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郭红军 《地下水》2022,(5):128-129
以陕西省直交口抽渭灌区为例,在对灌区灌溉工程设施建设、节水灌溉发展状况研究的基础上,归纳灌区节水灌溉管理具体措施及取得成效,提出对策建议。分析认为:灌区节水灌溉发展以明渠引水为主,节水灌溉面积68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0%。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8.7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7%,节水效果十分明显。以行政、工程与经济多种措施并举,采取切实可行的节水灌溉管理措施,推进了节水型灌区建设,加快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年均节水达2 000万m3以上。远期应继续不断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制定合理对策,推进节水型现代化灌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1990,(4)
我国的灌区,按灌溉水源来分,利用水库、塘坝蓄水的约占31%,由河川自流引水的约占28%,利用泵站提水的约占19%,利用地下水灌溉的约占18%,其它约占4%。不少灌区还实行引、蓄,提相结合,地面水和地下水联合使用。全年有效灌溉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共5281处,共3.11亿亩,占全国灌溉面积的43%。其中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137处,全年引提水量约在750亿m~3左右,灌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6)
白水县位于陕西省关中东北部的渭南市,地处渭北黄土台塬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的丘陵沟壑区南缘。通过对县内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进行统计分析,共有大型灌区1处,灌溉面积1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4万亩;中型灌区1处,灌溉面积11.2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6万亩;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296处,设施灌溉面积8.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72万亩。全县农田水利工程为白水农村经济发展和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白水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存在农田水利工程水利化程度较低,灌区水利设施老化及毁坏严重,节水改造滞后、投入机制匮乏,无固定的投入渠道、缺乏政策法规,依法治水困难大和管理体制不完善,工程运行困难等问题,针对发展现状及问题,白水县应加大节水灌溉、土地整理、基本口粮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兴修水利,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白水县工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奠定水利基础。  相似文献   

4.
殷玉琴  张雷  常玉会 《地下水》2010,32(6):93-94
田山灌区位于济南市平阴县与泰安市肥城市境内,设计灌溉面积31.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4万亩。灌区始建于1968年,自1971年建成运用以来,促进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运行,渠道破损、坍塌,渠系建筑物及其设备老化、损坏严重,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本文结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对肥城灌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洛惠渠灌区地下水化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惠春莉  罗三强  郭军 《地下水》2001,23(4):180-181
洛惠渠灌区从北洛河引水 ,灌溉面积 77.6万亩。多年来 ,由于河源来水不足 ,灌区年缺水约 70 0 0万 m3,需要开采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因此研究分析地下水化学性质 ,对利用地下水灌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景辉 《地下水》2014,(4):185-186
林皋水库灌区是白水县重要的中型灌区,设施灌溉面积11.23万亩。而灌区煤矿相重合,由于煤层埋藏较浅,煤矿开采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较严重,致使灌区渠道常常出现裂缝变形,致使渗漏严重,影响灌溉输水。经过多年实践,在抗旱应急中,采用铺设彩条布方法,实现裂缝渠道防渗,方法既简便易行又有实效。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5)
引汉济渭工程是解决陕西关中地区缺水问题的战略性骨干调水工程。工程建成后,配水系统调蓄能力成为工程供水效益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而作为保障配水工程调蓄能力的重要基础,配水管网流量设计参数的合理确定十分重要。通过建立引汉济渭输水模型,计算分析管道流量大小,进而确定了配水管道流量设计参数的大致范围。由于引汉济渭工程跨度大,沿途环境复杂,配水管网的流量设计参数未来需根据实际进一步细化确定。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1984,(2)
我县地处渭北高原,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差异大。北部山原多,沟壑纵横,基本无水利设施,南部是大渠灌区,中部原区以机井灌溉为主。全县81个社(镇),371个大队,2476个生产队,总人口60万9千人。总耕地面积一百七十四万亩,有水利设施面积8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71万亩,是一个生产粮棉的县。全县机井分布在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2)
东岸大渠灌区位于新疆玛河东岸,控制灌溉面积316.3万亩,年输水量9.4亿万m3,灌区建设年代久远,其配套工程严重老化,导致灌溉水和渠道水利用率较低,需要对其采取改造处理,以有效提高灌区的水利用率,从而有效节约用水量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节水改造完成后可改善项目区灌溉缺水现状,为当地带来显著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1991,13(2):121-122
北京市 1989年底实有机井4.33万跟,配套机井4.26万眼(其中电配4.24万眼,机配200眼),完好配套机井4.09万眼。井灌面积达到369万亩,其中纯井灌面积328.02万亩,井渠合灌41万亩。现有固定机电排灌站5276处,灌溉面积102.2万亩。机井、扬水站灌溉面积达到471.17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90%以上。完成衬砌渠道6675km,地  相似文献   

