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加拿大是世界上重要的产金国之一,以绿岩带金矿著称于世.八十年代以来,又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绿岩带上部的金矿有了重大突破.在加拿大地盾西北部的斯拉夫构造省,晚太古代花岗-绿岩带耶奈洛夫超群上部与浊流沉积有关的铁建造中的鲁频(Lupin)金矿,八十年代初期正式建矿开采,并成为当今加拿大重要的金矿山之一,它不仅使绿岩带金矿增添了新的类型,而且也提高了黄金的产量.在苏必利尔构造省的瓦瓦(Wawa)花岗-绿岩带上部戈利斯(Goliath)火山-碎屑沉积建造中,发现了黄铁矿化层控浸染型赫姆洛(Hemlo)金矿,它以巨大的规模,轰动了加  相似文献   

2.
长城式金矿稳定同位素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郁 《地质找矿论丛》2000,15(3):254-260
长城式金矿是近几年在冀东地区发现的一种新的金矿类型,该类型金矿产在中元古界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层中,文章阐述了金矿床的硫、铅、氢、氧、碳等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从而提供了矿床成因信息。  相似文献   

3.
卡林型金矿是60年代在美国发现的一种产于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该类矿床储量大,Au:Ag(储量)>1(从7:3~30:1),含金品位5~10g/T,矿化较均匀,埋藏浅,易采集,为一个很有前景的新的金矿类型,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初步总结了我国几个典型的卡林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并与美国的卡林型金矿作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卡林型金矿的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4.
河北后龙沟金矿地质特征、发现过程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英福 《矿产与地质》2004,18(2):113-117
后龙沟金矿金矿化主要产于火山角砾岩体中,是冀北一种新的金矿类型。笔者总结了在地质、化探密切配合下发现隐伏的后龙沟金矿的过程。认为该矿床的发现对洞子沟地区普查找矿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质论评》1986,32(2):143-143
由全国储委、地质矿产部、冶金部、有色金属总公司联合筹办的全国第一次跨系统的金矿地质工作经验交流会10月7日—10月12日在北戴河召开。会上成立了全国金矿地质工作领导小组。代表们充分交流了金矿地质工作的经验,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我国不同类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为今后开展金矿地质工作开阔了思路。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认识。 1.找矿范围不断扩大,跳出单纯寻找石英脉型金矿的圈子,在老的金矿类型区寻找新类型金矿是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金是人类开发利用最早的贵金属。过去主要用于货币和装饰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目前在国防、电子、宇航、纺织、化工、陶瓷和玻璃工业等方面己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消耗量日益增加。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蕴藏着丰富的金矿资源。金矿具成群、成带分布,远景可观,为发展黄金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自70年代以来,我国金矿生产、地质工作都有很大发展。新的金矿类型、新的矿点、新的地区都有所发现。特别是在党中央“大矿大开,小矿敞开,有水快流”的开发方针鼓午下,群众采金热潮日益蓬勃发展。1984年,我国黄金产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根据作者1980~1986年对北美、南美、西澳、西非和西欧部分产金国家金矿地质和生产方面的考察,结合我国黄金事业发展的需要,扼要地论述了金矿地质理论研究与勘探工作进展的现状,分析了发展趋向,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围绕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六、七年中发现的大型金矿在成矿认识与勘探中的成就,重点剖析了卡林型金矿、环太平洋带浅成低温热掖型金矿、赫姆洛金矿等实例。同时,对断裂控矿新模型与砂金的表生再生富集作用等科研新成果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北衙红色粘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系统研究了北衙红色粘土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并从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入手,分析其形成条件,认为是本区很有代表性的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对矿区增储和区域找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墅金矿地质研究赵维峰,尉成臣(山东省莱西黄金公司南墅金矿)胶东半岛西部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产区,但95%以上的金矿储量集中在招远一掖县(莱州)地区。广大西南部的莱西-平度境内,工业矿床甚少,南墅金矿位于莱西石墨矿南侧,对其详细研究将有利于胶东半岛西南...  相似文献   

