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金属矿产勘查工作中,各种电法勘查手段被广泛应用,但其多解性或局限性仍未减少。作者在架子山银钼矿勘查过程中,在综合研究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时间域激电中梯剖面测量(TDIP)的综合方法,在垂深断面上圈出了电阻率异常,经后续钻探工程验证:该异常很好地反映了不同构造、岩性及其矿体的空间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2.
在乌兰德勒钼(铜)矿勘查过程中,激发极化法起到了很重要的的作用,激电中梯测量在面上圈定极化体范围,激电测深确定极化体产状及埋深,取得了该区深部不同空间的地质成矿信息,激电测量对深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通过钻探验证并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低阻、高极化是该区深部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为当今世界深部找矿最为主流的物探方法,它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探测深度大等优点。本文以黑石岗外围铅锌多金属矿勘查区为例,探讨了如何运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对深部地质体进行分析,并找出成矿有利部位,为钻孔验证提供准确位置。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省西北部矿集区,优选预测区,以金、银、铅锌为主矿种,开展深边部地物化综合找矿,运用"三位一体"的研究思路,构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本次电法工作使用新一代KGR-1B型伪随机抗干扰电法仪,通过激电中梯扫面和三极测深工作,在勘查区圈定了10处激电异常,利用res2dinv软件进行反演,在其中3处成矿有利地段解释推断出极化体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钻探验证在已知矿边部发现了隐伏的银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5.
以成矿系统理论和现代矿产勘查理论为指导,以霍各乞整装勘查区及外围地区为重点,以构造——成岩——成矿为主线,针对霍各乞整装勘查区与找矿密切相关的关键地质问题开展综合研究。以霍各乞矿田各矿床及外围地区为例,进行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大地电磁测深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综合(剖面)测量示范研究,初步研究探索适合该区的有效勘查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6.
二道河铜铅锌银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优越,其矿区及外围存在隐伏矿体的可能性较大。为深入研究外围的找矿潜力,201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进行整装勘查,在矿区开展了物探工作。首先在已知矿区进行了地面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剖面和音频大地电磁测量等物探方法对比,总结物探异常的找矿标志,建立了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然后按照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在工作区矿体外围开展了相同方法的物探工作,新发现异常(与矿致异常对比)重现性良好,显示在主矿带的外围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金属矿地质找矿的成功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找矿成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忽视对以往资料的收集研究,综合研究不够深入;地表出露矿已基本找完,找矿对象主要为隐伏和深埋藏矿;低品位矿(如斑岩型矿)和一些贵金属矿其矿石与岩石的差别小;方法技术选择不当,交通困难地区的找矿难度加大;矿石与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别缩小,矿体引起的异常不明显,各种干扰相对增强;矿体埋深增大,矿体在地表引起的异常严重衰减,干扰有时超过有用异常,因而不易识别异常的存在。鉴于这样的情况,物探方法的应用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地球物理勘探(或称为勘查地球物理)简称"物探",它是地球物理学应用于探测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方面的一个分支,是综合性地质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管辖范围内某测区火龙沟,该处于大兴安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上,具备有利的成矿环境条件,在本测区从2009年到2015年间,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在介绍此测区以往工作情况的同时,以具体情况为例探讨在勘查工作中利用磁法、电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物探方法,对于验证以往勘查资料,圈定靶区的作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利东  张忠  肖海 《西部资源》2013,(4):130-134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昂格图铅锌锡多金属矿区位于大兴安岭重要的铅、锌、铜、铁、锡成矿带内,处于白音诺大型铅锌矿附近,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近几年发现了多条新的铅锌锡多金属矿体,标志着该区找矿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获得了重大地质找矿成果.矿体多产于二叠纪哲斯组地层与晚侏罗世侵入体接触带附近,多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以铅锌、锌锡硫化矿石为主,伴生有银、铜元素.铅、锌、锡、银可共生、伴生复合成矿,也可独立成矿,自深部至浅地表形成层状、脉状矿床,成矿垂深大,表现为裂隙式成矿特点.因此,综合考虑本区成矿作用特征,开展昂格图铅锌锡多金属矿区成矿模式系统的研究,通过颇具特色的模式的建立,对于指导矿区更进一步勘查和开发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9.