11.
方生 《地下水》1996,18(1):45-46
印度干旱、半个旱地区占全国面积46%,降雨量500~1000mm。印度地下水灌区占全国灌溉面积的45%(表1)。80%饮用和生活用水及部分工业用水靠地下水满足。过去40年地下水灌溉,在井数和抽水量上呈戏剧性增长(表1,表2)。从1951年650万ha增加到1992年的3800ha。第8个五年计划用地下水发展灌溉850万ha,超过用各种水源发展灌区1580万ha的一半。预测到1995年柴油机泵井及电井将分别达到500万和1450万眼。  相似文献   

12.
东干渠为呼图壁河下游东河水库放水干渠,担负芳草湖总场四、五、六分场及总场直属单位的灌溉引水任务。该灌区规划面积60万亩,其中可耕地43.8万亩,目前灌溉面积为12—15万亩。 根据总场气象站1962—1980年资料,历年最高气温为43.8℃,最低为-41.9℃,多年平均气温为6.2℃,多年负温最早开始于10月,最晚截止于3月,多年负温平均天数127天,冻结指数为1455度·日。历年最大降水量157mm,最小64mm,平均降水量114mm,多年平均蒸发量1819mm。干渠沿线大部分为砂壤土及砂土。土壤一般从11月10日开始结冻,第二年3月10日解冻,最大冻深103cm。地下水埋深150—250cm。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洛惠渠灌区位于陕西关中东部,北洛河下游,浇灌大荔、蒲城、澄城三县的70余万亩耕地(见图1)。灌区分为洛东洛西两大部分,洛西是1971年发展的新灌区,洛东则是以大荔为主的老灌区。灌溉渠道分为干支斗分引渠,排水系统干支分毛沟;年降水量  相似文献   

14.
在抽水试验中,观测孔的最大降深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地层渗透系数、观测孔与抽水孔的距离、抽水孔的抽水量等.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泰安新泰市汶南镇某村不同井距、不同流量抽水对比试验,获得流量一定,井距越大,最大降深越小;井距一定,抽水量越大,最大降深越大的关系特性,并由此总结出该抽水试验最大降深分别与抽水量及井距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spss软件较好的给出了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镇某村最大降深与抽水量及井距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Smax=3.580+0.102Q-0.066L,对山东省新泰市汶南地区野外抽水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孙军平 《地下水》2011,33(5):105-106
王圪堵水库大坝的建设,导致原榆林市横山县雷惠渠中断,坝址下游约1万亩灌区灌溉无法保证,为确保灌溉任务,从恢复原渠道和坝址设泵站抽水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因投资过大,在否定恢复原雷惠渠输水方案的基础上对修建坝址泵站方案从水泵选型、管理运行、投资、耗电能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最终选择坝后泵站从电站尾水池抽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孙福文  胡玉河 《地下水》1991,13(4):225-227
一、任务提出与方案设想1980年安丘县有效灌溉面积为83万亩,但由于多年连续干旱,到1989年底下降到63万亩,减少了28%,直接威胁着农业生产。如何巩固恢复灌溉面积,已成为领导与群众急待解决的大问题。从全县水资源利用看,只能维持现有的灌溉面积,若要恢  相似文献   

17.
五家维灌区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建最早的现代化灌区之一,建于1952年,总控制面积90万亩,现有耕地40万亩。灌区主要引用乌鲁木齐河和头屯河的地面水和灌区内的地下水进行灌溉,总引用水量约2×10~8m~3。灌区骨于水利工程有猛进、八一和沙山子三座水库。主要引水干渠为和平渠、猛进干渠和八一东、西干渠,全长约100km;渠道上有各种类型建筑物70多座。灌区位干乌鲁木齐市北约50km的天山北麓和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冲积平原上,海拔450—550m,南北长80km,东西宽20km。灌区年平均气温4.6—6.2℃,极端最高气温为43.8℃(7月),极端最底气温为-41.6℃(1月),地面平均  相似文献   

18.
孟安家 《地下水》2006,28(4):66-68
本文根据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和灌区实际调查,并通过典型监测井资料分析,阐述了灌区地下水位、水质的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了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进参与式灌溉管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茹 《地下水》2005,27(2):95-96,106
关中灌区在世行项目下共组建WUA(农民用水者协会)76个,管理斗渠663条。涵盖有效灌溉面积113万亩。推进参与式灌溉管理的成功经验是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稳步过渡。规范运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培育.重点扶持;层层培训。提高素质和发挥监测评价的作用。参与式灌溉管理改革已取得了令各方满意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21,(1)
选取陕西省洛惠渠洛东自流灌区,东雷高抽引黄河水灌区进行监测分析地表水耗水系数,结论是:洛东灌区明渠耗水系数为0.825,东雷抽黄一期塬上接近1,东雷二期为0.91,东雷灌区一、二期耗水系数为0.927;按灌溉面积加权推算,陕西省黄河流域灌区有效面积计算的综合耗水系数为0.862,实灌面积计算的综合耗水系数为0.868;结合通过地下水回归河道,则洛东灌区耗水系数为0.769,陕西省黄河流域灌区有效面积计算的综合地表水耗水系数为0.825,实灌面积计算的综合地表水耗水系数为0.8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