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联盟煤矿位于扬子准地台凤岗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北西边缘的坟坝向斜东翼,区内现今构造形迹主要定型于燕山运动。井田内次级褶皱构造不发育,仅在断裂构造附近具较小的褶曲、挠曲现象,井田内已发现的断层有5条。井田内可采煤层二层(C1.C3煤层)。C1为全区可采、稳定煤层,C3煤层为大部分可采,较稳定煤层。运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煤层顶底板特征及物探测井曲线特征等方面对煤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矿区以后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家沟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与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交接的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内,区内主要构造形态断层呈北北东向,褶皱的主要形态为东西向。矿区及附近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长兴(大隆)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茅草铺组。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可采煤层为K1、K2、K3煤层,可采煤层赋存于煤系地层中下部。煤系地层很少受F1断层影响,煤系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矿区求获的煤炭333+334?资源量总计6251万吨。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与开采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营煤矿区地质、含煤地层岩相组合、煤层及煤质特征概况,对可采煤层硫元素质量分级、可采煤层形态硫、硫分在垂向及水平面上的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煤中硫元素的分析,并结合矿区黄铁矿赋存状态对该区煤矿的沉积环境进行讨论,指出区内可采煤层在成煤时处于与海水有关的三角洲、泻湖等泥炭沼泽环境。  相似文献   

4.
阳泉五矿井田位于沁水块坳的东北缘,属娘子关——坪头坳缘翘起带,总体表现为东翘西倾的单斜构造,岩层走向北北东。整个翘起带的构造较为简单,仅见一些小断层,但在北部的娘子关——平定县一带,发育有一个向西南方向散开、向北东方向收敛的帚状构造,帚状构造的中部被北北西向的巨型地堑所切割。区内总的构造线方向为北北东及北东向,主要发育一些短轴褶曲及小断层,主要可采煤层有8~#、15~#二层,局部可采煤层有3_上~#、8~#、9_上~#、9_下~#、12~#五层。本文详细研究了井田地质特征,并对煤质特征及可采煤层进行了对比研究,对以后的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标志层、测井曲线两种煤层对比方法,对新华煤矿的煤层对比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矿区可采煤层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两淮煤田煤层特征分析,结合矿井的实际开采情况,分析认为在定量评价煤层稳定性时,除考虑煤层可采指数和变异系数的同时,还应考虑煤层可采系数。尤其对于不可采煤层和可采的薄煤层、中厚煤层,煤层可采系数相对于煤层可采指数更能反映煤层的连续性和煤层稳定性。本文通过分析两淮煤田各矿井煤层的赋存规律,认为应考虑面积可采率和变异系数来定量评价煤层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包谷地背斜煤矿区是兴仁县主要产煤区之一,煤炭资源丰富。本文通过矿区内马古地煤矿、云顶煤矿、龙头煤矿、二湾煤矿、大丫口煤矿、箐口煤矿勘查地质报告,经过系统统计分析,建立了标志层B_1~B_4,根据该区标志层B_1~B_4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及煤层煤质特征的对比分析,认为包谷地背斜煤矿区可采煤层6层,(其中C_3、C_4、C_(15)、C_(17)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C_1为大部可采煤层,C_(12)为局部可采煤层),煤层对比依据可靠。通过矿区含煤岩系煤层对比的方法和特点,指出了贵州省包谷地背斜煤矿区标志层特征对比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概括了普安县磨田煤矿晚二叠世主要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磨田煤矿主要可采煤层属于低灰、高硫、低磷、高热值(少量特高热值)烟煤及无烟煤,具有适合于发电、民用、工业用煤,动力用煤的煤岩煤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穆集勘查区位于中朝准地台淮河台坳淮北陷褶断带宿县凹断褶束的西部。受印支运动和燕山早期运动影响比较强烈,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复杂。通过对该区历年施工钻孔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认为区内地质构造对煤层的形态和分布有控制作用,对煤层有破坏作用。下步工作可加强本区地质构造的研究,为以后工程布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乌拉特后旗呼和呼都格金矿区位于内蒙古中部狼山—渣尔泰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主要呈透镜状、脉状,赋存于上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褐铁矿化绢云石英千枚岩、花岗闪长岩和石英脉构造裂隙。本文对矿区开展地质特征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围岩蚀变等情况,确定其成因类型为构造控制的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脉状金矿床,找矿标志为受裂隙和围岩蚀变控制的褐铁矿化绢云石英千枚岩、花岗闪长岩和石英脉。  相似文献   

11.
