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近海对海面风场、气压场变化的响应。试验和比较了不同天气形势下黄海、东海海域水位变化过程,并讨论了不同因子的作用和有关数值方法问题。为在我国现有计算条件下,开展风暴潮数值预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洪声 《地震学报》1981,3(2):170-176
本文研究了云南省大地震前中高纬度西风带、副热带高压以及孟加拉湾低槽的活动.借助于统计试验,找到了经向环流指数的突变特征和相应的地面气压场的空间分布模型,从而给出了云南省大地震(M7)的一种短期预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一个三维气流过山的模型,用数值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讨论理想东北季风气流经过台湾岛产生的扰动气压场、扰动垂直速度场和水平流场.经与实际东北季风下台湾岛的气候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赵洪声 《地震学报》1980,2(1):74-79
为探索地震的短期预报,普查了云南省1960—1974年期间发生的中强震震前气压场的时空变化,通过最优二分割方法,筛选出来了与云南三个地震带有关的若干气压相关区(站).文末给出的1975—1977年内符检验结果表明,气压异常可能是地震近期发生的一个征兆.   相似文献   

5.
三十余年来云南气压涨落的致震方式和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洪声  王世芹 《地震研究》1995,18(3):237-245
本文以孕震系统在爆发前夕的外敏性及外力的非线性作用为物理基础,对大气扰动下的地震爆发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不仅给出了三十余年来整个云南气压场的归-化原则以及四次7级大震前震中附近的气压巨涨落特征,而且还对滇东,滇西北,滇西南等地区分带归纳建立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气发震指标。这些自然共性的揭示,既是对外力效应的认证,也丰富了短临地震预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太湖定振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华 《湖泊科学》1992,4(4):23-28
初步分析研究了太湖定振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东、西太湖有各自的振动周期,东太湖变化范围在181—292min,平均为243min;西太湖在120—540min,平均为400min。(2)观测到的最大振幅(1/2波高)为120—130mm。(3)用差分法对定振波的特征值进行了近似估算,其周期误差为20min。(4)定振波引起的湖流相当大,当振幅为100mm时,最大流速可达±20cm/s。(5)定振波振幅的突变与气压场、风场和降水分布不均匀并在短期内发生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球日长(LOD)资料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发现1962-2010年LOD的变化和北半球中纬度地面温度均存在明显的十年以上的波动周期.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均检测到LOD与中纬度地面温度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当地球自转速率加快时,北半球中纬度地面增温;反之,中纬度地面降温.小波功率谱和交叉谱分析则确定二者的相互关系属于准20年周期尺度上的年代际变化联系,并且LOD的变化超前于地面温度的变化大概3~4年.平均而言,LOD的变化可带来中纬度地面温度0.2℃的降温(或增温).通过对大气相对角动量、纬向风场、海平面气压场的年代际合成分析,揭示了LOD与地面温度的年代际联系形成的具体物理过程.当地球自转加速时,北半球高低纬度经向温差梯度减弱,热带地区向极地扩展,造成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地面增温;地球自转减速时段相反,经向温差梯度增强,热带地区向赤道收缩,中纬度地区地面降温.  相似文献   

8.
毕云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0):2468-2476
北极地区(60°N~90°N)平流层纬向风和气压场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高度层季节变化的时间有差异.北极平流层从冬至夏,季节转换从上向下推进,从夏至冬,季节转换从下向上推进.以20 hPa为例,平均而言,4月上旬以前,北极被极涡控制;4月中旬北极地区高压的势力开始超过低压,5月上旬,北极高压正式建立;7月份达到最强,8...  相似文献   

