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人汛以来,我国各地因区域或局地强烈降雨引起的山洪泥石流或城市内涝灾害等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已达数百人,特别是甘肃省岷县“5.10”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59人死亡失踪,受伤114人,转移安置6404人。四川宁南县白鹤滩镇“6.28”矮子沟泥石流灾害摧毁并掩埋了位于沟道出口右侧的金沙江白鹤滩电站前期工程施工人员租用的一栋三层民房,造成楼房内施工人员及家属共计40人死亡失踪。北京“7.21”暴雨洪涝灾害造成77人死亡,  相似文献   

2.
赵映东 《水文》2012,(1):88-91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舟曲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的需要,分析了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成因,收集整理了造成这次泥石流灾害相关站点的降雨资料,计算了泥石流沟道的洪峰流量及洪水总量,分析了泥石流沟道的地质地貌、下垫面构成以及其他可能引发泥石流灾害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5)
旬阳是陕南山洪灾害频发县之一,开展对山洪灾害研究分析以利于预防和治理,通过山洪调查和分析认为自然的地貌和人类活动是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强切割的河谷地貌在短时强降水造成山洪爆发,人为挤占河道水流不畅。提出山洪灾害防治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全面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加快防灾体系建设,强化建设管理,科学预测山洪灾害,建设高标准防洪工程,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湖南郴州市山洪灾害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郴州市是湖南省山洪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依据现有的灾情资料,结合实地调查,运用历史与地理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郴州市山洪灾害的特征.得出:年内时段性强、年际变化较大、受灾频率明显升高、多分布在溪河两岸以及曾被破坏过的陡坡地段.探讨了郴州市山洪灾害的成因.认为特殊的气候水文条件、复杂的地形地貌、不利的地层岩性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郴州市山洪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方重大气象灾害的若干研究中国南方是自然灾害频发区,尤其是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更居全国之首,这类灾害所造成的影响也相当严重。例如,1991年由于大范围持续性暴雨造成江淮地区出现特大洪涝灾害,导致2亿多人受灾,经济损失达680多亿元;1992年全国台...  相似文献   

6.
中小河流山洪预警预报系统开发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健伟  刘志雨 《水文》2011,31(3):18-21
我国中小河流众多,山洪频发,洪灾损失严重,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目前,我国中小河流山洪预报预警技术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山洪监测预警系统尚在试点建设中。介绍水利部公益性项目"中小河流突发性洪水监测与预警预报技术研究"开发的中小河流山洪预警预报原型系统,包括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动态临界雨量的山洪预警预报方法,山洪预警预报原型系统的总体结构、软件设计与功能实现,以及在其中一个示范区江西遂川江的试运行情况,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当前所开展的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水文监测预警项目及全国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云峰 《地下水》2012,(3):158-160
山洪灾害来势凶猛、预见期短、破坏性大,如何获得较长的预见期,最大程度减小洪灾损失十分重要。雨量预警指标也可叫临界雨量(强)就是解决山洪灾害预报、增加洪灾预见期的基础指标。通过对乡宁县地质、地貌、历史洪灾、暴雨等资料的分析整理,采用水利部规定的计算方法,结合乡宁县现状实际,确定了全县21处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雨量预警指标,为今后山洪灾害防治群策群防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浅析甘肃小流域分布特性及山洪灾害成灾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映东 《水文》2007,27(2):82-85
暴雨洪水是自然界的主要灾害之一,它是水文现象的极端事件。山洪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它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山洪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将越来越大,因此,防洪减灾任务仍十分艰巨。本文对甘肃省小流域分布特性及山洪成灾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山洪灾害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湖北省气象部门收集的1954年至2003年7月份的226个山洪(泥石流)灾害个例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发现:(1)湖北省山洪(泥石流)灾害3~10月均有发生,6~8月最为集中.占总数84%;空间分布广而不均,鄂东南、鄂西南最多,灾害的时空分布与降雨的时空分布较一致。(2)68%的灾害发生在系统性降雨或集中降雨天气形势下,把握好系统性降雨和集中降雨的预测是有效预测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关键。(3)82.3%的灾害与当日暴雨以上强降雨密切相关。最后用点聚图方法确定了各区致灾的临界雨量,建立了灾害气象预报指标.该指标已投入试用。  相似文献   