揭西金坑铜锡铅锌矿床位于粤东地区西北部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中—大型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具有极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对矿区控矿构造及矿床特征的研究,总结金坑铜锡铅锌矿化发育特征及富集规律,对今后粤东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皮玉莲 《西部资源》2022,(1):174-176
勘查区利用常规地质方法寻找石墨矿难度较大.区内含石墨矿地层与围岩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因此开展综合物探找矿具备电法找矿的前提条件.勘查区圈定激电异常2处,优选1处异常进行激电测深工作进一步查证,提出验证孔1个.经钻探验证,见4.54m厚的石墨矿体,证明了综合电法在凤阳浅覆盖区石墨矿产勘查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尔旗中——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发现并勘查成型的一处工业矿床,位于二连——东乌旗多金属成矿带之阿巴嘎北段。该矿床主要成矿元素为银、铅、锌和金,伴生组分有镓、硒、砷、硫;矿体具半隐伏-隐伏、倾角缓、埋藏浅、富矿段相对集中、有用组分较多等特点。经2011年~2013年普查控制,矿床规模铅、锌、银为中型,目前已进入勘探和矿山开发论证阶段。该矿床的发现,进一步确立了阿巴嘎旗北部区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地位,对于指导本区找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激电测深法在矿产勘查上的需求日益增多,其分辨能力成为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利用激电测深异常进行推断解译时,常规的二维激电测深剖面难以精确刻画三维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本文首先对分布在金属矿上的多条平行测线的激电测深数据利用断面图法和等值线平面图法进行了解译,探讨了金属硫化物矿体引起的高极化率异常分布形态,其次又将视极化率数据进行了三维处理,根据极化率差异形象地刻画出三维地质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工程钻孔验证了该异常,表明这种方法与传统解译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地质找矿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休宁县芳山工区属于休宁-歙县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大汊口幅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项目的组成部分。本次利用休宁芳山矿区已有的地质、物化探基础资料,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激电测深法,对调查出的3处矿体露头进行深部评价,为后续钻探工作提供依据,开展找矿预测研究,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圈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4.
秧草沟铅锌银钼矿位于植被覆盖严重、基岩裸露零星的大兴安岭林区,该铅锌银钼矿床是在1︰1万土壤测量及其所圈定的化探异常查证基础上,通过地表槽探工程揭露、中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发现的,现已圈定矿体27个,初步概算铅锌银、钼资源量已达中型矿床规模。该矿区的找矿经验对在地表覆盖厚、基岩裸露稀少的林区开展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疆乌恰县萨热克铜矿床外围勘查进一步深入势在必行,矿体产出规律具有简单又复杂的特点,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大透镜囊状,富集程度与规模呈正比,通过对矿区长期勘探成果总结认识,认为控矿要素主要体现在:粗碎屑砾岩层控特征明显、断层+褶皱控富矿、辉绿岩脉群热液叠加成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和盆地外围老地层提供物源。在此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优选找矿靶区A类3个、B类1个、C类2个。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铅锌矿等多金属矿勘查中,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仍是最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相较于电磁法,此种方法在直接找矿方面仍有无可替代的效果。本文以浙江西部某地区铅锌矿勘查为例,在分析勘查区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选用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的工作方法,合理布设测线,通过分析整理激电测深数据,大致查明区内激电异常的分布特征,了解可能与矿化蚀变带有关的激电异常特征以及其深部异常形态变化特征,并推断隐伏断裂构造的位置产状及其与矿化的关系,为钻探工程布设及矿区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在金属矿勘查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查明铜钼矿在深部空间位置和深部构造的发育情况,在测区内进行了以CSAMT为主的多种电磁方法综合勘探。经过数据精细处理,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的岩矿层物性特征,圈定了矿体的大致范围和控矿构造。通过钻探验证,说明了该方法在本区域及外围找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拜仁达坝西区锌多金属矿床是受断裂构造、斜长角闪岩控制的中温热液脉状矿床。近矿体斜长角闪岩分布控制铜、锌铜、银铅锌、银铅矿体空间分布,矿区围岩自上而下、由西至东呈现:石英闪长岩、斜长角闪岩→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角闪岩,矿体自上而下、由西至东呈现:银铅锌、银铅矿体→锌矿体→铜、铜锌矿体,对应规律明显。燕山期脉岩提供了热源,海西期斜长角闪岩提供成矿物质来源。斜长角闪岩是银铅锌、银铅、银锌矿体及铜、锌铜矿体的围岩,也是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19.
乌珠日特银铅锌多金属矿的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地层中的构造蚀变带内,其中变质粉砂岩是含矿围岩,方铅矿及闪锌矿金属矿物多呈稀疏浸染状赋存于岩石中,部分呈细脉状充填在岩石节理裂隙带中,形成浸染状和细脉状矿体两种形式,浸染状铅锌矿体均位于细脉状铅锌矿体的上部,成因类型应属构造热液充填型。本文通过对区域资料和矿区地质特征分析,总结乌珠日特银铅锌多金属矿控矿因素,探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张国强 《西部资源》2023,(1):79-80+98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灌口锌多金属矿原探明资源已近枯竭,为了给矿山提供可开发的接替资源,在开展新一轮找矿和远景区规划基础上,以钻探工程为主,系统控制了区内以燕子坑为主的铅锌矿体,详细查明了燕子坑矿点矿体赋存位置、分布、数量、规模、形态及产状等情况,采用垂直平行断面法对区内以燕子坑为主要矿体,森山尖、锈水壕、银坑洞等矿点为辅的金属矿进行资源量估算,求得总蕴藏含矿石量547.971千吨,其中锌13366.44吨,伴生金属铅4782.64吨,伴生银26.877吨,伴生硫47.429千吨,为矿山后续开采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