9.
北半球环状模周期变化和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OAA提供的1871-2008年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雪盖、海冰等再分析资料、NASA提供的地表温度场资料、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采用小波分析、带通滤波和凝聚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北半球环状模(NAM)周期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NAM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尺度周期突变,NAM在1895-1955年存在显著的准35年周期振荡,而在1971-2008年则主要以准15年周期振荡为主.NAM年代际尺度周期突变与外强迫源振荡周期变化有关,但突变前后与NAM周期振荡密切相关的外强迫因子并不尽相同.在1960年代之前,PDO、ATM、北美雪盖以及南极海冰涛动等外源强迫因子与NAM在准35年尺度上关系密切;而在1960年之后,NAM准15年振荡则与ATM和欧洲雪盖、南极海冰涛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四种计算地震反应数值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18  
本文在简要总结了计算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反应频域方法和时域方法的特点之后,按照统一的递归公式,系统地对计算单自由度体系的四种时域方法即中心差分方法、Newmark方法、Z变换方法、Duhamel逐步积分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递归系数b1和b2的不变性、传递函数的低频约束条件和相位特性以及数值分析等几个方面说明了上述方法各自的优缺点、相对精度和适用的范围。根据动力平衡方程的算子不变性,研究了上述方法的共性特征,揭示了相对位移、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递归公式的内在联系,这表明只要知道相对位移的递归公式,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的递归公式也就随之确定,在此基础上推荐了一套计算单自由度系统相对位移、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地震反应的递归公式。  相似文献   

11.
一个基于耦合气候系统模式的气候预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美国通用气候系统模式CCSM4和自行设计的一套初始化方案,建立了一个全球气候预测系统(PCCSM4),并使用该预测系统对夏季气候进行了30年(1981~2010)系统性的超前一个月的集合回报试验.回报结果表明,PCCSM4基本可以把握观测中夏季(JJA)平均海表面温度(SST)、海平面气压(SLP)和降水的主要分布特征;PCCSM4对SST,尤其是赤道中东太平洋关键区SST具有较高的回报能力,30年的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7;PCCSM4对500 hPa位势高度场、850hPa纬向风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的回报性能高于降水;总的来看,热带地区的可预测性高于全球,更高于东亚地区;PCCSM4对于典型ENSO年的夏季气候和亚洲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具有较好的回报能力,经过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可以应用于全球和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  相似文献   

12.
深入分析2013~2015年河北省潮汐形变数字化观测分钟值资料发现,测点所受大气环境干扰因素主要包括气压、温度、降雨及风扰四类,观测曲线出现震颤、畸变等异常变化形态。使用小波方法分析地壳形变数据后,结果表明不同因素的影响形态各异,机理复杂,且观测数据对不同干扰因素的响应频段分布也不同。同时分析结果显示:1)在低大气压场影响观测环境时,响应频段在32~64分钟范围内,呈纺锤体形态;2)短时温度变化扰动定点形变观测,在8~64分钟频率内与温度细节对应较好,波形为抖动形态;3)降雨时曲线伴随抖动,响应在16~64分钟较高频段,呈尺度微小的剧烈抖动,并伴有高频噪声;4)高气压场导致风力牵动山体或水体,造成负荷增减,曲线抖动,响应频段在64~128分钟之间,响应形态呈纺锤状。  相似文献   

13.
地球磁场相对强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对利用沉积物确定地球磁场相对强度的实验方法进行了综述评述,在些基础上本文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恢复沉复沉积物记录古强度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全新世、晚更新世和布容时地球磁场相对强度变化特征,评价了环境因素对沉积物记录地球磁场相对强度的影响。对未来有关地球磁场相对强度研究发展趋势提出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湖北道观河水库细鳞鲴的个体生殖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道观河水库细鳞鲴的个体生殖力。细鳞鲴样本由2~ -5~ 龄鱼组成,其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和年龄分别呈直线、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相关,体长相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和年龄分别呈双曲线、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相关,体重相对生殖力与它们相关不显著。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绝对生殖力和体长相对生殖力均与体重和成熟系数密切相关,而体重相对生殖力仅与成熟系数相关。  相似文献   

