘沉积物中氮、磷形态的赋存特征。【方法】于对虾养殖周期的前、中和后期对池塘沉积物采样,测定和分析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和磷含量。【结果与结论】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中总氮质量分数(1131.36±349.00)mg/kg,有机氮平均占总氮的74.14%,养殖中期总氮及有机态氮含量相对较高。无机氮主要为固定态铵,平均占75.71%,可交换态氮主要由硝态氮和氨态氮组成。总磷质量分数(854.17±254)mg/kg,主要磷形态为铁结合态磷(Fe-P)、自生钙磷(ACa-P)和闭蓄态磷(Oc-P),养殖周期内沉积物中Fe-P含量变化频繁,较活跃。垂直方向上,总氮及有机氮在次表层4~6 cm含量较高,总磷、Fe-P及Oc-P均有表层富集现象。对虾养殖过程中池塘沉积物中的氮磷总量未见明显累积,生物活性磷(BAP)在总磷中比例增加,池塘沉积物内源磷负荷加重。氮和磷分别主要以有机态氮和生物活性磷形式存在,养殖过程使沉积物中内源磷释放潜力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引力模型假设条件下的中国多区域社会经济核算矩阵(SAM)数据库,构建了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和数学优化求解思想的环境CGE(ECGE)模型;并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案例区,设计了两种水质目标下的四种氮、磷营养盐排放调控方案,分别探讨并综合比对了其对江西省及全国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寻求实现鄱阳湖流域经济增长与入湖氮、磷营养盐减排达标的双重目标提供了决策参考信息。研究结果表明,以Ⅲ类水质为控制目标,仅对氮、磷营养盐高排放产业实施减排调控的鄱阳湖流域氮、磷营养盐排放调控方案既能满足当地人们生活改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又能够通过排污外部成本内在化推动科技投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以不断减少氮、磷营养盐的排放,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青优湛2植株营养规律及其与产量的构成关系,对不同氮肥施用量(配合施磷钾肥)的植株营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素能使青优湛2极显著地增产;不同施氮量的植株氮、磷、钾以及不同生育期的植株氮、磷钾含量均达极显著差异;植株氮出现高峰值的时期随施氮数量而异;氮磷钾配合施用的植株磷含量呈向上的波浪形规律、植株钾含量呈倒“N”形规律;分化三期植株氮、始穗期的植株磷和植株钾是影响产量的最重要因子。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高氮、低磷、控钾”的前提下,氮、磷、钾分别采用不同的施肥原则。  相似文献   

6.
近日,绥滨农场公布这样一组数字:2002年以来,农场每年减少土壤流失189万立方米,减少地下水开采270万立方米,改良中低产田4万亩,建设优质水稻基地2万亩,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土地市场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诸多土地交易行为不规范,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如何规范土地市场,解决目前土地市场暴露出来的问题,已成为土地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青优湛2植株营养规律及其与产量的构成关系,对不同氮以施用量的植株营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素能使青优湛2极寺增产;不同施氮量的植株氮,磷,钾以及不同生育期的植株氮,磷钾含量均达极显著差异;植株氮出现高峰值的时期随施氮数量而异;而氮磷钾配合施用的植株磷含量呈向上的波浪形规律,植株钾含量呈倒“N”形规律;分化三期植株氮,始穗期的植株磷和植株钾是影响产量的最重要因子。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高  相似文献   

9.
水体中芽孢杆菌和微囊藻的生长及其资源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N,P为主要限制性因子研究了芽孢杆菌和微囊藻在水中的生长率,并据Monod方程了解种群增长率与营养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判断藻菌资源竞争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氮浓度的或高或磷浓度的降低,即N/P比值的或高,有利于芽孢杆菌的生长;而当氮浓度一定时,C/N比值越高,芽孢杆菌生长得越好。而微囊藻作为一种自养的光合,春生长与水中的C源无关,与氮磷浓度有关。氮磷浓度越高则生长越好。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进行藻菌生长动态的比较表明,在氮限制条件下,微囊藻的生长率稍高于芽孢杆菌;在磷限制条件下,芽孢杆菌的生长率总是大大高于微囊藻的生长率。  相似文献   