10.
鲍振襄  陈放 《黄金地质》1997,3(2):37-41
跑马坪金矿为近年来在岩坝桥岩体外接触带新发现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中具代表意义的矿床。这一发现不仅为湘西钨锑金成矿带提供了新的金矿找矿类型和找矿方向,而且也为探讨该矿带的成矿期从宏观上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1.
为摆脱黄金生产被动局面,客观需要我们开阔思路勤奋工作,抓住要害问题,作好战略布署.笔者认为金矿地质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工作:(1)对已有矿山、矿带进行再分析、再研究,摸透其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成矿模式指导新的工作,取得新发现;(2)对国外存在的重要金矿类型结合我国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选区,突破新地区;(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选冶问题、矿产综合利用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多样,金矿找矿前景广阔.金的性质决定它在许多条件下可以成矿,因而对很多金矿类型不能忽视,都要给予高度重视.为了满足“七五”要求,解决燃眉之急,我们必须要选择意义重大类型作为突破点,着重加强工作,力求有新突破.笔者认为在我国着重突破的金矿类型有蚀变岩型金矿,太古代绿岩带中浸染状层控金矿、扩大脉型金矿远景、探索霍姆斯塔克金矿及开拓元古界地层金矿研究工作.力争突破的几种金矿类型是着眼大型火山岩金矿研究、大力加强卡林型金矿研究、探索穆龙套金矿类型,摸索铀-金类型矿床.为了取得金矿新突破要求加速进行彻底改革,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合理使用物化探技术,经常不断地组织学术交流、考察,以促进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西隆林卡林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隆林卡林型金矿主要产于上二叠统合山组泥质条带状灰岩及砂质白云岩中,受背斜或穹窿构造核部的高角度正断层控制明显,矿体呈脉状或似层状,矿石类型包括块状、条带状、碎粒状等。根据金矿产状和下伏碳酸盐岩地层具有较高的金丰度,推测该地区金矿成因与热液流体活动密切相关;最后还对研究区找矿标志和找矿潜力进行了探讨。这项研究为我国西南碳酸盐岩地区寻找金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今年10月份,地质部先后在北京、山东召开了砂金与山金矿地质工作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包括国家计委、经委和冶金部系统在内共有25个单位。在座谈会上,各地金矿地质队分别汇报了各自的工作情况、地质成果、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并就今后如何多快好省地开展金矿地质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另外,还组织参观了几个重点矿区。通过座谈与现埸观摩,与会人员大大解放了思想,提高了  相似文献   

14.
陈英业 《云南地质》2014,33(3):367-370
镇沅老王寨金矿属超基性岩接触带金矿.金矿体受地层、构造、基性火成岩的控制.该矿经历了多期成矿作用(沉积—成岩期、热液期、表生期)、多种物质来源(矿源层中分散元素、热源为构造挤压摩擦产生)、以及复杂的成矿热液(深源的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大气降水)经反复活化、迁移、聚集和沉淀,形成了如今的矿床.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冀东地区已知金矿类型及其地质特征、矿体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并与印度的科拉尔金矿作了对比。认为冀东地区的金矿不是典型的绿岩型金矿,而是与基性火山岩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变质-变质热液-重熔岩浆热液等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陈元廉 《福建地质》2010,29(2):107-110
西洋坂金矿16个矿(化)体均产于其矿源层葛坑组变质岩中,属变质热液型,根据地层、构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区内北东、北西向断裂交汇处及其深部有找到新的金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略阳柳树坪金矿的含矿层为震旦系的碳酸盐岩沉积建造,金矿受震旦系层位(岩性)及构造双重因素制约.文中梳理了四个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湖南龙王江锑砷金矿田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鲍振襄 《黄金地质》1996,2(4):21-27
从赋矿地层-构造-矿床研究入手,对龙王江锑砷金矿田的金矿类型,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主要控矿因素等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并指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邓格庄金矿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充填式富硫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对邓格庄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认为矿区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汇部位为金矿的有利成矿部位,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进一步查证地球物理、化学异常,以期发现新的金矿远景区,进而指出了深部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赣东北地区金矿资源丰富,成矿地质背景优越,金矿床类型多样,有6类16型,其中主要工业类型为次火山斑岩型伴生金矿、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型金矿、剪切石英脉带蚀变岩型金矿和冲积型砂金矿。这四种工业类型中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型金矿和剪切石英脉带蚀变岩型金矿均有较好的勘查前景,尤以后者找矿潜力巨大。在叙述赣东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金矿类型划分、金矿主要工业类型和典型金矿床实例的基础上,阐述了金矿成矿规律,提出了今后勘查的主攻矿床类型,找矿远景区,预测并指明了主要金矿类型的未来找矿潜力。为赣东北地区金矿的进一步勘查与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