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是伽玛能谱用仪器直接测定岩石(土壤)和矿石中铀(镭)、钍、钾的含量。通过对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数据综合处理,除了可以直接寻找近地表铀异常外,它还提供了地层岩石中铀、钍、钾含量信息。利用铀元素在氧化带的化学性质活泼和钍元素的氧化物非常稳定的特性[1],也为我们提供了地层中铀、钍、钾放射性元素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对下一步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介绍了放射性物探方法——地面γ能谱剖面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方法,通过对测区内的测线进行地质物探综合剖面测量分析,发现有明显的地面γ能谱铀及铀钍比值异常。实践证明,该放射性物探方法在寻找浅覆盖隐伏构造及铀成矿有利部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宁国—绩溪一带碳硅泥岩型铀矿与寒武系荷塘组关系密切,通过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发现宁国—绩溪一带各沉积地层视铀含量差异较明显,在寒武系荷塘组(∈1h)地层铀含量背景值较高,尤其在荷塘组中段含磷、黄铁矿结核炭质板岩中视铀含量最高,高场晕与荷塘组地层关系较密切,受层位控制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分析诸广山岩体已知的32个铀矿床的航空伽马能谱铀、钍、钾场分布特征,总结铀成矿特征及远景片划分原则,并以此原则对诸广山岩体划分铀成矿远景片421片,其中一级远景片236片,二级远景片105,三级远景片80片,且多达29个已知铀矿床位于一级远景片内,说明远景片的划分可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库普盆地XX井自然伽马射线能谱分析,不仅可以测定该井钻遇地层总的放射性,而且通过测出的钍、铀、钾含量及分布能够分析该井地层岩性、沉积环境特征、烃源岩研究从而对地层划分进行修正,同时也可以解决更多的本地区地质和油田开发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二连盆地是在海西运动所形成的兴蒙弧形造山带东翼内侧所发育的断陷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和含煤盆地,也是铀矿的主要赋存盆地。马尼特坳陷巴润地段位于二连盆地中部,是二连盆地最主要的产铀地段之一。笔者通过分析巴润地段的构造特征、地层特征、沉积相特征,研究其地质、地球物理特性,总结了巴润地段铀成矿控制因素、铀成矿特征、矿体特征,为今后二连盆地古河谷砂岩型铀矿找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巴彦浩特盆地自中生代至今一直是一自流水的构造盆地,其具有成钾构造、气候、水文以及古盐释放等有利条件。该区存在着高灵敏度航空伽玛能谱测量发现的现代高我,由区内已知盐类矿床(点)的存在及铀、钍元素的地球化学的分布特点知,高钾异常与含 盐类物质密切相关。高钾异常的分布及其形态特征表明了本区可能存在较深层卤水,并高 形成是由于沙丘带与盐湖带间的风积作用、两者间的内循环作用以及两者对较深层卤水存在的蒸发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测老庙盆地某幅1∶5万伽玛总量测量数据,测区从北西至南东划分为三个梯度带,第三梯度带背景值较高,高值区域地质体主要为上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浅灰色、灰绿色和黄褐色粉砂岩、中粗砂岩和华力西中期侵入的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并综合分析得出测区地质体铀含量的排序关系。笔者认为该区富铀地层主要为巴音戈壁组上段,富铀岩性为浅灰色、灰绿色和黄褐色粉砂岩、中粗砂岩。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盐湖是我国重要的硼资源富集区和成矿区。针对盆地内不同盐湖硼资源富集程度的差异性,采集柴达木盆地北缘河水和泉水样品,分析其硼和锂含量、矿化度和p H值,结合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补给水及蚀源区岩石已有的硼锂含量,总结盆地水—岩体系硼锂含量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富硼盐湖物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祁连山流域水体和岩石硼含量均较阿尔金山和昆仑山流域高,而其锂含量均较昆仑山那棱格勒河流域低,显示柴达木盆地北缘水—岩相对富硼贫锂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对比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硼锂资源分布,显示出整个盆地硼锂含量的不均一性和不同步性特征。针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富硼盐湖的物源研究,主要归纳为祁连山系围岩(含电气石花岗岩)的风化淋滤、深部富硼地下水补给和含盐风成沉积溶滤输入成因,其中深部富硼地下水补给为最主要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盐湖是我国重要的硼资源富集区和成矿区。针对盆地内不同盐湖硼资源富集程度的差异性,本文采集柴达木盆地北缘河水和泉水样品,分析其硼和锂含量、矿化度和pH值,结合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补给水及蚀源区岩石已有的硼锂含量,总结盆地水岩体系硼锂含量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富硼盐湖物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祁连山流域水体和岩石硼含量均较阿尔金山和昆仑山流域高,而其锂含量均较昆仑山那棱格勒河流域低,显示柴达木盆地北缘水岩相对富硼贫锂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对比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硼锂资源分布,显示出整个盆地硼锂含量的不均一性和不同步性特征。针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富硼盐湖的物源研究,主要归纳为祁连山系围岩(含电气石花岗岩)的风化淋滤、深部富硼地下水补给和含盐风成沉积溶滤输入成因,其中深部富硼地下水补给为最主要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巴彦浩特盆地自中生代至今一直是一自流水的构造盆地,其具有成钾的构造、气候、水文以及古盐释放等有利条件。