煤矿位于扬子陆块西南部内的黔北台隆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的北东部次级构造单元。区域出露地层自老至新为南华系—志留系及二叠系—侏罗系和第四系。区域主体构造呈北西向展布,主要为仁怀背斜、长岗向斜及娄山背斜。煤矿含煤层位为二叠系龙潭组,煤层大部可采、局部可采并能在区内进行对比的煤层有5层,区域从中二叠世至早侏罗沉积演化表现为一个海侵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至早二叠世海侵范围最大。在整个海侵过程中,曾出现多次的海侵、海退的交替。表现为沉积间断及凝缩层的多次出现及陆源碎屑沉积与碳酸盐沉积的多次交替。沉积演化与黔中隆起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东至县金家村矿区位于扬子地块之江南隆起带,受区域性深大断裂和古地理环境控制,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早期广泛沉积黑色岩系。本文通过对金家村矿区发现的六处沉积型重晶石矿体地质特征进行总结,然后从矿区的古构造、古地理及岩性等方面对该类型矿床的控制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黑色岩系与区域构造对沉积型重晶石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周边同地质背景区域在寻找沉积型重晶石矿床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3.
以大脑包山为中心发育的环状与放射状断裂构造控制着铅锌银矿化体的产出,研究发现其成矿规律表现为北东向(基底)构造控制矿带。北西向构造控制矿体,主要铅锌银矿体赋存于NW向断裂中,NW向构造与NE向构造的交汇部位附近形成富厚矿体。矿区相继发现多条NW向含矿断裂,显示出整个李清地矿区具有大型以上铅锌银矿的远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山西西山煤田古交矿区断裂构造分布特征、构造组合以及力学性质等方面综合分析,对矿区断裂构造发育规律及其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区内断裂构造主要为NEE、NNE向高角度正断层,断裂构造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分带性以及等距性特征,组合形式主要为雁列式展布、堑垒相间型、阶梯状以及"Y"字形构造组合。矿区主体构造的形成演化主要经历了燕山早期、燕山中~晚期、喜马拉雅期三个阶段,造就了井田现今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龙窝煤矿的地质构造,研究其演化历史,探讨构造发育对煤矿开采的影响。综合研究发现区内发育褶皱1条(龙窝向斜)和断层7条。研究区的构造演化是在黔中隆起的基础上经过燕山期NW-SE向挤压形成了先期的龙窝向斜及逆断层F_3和F_7,后期构造反转发生伸展作用形成了正断层F_1、F_2、F_4、F_5和F_6。区内构造的发育,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还导致矿区的开采技术条件变得复杂,对矿区的煤炭资源开发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煤层对比是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以新华煤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志层、测井曲线两种煤层对比方法,对该矿区煤层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矿区构造位置上属于佛冈—丰良东西向构造带和北东向河源—龙川断裂带的交接复合部位。区内东西向与北东向构造体系的形成可以追索到古生代甚至更早,中生代出现了更为强烈的活动。本文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区矿体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矿区下一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迪尔台和通特金矿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阿拉善台隆吉兰泰断陷内,区域内总体构造是受深大断裂控制的基底断块和形成于其上的褶皱和各级断裂。本文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地质、矿体围岩和夹石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矿床赋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对找矿标志进行总结研究,对矿区下一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平定矿区位于云开隆起的南东侧,吴川—四会大断裂带织箦断裂西侧的燕山期河口花岗岩体中,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矿体受构造断裂破碎带控制,矿床类型为蚀变构造岩型金矿床。通过对该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的分析,初步总结了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新疆准南煤田沙县石场一带主要的含煤地层是八道湾组。本文从区域和研究区的地层、构造入手,结合研究区的煤层特征,分析了聚煤规律和控制因素,得出:古环境是提供聚煤可能性的条件,而聚煤作用的强弱则很大程度上受古构造活动的方式和强度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