10.
日前,甘南县政府对县城内及10个乡镇,共110个单位和个人购买国有土地资产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并依法进行了查处,使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地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1.
由沸石、膨润土和麦饭石等几种物化性能优越的非金属矿物按一定比例配合并粉碎成一定的粒度,再根据不同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特点,与氮、磷或氮、磷、钾肥和微素( 肥) 混合制成矿物增效复合专用肥。这种肥料既具有普通复合专用肥的特点,还具有保水、保肥和改良土壤之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最大程度去除酒精废水中氮、磷的最佳温度、照度和接种量。【方法】通过单因子实验与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温度、照度和接种量对钝顶螺旋藻去除酒精废水中氮、磷的效果。【结果】单因子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温度、照度和接种量对钝顶螺旋藻去除酒精废水中的氮、磷有显著影响(P <0.05)。温度为30℃时,钝顶螺旋藻对酒精废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平均值最高,分别为38.0%和59.0%;照度为3000lx时,钝顶螺旋藻对酒精废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平均值最高,分别为40.9%和60.4%;接种量为(培养基的)50%时,钝顶螺旋藻对酒精废水中总氮的去除率平均值最高,为43.6%;接种量为30%时,钝顶螺旋藻对酒精废水中总磷的去除率平均值达到最高,为62.7%。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温度是影响钝顶螺旋藻去除酒精废水中氮、磷的最主要因素。温度30℃、照度2 500~3 000 lx、接种量20%为钝顶螺旋藻去除酒精废水氮和磷的最优组合条件。【结论】适宜的温度、照度和接种量可有效提高酒精废水中氮、磷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夏季珠江口水域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富营养化水平。【方法】基于珠江口水域2006-2010年夏季水文水质多要素观测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水文泥沙对氮、磷等营养盐的的驱动作用,评价该水域富营养化状况并阐明其主要环境问题。【结果】珠江口水域环境因子区域分布差异显著,其中营养盐(氮、磷等)和悬浮泥沙均表现为由口门向口外递减,而盐度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无机氮以硝氮为主,亚硝氮次之,氨氮含量最低。【结论】径流输入、盐淡水混合稀释作用和悬浮泥沙的吸附/解吸作用共同影响着氮、磷营养盐的分布。氮磷比值分析说明,珠江口浮游植物生长主要表现为潜在性的磷限制。珠江口水域海洋环境重度及严重富营养化(E 5)主要集中在口门至内伶仃岛海域,主要环境问题为水质污染,且氮、磷营养盐和溶解氧为主要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14.
研究流沙湾网箱养鱼区水体氮、磷含量的月变化和水平分布,并运用质量平衡方程估算其氮、磷负荷。结果表明:总氮变化在0.212~0.892 mg/L之间,平均0.498 mg/L;总磷变化在0.009~0.036 mg/L之间,平均0.020mg/L;氮磷比变化在23.6~26.1之间,平均为25。在5-9月,氮、磷含量变化呈逐渐增加趋势,到9月达到最大,10月又减少。网箱内部氮、磷的含量高于网箱外部,并随着与网箱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红鳍笛鲷(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紫红笛鲷(Trachinotus ovatus)和卵形鲳鲹(Lutjanus erythopterus)全鱼的氮质量分数平均为2.42%,磷质量分数平均为0.26%,饵料系数为6.67,流沙湾网箱养鱼养殖期产生的氮、磷负荷平均分别为135.8和19.4 kg/t。  相似文献   

15.
以C、N、P为主要限制性因子研究了芽孢杆菌和微囊藻在水中的生长率 ,并据Monod方程了解种群增长率与营养浓度之间的关系 ,以判断藻菌资源竞争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 ,氮浓度的升高或磷浓度的降低 ,即N/P比值的升高 ,有利于芽孢杆菌的生长 ;而当氮浓度一定时 ,C/N比值越高 ,芽孢杆菌生长得越好。而微囊藻作为一种自养的光合植物 ,其生长与水中的C源无关 ,与氮磷浓度有关。氮磷浓度越高则生长越好。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进行藻菌生长动态的比较表明 ,在氮限制条件下 ,微囊藻的生长率稍高于芽孢杆菌 ;在磷限制条件下 ,芽孢杆菌的生长率总是大大高于微囊藻的生长率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规范土地交易市场,株洲市局将原地价自由委托评估方式大胆变革为统一评估方式,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切实避免政府土地收益流失。  相似文献   

17.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最新研究改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是水动力土壤侵蚀研究领域应用广泛的经验模型。其结构简单,所需输入数据量少,计算结果可满足一定精度下,土壤侵蚀预测的要求。模型的改进使其应用范围扩大,适用性增强,计算精度提高。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发展趋势:其一,传统方法,不改变模型的结构,通过引进合理的新参数或优化参数的取值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其二,非传统方法,通过模糊逻辑或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改变模型的结构,使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确定更加灵活合理,土壤流失量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可信。  相似文献   

18.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耕地面积数量上的任何改变,都会牵动着亿万人的心.然而对于耕地的隐形流失,目前国内包括部分管理部门还没引起高度重视。何谓耕地隐形流失.指的是耕地面积没有减少,但产出能力却在无形中衰减。耕地隐形流失在湖南表现主要有3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氮、磷和硅营养盐对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磷和硅营养盐浓度下,条纹小环藻比生长率μ变化显著(P<0.05),其中,硝酸盐为0.60~0.85 d-1,硅酸盐为0.49~0.61 d-1,磷酸盐为0.46~0.51 d-1。总体而言,在一定的营养盐浓度范围内,条纹小环藻的最大藻细胞密度Nmax随着氮、磷和硅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条纹小环藻叶绿素a(Chl a)含量亦随着氮、硅浓度的增加,与Nmax增加趋势一致,但随着磷浓度的增加Chl a先增加后减小,与Nmax不一致。条纹小环藻的主要限制营养元素是氮和硅,而磷可能不会成为其短期培养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雷州半岛南部845个耕地土壤样品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的含量,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肥力评价指标权重,应用模糊数学法对该区域耕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ArcGIS 9.2软件对土壤肥力空间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州半岛南部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平均值分别为26.18 g/kg、1.48 g/kg 、34.63 mg/kg、158.57 mg/kg、133.17 mg/kg;土壤速效磷的变异系数最高,为103.14%,属强变异性,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全氮的变异系数属中等变异性,pH值的变异系数最小.土壤肥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低;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肥力中部高,东北、西南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