10.
天水市“7.25”群发性山洪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天水市"7.25"群发性山洪地质灾害的现场调查,系统查明了此次地质灾害的灾情、致灾因素、灾害特征、致灾范围以及分布规律,分析了此次山洪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本次由强降雨引发并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黄土-泥岩及黄土滑坡为主,中小型沟谷泥石流、土质崩塌和土质不稳定斜坡次之。"7.25"山洪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群发性、局地爆发性等特征,其隐蔽性强,潜在危害大,灾害链模式显著。灾害发生期间降雨具有强度大、范围广等特点,使区内山体岩土体饱和,显著降低了岩土体抗剪强度,加之与地震的叠加效应明显加剧了此次群发性山洪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地貌条件复杂多样,属山洪自然灾害易发区,黄河流域贯穿整个甘肃省,支流较多,水土流失严重。本文从甘肃省小流域分布特征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可以发现甘肃省宜发生山洪灾害的小流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长江流域的碎石区及石羊河流域浅滩地区,具有分布广、破坏力强等特点,应加强山洪灾害监测管理,实现网络结构的监控管理,做好山洪预警工作。为我国其它地区山洪防治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损失惨重,举世瞩目,灾难发生后泥石流隐患依然存在,灾后重建中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便是灾后重建工程设防标准的确定问题。通过分析激发“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降水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认为本次降水具有强度大、历史短,局地性强的特征。基于此,建议灾后重建工程的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中应充分根据本次降水的特征,考虑最不利的极端条件下即按此次降水雨强涵盖整个三眼峪流域范围所产生的最大流量。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7,(6)
和政县近100 a来发生多次大洪水,给沿途人民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通过对和政县历史洪水和山洪灾害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洪水灾害预警和防护对策措施,对于提高和政县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和洪水风险管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洪灾害是山丘区特殊的洪水,具有极强突发性和破坏性,做好山洪灾害评价工作是所有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本文对山洪灾害评价中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得到防灾对象控制断面处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以及水位-人口高程关系曲线等关键信息,依据洪水与暴雨同频率这一假定,得到不同频率下的设计洪水(洪峰流量),并参照防灾对象及其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等信息,将分析计算获得的危险区划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危险3个等级的区域,并统计相应范围内的人口和房屋分布信息,分析、校核或修正转移路线和临时安置地点的信息,最大限度的做好预报预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山洪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界定了山洪灾害的概念.分析了陕西省山洪灾害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时域上,具有多期性和同期群发性,与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形成灾害链,每年7~9月是山洪灾害的高发季节,4~6月偶有发生;在地域上.受暴雨中心和流域地形控制,具有相对集中性和成片成带性。划分了山洪灾害易发区,分区提出了相应的防洪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山洪灾害高发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洪灾害是湖南省发生最频繁,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根据湖南省山洪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从湖南的自然地理,气象以及人类活动诸方面分析了该省山洪灾害高发的原因及主要致灾因素,指出了山洪灾害与湖区洪灾的不同特征,并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规范人为活动和如何防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山洪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预测难度高,其预报是水文学及水动力学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深入理解流域暴雨山洪响应机理是准确预测山洪灾害的关键。暴雨山洪通常发生在资料较为匮乏的小流域,给适用于较大流域的水文模型应用带来了挑战;而暴雨山洪完整水动力学方法对历史资料需求低,充分考虑了暴雨山洪形成与演化的物理机制,能够准确地描述降雨-产汇流-沟道洪水演进的全过程,减小了暴雨山洪预报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比较了应用水文学方法和水动力学方法模拟暴雨山洪的优缺点;其次,详细梳理了暴雨山洪水动力学模型的关键技术,特别是结合暴雨山洪非规则坡面流动的特点,总结概括了浅水动力学控制方程离散中的地形源项和阻力源项处理方法;然后,系统探究了暴雨山洪水动力学关键物理因子(降雨、下渗、阻力等)作用规律及其定量化方法;最后,展望了模型精度、计算效率、应用领域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山洪是山区中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较大的一类地质灾害。针对山洪预警模型,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过研究,研究区域多为大流域,方法多为雨量临界值预警。为了建立一套适用于北京山区小流域的山洪预警模型,本文研究了小流域单沟洪水模型预警在系统,此系统是基于充分的野外地质调查,在获得详细的沟域地质及土地利用数据后,利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对流域内的降雨所产生的洪水产汇流过程进行全过程模拟,并对汇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灾害进行预警预报的一个系统。此单沟洪水模型具有精度高,计算结果准确的特点,其相应的预警系统能够对小范围居民区等重要建构筑物进行灾害预报,并预估人员撤离的安全时间,对实际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卫芳琴 《地下水》2013,(6):171-173
临潼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山洪灾害的防治区。通过气象、地质地貌、人类活动及水利工程标准几个因素对临潼城区山洪灾害成因的分析,归纳了山洪灾害的类型。摸清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临潼城区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包括:宣传培训、实地演练、制定预案、完善监测预警、通信建设、风险分担机制、政策法规建设、工程措施、工程建设和防灾设施日常管理。通过防御措施分析,规避和减少区域山洪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20.
2010年8月8日0时12分,甘肃省舟曲县城区及上游村庄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467人遇难和298人失踪。三眼峪、罗家峪2条山洪泥石流沟共冲出固体堆积物181×104m3。三眼峪山洪泥石流前锋从出山口到达县城的运动时间约为2.1min,罗家峪山洪泥石流前锋从出山口到达县城的运动时间约为4.3min。二者自出山口距离县城均约2km。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因素包括:该地历史上就是山洪泥石流灾害多发地,山高沟深具备强大冲击的重力势能条件,沟域崩塌滑坡堆积提供了物源,历史地震导致山体松动破碎,2010年以来区域持续干旱造成雨水更易渗入岩土体,8月7日的局地过程降水量远超过历史记载,山洪泥石流暴发的突然性、毁灭性,舟曲县城部分建筑占用了山洪泥石流进入白龙江的通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