该区存在着高灵敏度航空伽玛能谱测量发现的现代高钾异常区,由区内已知盐类矿床(点)的存在及铀、钍元素的地球化学的分布特点知,高钾异常与含钾的盐类物质密切相关。高钾异常的分布及其形态特征表明了本区可能存在较深层卤水,并高钾异常的形成是由于沙丘带与盐湖带问的风积作用、两者间的内循环作用以及两者对较深层卤水存在的蒸发作用的共同结果。根据统计及估算,本区可称之为一具一定远景储量的钾盐远景区。它反映了钾盐富集的一种不同形式,实则体现了构造、气候、水文、盐湖、沙漠五者的密切相关和极好的统一,是沙丘(山)型钾盐成矿模式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生代发育起来的大型内陆拗陷盆地,面积约25万km2。研究区位于盆地北部的Ⅰ号砂岩朵体上。通过对巴音布拉格地段的铀成矿条件分析,认为该地段无论从铀源、构造、含矿含水层的岩性-岩相条件、层间氧化作用及后生还原作用,还是古气候及古水动力条件,都与纳岭沟、皂火壕铀矿床非常一致或者相似,并且业已发现了重要的矿化线索,因此其成矿远景极为乐观,有望发展成为新的铀矿带。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研究广东省平远县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分析了该地区CO_2气与铀矿多金属成矿关系。笔者认为仁差盆地CO_2气既是加速矿源层中分散铀及多金属活化的有利溶剂,又是铀及多金属由分散到集中运移和富集的有利载体,对热液中铀及多金属的活化、迁移和富集特别有利,可作为找矿主要标志。提示了一个新的铀多金属成矿模式—含铀碳酸水减压、脱气富集成矿,为我局开辟了一个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铀源、构造、岩性-岩相、后生蚀变、古水文地质、古气候等方面较系统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环河组的铀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盆地北部部分地段具备了较好的铀成矿地质条件,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古河谷砂岩型铀矿主要位于二连盆地,最典型的当属古河谷中东段的巴彦乌拉、赛汉高毕和哈达图铀矿床。目前对古河谷西段(脑木根西南侧)的研究和控制程度较差,通过对乌兰察布凹陷西部脑木根次级凹陷新乌苏地区地面地质调查、土壤氡气测量、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同时对整个二连盆地中西部进行资料综合整理研究,对乌兰察布凹陷西部古河谷构造、建造特征、地面物化探异常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前人圈定的含铀古河谷向西侧扩展至新乌苏一带,并依据古河谷构造、建造特征、地面物化探异常特征总结了古河谷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预测模型,用以优选古河谷成矿有利地区并确定含矿异常区和砂体位置。  相似文献   

16.
通沟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银铅锌铁铀硫铁矿成矿区,区内共圈定金矿体7个。本文阐述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简要分析了金矿成矿作用过程,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总结了区内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江湾地区206矿床位于大东山岩体的东部,在粤北山字型构造中,处于马蹄形盾地和脊柱的接触部位,具有有利的铀成矿地质特征。区内岩浆存在多期多阶段活动,北东、南北向构造极为发育,成矿条件优越。通过综合分析区内的岩浆岩、构造、热液蚀变等控矿因素,并结合近年来在该地区找矿成果,表明区内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是江湾地区开展铀矿找矿突破的重点地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富锂盐湖主要分布在东昆仑山南、北两侧,目前对于其水体来源和锂元素的富集规律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可可西里盆地富锂盐湖与周边淡水湖或咸水湖湖水中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对比,揭示富锂盐湖成因与特殊的物源补给有关;可可西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中富锂盐湖的水体来源具有相似性,在锂的物源上可能与布喀达坂峰热泉水有关。锶同位素组成表明,那仁郭勒河河水是由100份昆仑山冰川融水与1份深部热泉水混合形成,而柴达木盆地富锂盐湖晶间卤水是由258份那仁郭勒河水与1份盆地西北部迁移卤水混合、蒸发和浓缩形成。总之,可可西里盆地富锂盐湖与沿断裂带以潜流形式或湖盆底部直接补给的热泉水有关,而接受热泉水补给的那仁郭勒河则提供了柴达木盆地东台吉乃尔湖、西台吉乃尔湖和一里坪盐湖近95%的锂元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三位一体"找矿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砂岩型铜矿床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以及成矿作用标志等内容,砂岩型铜矿床的成矿地质体为沉积盆地边缘或次级构造发育地段及其含矿地层岩石组合,矿体往往赋存于氧化还原过渡部位。金属矿物和金属元素的分带特征明显,成矿流体以低温、低盐度、混合来源为特征,金属硫化物的硫源主要为地层生物硫,也可见深部岩浆硫的混入。  相似文献   

20.
怀宁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发育的一系列断陷型火山岩盆地中的一个,盆地内的火山岩主体以高钾和相对富碱为特征,属橄榄安粗岩系列。晚期出现玄武质——流纹质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盆地内火山岩的母岩浆来自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在上升定位过程中受到不同比例地壳物质的混染。盆地内火山岩岩浆活动的时限约120~135Ma之间,火山岩均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怀宁火山岩盆地中生代火山岩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它断陷盆地火山岩的喷发时代基本一致,火山岩源区性质也较为一致。本文通过对该区内地质条件的总结,分析该火山岩盆地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