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着力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动脑筋、做文章,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土地资源向开发和保护并重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向高效集约转变,资源利用布局结构向集中优化转变,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做到科学规划“节”地,有保有压“控”地,多措并拳“腾”地,立体发展“用”地,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庆阳市西峰区节约集约用地的这一模式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吉林省双辽市大力加强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管理工作,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保障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保护耕地的双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近日,在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达标考核测评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位于晋北高原的山西省怀仁县针对本地实际,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依法、规范、科学、集约”的原则,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以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挖掘存量土地潜力为重点,通过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全面破解发展用地难题,找准了保护耕地与保障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走出了一条中部欠发达地区节约集约用地之路,既服务了县域经济发展,又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相似文献   

4.
充分节约集约利用城乡土地,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效益作用最大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国土资源管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当前城乡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着眼于从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积极开发低丘缓坡地、强化土地利用管控、杜绝土地流失等五个途径提出新常态下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泰安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严格土地管理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大力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南省许昌县国土资源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从加强耕地保护入手,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为主,积极探索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路子,提高了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一、狠抓土地开发复垦,挖掘土地资源潜力。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有限的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缓解经济发展与土地占用这一矛盾,许昌县局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全县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县域的土地利用状况,重点对农村田地中的闲散地、道路、田埂、废弃沟塘、废弃窑场等进行整治,对可供开发整理的区域进行归类,反复对…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国家紧缩"地根"的形势下,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关系的唯一出路。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主管部门,要推行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首要的是推进土地管理方式转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始终坚持资源和资产管理并重,开源和节流并举,在结合全市实际的基础上,对节约集约用地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企业投资有强度、配套用地有限度、地上建筑有高度、土地开发有进度、村庄整理有深度、产业转移有梯度、盘活存量有力度、市场化运作有透明度”的“八个度”管控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昆山市实际的节约集约之路,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土地资源紧缺等"城市病"问题愈发突出的背景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支撑城市土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本文在深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及空间演化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基于C#.NET开发平台,结合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研发了城市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调控系统,实现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及政策仿真调控等功能,作为科学管理土地的辅助工具。本文对系统的总体需求、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设计与实现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及相关软件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金坛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如何既能保护好耕地资源,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各级政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须着力破解的难题。为了破解难题、促进科学发展,金坛市国土资源局把土地集约利用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作为突破口,创新性地开展了全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工作。该项研究得到了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的高度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技术方案设计合理,研究方法科学,数据翔实,分析有据,结论可信,符合金坛市实际,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地处丘陵地带,人均用地0.24公顷,远低于全国和辽宁省人均水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大连的发展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多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把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和有自身特色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中,创新用地思路,着力构建国土资源"多快好省"利用机制,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探索出了"节约土地、集约建设、持续发展"的节约集约用地"十种模式",走出了一条"有限资源、无限发展"的新路子,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国土资源工作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机制,全面落实土地管理的各项措施,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利用好我国优势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了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难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委、区政府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用好用活用足.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建制度、重规划、快报批、抓项目、深挖潜”等措施,大力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统筹资源保护和保障发展的关系,完善国土资源宏观调控与市场配制机制,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科学调控土地资源开发力度,在加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的原则,着力开发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资源,推进山地工业、坡地城镇建设,优化区域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布局,坚持“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合作、多方参与”的方式,因地制宜、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落地,探索出一条“大项目向园区集中、中小项目向标准厂房集中、城镇居民向住宅小区集中”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径,拓展了建设用地新空间,开启了耕地保护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建湖县以创建“省土地执法模范县”为契机,严格依法行政,科学整合资源,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构建起全天候监管、全过程跟踪、全方位覆盖的国土资源执法新机制,有效破解了土地执法难题,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2011年,建湖县被省国土资源厅表彰为土地执法模范县。  相似文献   

16.
李强出席并讲话王世元主持黄旭明出席 本刊讯 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第二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表彰会在浙江绍兴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表彰会上指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特殊资源国情、特殊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领国土资源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实现保障科学发展、保护国土资源与维护群众权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开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土地和促进城市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以影响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3个方面为要素层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对包头市2002~2009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及建议。研究表明,2002~2009年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成上升趋势,包头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驱动因子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生态环境促进动力两大类。因此今后要将社会经济效益同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包头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业务化的新阶段。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采用GIS空间信息分析、土地利用遥感等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在实地核查变化图斑,及用地合法性审查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违法用地状况,将其提交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查处,进一步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有效遏制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加强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秩序,切实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近年来,南通市始终把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抓实抓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从严从紧的土地调控政策,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发展大局,创新资源调控机制,转变用地方式,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缓解了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土地产出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连续20年保持耕地占补动态平衡,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国土资源工作新定位,大力加强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市耕地保护和土地市场建设,大大提高了节约集约用地质量和水平,实现了对土地管理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