15.
水平向地震下双层岛式地铁车站结构的动力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京地铁车站建设的实际背景,以浅埋于深厚软土场地中某个典型的两层双柱三跨的地铁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对考虑SSI效应时地铁车站结构水平向非线性地震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中主要探讨了侧向有软土层存在时地铁车站结构的水平向相对位移反应和加速度反应规律。结果表明:车站结构顶、底板之间的最大相对水平位移接近于自由场地对应点间的最大相对水平位移,而车站结构的侧向水平相对位移曲线明显区别于自由场地对应深度范围内两点间的水平相对位移曲线,采用三次多项式能很好地拟合车站接轨的水平相对位移沿侧墙高度的变化曲线,初步给出了各拟合参数用车站结构顶、底板间最低水平相对位移拟合的经验公式;同时,考虑SSI效应时,传递到车站结构基底处的峰值加速度反应明显大于自由场地对应点处的峰值加速度反应。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水氡观测资料变化规律与稳定性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翊宁  陈莹 《华南地震》2005,25(4):66-72
对福建省水氡观测资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相对均方差、拟合噪声水平和相对年变幅三项指标,对福建省8个水氡点的观测资料的稳定性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7.
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储层多数具可观的油气资源潜力。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因其具有与泥质地层相类似的放射性测井响应特征而常被误判进而会导致有效储层遗漏。本文在分析常规砂、泥岩地层中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响应特征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定量识别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常规砂、泥岩地层中的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响应具有同步性且呈正相关,然而在相对高放射性砂岩中两者并不同步。基于这一关系,实现了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定量化识别,并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了放射性"虚拟补偿",同时就其测井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可以减少对储层的误判和遗漏。  相似文献   

18.
裂纹缺陷体积百分数与CT数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混合体的线性衰减系数的线性表示,推导出材料受力环境下,不含杂质时,微裂纹群的出现所带来的密度相对变化量与CT数相对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式。进一步分析得到了裂纹缺陷体积百分数相对变化量与CT数相对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式。含单杂质时,得到了裂纹缺陷体积百分数相对变化量与CT数相对变化量的关系式,并且把结论进一步推广到多杂质情形。为后期利用CT进行材料疲劳寿命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用S波包络展宽法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及邻区地壳介质非均匀性谱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以8~16Hz非均匀性谱结构为例分析了地壳介质非均匀性空间特征及其与强震孕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壳介质呈现强烈的、复杂的横向非均匀性。上地壳上部区域,沿龙门山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北段介质非均匀性程度相对较强,非均匀体尺度相对较小;鲜水河断裂带炉霍—道孚段、安宁河断裂带南段介质非均匀性程度相对较弱,非均匀体尺度相对较大。上地壳下部区域,沿龙门山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北段、鲜水河断裂带炉霍—道孚段、莲峰断裂沿线地壳介质非均匀性程度相对较强,沿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地区介质非均匀性相对较弱。中地壳,汶川—都江堰段、宝兴—康定段以及康定—石棉段介质非均匀性程度相对较强,而炉霍—康定西北地区,莲峰断裂沿线介质非均匀性程度相对较弱。对比发现中强震孕育、发生与介质非均匀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中强震震中分布在介质非均匀性强弱过渡带上。强烈的、复杂的介质非均匀性可能与区内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频繁的地震活动所引起深部物质破碎、熔融及其沿断裂带的上涌、运移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利用新疆测区2005-2011年流动重力资料对CG-5和LCR-G两种型号相对重力仪的精度进行了初步评定,首先对选择区域的流动重力资料进行了整体统一平差计算,通过精度评定,计算出不同时间各仪器的自差、互差、单位权中误差和点值平均精度。初步分析表明:两种型号仪器所获得观测资料质量均可靠,但CG-5型相对重力仪各项精度指标均优于LCR-G型相对重力仪,且CG-5型相对重力仪在野外观测环境中较稳定,性能较好,可信度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